明朝辽东防御体系崩溃之后,皇太极为何看重归降大清的洪承畴?

史遇春之尘境心影录


本人笑笑来参与回答:

严格意义来说洪承畴并没有得到皇太极的重用,不过确是为顺治康熙帝留下一位军事及政治都出色的大臣。

洪承畴在皇太极在位期间只是有名无实的闲职,时刻被监视。皇太极死后顺治继位,多尔衮率军10万大举南下攻明,洪承畴随同并根据自己对明朝的了解而向多尔衮献策,得多尔衮采纳并取得胜利,这才是洪承畴降清后真正被重用的开端。

但为什么明朝的重臣被清朝重用?

那就不得不说洪承畴是有真才实学的,无论在明朝还是在清朝都有重要的表现。

军事:

1、明朝:

围剿流寇:

洪承畴三十五岁时也就是1628年(崇祯元年)七月,陕北地区爆发农民大起义。明廷令三边总督杨鹤“剿抚兼施、以抚为主”。但杨鹤的计策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愈演愈烈。

直至第二年也就是1629年(崇祯二年),洪承畴三十六岁,农民军王左桂、苗美率兵进攻韩城。陕西总督杨鹤手中无将,情急之下,令当时还是参政的洪承畴领兵出战。洪承畴斩杀敌兵三百人,解了韩城之围,顿时名声大噪。从此洪承畴军事上大展宏图,最后替代杨鹤继任陕西三边总督,此时洪承畴三十八岁。

洪承畴三十六岁至四十八岁十二年间一直在军事上为明朝鞠躬尽瘁,围剿各处流寇平定明朝暴乱,又抵御清朝攻击,捷报不少,从而延缓明灭时间。只是最后明朝终究是败于内政腐败。

2、清朝:

计取中原:

洪承畴五十一岁时也就是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 清军入关时,洪承畴向多尔衮建议:“我兵之强,流寇可一战而除,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期于灭贼,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谅财物之意。仍布告各府县,开门归降,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若抗拒不服,城下之日,官吏悉诛,百姓仍予安全。有首倡内应者,破格封赏。此要务也。”多尔衮采纳他的建议,于山海关击败李自成的农民军后,向明朝官民发布出师告示,结果大军所过州县及沿边将吏皆开门款附,收到极大的政治效果。

政治:

1、明朝:

在洪承畴入军前一直是朝堂政治议臣,从二十四岁入仕到三十五岁十年间先后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等职,在刑部任事六年,后擢升浙江提学佥事,以才高识士,所选人才皆俊奇,为朝廷所器重,两年后升迁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后升陕西督道参议,从而进去军事领域。

2、清朝:

(1)、安定江南:

洪承畴在“安定江南”时并没有采用明朝时期对待流寇那样的策略,而是“以抚为主、以剿为辅”。

策略,及一系列减轻百姓负担、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尽量避免过多的武装冲突和流血,为促使国家迅速统一和安定社会秩序起了积极作用。如招抚、 举荐大批明朝降官,请求清政府蠲免钱粮、停征漕运税等,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促进形成安定局面。他以“原官、司留任,不念旧故”为条件,用和平方式招抚十三府,使这些地方免遭兵火洗劫。

(2)、完善制度:

洪承畴建议采用许多明朝的典章制度,完善清王朝的国家机器,大部分的建议都被顺治采纳,加以推行。

恢复明代的内阁票拟制度,以便大学士对用人行政等要务能有所指陈,六科也可以据以摘参,从而达到杜渐防微的目的。九卿科道会推督抚提镇官员实行保举连坐法,慎重用人行政。倡导儒家学说,逐渐淡化满汉之间的畛域。举荐明朝官吏,倡兴北方水利,对当时政局的安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大的积极作用。也可以说是满汉同化的桥梁。

洪承畴的成就与他的老师和好的遗传分不开的,可以说他天生就为官而生。

他的家父是秀才,母亲是名门闺秀,师承洪启胤,他不仅天赋过人,本人更是努力。有大智慧的人,知道审时度势,更是为数不多活的明白人。站在哪个朝代就会为哪个朝代全身心做事,但目的只有一个,希望百姓安居乐业,享太平盛世。享年七十三岁!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笑非殇


