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和俄羅斯分家,為何哈薩克斯坦過得蒸蒸日上,而烏克蘭卻每況愈下?

清水空流


兩個國家的情況沒有可比性,不能機械地把這個問題歸結於某一個因素。但我認為有兩個原因絕對不容忽視——穩定是基礎,致力於發展經濟民生是關鍵。

(圖:哈薩克斯坦新首都)


第一,哈薩克斯坦比烏克蘭體量小,優勢明顯且船小好掉頭

哈薩克斯坦總人口數約1800萬,烏克蘭雖然人口增長呈負數,卻仍然達到4400萬人以上,也就是說烏克蘭人口是哈薩克斯坦的2.5倍左右。人口基數就是這樣,同樣的經濟增長被幾倍的人口平均,效果就不那麼明顯,更何況烏克蘭經濟跟人口同步出現負增長,就使得政府財政愈發不堪重負。

相反,哈薩克斯坦由於人口少負擔小,經濟持續發展的效果很快就會在政府收支和百姓收入方面體現出來。烏克蘭與哈薩克斯坦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這種差距無情中就被越拉越大。2018年烏克蘭GDP僅有1300億美元,卻要負擔比哈薩克斯坦多兩倍的人口消耗;而哈薩克斯坦同年GDP為1700億美元,負擔卻少得多。

(圖:烏克蘭美女氾濫,許多人到東方謀生)

哈薩克斯坦經濟連年增長,已步入良性循環軌道,而烏克蘭卻陷入惡性循環,經濟低迷僅強於阿爾巴尼亞成為歐洲倒數第二。於是哈薩克斯坦顯得蒸蒸日上,日子越過越滋潤。烏克蘭卻老漢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經濟民生每況愈下。

第二,哈國老總統坦執政28年,國家一直保持著政治穩定

哈薩克斯坦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是中亞政壇常青樹,執掌哈薩克斯坦政權長達28年才主動退位。說是個人魅力也好,政治手腕能力出眾也罷,他在獨聯體解散、顏色革命蔓延的風波中,保證了哈薩克斯坦內部的穩定。哈薩克斯坦祖國黨一直充當總統的堅強助力,在議會上下院分別保有1/2和1/3的多數席次,保證了政局穩定。

(圖:哈薩克斯坦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

反觀烏克蘭,街頭動亂頻發,政壇內耗不止,總統總理走馬燈似的換個不停:從克拉夫丘克到尤先科,從老的三人鬥地主到新的選舉三人爭霸,政客爭權奪利,領導人貪腐成風,哪還有精力顧得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呢?烏克蘭議會最高拉達是著名的角鬥場,時常上演全武行,這對於國家權威立法機構來說簡直是莫大的諷刺。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克里米亞獨立併入俄羅斯,以及烏東頓巴斯地區離心離德鬧分裂,以至於刀兵相見戰火紛飛,國家有限的財力不得不投入到軍力建設。內政外交的長期混亂,導致烏克蘭變成歐洲最失敗的國家之一。

(圖:烏東戰火中的士兵)

第三,哈薩克斯坦有地緣優勢,且始終堅持發展經濟民生

哈薩克斯坦擁有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妥善加以開發利用很容易化作經濟動力。雖然哈薩克斯坦也處在中俄兩個大國中間,但由於中俄友好、上合組織框架溝通合作順暢,哈薩克斯坦的資源能夠順利變現,並爭取到投資與市場。

而烏克蘭卻剛好處在俄羅斯與歐洲交匯處,美俄博弈、東西方對抗讓這裡變成大國勢力的角力場,羸弱的烏克蘭成了被殃及的池魚,充當了北約圍堵打壓俄羅斯的馬前卒和炮灰,失去了從前良好的工業基礎。其實烏克蘭也有探明的油氣資源,可外患不息內亂不止,外來投資誰敢把錢扔在這麼不靠譜的國家?

