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临近,在这疫情特殊时期,怎么做好农村的祭扫活动?

京东小友


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4号,距今只有12天时间了。

打开新闻,我们不难发现,现在我们国家在近几日已经没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了。但是,随着部分欧美国家疫情爆发,许多华侨和留学生开始回国,导致我国巳经有了一百多例输入性病例发生。

所以说,现在这个时间段,大家还是不要太大意,该防控还是要继续防控。清明祭祖,虽然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但是今年情况实在太特殊了,大家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来祭祖。

错峰祭拜

以前人们祭祖,都会选择在清明节前2~3天去墓地祭拜,在墓地集中修建的地区,就会出现因人们同时祭拜而出现人群聚集的现象发生。

而现在还在疫情防控期间,可以采取广播和发通知单的方式,引导农民分批次去墓地扫墓。

今年清明,大家可以提前5~6天就开始上墓了,而且,在具体时间上也要安排详细。比如,4月1号上午,该1村村民去扫墓,下午轮流到2村村民去上山扫墓,按时间依次类推,这样具体规划好时间,人们就错开了高峰期,也不会出现聚集的现象了。

上面说的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墓地集中俢建的农村地区。而对于我们这些丘陵地带,墓地分散的地区,则主要是劝告那些想从外地回乡扫墓的人,建议他们今年就不要回家来扫墓,等到疫情完全结出以后,再回来祭拜先祖也是可以的。

另外,我提醒一下大家,清明节扫墓,大家一定要做好防火工作,前天我们这里就有人在坟前烧纸钱时,把墓地周围的茅草引燃了,要不是扑救及时,就会引发火灾了,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


李茗说乡村


今天已经是3月22日了,距离清明节还有12天的时间,清明节正是大家扫墓的日子。唐朝晚期杜牧曾写过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就描写出了当时清明节,也是比较隆重的扫墓的活动,一旦到了这个节日,人们不约而同的就会到先人的墓地里祭祀。

清明节扫墓传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这也是民间约定成俗的一种祭奠先人的活动。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是我国四大传统的节日,所以清明节非常的重要。如果家里没有事情的话,一般都会到墓地里扫墓。即便是附近的农民工在清明节这一天,也会回家去上坟。

清明节已经临近,对于疫情还比较严峻的时期,如何才能做好农村扫墓活动?其实经过春节后到现在近两个月的时间的疫情防控的措施,使得人们感觉到了疫情的严重性,可以说做到了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事情。对于清明节禁止扫墓,禁止人员之间的聚集,特别是家族人员之间的聚集活动大家都能够理解的。


首先,就是做好有关的宣传工作,特别有关部门下发通知,禁止清明节进行扫墓,特别对于城市里的扫墓人员比较多,扫墓相对比较集中,这样取消到公墓里去扫墓的活动或者说错开时间阶段性进行扫墓。采用文明的网上扫墓的活动是最好的,或者说在清明节前后这一段时间可以陆续的去扫墓活动。

其次,禁止农村外来的人员回家扫墓,也就是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或者是在外工作的人不要回家扫墓。可以通过村干部等人群进行通知其家里的人不允许回来,否则的话将会首先被隔离以后才能够去扫墓,这样就大大的限制了在外的人扫墓了。


第三,禁止家族式一起去扫墓,禁止在家里聚集在一起吃饭,禁止家族的祭祖活动,禁止一切单位举办的旅游景点的祭祖活动。对于出现违背的状况严肃处理。可以设立举报电话,对举报人确实属实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当然要对举报人的私人信息保密。就像这两年农村禁止烧农作物秸秆,采取的行政拘留和经济罚款并存的方式。

第四,一定要在各村去公墓的重要路口,明显的位置挂上宣传标符。并在公墓的出入口设置检查点,对于人员比较多的扫墓的人群进行劝阻,不听劝阻的立马采取强制措施。特殊时期必须采取特殊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疫情得到安全的防控,才能够做到万无一失的状况。


总之,清明节即将到来,也是我国一年一度人们扫墓的活动的日子,对于今年疫情比较严重的特殊年份,建议各地取消扫墓活动,也取消一些祭祖活动,包括一些家族的祭祀活动。首先要做好宣传,其次设置监督电话和有专门的检查人员进行协助监督群众的扫墓活动。当然,清明节也是防火的关键时期,每年会因为扫墓放鞭炮点燃草纸造成的火灾频发,特别现在河北等地方由于天气比较干旱,风比较的大,发生了好多起山火。


