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孩子碰到不会的题目就发脾气怎么办?

合肥教育指南


孩子遇到不会的题目容易急躁发脾气,是孩子缺乏耐心或者是不自信或者是害怕困难的表现。

孩子处理事情的表现其实在6岁前基本上基本成形。喜欢挑战?还是保守;喜欢安静,还是小霸道等等。而这些表现基本上与平时陪伴他较多的监护人的教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目前能做的是,父母抽时间多陪伴孩子。多一些亲子互动,尤其是遇到一些比较难的事情时,注意些【语言引导】:嗯,不急,我们慢慢来;孩子,你可以的,慢慢来,妈妈相信你可以的!一方面是语言,另一方面就是【思维的引导】了:宝贝儿,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地方…孩子你要不试试这样呢…

即便是失败了,也要给孩子以安慰,跟孩子一起总结经验教训,告诉孩子过程的重要性。

希望这些对孩子有帮助,对您有帮助。


慧语启心


先不谈怎么办的问题,方法很多,但以家长目前的能力来看,肯定是无法完成的。

我们先来谈一下孩子为什么如此操作吧!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是有意义的,一般都会从中获益。那么孩子遇到不会的题目就发脾气,至少可以说明,孩子在宣泄愤怒情绪的时候,家长是会被带入进来的(被带入的意思就是受孩子的行为影响开始有所行动以消除不良情绪),这种被孩子情绪就能改变现状的事实,就如同条件反射般屡屡得手,这一定是从小就习得的经验,绝不是一两次随机的事件,所以在孩子的大脑里会无意识(潜意识自动操作)把自己当作神灵,只要自己按动这个法器(愤怒),就会立即有人过来安慰自己或消除事件的发生。也正因为孩子这个全能自我的操作特性,才会有心理学家提出当孩子哭闹时一定不要立刻去抱孩子、安抚孩子,因为一旦被孩子的经验理解为有效,她就会变本加厉的探求底线,来满足自己神一般存在的认知需求。也就是说,孩子已经经验过无数次的操作,早已经忘了为什么要发脾气,但他知道发脾气可以让自己得到好处,于是这个行为被孩子有效的延续下来。这样解释发脾气可能过于专业了,但只要稍微用心体会下就能接受,当然也会存在不接受的情况,没关系,孩子选择如此操作不仅仅是孩子的选择,更多的是家长的成全,孩子和家长是一对配合默契的演员,谁也离不开谁来实现发脾气的剧情。

解释完了最有可能的原因(还是有其他可能的,毕竟思想是复杂的,经历面前的感受也是不确定性的),那么消除孩子发脾气的方法基本也就有了方向。

一、可以阻断养育者的介入,把孩子助演的角色删除后,孩子就会改变策略应对这件事,虽然这是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当孩子重新回到教养者身边时,一定会千方百计的让养育者重新回来助演,比如他们会向养育者报告自己被老师如何如何虐待,因为孩子很清楚养育者的习性,所以很容易就能造成养育者去攻击老师,孩子被养成如此特性不是没有原因的。

二、去计划实施能有效提升孩子自信的方案,让孩子有计划的接触有挑战性的学习,取得有实际意义的进步能有效的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但这个操作起来特别有技术含量,必须有稳定的技术支持和长期的训练加持,所以实现起来的难度比前面要更要困难。

三、组成新养育者联盟团队,让每个成员都清楚孩子未来的方向,大家统一行动统一标准甚至有专门人员进行监督,确保标准得以执行。大家的统一目标就是为孩子建立新的家庭次序,让孩子的高高在上慢慢变得家庭底层,是的这个非常有必要,让她成为全家人的服务员,就算是让孩子成为中间层次都不行,让他意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自己最想要的收益。

这些只能是大概理论了,具体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所以一开始我就说了,养育者自身的原因非常多,通过养育者来解决孩子问题的可能性其实蛮低的。但事无绝对的,欢迎不信邪的家长大胆尝试一二的,有决心就有可能的。


造梦小兵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已超过父母读书时代,学习难度也是大大的加深。一年级小孩子是非常重要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作业习惯,父母在旁边教学时一定不要过于急躁、发脾气、谩骂、嘲讽、和其他孩子对比……如何陪孩子养成习惯,养成哪些习惯可以帮助孩子以后可以自觉、主动学习呢?分享一些自己两个孩子辅导作业小小心得:

1⃣️安抚和引导帮助:

“哇!又有小关卡啦?是什么问题?妈妈帮你一起来瞧瞧!”

我会慢慢的念一遍题目,“嗯,你提的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然后引导他自己再和你一起读一遍,读题读题读懂题目非常重要,一年级的作业不难。

2⃣️每天一分钟肯定和表扬:

在平常作业中,家长习惯看完全对的,就把作业还给孩子或者让孩子快点收作业。我发现今天的作业,只要有一项做完全对、或者难得题型他做对了,我都会及时的确认、表扬“哇!某某厉害啦,这道题妈妈都有点读不懂,你居然做对了!某某真棒,今天的作业全都对,你偷偷告诉妈妈自己检查了几遍……”

💗优秀的孩子都是不断被肯定、确认起来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影响非常深远,一年级可以培养,加强培养(陪伴很重要)。

【分享做作业的步骤】

1⃣️作业前准备:

很多时候孩子做作业速度慢、效率不高、质量低、注意力不集中、一会拿书一会拿本子,其实是我们没有养成孩子作业前准备:

👉五分钟准备:

🍀检查文具盒身体齐全

🍀拿出今天所有的课堂作业、课本、练习本等作业相关物品

🍀安排孩子做作业前去一趟卫生间

🍀给孩子准备一杯水,或者让他喝完再做

👉五分钟静心:

🍀可以安排孩子端正坐好,头顶着一本书

🍀让孩子闭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气

🍀引导孩子想:今天课堂语文教了什么内容、数学教了什么、英语教了什么,有哪些有趣的知识进行脑海里播放演示

2⃣️安排作业时间:

👉今天作业规划:

🍀正常引导孩子喜欢的作业自己先做

🍀容易做的会做的先做

🍀需要指导帮助的自己先思考再提出问题

🍀难得再向妈妈寻求帮助,讲解

👉认真读懂题目看懂题目:

🍀很多孩子不会做,其实是因为没有真正读懂、看懂题目的意思

🍀在平常辅导作业一定要让孩子题目至少看2遍

3⃣️养成自己检查作业:

👉学会看懂并检查题目

作业已经完成了,如果没有重审题目再看答案,是无法及时发现题目的信息与答题不符合。

👉注重作业过程的演示

有的作业错了,但是孩子不知道哪里错,特别是数算题,过程错了只看结果是很绕,所以要检查过程演示的错误率。

👉准备错题本养成抄录

之前给孩子准备的是错题本,外面小卖部都有卖,每天作业错的题型不多,一般就一两道,把它抄录下来,周末来辅导就能够有依据,把这一周错的重新复习练一下。

4⃣️大胆主动求助:

引导孩子作业不是每一道题都是要问别人,自己要学会独立思考,如果在学校不会的题目可以询问老师、同学的帮助,在家里要自己去查字典、百度或者问妈妈。

5⃣️自主规划学习:

一年级是一定有比较富余的课外时间,引导孩子自己根据兴趣爱好进行学习规划:

👉一天阅读30分钟喜欢的课外图书

👉针对易错题型进行强化练习一份

👉提前预习明天要教的课文知识点

[呲牙]孩子学习习惯养好了,固化后,基本平常作业都不需要操心,考试成绩也不差的。仅供参考~




风铃ai叶子


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家长要从自身找原因,自己平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态度是否有不妥,以致影响了孩子。其次孩子的表现表明受挫感较差加之自尊心太强。第三家长要从正面引导。第四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去面对难题共同想办法解决,切不可对孩子抱怨或呵责。第五有资料显示孩子如果喝太多碳酸饮料也会影响孩子身体和性格。希望对你有帮助。


前行8413


一年级的孩子在七岁左右,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运用直觉进行思考,从具体运算中摆脱出来,但他的运算是零散的没有体系,可能还不会逆推。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状态,看看孩子不会做的题需要运用哪些认知方式,如果过于高阶段孩子不会做是正常的,现在很多一年级的题都比较难。

孩子发脾气是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家长首先要告诉孩子“我理解你”,不要大声呵斥孩子。然后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为什么要发脾气?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只有家长这么做,才能培养孩子一个好的情绪控制能力,以后孩子再遇见这种问题就会学会用沟通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需要家长强烈的爱和耐心。


哲学王咔咔


小孩子遇见问题有时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而他只会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是作为家长自己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可对孩子打骂,大吼大叫,而应该做孩子的好朋友,给她说,有时候不会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爸爸妈妈小时候上学的时候也会碰见不会的题目,每个人都会遇见不会的问题,但不能哭,哭不能解决问题,而应该去问问父母,老师。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大发雷霆,就大错特错了,就会使自己的孩子内心收到压抑和恐惧,就会进入他的潜意识,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害怕学习,因为他在学习过程中遇见不会的问题,他也不敢表达,他就会用百分之八十的精力对付父母的情绪,而不是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到最后他自然而然的成为一个所谓的差学生,父母处处不待见孩子,会形成恶性循环。亲子关系也不好,父母觉得非常累,孩子觉得父母不喜欢他。所以,对待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尽量不要用情绪去教育孩子,而应该用价值观去教育孩子。最主要的父母双方一定要多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时刻反省自己教育的问题和自己行为的问题,对孩子多付出,多鼓励,多引导。多正面肯定,不要在公众场所批评孩子。给孩子立好规矩。同时父母双方一定教育理念一致,沟通经常,公同教育孩子,万不可一方拆一方的台。让家里永远充满爱,在爱的环境里相信你的孩子学习一定会非常不错。



鑫弋卿菊


孩子碰到不会做的题目发脾气。

首先要表示理解,表示认同。让孩子放下心理包袱,然后给你敞开心扉。

待孩子放下情绪后,父母再跟孩子一起分析不会做的原因。

启发孩子自己,把题目重新做出来。

然后适当的夸奖孩子,通过努力通过思考,你是可以做出来的,你可以的,加油!



小学提分课堂


多看看陪一只蜗牛散步


勿忘初心


您好我刚好带一年级 碰到不会的发脾气 这是一种错误的表达方式 您需要给他进行疏导 增加他的基础知识和遇到困难想着去克服的心理 可以多给他看一些励志的故事 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