(圖:哈中輸油管線即景)

烏克蘭政客們除了內鬥,就忙於貪腐掘取私利,誰都不去關注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

總之,哈薩克斯坦和烏克蘭屬於正反兩個活生生的例子,證明保持內外穩定、專注經濟民生對國家前途的重要意義。


回馬一腔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兩個國家根本沒有可比性。

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哈薩克斯坦坐在金山上,烏克蘭則是窮鬼。

稍微有些國際常識的人都知道,哈薩克斯坦人口不多,卻有著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

目前哈薩克斯坦人口不過1000多萬,整個哈薩克已探明總的石油儲量為100億噸(儲量約是世界前十位),煤儲量為39.4億噸,天然氣儲量為1.8萬億立方米,錳4億噸。

其中以石油來看,哈薩克斯坦的石油儲量大約是俄羅斯的二分之一略少,然而人口是俄羅斯的十分之一。

當年俄羅斯依靠石油等資源出口,就能創造10年的經濟奇蹟。那麼,哈薩克斯坦真的是閉著眼睛都可以做到。

相反,烏克蘭的資源匱乏,石油和天然氣都必須從宿敵俄羅斯那裡進口。

哈薩克斯坦坐在金山上,烏克蘭則是窮鬼。

第二,對於俄羅斯的重要性不同。

烏克蘭同哈薩克斯坦,對於俄羅斯來說重要性完全不同。

烏克蘭自古以來扼守俄羅斯的西部大門,各方面地位都極為重要。

任何敵人想要攻打俄羅斯,必須首先佔領烏克蘭。

二戰期間,蘇軍和德軍在烏克蘭多次血戰,幾乎傾全國之力。

僅僅一個基輔會戰,蘇軍就損失了70多萬人,換別國就亡國滅種了。

可見,烏克蘭對於俄羅斯的重要性。

冷戰時期,俄羅斯在烏克蘭駐紮重兵,總數有幾十萬人之巨。

電影《戰爭之王》中,軍火走私犯可以從解體後的烏克蘭搞到幾百億美元的軍火。

一旦烏克蘭倒向北約,敵人就等於殺到了俄羅斯眼皮下。

如果當年德軍是從烏克蘭出發進攻,恐怕蘇軍連防禦莫斯科的時間都沒有,莫斯科早就淪陷了。

所以,俄羅斯不可能隨便放棄烏克蘭。

但是,哈薩克斯坦則不同。

哈薩克斯坦是中亞國家,並沒有同任何一個美國的盟友國家接壤。

也就是說,從地緣政治上,哈薩克斯坦並不太重要,俄羅斯完全可以將它作為戰略緩衝國,而沒有必要左右這個國家。

所以,俄羅斯對哈薩克斯坦並不太關注。

這10年中國的政治影響力在哈薩克斯坦越來越大,俄羅斯也是聽之任之而已。


第三,烏克蘭經濟騰飛的機會,被俄羅斯打斷。

在克里米亞事件之前,烏克蘭經濟其實有著長足的好轉。

然而,戰爭爆發以後,一切都完了。

烏克蘭必須承擔鉅額軍費,加上國家領土都少了兩塊,經濟急轉直下,目前才開始恢復。

相反,哈薩克斯坦沒有大規模的戰亂或者被入侵,國內形勢穩定。

然而,這不是說哈薩克斯坦對俄羅斯沒有提防。

目前,哈薩克斯坦從未承認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一部分,也不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地區的行動。

同時,歷史上俄羅斯曾經將部分領土交給哈薩克斯坦,這就是該國北部地區。

而哈薩克斯坦高度感覺到俄羅斯的威脅,寧可將首都遷移到北部地區,以防止出現烏克蘭的那種情況。

烏克蘭危機後,從一些俄羅斯知名政治人物口中也傳出了吞併哈薩克北部的呼聲,引起了哈薩克社會的警覺。

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兩年前下令,在哈薩克語中使用拉丁字母取代過去的俄文基里爾字母,開始全面推行本國化。


其實,目前哈薩克斯坦目前對於俄羅斯是頗有戒心的,不然中國不會在該國發展的如此順利。

其實,同俄羅斯交往的國家,都會留著一手。


薩沙


今年年初,已經當了28年哈薩克斯坦總統的納扎爾巴耶夫“突然”宣佈辭去總統職務,哈薩克斯坦也邁入了新的“春天”,對近些年發展越來越好的哈薩克斯坦來說,又迎來了進一步的發展契機。