三农一姐


清明节马上到了,鉴于今年的特殊情况,原以为今年清明节可能不会放假,问了一下一些在事业单位上班的朋友,他们说今年清明节的假期已经出来了,跟往年一样有一天假,包括周六周日在内,还是三天的假期。既然清明节还是有公假,那就是说明允许大家可以上坟扫墓,只不过今年的清明节扫墓,肯定与往年有很大的不同。

往年清明节上坟,兄弟姐妹们约好了一起回家去祭拜,完了以后大家会聚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趁着清明节气温正适宜的时候,或者大家一起结伴出游。今年兄弟姐妹们聚餐的活动,可能都要取消了,这个不需要别人提醒,在今年疫情泛滥的时候,大家已经有了很高的自我保护意识。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农民们即使去山里干农活,每个人也都戴着口罩,清明上坟扫墓的时候,大家肯定也都会做好防控措施。



除了防控疫情以外,农村人上坟还要防火。农村人的墓地跟城里的公墓不同,祖宗们的坟墓都是在荒郊野外,而农村的山里到处都是树木荒草,春季又是风干物燥的季节,每年的清明节上坟扫墓,防火都是农村人首要的头等大事。我们村每年的清明节扫墓活动,村里都会安排村委会的人在墓地值班,值班的任务就是按坟墓的数量分发鲜花,每一口坟墓一束鲜花。子孙们从村委会人的手里领到鲜花以后,敬献在坟墓前,不允许任何人在坟墓前焚烧之前。今年会不会像往年一样由村委会的人分发鲜花,让大家统一在清明节上坟,现在村里还没有任何公告。



往年清明节这一天,学校可能会组织学生们去烈士陵园扫墓,今年这样的活动肯定是不会有了。即使清明节放假,人们也会自觉的避开聚会聚餐这些活动。原来赶上清明节的时候,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老朋友都要回家上坟祭拜,大家会趁着这个机会聚一聚,今年同学朋友趁清明节聚会的现象,可能也会很少,大家现在做事都会从防控疫情的角度考虑。

农村地广人稀,坟墓又都在山里面,山里面更是空旷无人烟,所以农村人不是不可以去山里扫墓。只要大家去的时候也带好口罩,不要结伴很多的人一起去就可以。我们胶东农村有个讲究,就是闺女上坟可以不用等到清明节那一天。我打算过个三五天回老家去上坟,我们村里的墓地在一个很漂亮的杏花山上,上完坟以后可以顺便看一下春天刚刚盛开的杏花。



灵子


清明临近,在这疫情特殊时期,怎么做好农村的祭扫活动?


今天3月23号了,清明在4月4号,来了,要来了,清明三天假,我们又可以放送一下了。

但是不好的消息是,因为今年有疫情,疫情现在还在全球爆发,现在每天还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这样使得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疫情没结束,我们就要做好个人防疫。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为复产复工做准备,昔日的繁荣景象马上要来临了。但是现在已经有地方出台清明禁止扫墓的信息了,具体会怎么样,我们拭目以待。


清明祭扫是我们几千年的传统风俗,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影响,说禁止祭扫是不合适的。当然,我们在祭扫的时候也要做好个人防护,口罩是少不了的。

农村在这次疫情当中还是做得非常好的,有疫情的村很少的。现在疫情已经遏制住了,清明祭扫是应该可以有的,但是为了安全,我们可以就本村人员祭扫就可以了,亲戚朋友就不要相互走动了,避免聚众。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三农小黄鸭


大家发现没?最近经常报道各地失火新闻,春天气候干燥,野外的荒草可容易起火了,因此每年的清明节我们要防的是火,而今年情况更加特殊,除了防火之外,我们还要防疫情,如今我们国内疫情虽然控制得还算不错,可国外是爆发期,因此大家还是不能放下警惕的心。

特殊时期,农村怎样做好祭扫活动?最近矿山复工了,陆陆续续来了不少省外农民工,此时拥有健康证的外地工人正在隔离期间,昨天领导已经下发通知:发现上班期间不戴口罩者,一次性罚款三千元。禁止大家没事聚集在一起。

说矿山这个防范意识很强的意思是告诉大家:农村如今并没有放松警戒。其实矿山的罚款制度是一中非常立竿见影的方法,农民们是最吃这一套的,只要牵扯往外拿钱的事情,必定严肃对待。