劝君留一步,小影有话说

引言:洪承畴降清,对于兴起的清王朝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归结起来有三大方面:政治意义、军事意义、舆论意义。

政治意义

洪承畴为大明朝的蓟辽总督、官至兵部尚书兼太子少保,这种明朝的高级官员被俘叛降,本身就意味着崇祯在与皇太极的政治博弈中先败一筹。明清松锦大战之前,明朝已经受到过萨尔浒之战失败的惨痛教训。但是当时被俘的明朝将领,仍然能保留很高的气节,这是受到明朝皇帝和朝廷所推崇的。例如辽阳守将

张铨为辽东巡按。城陷被俘后面对敌将拒不下跪,昂首以待,在被押解回牢的途中先拜北京,后挥剑自刎。又如山东佥事张春,在大凌河之战中被俘,清朝将其关押于盛京(沈阳)三关庙内达十年之久,而这十年期间张春始终身穿明朝官服、不剃发以表节操。甚至于与洪承畴在松山城破同时被俘的江东巡抚邱民仰、玉田总兵曹变蛟、前屯卫总兵王廷臣也都宁死不降,英勇就义。对于洪承畴一开始的军报也是英勇就义。同时佐证他死讯的,来自于他的家室。

八月因轻战挠溃,臣家住坐困松城,内乏粮糗,外奋求援,杀战马以饲军,马尽而军多饿毙。军士毕感平日恩信,联结忍饥苦守,以死为期,毫无叛志。乃逆将夏成德,见粮断援绝,开门献城。臣家主被执,义不受辱,骂贼不屈,惟西向庭阙叩头,口称"天王圣明,臣力已竭,愿为厉鬼杀贼"等语。奴恨数年战守,经碎体而亡,从来死节之惨,就义之正,未有如臣家主者也。《家主尽节松山奏本》

从这封家讯来看,洪承畴的确英勇就义,而且死的很惨,是"碎体而亡",大明满朝动容。鉴于他官位之高,对明朝社稷之重,崇祯破例为其祭十六坛,远超当时臣子死节的九坛规格,而真正慷慨赴死的江东巡抚邱民仰也才享有祭六坛的规格。崇祯又在正阳门外为洪承畴修庙供奉。由此可见,崇祯是要用洪承畴的就义来标榜"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忠孝节义。但不成想,历史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当对洪承畴的坛祭进行到第九坛的时候,官报又至,说他已降清。崇祯又尴尬又愤怒,不仅停了坛祭,将享庙也改为他用。但这一消息却还是让明朝廷贻笑大方,他精心谋划的祭奠忠烈的政治作秀只得草草收场。

洪承畴降清对于明王朝的政治打击是巨大的。在古代封建王朝统治中,政治的失败就意味着"信仰"的缺失,忠孝节义的根基动摇直接削弱朝本和民心。所以劝降洪承畴,有其较大政治意义。

军事意义

后金兴起的战争过程中,与明朝在辽东、辽西地区大大小小打了十几仗。先是在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的后金军队大败明军。之后满清又经历了宁锦之战的败势。以皇太极领导的后金军事指挥体系积极寻求跳出辽东作战的思想禁锢,绕开山海关,五次破长城入关内。但仍然改变不了劫掠随之撤退的军事局限性。而松锦一战,清军在锦州、松山、杏山聚歼明朝精锐,俘虏最高指挥官总督洪承畴,下一步就是破关入中原。招降洪承畴,无疑为清军入关铺平了道路。洪承畴的叛降,直接导致了坚守锦州内城的祖大寿和撤守山海关的宁远总兵吴三桂望风而降,明朝扼制关外的门户被打开了。其实皇太极借洪承畴入关的思想,在为其降清礼宴上就表露出来。由于皇太极对归降的洪承畴致以较高的礼遇,引起身边的贝勒、将领的疑惑和不满,但随后的一段君臣对话,表明皇太极的心计,化解了疑虑。