哈薩克斯坦的發展有多種因素,世界最大內陸國的領土面積,豐沛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納扎爾巴耶夫治理下相對穩定的發展環境。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與俄羅斯的關係,作為蘇聯解體後的獨立國家,哈薩克斯坦的地緣位置並不是很重要,與俄羅斯維持著比較好的關係,保證了哈薩克斯坦發展的外部環境。


與俄羅斯的關係,也是烏克蘭每況愈下的重要原因,作為東西方的一個交界地帶,烏克蘭成了俄羅斯與美國爭奪的焦點地帶。

加上,烏克蘭多任總理都沒能用智慧化解開這一焦點矛盾,導致烏克蘭有點腹背受敵,左右不是。這是烏克蘭發展一直沒有起色的關鍵。


你覺得哈薩克斯坦會成為經濟強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虎落平原被犬欺,歷史上的烏克蘭,從來都不用正眼瞧哈薩克一眼。烏克蘭做斯拉夫貴族的時候,哈薩克人還在草原上放羊呢。

  一個是歷史上正宗的遊牧民族(哈薩克),一個是歷史正宗上的農耕民族(烏克蘭)。現在看表面數字的話,哈薩克現在的確活的比烏克蘭舒坦。

  哈薩克1700億美元GDP,烏克蘭1300億美元GDP,數值上哈薩克稍多一點,也總體差不太多。但是,哈薩克以4倍烏克蘭的國土面積,產生出與烏克蘭差不多的GDP。同時,哈薩克以烏克蘭1/4的人口,分享這麼多GDP,人均收入哈薩克當然超過烏克蘭很多。

  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不要因為十來年時間的發展,就認為烏克蘭不如哈薩克。要知道,在十多年以前,烏克蘭一直領先哈薩克,而哈薩克超過烏克蘭靠的是什麼?石油而已。哈薩克沒有什麼發展秘籍,跟中東那些“石油換美元”的國家沒啥兩樣。哪天石油掏完了,這個國家也就嗝屁了。

  看看哈薩克的經濟構成:主要靠石油、天然氣、煤炭,挖能源賣錢。工業產品、日常用品幾乎全部靠進口。

  再看烏克蘭的經濟構成:烏克蘭工業體系很完備(很多領域世界領先),工業、農業、旅遊業是經濟三大支柱(世界上糧食產量第三)。

  但凡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烏克蘭經濟更健康,哈薩克只不過是個挖礦暴發戶而已。所以,但凡國際能源價格下跌,哈薩克的經濟就會暴跌,哈薩克的能源經濟和畜牧業一樣——靠天吃飯。

  別隻看GDP這個表面上,說起綜合實力,烏克蘭妥妥地碾壓哈薩克。

  教育水平:烏克蘭只有4000多萬人口,卻有975所高校(對比中國14億人,只有1000多所高校,教育水平可想而知),烏克蘭還有8所以上世界級大學(中國有幾所?)。

  科技水平:烏克蘭在火箭製造、衛星遙感、軍艦製造、新材料研發、數控機床、焊接技術......眾多高科技領域,烏克蘭排在世界領先的位置(中國有的技術,烏克蘭大部分有;中國沒有的,人家還可能有)。烏克蘭生存的發動機和精密機床,行銷全世界,這點起碼是中國也做不到的。

  哈薩克有啥?只有144所高校,還有一半是私立的。技術?幾乎沒有。武器?全靠進口俄羅斯。說白了,咱們非要把哈薩克跟烏克蘭對比,人家烏克蘭估計都不屑於跟哈薩克對比。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一時沒有找到發展方向,現在,夾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有點內憂外患的味道。一旦擺平了政治上的問題,烏克蘭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

  錢不能衡量一切......