那么今年清明节农村上坟也可以以罚款的形式来约束农民,比如我们村以前上坟就用这种方式改了一些习俗,那时候上坟烧纸烧香,每年都会出现春天发生火灾的现象,于是村里响应国家号召:文明祭祀。村里买鲜花在每个进山上坟的路口派人把守,让大家免费领取鲜花祭祀先人。还派了村里保安在山里蹲点,发现点火的及时扑灭并上报进行罚款。


我觉得我们村的方式可以用在清明节祭扫活动中,首先提前大喇叭公布规定,提前几天开始吆喝,让村民们意识到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需要好好执行。

每一条进山路口的把把守人员都要佩戴测量体温的设备,有进行登记的本子和笔,进山上坟的人在岗哨处进行登记和测量体温,领取鲜花后才可进山,登记时大家要相互之间拉开距离。

相信所有农民们都会听从村干部指挥,要求大家怎样,大家肯定会照做,况且这是有关本身的生命安全的大事,没有人会傻傻的为了祭扫而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这是说清明节扫墓,假如上级号召清明节不准上坟扫墓,估计农民们也会做到放弃上坟,国外疫情严重,输入依旧存在。农民们能做到的就是响应国家号召,不给国家添麻烦。


悠然见东山


每年清明扫墓,特别是在天干地燥的农村地区,要注意防火,而且春天风比较多,如果不小心,容易造成火灾,这点大家一定要注意,等火完,确定灭掉以后再离开人,扫墓的人这条一定要谨记。


但是,今年比较特殊,由于疫情的问题,清明扫墓就要因地制宜了。进入清明节从今天算起,还有12天。以目前我们当地的疫情防控情况,结合当地人的扫墓方式和扫墓实情来看,清明扫墓问题不大。因为村里大多数人已经出门打工走了,而且清明期间很少有外地人回来扫墓,都是村里人扫墓。农村坟墓分布的零零散散,大家不会出现集体扫墓的情况,扫墓的时候比较分散,也就不存在疫病传播的安全隐患。所以,在我们当地,各家各自在清明节扫墓问题不大,主要是防火工作要做好。



不过话说回来,每个地区祭祖扫墓的情况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据我所知,有些农村地区有传统在清明节搞一些祭祖活动,还有一些地方人们喜欢家族聚集一起祭祖。这种聚会式的祭祖活动今年清明还是免了,在疫情防控工作顺利进行时,不要因为聚会出现感染者,这样惨痛的教训不少了。看看国外有些国家,把疫情防控不当回事,该防疫的时候不防疫,照样举办聚会活动,现在造成了严重的感染问题。这个问题看似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其实是全球性问题。

目前我国每天确诊病例主要是输入病例,就说明疫情防控不能松懈。特别要注意在这个档口回国人员,这样的人回乡祭祖就免了。总之,在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时,无论清明扫墓或者干别的什么事,大家尽量不要聚会。清明扫墓,要小心火烛,安全扫墓。


三农的高度


特殊时期祭扫活动还真不是我们个人能说了算的,为了大局着想,我们要服从统一安排。只不过清明节怎么说大小也是个法定节假日,是为先人祭奠、追思先烈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本应该去墓地清扫下坟墓,但是由于疫情还没有完全消除,所以还不能完全放开进行祭扫活动。


各地的情况可能不太一样,这还有十多天过清明节,我们当地就已经出台了关于清明节祭扫的规定,没有全面禁止扫墓,但是有规模的扫墓活动不允许组织,没有提前预约的也不准许祭扫,主要目的还是防止聚堆,以免再次发生肺炎传染。

3月18日,省里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暂停群体性祭扫、倡导网络祭扫、提供代为祭扫、严格实行预约祭扫等具体措施。

1、暂停群体性祭扫。就是今年清明节不允许组织群体性公祭活动,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年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去给英雄扫墓,表达对他们的铭记,但是今年不行,这种群体性的扫墓活动统统取消。


2、实行网络祭扫。就是号召村里的人也不要去上坟祭祖了,改为网络祭扫,其实我也没太明白网络怎么进行祭扫,总的来说就是通过手机、电脑等登陆客户端进行网络祭扫,这种方式确实比较新鲜,咱们用的了网络进行祭扫,就是不知道先人们收不收得到。不过这也是规定里指出的,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开通网络祭祀通道,等开通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3、村干部代为祭祀。大家一定听说过,原来有一个白事职业,叫“代哭”,就是父母去世之后自己哭不出来,花钱找人“代哭”。如今有了代为祭祀,不过他们不收钱,目前为了疫情防治,还是不允许大家去上坟,不过村里会安排村干部代为擦拭墓碑、敬献鲜花等,也不算没去上坟。