"吾曹栉风沐雨数十年,将欲何为",诸将曰"欲将得中原",上笑曰"譬诸行道,吾等皆瞽,今获一导者,吾安得不乐",诸贝勒、将领心服。《清史稿·洪承畴传》

在皇太极心里,把满清自身比作瞎子,而洪承畴则是清军入主中原的引路人。当然,在满清入关的军事行动中,洪承畴的确发挥了他明朝重臣的余力,劝降旧部祖大寿和吴三桂放弃抵抗。特别是祖大寿,在当时属于明朝能拿得出手的S级将领,祖大寿的投降,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全面瓦解,同时瓦解的,还有明朝将领抵御清军的决心。

如果说洪承畴在皇太极时期的作用就是顺利推开了清朝头疼良久的山海关,那么这位历经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三世的前明降将,在顺治帝时期将引来他戎马生涯的又一次全盛。了解洪承畴的发家史,是从平叛农民军开始的。自洪承畴为

三边总督之后,明朝政府一改对农民起义军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先期策略,后期全力清剿,坚持了以剿坚抚,先剿后抚的策略。执行此策略,洪承畴展现了他的军事铁腕,甚至多次杀降,剿灭流寇。从历史来看,以高迎降、李自成和张献忠为主要势力的起义军的确反复无常,经常先降后反,反复无常。洪承畴清楚的认清了这一点,所以自他升任朝廷委任的剿寇高级指挥官起,对付起义军向来斩草除根,力求全歼。正是这样一位发家于镇压起义的卫道士,将农民起义推向低估,又被迫投身于解锦州之围的对清作战中,而松锦一战,也预示着洪承畴作为明朝名将的美誉到头了。顺治迁都北京后,洪承畴又显示了他宝刀未老的戎马一面。洪承畴首开汉人在满清任宰相之例。帮助顺治和多尔衮定江南、按湖广、平云贵,战功显赫,平步青云。洪承畴以前明降将的身份,领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的官职身份,作为招降前明旧臣的一面旗帜,和平招抚了宁国、徽州、九江、南昌、袁州)、南康、吉安、广信等十三府,这些地方都免遭战火涂炭。

洪承畴终其一生,前半生为明王朝剿灭流寇,后半生为清王朝平定天下,战功赫赫,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这应该是皇太极积极劝反洪承畴的军事意义。

舆论意义

如果说洪承畴扮演了满清入关军事引路人的身份,那么他仕清之后的政治主张,让满清政权有效规避外来民族统治中原的文化障碍,少走了许多弯路(如元朝)。洪承畴开启了满汉文化、政治交融的先驱。洪承畴出生的家庭环境本来是极富忠、孝思想的。其祖母、父亲在当时都因忠、孝而盛名一世。洪承畴本人也自幼熟读经史子集,对儒家经典,忠君爱国、民族气节不可能不熟悉。而正是具有这样的身平履历的明朝重臣出师未捷便降清,是很让人费解的。洪承畴的叛降,直接动摇了"三军可多帅,匹夫不可夺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传统忠孝思想在世人心中的地位。当然,洪承畴刚城破被俘也是效法先人绝食不语、大义凌然的。皇太极刚开始派范仲淹的世孙范文程前去劝降,中间不乏一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良禽择木而栖的大道理,而洪承畴自然对范文程破口大骂,斥其没有节操。但范文程用忍耐换取了事情的一丝转机,他在劝降洪承畴的过程中捕捉到了一个细节。关押洪承畴的房屋,梁上的土落到了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骂范文程,一面屡拂拭之。洪承畴如此爱惜自己的衣服,怎会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范文程:"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

皇太极听闻此事决定亲自前往劝降。之后的场景经过我们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屡见不鲜,皇太极以御寒为由解身上貂衣批洪承畴身上,洪承畴反。

上自临视,解析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无寒乎",承畴瞠视之,叹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请降,上大悦。《清史稿·洪承畴传》

我们姑且把洪承畴的心理斗争想的复杂些,没有清史稿中记载的这么干脆利落。而洪承畴最终叛降,自然也是权衡了当时的大明王朝、清王朝、以及大顺朝(农民军)三个政权的发展态势而做出的抉择。这在当时的明朝的确引起了轩然大波。洪承畴也自此背上了贰臣的舆论压力。但反观之,一面是崇祯动不动就诛杀功臣(如袁崇焕)、一面是皇太极礼贤下士(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