  說起國際影響力,烏克蘭起碼製造出世界聞名的第4代戰略導彈,起碼能跟美國合夥發射衛星,起碼能跟歐洲一起玩國際空間站,起碼有享譽世界的球星—舍甫琴科。哈薩克有啥?不就是一群挖礦的牧羊人。

  烏克蘭銷燬核武器傻嗎?一點不傻,“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誰都懂。烏克蘭跟俄羅斯分道揚鑣傻嗎?一點不傻,歐洲跟著北約混的都發達了,跟著俄羅斯混的都很慘。


爾朱少帥



蘇聯解體被俄羅斯人稱為是一場“悲劇”。當初密謀分解蘇聯領導人有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烏克蘭總統庫克拉夫丘克,還有一個臨時拉來的白俄羅斯總統。三個人中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是最堅決要求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領導人。當時烏克蘭是蘇聯加盟共和國中經濟最好,規模僅次於俄羅斯。與此相反,中亞五國,在蘇聯各個加盟共和國中是著名的窮兄弟,當時葉利欽提議是不是讓哈薩克斯坦總統也來參加,但烏克蘭總統害怕哈薩克斯坦加入,原來的獨立不能進行就堅決反對。

烏克蘭的堅決是由於美國在背後告訴烏克蘭,烏克蘭一宣佈獨立美國就會承認,同時在蘇聯中,烏克蘭一直自認是吃虧,自己創造出的財富都補貼了窮兄弟。因此堅決要求獨立出去,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

歷史上有句名言,沒有烏克蘭的俄羅斯永遠不能成為大國。在俄羅斯的支援下,烏克蘭擁有蘇聯的30%的製造業,大量軍工企業,都集中在這裡,蘇聯的黑海艦隊也在烏克蘭駐紮。烏克蘭的農業是前蘇聯最好。大量人才儲備使得烏克蘭自己估計,只要獨立,GDP可以兩位數的增加。實際上獨立後,因為缺乏能源,烏克蘭的工業遭遇瓶頸。同時烏克蘭的工業佈局是與俄羅斯配套,當烏克蘭與俄羅斯關係惡化後,烏克蘭的產品很難賣到俄羅斯,在西方又沒有競爭能力,這樣工業產值直線下滑,而農業僅僅把土地分給個人,沒有政策的配套,農業優勢又沒有體現。最終烏克蘭完全放棄了過去在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的平衡,完全倒向歐盟,這樣來自俄羅斯的經濟聯繫中斷,對烏克蘭是巨大的打擊。

而哈薩克斯原本是一個位於中亞內陸的窮國家。蘇聯解體前,一直靠蘇聯中央政府的補貼,蘇聯解體時,一直努力保持蘇聯的存在沒有成功。但在蘇聯解體以後,經濟不降反而上升與烏克蘭走出不同的發展軌跡。哈薩克斯坦石油、天然氣、鈾、銅、鎢、稀土等儲量都非常可觀,而且出口量逐年增長。賣資源是哈薩克斯坦經濟的主要收入來源。

哈薩克斯坦獨立以來,整治安定,國家領導人一直由納扎爾巴耶夫總統擔任,執政地位穩固,社會穩定,同時趕上國際資源和礦產資源價格大幅上漲,哈薩克斯坦的經濟也因此騰飛。雖然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拉攏哈薩克斯坦,希望在這裡進行戰略佈局。但,哈薩克斯坦並沒有完全倒向某一方,始終保持著和美國和俄羅斯兩邊都非常友好的關係。哈薩克斯坦卻從來沒有介入過地球上各大國之間的爭鬥,在美、俄、中幾大國家之間保持絕對平衡。因此,哈薩克斯坦在經濟上也得到這三國的共同支持。結論是,在地區政治中,並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但需要兩邊討好獲得政治平衡,才可以建設好國家,烏克蘭的失敗在於折騰,而哈薩克斯坦的成功在於不折騰。


橋本看日本


因為烏克蘭沒有納扎爾巴耶夫!

1991年的蘇聯解體,對於世界而言可能只是歷史課本上多出一個章節,但對於蘇聯的各加盟國而言卻是真正的災難,因為沒有了蘇聯這個超級大國的影子,各加盟國只能自己面對未來的風風雨雨。

理論上說,實力較強的加盟國,依靠自身實力,是可以闖出一片天地的,比如俄羅斯、烏克蘭等歐洲部分的加盟國;而那些實力較弱的國家,因為幾乎沒有實力,所以不得不在國際社會中隨波逐流、自生自滅,比如哈薩克等中亞五國。