4、预约上坟。今年好多村子实行预约上坟,防止输入型人员带来的防疫风险。每天规定一定数量的上坟人员,提前要进行预约,不能超过这个上限,而且每家也不能去的人太多,一个同学最多去三个人,如果预约满了就不能去了,只能预约第二天,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进入墓地总人数。


今年我们这里农村就是这么规定的,虽然说清明节还没到,但是早早就出台了规定,让大家提早做好规划,尽量减少现场祭祀,即使一定要去,也得做好预约。


一品小十六


再过10多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假期,俗话说得好,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我国清明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主要是为了让人们上坟祭拜亲人,表达哀思。过去每年这个时候,大量的人群都会涌向公共墓地或自家的坟山。但是今年情况有些特殊,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地区都已经下发了通知,禁止人群去公墓祭祀家人祖先,那么对于农村人来讲,由于没有集中的葬在公墓里,而是分散在山上,该如何进行祭扫活动呢?现在农村有没有限制农民到自家坟头祭拜祖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农村可以小范围祭扫

在我们当地已经下发了关于清明祭扫的通知。通知里面有两个重点,第一是公墓不能举行集体祭祀活动,只能由工作人员代为祭扫,或者是自己在网上祭扫。第二是农民不能举行大规模的家族式祭扫活动,如果是家庭祭扫的话,要统筹安排,错开时间,以小家庭为单位,尽量减少人员的聚集和流动。所以从这个通知中可以体现出,如果不是葬在公墓里的话,农民可以自己安排祭扫时间,并没有完全禁止。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有些人说农村不能在清明举行祭祀活动,这是对通知的一种误解。只是说农村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家族式的祭祀,单个小家庭几个人是没太大问题的。

其次,尽量引导农民文明祭祀和安全祭祀

要做到这一点,同样需要村干部下功夫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一方面要求村民在祭祀的时候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不要大规模的聚集,如果是家人在外地,尽量不要回到农村来祭祀有家人代为祭祀即可。另外一方面还要宣传引导农民进行文明祭祀,因为虽然春天来了,但是很多山区仍然是防火的关键阶段,如果因为烧纸放炮竹的原因造成山火爆发的话,对谁都不是什么好事。引发山火的相关人员可能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而生活也会造成国家财产的损失和人员安全的危险。所以现在在清明期间应该引导农民用纸花或者鲜花代替香火爆竹,来进行文明祭祀。

再次,一律取消大家族事宗祠祭祀

现在虽然我国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但是并不意味着风险就不存在了。如果因为大量人员聚集和流动导致了感染,对整个社会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在特殊时期,很多事情都需要特殊处理,这也是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一种处置方式。因此过往很多家族在清明的时候邀请整个家族进行宗族祭祀,在今年可能需要取消。因为这样的话,会导致大量的人员聚集和流动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可以采取错峰祭祀,合理安排时间,将人员分流开来。祭祀完了之后也应该统筹安排,不要进行聚餐和娱乐等活动。

总的来说,这次疫情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即使是在农村里面,很多人也已经有了防护的意识,所以说只要宣传动员到位,农民都能理解,也知道以大局为重。所以今年的祭祀可能会趋向于更加文明更加网络化的方式来表达哀思。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契机,一个向文明祭祀转变的关键步骤。以上是我对于农村地区今年清明期间祭祀的一些想法,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或者是判断欢迎的下面留言,说说您的观点。你今年清明放假会回农村参加祭祀活动吗?


三农有理


清明临近,在这疫情特殊时期,怎么做好农村的祭扫活动?

过了春分望清明,前两天春分刚过,马上就要到清明节了,作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清明给人们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特别是农村朋友,祭祀聚餐,这是一年一度必做的习俗,然而遇到了今年的疫情特殊情况,虽然现在已经大面积解封了,但风险依然存在,减少人员聚集是防止疫情再一步扩散的重要措施,那么如此以来,清明节的祭扫活动应该怎么安排呢?我就自己的看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吧!