洪承畴曾经官居高位,却壮志未酬,所以他背负骂名降清,又以前明降将的历史身份得到清朝的礼待和重用,成为清朝倚用汉人的一个典范。洪承畴以汉人思虑行满官之事,帮助清朝完善制度、主张汉化。弃旧国而保天下,他的思想得到了满清统治者的认可和重视,为清王朝统驭华夏、坐稳江山打下了基础。

结语:洪承畴是前名降清的一个典范。他两朝入仕,先后被明清皇帝选中,世袭明清四世;他熟谙兵法,官至蓟辽总督、兵部尚书,在与起义军和清军作战中展现了出众的军事才华;他终归降清、虽背负骂名,但亡旧国而保天下。从儒家思想来看,他是不忠之臣,但从历史角度来看,他却顺应形势,被誉为"开清第一功"。



小影观史


皇太极之所以看重洪承畴这个明朝降臣,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01、洪承畴有真才实学,是个文武双全的帅才,有他的辅佐,皇太极取天下如虎添翼


洪承畴在松锦大战时是以蓟辽总督的身份被俘的,蓟辽总督算是封疆大吏了,官位能做到这个程度,说明洪承畴是有两把刷子的。


而事实上,洪承畴不但有两把刷子,而且是文武双全的帅才。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洪承畴进士及第,进入官场后先后担任过陕西布政使参政、陕西三边总督,加过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事中屡立战功。


崇祯年间,转任蓟辽总督的洪承畴奉命增援锦州,在明清松锦大战时兵败被俘,但在战场上他没少给皇太极添麻烦。

(上图为松锦之战示意图)

洪承畴虽然在战场上败于皇太极之手,但那更多的是明朝中枢、监军张若麒的掣肘,以及手下将官的贪生怕死,非战之过。


洪承畴对于整个战局的把握,以及临战时的决策,都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明军按照他最开始制定的“且战且守,步步为营,逐步向前推进以解锦州之围”的正确主张,皇太极在兵力占据优势的明军面前,估计也讨不了好。


正因如此,皇太极才对自己的这个昔日强敌倍加看重。因为彼此交过手,洪承畴有几斤几两皇太极比谁都清楚,有他辅佐自己,那岂不是如虎添翼?


02、皇太极的最终目标就是灭掉明朝、问鼎中原,而作为原明朝重臣的洪承畴可以成为清国的引路人,让清国统一天下变得事半功倍


洪承畴降清后,皇太极对他倍加看重和宠幸,满族的诸贝勒大臣对此都非常不理解,就问皇太极:“您为什么如此看重这个降臣呢?”


皇太极反问他们说:“咱们这些人风里来雨里去,奋战了几十年,到底是为了啥?”大臣们说:那当然是想要夺得中原了。皇太极不失幽默地回答道:“咱们进取中原就像瞎子走路,现在有了一个领路人,何乐而不为呢?”

(洪承畴为满清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

果然,洪承畴此后成了满清入主中原、一统天下最得力的助手和引路人。清军入关后,清廷还提拔他为大学士,让其全面负责南方战事。清军采取了洪承畴“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进军策略,以较少的代价就平定了江南。


03、清国是由满族人建立的政权,重用洪承畴这个汉人,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汉族人才来投奔清国


建立清国的满族,其前身本是靠游牧渔猎为生的女真族,要想以相对落后的游牧草原文明,去统一更加先进的中原农业文明,不学习汉族先进的知识和经验,不重用汉族人才显然是很难做到的。

重用洪承畴这个汉人,就是皇太极释放的一个信号:有才能的人,不管是满族还是汉族,到我这里都会得到重用。


正是因为皇太极大量重用汉人,保护汉人,实行满汉一体,才使得清国的实力不断强大,为清王朝迅速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人专注历史相关问题,解答历史疑惑,+关注了解更多内容。欢迎点赞、留言,记得关注我。