但現實情況是,曾擁有數十架戰略轟炸機、175枚洲際導彈和1800多枚核彈頭的烏克蘭,在蘇聯解體將近30年的時間裡,綜合國力不僅每況愈下,從獨聯體二哥的位置跌落,社會還陷入動盪不安中;相反,蘇聯解體時曾被視為拖油瓶而被堅決拋棄的哈薩克斯坦,經歷了將近30年的發展後,已然成為名副其實的中亞強國,在獨聯體中國力僅次於俄羅斯,已然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

那麼,為何會出現如此匪夷所思的情況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睿智領袖是國家之幸

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最大的差距就在於,哈薩克斯坦有納扎爾巴耶夫,而烏克蘭沒有。

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國雖然擺脫了蘇聯這一陰影,但本質上還是被斯大林模式深深影響著,想要一夜之間告別共產主義擁抱西方世界是根本不現實的。

所以葉利欽的“休克療法”才會遭遇慘敗,而其他加盟國的狀況則更加堪憂。在所謂的“民主”不可能瞬間取代專制的情況下,專制的政治強人就顯得尤為必要。一方面,他們作為德高望重的領袖,能夠保證社會劇變時的和平環境;另一方面,他們作為新舊時代的過渡者,能夠以強大影響力推動國家轉型。

但烏克蘭沒有納扎爾巴耶夫這樣的領軍人物,除了毫無作為的開國總統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後繼的列昂尼德.庫奇馬、維克多·尤先科科和維克托·亞努科維除了在“向東”還是“向西”的問題上攻擊扯皮,還在個人收入上實現了巨大突破。前總統彼得·波羅申科除了為寡頭貼心服務,還擁有五國國籍,連下輩子的路都想好了,他們手中的烏克蘭,要是能發展起來,那才是怪事。

蘇聯解體後,雖然哈薩克斯坦很窮,但也和烏克蘭一樣,繼承了蘇聯的部分核武庫,包括SS-18洲際彈道導彈104個、核彈頭1400枚、圖-95MS戰略轟炸機40架、巡航導彈240枚,在世界核武庫中排名第四。

而後,哈薩克斯坦和烏克蘭都面臨“棄核”的艱難抉擇,對於兩個窮國而言,維持核武庫必定入不敷出,但放棄核武器卻等於任人宰割,好處是可以得到西方國家和俄羅斯的經濟援助。

在艱難的權衡後,兩國都選擇銷燬核武器,成為無核國家,當然,兩國都得到了大量的經濟援助。

然而,得到援助的烏克蘭依舊一蹶不振,哈薩克斯坦卻異軍突起。因為無核的兩國從此只能歸入“小國”序列,而小國的生死存亡無不仰仗大國臉色。而很明顯,納扎爾巴耶夫比烏克蘭的一干領導人更聰明。

從蘇聯解體時,哈薩克斯坦就不願意脫離俄羅斯,因為哈薩克斯坦太窮,跟著俄羅斯有肉吃,這種依賴絕對真心實意。但俄羅斯堅決踢開哈薩克斯坦,這讓俄羅斯在干涉哈薩克斯坦時首先就理虧。而後在國際事務中,納扎爾巴耶夫幾乎從不忤逆俄羅斯,這讓俄羅斯相當放心。

相比之下,烏克蘭的操作堪稱愚蠢的典範,“一路向西”不僅沒有得到西方國家的響應,更讓俄羅斯怒不可遏,結果就是克里米亞被俄羅斯奪走,東部各種逐漸分道揚鑣。

作為蘇聯加盟國,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都面臨俄羅斯族滲透的嚴重問題,這是國家分裂的最根本因素,面對這種局面,納扎爾巴耶夫一方面以優厚條件吸納哈薩克斯坦人回國,另一方面鼓勵俄羅斯族回國創業,使得境內哈薩克族比例不斷上升。同時為了壓制北部的俄羅斯州,納扎爾巴耶夫在1997年遷都阿斯塔納,國家由此更加穩定。

而蘇聯解體將近30年,克里米亞還是俄羅斯族佔主體,烏克蘭除了強力壓制沒有任何任何其他辦法。

所以睿智的領導人絕對是國家之幸。

2、地理位置是國家之福

和烏克蘭相比,哈薩克斯坦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的地理位置更加靠東。

今日烏克蘭之所以東西分裂,國家動盪,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幾百年的時間裡,這片土地一直都是東西方對抗的戰場,不同民族再次聚居生存,最終形成了東西方激烈對抗的局面。