一、家族派代表,分批次进行祭祀

虽然说每年的清明节我都很少参与,因为学习和工作的问题没时间回家,今年遇到疫情影响,大部分朋友都呆在家,所以清明节时祭祀防止家族人员参与过多而出现安全隐患,可以每家派一个代表,三四人一辆车,分时间,分批次进行祭祀工作,这样既可以防止长时间大规模的聚集,还可以完成祭祀看望的目的。


二、通过祠堂统一祭祀

因为有些家族人员较多,会通过筹钱的方式,共同修建一个祠堂,我老家就是这样做的,就是前几年前才修建起来,有些地区或人家或许没有,所以通过祠堂统一看望祭祀,也省得四处去墓地祭祀,省时省力,还比较适合现在的情况。

三、明确通知禁止祭祀的地区应该以大局为重

虽然现在已经解封了,但为了居民安全着想,还是有不少地区采取了不同措施也防止人员聚集,四处拜访。所以有些地区就明确规定清明节禁止人员大规模走动,进行聚餐祭祀的活动,这个时候我觉得大家也不要为了老传统而无视安全问题,尽量以大局为重,祭祀每年都可以,而安全才是第一位,文明祭祀,减少聚集。



对此,您们有什么其它的看法或意见?欢迎留下你们的想法和我们一起讨论分享哦!


冒蓝火的小农民


当清明祭祖习俗遇上疫情防控,作为农村人该如何选择?我的个人观点是:以大局为重,积极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命令行事,把保护好自己和其他人的人身健康安全,毕竟只有人活着,才有更多的机会来铭记先祖。



清明祭祖习俗,由来已久,不管城乡居民,以前每年都会在清明节前后去给自己祖先坟上烧纸、上供、洒扫、燃放烟花炮竹,其实也有积极意义的,不忘来处,不数典忘祖,并铭记先祖遗愿,继往开来,但近年来,由于祭祖活动时有火灾发生,再加上环保禁放令等原因,祭祖可以,但提倡文明祭祖的方式了。尤其是今年的清明节,眼看着说到就到,但由于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比较特殊,农村人该如何安排自己的清明祭祖活动的呢?

如果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公告通知,说暂时停止今年的清明祭祖的,还是建议不要去上坟祭祖。毕竟从大局出发,用意还是好的。新冠病毒不会因为是清明节就不会停止感染,也不会因为你是农村人就格外的网开一面不会感染病毒。如果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有通告,也是经过慎重考虑才会发布的,说明当地的疫情防控还是很严峻的,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支持社会有秩序的稳定发展,才是一个公民该尽到的义务和责任。

如果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没有发布暂停今年的清明节祭祖活动,说明是默许的,说明当地的疫情形势不是那么严峻,农民还是可以去上坟祭祖的。但在疫情防控期间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戴口罩这个行为,要坚持起来,直到全面解除限制的那一天。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比方说当天同时来祭祖的家人亲属,可能不是在一个地方过来,以前不在一起,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携带病毒对不对?然后农村人上坟祭祖,路上也会遇到很多人,打招呼、擦肩而过等,也会有感染病毒的风险,所以自己要评估一下。

如果清明节放假,自家有在外地上班的亲人,路途遥远但想回来祭祖,建议还是由家人劝阻一下,最好不要回来。因为路上会经过很多地方接触很多人,也会有感染病毒的风险,再说了有的地方农村的疫情防控还很严格,回来了是不是会被隔离观察,还不好说,那样的话有点得不偿失。祭祖习俗是可以权宜从事的,不一定非要扎堆到清明节这一天。就像过年走亲戚,大家都可以不走动对不对?以后可以补的,不要拘于形式,祭祖也一样,只要心里有祖先,在那儿拜祭都是一样的。


现在有个新的名词,叫文明祭祖。很多人扎堆祭祖,难免会有更多人接触,移风易俗地文明祭祖,即可树立新风尚又能保障防控疫情,是双赢的路面。所以建议文明祭祖,从简祭祖。有的地方农村提倡鲜花祭祖、家庭追思祭祖等形式,出发点和用意都是好的,要比烧纸燃放烟花炮竹好的多,即节约又不污染环境。逝者安息,生着欣慰,这个才应该是清明祭祖的目的,以前流传下来的形式改变一下也未尝不可,不是一些陈旧的规矩已经改变了吗?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也许这次疫情,对农村人来说是一个契机,更改变很多不必要的传统陋习,比如红白喜事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