柚子爱历史


我是@晓看历史,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洪承畴作为明朝的蓟辽总督,对明朝的边防防御、军事部署了如指掌,皇太极劝降之,可获取重要的军事情报。

皇太极对于满清入主中原一直不懈努力,但是奈何明朝边防有贤将把守,皇太极一直也无法入关,击败洪承畴之后,皇太极极力劝降这位大明的重臣洪承畴,希望从洪承畴处获得明朝的边防军事情报,为满清军队入关提供解决方案。

皇太极深谋远虑,深知满清入关后必须依赖汉臣,通过劝降洪承畴来彰显满清对汉臣的重视,以此来更好维护清朝的统治。

皇太极深谋远虑的认为“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皇太极深知人才不分种族,谁占有更多优秀的人才,谁最终才能战胜对手。因此皇太极欲通过安抚明朝重臣洪承畴来向所有汉官和汉民表示,满清将重用汉臣,以招揽更多优秀的汉臣为满清效力。

洪承畴以死明志的决心打动皇太极,皇太极认为洪承畴是个既忠心又忠主的贤臣。

洪承畴兵败松锦被俘之后,绝食数日,拒不投降,皇太极动用多人前去劝降,均被呵斥而归,皇太极仍然没有放弃,洪承畴宁死不降的决心打动了皇太极,皇太极从内心深处确认洪承畴乃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最终采用多种手段打动洪承畴,使其最终向皇太极俯首称臣。

历史证明洪承畴审时度势降清之后,被清朝重用,在缓和民族矛盾、促进国家统一等方面发挥除了积极作用,是应该被历史肯定的。

回答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晓看历史


做中国人不听孔子的话是不行的,不信孔子的教导是要吃亏的。

皇太极以及他的女真部落日思夜想,钻头觅缝,冲锋陷阵,杀人盈野为的就是做一个中国人!

皇太极以及他的政治集团必须要按着孔子的教导来,所以他们走到曲阜要下马跪伏于地!

扯远了,转回题目:

明朝的辽东防御体系已经崩溃,满可以策马奔腾进中原了,皇太极为啥还要看中大明的降臣洪承畴呢?

因为孔子曰: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论语·子路》

名正言顺非常重要,礼乐制度更是重要,只有刑罚杀戮不实行礼乐那是土匪强盗。

皇太极不想做一个简简单单的强盗土匪。

他要坐天下,坐皇帝。

洪承畴在大明官做的很大很多,其中一个“太子少保”虽然是只是一个名誉职位,却很重要,尤其对于皇太极很重要。

为什么?

因为“太子少保”者,太子的老师是也。

是为大明朝培养“未来皇帝”的职位。

做“军事家"做到皇太极那种份上,武装斗争已经不是最重要的第一位了。

政治攻心战才是第一位的。

洪承畴的投降以及后金重用洪承畴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一把“攻心战之刀”了。

可以昭告天下:

大家看看,“太子少保”洪承畴已经对大明失去了信心,把天下兴亡的责任寄予在了我后金这里。

洪承畴洪大人来我后金“培养天子”了。

天命在我后金!


葭明通半瓶历史


题目是皇太极为什么看重投降后的洪承畴。

松锦之战后,洪承畴投降,是当时为主投降建州的明朝官职最高的人。洪承畴是进士出身,当时是蓟辽总督,是明帝国文人带病的顶级官位,在朝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右都御史,是从一品的高官。

这样的人,门生故吏一大堆,又熟知明朝官场,各地人脉极广。这才是皇太极看重他的原因,希望把他铸造成一个典型,利用他来吸引更多的明朝官吏投降,并带来连锁反应。

而崇祯那边也是一样的心思,希望借助洪承畴的巨大政治影响力,大作文章,让其他官将为国尽忠。

所以,洪承畴的政治影响力是他在关里关外都获得看重的直接原因。

至于在建州人的心里,对洪承畴一直不太喜欢,很早就盖棺定论那是个小人,不能重用。这样,为建州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洪最终只被封了三等轻车都尉,建州人对他的鄙视肉眼可见,并在乾隆年间不出意外的被列入贰臣传。