第聶伯河以西的西烏克蘭,歷史上曾被波蘭—立陶宛大公國以及波蘭共和國等統治,因為靠近西歐,有著濃郁的歐洲特色;而第聶伯河以東的東烏克蘭地區,自1654年與沙俄合併後,便受到俄羅斯的巨大影響。為了更好地控制烏克蘭,俄羅斯除了在烏克蘭周邊割取大片土地外,還在東烏克蘭進行瘋狂的種族換血,導致東烏克蘭地區俄羅斯族比例不斷上升,為今日烏克蘭的東西對立埋下了隱患。

相比之下,雖然哈薩克斯坦因為地處俄羅斯周邊,歷史上難以逃避被沙俄侵略和殖民的命運,但哈薩克斯坦相對完整。

雖然中亞地區自古以來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包括北部的俄羅斯、東部的中國以及南部的英國都曾染指這裡,但哈薩克族作為遊牧民族,在地形上相對封閉,且遠離周邊勢力的政治重心,所以這裡自古以來相對清靜。

雖然蘇聯時期也曾往哈薩克斯坦大量移民,使得這裡既有德意志人,也有朝鮮人,但總體而言,還是以哈薩克族和俄羅斯族為主,而在納扎爾巴耶夫低調地進行了反換血之後,哈薩克族開始成為哈薩克斯坦的主體民族,避免了烏克蘭這樣被東西撕扯的命運。

而相比於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另一個重要優勢就是他在作為俄羅斯鄰國的同時,也是我國的鄰國。

烏克蘭之所以被東西拉扯、四分五裂,除了本國精英的搖擺不定,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烏克蘭東部的俄羅斯和西部的歐洲國家,自古以來就是水火不容的仇敵。就和春秋時期夾在楚國與晉國之間的小國一樣,無論他們怎麼抉擇都將成為另一個大國的眼中釘。

而當下的我國與俄羅斯,因為西方國家的圍追堵截成為抱團取暖的好朋友好夥伴。為了雙方的利益,兩大國都不會對哈薩克斯坦有所想法從而令對方警惕,這種可預見時期內的“默契”,是哈薩克斯坦國家安全的根本保證。

雖然二流國家土耳其和印度有心干預中亞事務,但他們力量有限,且和俄羅斯遠未到水火不容的地步,所以哈薩克斯坦的外部環境要比烏克蘭好得多。

所以,無論是烏克蘭的隕落還是哈薩克斯坦的崛起都不是偶然。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不作不死,而烏克蘭一直在作。在獨立之後,烏克蘭的底子是比哈薩克斯坦厚實的,因為在蘇聯時期的工業佈局中,烏克蘭是重點,造船工業、電子信息工業、航空工業、發動機工業等等都很強,而且烏克蘭自然資源也比較豐富,又向來以蘇聯的糧倉著稱。此外,烏克蘭人口也比哈薩克斯坦多,這意味著其勞動力供應要比哈薩克斯坦好。不少人只看到人多要分GDP,卻沒有看到人多也是生產力優勢,要不然現在各國為啥現在進行人口比拼,我們都早幾年放開二孩政策,甚至考慮全面放開生育。烏克蘭的那點人口密度,根本就不存在人口負擔問題。