总的来说,建州人对为他们带兵打仗的、投降于危难时刻的、雪中送炭的汉奸的后人还是比较友善的,也不怎么吝惜爵位,对洪承畴、孙可望这种小人则是赤裸裸的鄙视。


甲申十七年


明朝辽东防御体系崩溃之后,清朝看到了入主中原的可能性。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明朝虽然衰微,清军也可以在战场上打败明军。但是清朝也不强大,清朝当时的人口规模不足百万,其中的满人不足五十万,八旗军总共不过十二万。清朝仅凭这样的家底,是无法平定中原的。

当时的大明虽然纷乱,但是依然有三千多万人口,兵力总计超过百万人!明朝的问题仅仅是内部矛盾而已!倘若清朝入关,唤起了汉人对于蒙古汗国统治中原的苦痛记忆,导致汉人放下纷争,同仇敌忾,那么清朝非但不能平定中原,而且还有灭亡之忧。

清朝统治者的头脑十分清醒,知道无法单凭武力去平定中原,因此清朝采取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策略,清朝一边以武力挺进中原;一边与中原各方势利媾和,以利共而不独的承诺,去安抚丶拉拢中原各方势力。

最终,清朝的策略成功了,清朝统一了中原。清朝成功的关键,其实就是统战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清朝的统战工作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要与中原的各大势力建立联系、建立信任,而清朝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找到一些能胜任这种工作的人。

清朝兴起于边远地区,与中原各大势力没多少瓜葛,也没有与中原各大势力的沟通渠道,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去干这方面的工作。因此来自中原,了解中原,在中原有一定人脉的洪承畴,就成了清朝不可多得的人选。清朝必须重用洪承畴,不但皇太极要重用洪承畴,而且清朝入关初期,也必须重用洪承畴。

洪承畴对不起明朝,对不起汉人,但是这位人士对于华夏文明的延续、发展,还是有一定贡献的。清朝平定了中原,收复了晚明丢失的边疆,还了天下一个太平,对华夏大地还是有贡献的。

以史为鉴,从清朝入关丶洪承畴的作用,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一定要盯紧那些身居外国,却又有国内有深厚人脉的人。


鬼影147951010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明廷调任洪承畴为蓟辽总督,维系大明的东北边防,以防卫清人。

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三月,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命令爱新觉罗·济尔哈朗、爱新觉罗·多铎等人领兵修筑义州城(辽宁义县)。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之侄,爱新觉罗·舒尔哈齐之子;幼时,育于努尔哈赤宫中,封和硕贝勒;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封和硕郑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尔衮同母弟;初封贝勒;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进封豫亲王;崇德四年(公元1639年),以故降为贝勒。

当时,明锦州守将为祖大寿。

祖大寿(公元1579年 ~公元1656年),字复宇,辽东(今属辽宁)人,吴三桂的舅舅。

得到清军的消息之后,祖大寿向明廷报称:

“锦城米仅供月余,而豆则未及一月,倘狡虏声警再殷,宁锦气脉中断,则松、杏、锦三城势已岌岌,朝不逾夕矣。”

于是,明廷命洪承畴领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八位总兵,率步骑十三万,前往援助,以解锦州之围。

面对当时的情势,洪承畴不敢冒进,驻扎宁远,探视锦州态势。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在宁远誓师,率众抵锦州城南乳峰山一带。

七月二十九日,洪承畴命总兵杨国柱率所部攻打西石门。战斗中,杨国柱中箭身亡。

之后,明、清双方在乳峰山的战事胶著。

“清人兵马,死伤甚多。”

清人战事失利,几至溃败。

八月十八日,皇太极带病急援,昼夜兼行500余里,至锦州城北戚家堡(辽宁锦县齐家堡),包围松山一带。

明军与清军决战于松山、锦州地区,皇太极秘令爱新觉罗·阿济格(努尔哈赤第十二子)突袭塔山,趁潮落,夺取明军屯积在笔架山的粮草十二堆。明军“因饷乏,议回宁远就食”,分兵两路突围。突围过程中,“各帅争驰,马步自相蹂践”,总兵吴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总兵马科、李辅明等奔进塔山。

洪承畴等突围未成,困守松山城,几次组织突围,皆告失败。不久,“转饷路绝,阖城食尽”。此时,松山副将夏承德遣人密约投降,准备作为清军的内应。

到了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总兵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被杀,洪承畴、祖大乐(祖大寿堂弟)兵败被俘,押送至沈阳。

三月八日,祖大寿率部献城归降,清军占领锦州。

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用红衣大炮轰毁杏山城垣,副将吕品奇率部不战而降。

至此,松山、锦州、杏山三城尽没,松锦大战结束。

被俘虏之后,洪承畴为表示忠于明室,宣布绝食。

到了本年五月,洪承畴剃发降清。

松锦大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基本崩溃,大明的最后防线仅剩吴三桂部驻守的山海关。

从此,山海关之外,明廷仅剩宁远一座孤城,关宁锦防线被摧毁。

关宁锦防线,明朝为抵御清人,所构筑的自山海关经宁远至锦州防线;此防线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其间筑有多个堡台,作为联防据点。

根据清人昭梿的笔记《啸亭杂录》卷一《用洪文襄》一节记载:

松山城破之后,明蓟辽总督洪承畴被清军擒归。

起初,洪承畴感于明朝皇帝的知遇之恩,他曾有誓死不屈、不肯变节投降的意志与行为。

那个时候,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洪承畴都从不梳洗,头发蓬乱;他也不穿鞋子,光着脚板;他还从不停歇,对清军大骂不止。

皇太极命令手下的文武大臣去劝降时,面对劝降者,洪承畴往往不答一语。

皇太极见众人劝降无果,最后决定,亲自出马,亲口说服洪承畴。

皇太极到了羁押洪承畴的驿馆,也没有说什么,他先解下自己身上的貂裘,亲自给洪承畴披在了身上。之后,他语气很和缓地问洪承畴道:

“先生不会冷了吧?”

见皇太极如此,洪承畴有些茫然。

然后,洪承畴仔细看了皇太极很久,感叹说:

“真是命世之主啊!”

然后,就叩头请降了。

其实,这就是一个戏剧化的场面而已。

猜想,洪承畴降清之心早已定了。他迟迟没有表态的原因,大概就是在等最高统帅的亲自接见吧,他或许只是在给自己暗暗争取未来的筹码而已。

洪承畴当面向皇太极叩首请降,这在场面上,当然是非常好看的。

皇太极大喜,当时就给了洪承畴无法计数的赏赐。

为了庆祝这位明朝指标性人物的投降,皇太极还命令属下,安排各种文娱表演,以示庆贺。

洪承畴当面叩首投降,皇太极又是十二分慷慨地赏赐,又是大张旗鼓地陈百戏以庆贺,这看在清军的将官眼里,很不是滋味,那些在与明军对垒中冲锋陷阵、拼死厮杀的将领们对此都很不高兴。

关于此事,有大胆一点的将领曾当众问皇太极道:

“洪承畴不过就是一位战败的明军,不过就是一位投降的囚犯而已,主上为何要这般看重他啊?”

皇太极笑着回答说:

“我带领大家在腥风血雨之中奋力搏杀,所为何来?”

当时在场的众位将领回答说:

“还不是为了占领中原嘛!”

皇太极继续笑着说道:

“是啊,的确是为了进取中原。可是,盲人行路,多有不便。各位对中原的状况并不熟悉,进取中原,各位就如同盲人一般。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对中原了如指掌的引路人,这对我们的进取,是多么大的帮助啊?我能不高兴吗?”

众将官听皇太极这么一讲,都很佩服他的深谋远虑。

毛西河(奇龄)曾经说,洪承畴被俘后,最初无意降清,清人让优人诱惑他,他才投降。之所以有此一说,是因为洪承畴是闽人,平常就喜欢男宠,最后禁不住优人的诱惑,才失节。

对于这一种说法,清人昭梿极不认同,认为这是厚诬之辞。

松山战败之后,明廷最初得到的消息是,洪承畴已经死节,所以,崇祯帝还曾为他设坛祭奠。这其中,也是不无原因的!

(全文结束)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谢谢大家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