但是烏克蘭在獨立時,少數人侵吞了國有資產,進而形成了一個個寡頭。這些寡頭又分為多個政治派別,鬥爭激烈。烏克蘭的“顏色革命”,不只是來自西方,也來自俄方。所謂親西方政府、親俄政府的交替,就是西方與俄羅斯爭奪烏克蘭的表現。寡頭們無休無止的爭鬥,大國勢力的角逐,使得烏克蘭一直就無法穩定,動盪不安,而寡頭們想的都是各自的利益,不是為著烏克蘭國民,因此不惜與外國勢力結合,甚至成為外國勢力的代言人,這就使得烏克蘭根本就沒有國家層面的發展方向。
至於族群撕裂,也是烏克蘭寡頭爭鬥以及外國勢力挑唆所致。寡頭們不是腦袋笨,看不到問題在哪兒,而是所在的階層立場、利益決定了他們的心胸和決策結果。如果烏克蘭寡頭們稍微考慮一下國家,烏克蘭也不至於爛成現在這樣兒。哈薩克斯坦不一樣,其在獨立之初沒有像烏克蘭那樣形成實力強大、能夠左右國家經濟命脈的寡頭,即使一些不大不小的寡頭,也被強勢的納扎爾巴耶夫收拾掉了。這樣一來,哈薩克斯坦就避免了內部無休止的爭鬥,能夠集中精力於國家的整體發展。而且有了國家的穩定,才談得上內部族群的穩定。
哈薩克斯坦在外交上主要強調睦鄰友好,但也不是平均用力,在最大程度上照顧了俄羅斯的關切。因為納扎爾巴耶夫知道,俄羅斯就在身邊,而美國為首的西方很遙遠。即便美國在中亞插手,也改變不了地理上的侷限。有了正確的外交,哈薩克斯坦安全有了很大保證,國家經濟建設也就少了後顧之憂。如今,原先本錢厚的烏克蘭成了爛娃,看不到絲毫轉好的跡象;而哈薩克斯坦則在持續的穩定中一步步發展,同時實現了政治上的順利交班,這就保證了哈薩克斯坦能夠繼續穩定發展。(S)


聯合防務


哈薩克斯坦發展得比烏克蘭是必然的,如果烏克蘭發展得更好,蘇聯就不會解體了。

討到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的關係,必然會談到蘇聯。因為蘇聯對兩國的發展方向,早就奠定了根基。

蘇聯時期,烏克蘭是蘇聯內部的次子,是地位僅次於俄羅斯的共和國。烏克蘭地處東歐,各方面的條件都比較好,比蘇聯絕大部分加盟共和國的條件都要好,也好過俄羅斯的大部分地區。而正是由於這種先天的優越條件,使烏克蘭成為了補貼整個蘇聯程度最高的加盟共和國。最終,付出更多,卻回報很少的烏克蘭,與蘇聯的矛盾終於爆發。烏克蘭成為了促使蘇聯解體的三大推手之一,並且是最積極的那一個。當然,這個時候的烏克蘭,在蘇聯的“剝削”之下,已經千瘡百孔無力迴天了。即便蘇聯真的解體,也沒有能夠挽救瀕臨絕境的烏克蘭。



而哈薩克斯坦的待遇就不一樣了。蘇聯時期,哈薩克斯坦屬於那種非常貧瘠的地方,先天條件可謂非常之差。後來,為了彌補哈薩克斯坦的不足,增強蘇聯的整體國力,蘇聯對哈薩克斯坦進行了大開發,各領域都對哈薩克斯坦進行了大量的扶持。那時候的哈薩克斯坦,是要人有人,有資源有資源。在這種情況下,到蘇聯解體之前,哈薩克斯坦已經崛起為蘇聯的一塊熱土,繁榮程度躍居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前列。正是蘇聯對哈薩克斯坦的扶持,在蘇聯解體的時候,哈薩克斯坦成為了試圖保留蘇聯的主要國家之一。

總的來說,烏克蘭與哈薩克斯坦之間的反差,早在蘇聯時期就已經奠定了。等到蘇聯解體以後,由於烏克蘭身處東歐大國博弈的複雜區域,與穩定的哈薩克斯坦之間的差距,更加拉大了。


蘇綻


老夫掐指一算:這烏克蘭,命不好!

同樣是和俄羅斯分家,烏克蘭繼承是一堆需要俄式體系支持的軍工,而哈薩克斯繼承的卻是龐大的石油、天然氣工業。兩者對比來看,如果沒有強大的國家體系支撐,就算有軍工企業衣缽,也玩不下去。烏克蘭現在就是,龐大的軍工全沒了,原來造航母的黑海造船廠、造洲際導彈的南方導彈設計局,造安-225大飛機的安東諾夫飛機設計局等等。烏克蘭現在除了部分糧食出口,大量移民外匯之外,本國沒有任何好的能源計劃了。

相反哈薩克斯坦這個地區卻成為了聚寶盆,哈薩克斯坦油氣資源豐富,其國內估計是有探明儲備量為100億噸,在哈薩克斯坦14個州中,6個州都是石油區,哈薩克斯坦的石油產量,在獨聯體地區僅次於俄羅斯,石油、天然氣成為了哈薩克斯坦的支柱產業。其本國的90%石油都用於了出口。

而從地緣環境上看,哈薩克斯坦地處中亞腹地,國土面積為271平方公里,北接俄羅斯、東鄰中國,西邊靠著另一個聚寶盆厲裡海,南邊與中亞各國相接,所以只要哈薩克斯坦不反對俄羅斯,就這個地區就會很安穩,這和烏克蘭不一樣,其西邊是大量歐洲親美國家,這會導致烏克蘭在美俄之間戰略搖擺。目前哈薩克斯坦石油、天然氣產業佔GDP的50%,外匯收益的80%,顯然自從有了石油、天然氣後,哈薩克斯坦的經濟蒸蒸日上。

而隨著哈薩克斯坦證據穩定,其在石油開發方面也是不遺餘力,哈薩克斯坦已經成為了世界重要的能源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石油出口也成為了哈薩克斯坦的經濟基礎。可烏克蘭就沒有這麼好的命,國內一點天然氣、石油都沒有,更沒有賺錢的礦藏。烏克蘭只剩下,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爭奪,並且連年內戰徹底拖垮了烏克蘭的經濟,顯然烏克蘭與哈薩克斯坦經濟不同,和本身國內資源發展,特別是地緣戰略環境有著很大關係!


出鞘


我個人認為,與政治的穩定和政策的連貫性密不可分。自從蘇聯解體以後,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已經執政快28年了。哈薩克斯坦在他的領導下,依靠雄厚的能源儲備,大力發展能源經濟,使國家很快就恢復到前蘇聯的經濟水平,甚至有所超越。

在這種情況下,哈薩克斯坦承認所有蘇聯時期所有民族的貢獻,養老金的發放也是在前蘇聯國家最好的,良好的經濟基礎為社會的長期穩定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在對待俄羅斯族人在哈國北部佔大多數的這種情況,納氏採用了小步慢跑,穩步推進的策略。他採用了以下幾個步驟。1首都北遷,把首都從氣候宜人的阿拉木圖,遷到北部荒野的阿斯塔納,跟隨而來的人口居多的哈族建設大軍和國家機關人員。2利用政策槓桿排擠俄羅斯族人在政府機構和其他組織的名額。3暗地裡支持哈族民營企業,尤其是在資金方面的支持。4吸收世界各地哈族移民移往北部地區。5鼓勵補貼哈族人多生孩子。通過上述方法,納氏竟然用溫水煮青蛙的方法,把哈族人口在該國的佔比快達到70%.徹底扭轉了蘇聯剛解體是俄族人和哈族人人口比例幾乎持平的局面。

儘管如此,但是在哈薩克北部地區,還是有數量巨大的俄羅斯人,為了應對這種局面,納氏將北部許多油田出售給美國公司,讓美國獲得利益的同時,來保護他們。這個套路就像是越南人在南海開採油田聯合美國人和俄羅斯人是一個套路。

最近一些年,隨著中國力量的崛起,加上烏克蘭危機,納氏深刻地意識到,當俄羅斯人兵鋒所指的時候,美國人是不會幫忙的,最多就是動動嘴皮子。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這個新新大國就成為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這也是中哈兩國持續友好的主要原因。

當然,依靠中國,防範中國,這兩種狀態並存應該是納氏以及他的繼承者今後長期所奉行的基本國策。一方面他希望依靠中國力量牽制俄羅斯,另一方面又對中國不是完全放心,擔心中國在該國攝入太深,畢竟,在歷史上,中國不止一次曾經佔領過他們,在他們看來,這當然是侵略。比如康熙年間,中國與哈薩克的邊界是在阿拉木圖附近,只是後來割讓給沙皇俄國了。

綜上所述,在我看來,所有這些都與納氏長期穩健地推進自己的計劃有關,如果哈薩克政局不穩,北部俄羅斯人就會蠢蠢欲動,就有可乘之機,那時候哈薩克就比較危險了。

就這點來講,將納扎爾巴耶夫稱作哈薩克國父,一點都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