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上湊數的三位好漢,人設與另三人重複,刪除他們也不影響劇情

對於文學創作這事而言,其中的各種人物的設定是最令作者頭疼的一個部分,而對於《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來說,這個問題就顯得更加嚴峻了,因為書中光是梁山好漢這一團體就足足有一百單八號人物,畢竟他自己設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數目,硬著頭皮也要湊出一百零八個人。


梁山上湊數的三位好漢,人設與另三人重複,刪除他們也不影響劇情

(武松劇照)


​為何說是硬湊呢?其實只要讀過原著的朋友就會知道“武十回”這詞是何意,滿打滿算《水滸傳》不過一百二十回,而光是“行者”武松這位好漢就足足佔了十回的篇幅,當然,他登場的回目中也有不少其他好漢被提及,而那些角色的戲份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你知道“武松打虎”、“武松殺嫂”、“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林沖風雪山神廟”,而對於一些冷門的好漢,甚至連名字也沒記得清,至於他們做過什麼更是不用問了,一概不知,所以本文就挑出了其中三位過於敷衍的好漢,他們的存在與否對於劇情幾乎沒有影響,因為他們的人設完全與他人重合了。

第一位:李袞

李袞外號“飛天大聖”,早年間跟著樊瑞這大哥一同在芒碭山當了山大王,聽他這外號挺霸氣的吧,實際上在原著中的表現也說不上是差,但要說對他有什麼印象,那也真談不上,因為他的人設幾乎和“八臂哪吒”項充一模一樣。

項充也一樣是樊瑞的小弟,用的武器是鐵標槍、團牌和飛刀,而李袞用的是啥?寶劍、團牌、標槍,看起來還是有些不同的對吧,然而書中並沒有體現過兩位好漢有任何區別。

梁山上湊數的三位好漢,人設與另三人重複,刪除他們也不影響劇情

(項充、李袞劇照)


書中只要提到有項充的地方就必有李袞,兩人如同雙胞胎一般形影不離,其實從講故事的角度來說,即便這倆人改成一個人也不會對劇情有任何影響。

二、解寶

解寶外號“雙尾蠍”,和哥哥“兩頭蛇”解珍一樣,原本是登州的獵戶,不過無論是蛇還是蠍其實都沒有展現出太多與這外號相符的地方,如果僅僅只是說他們再野外的生存能力比較強的話,那麼“虎”、“狼”、“熊”也一樣,所以從外號的設定來看也有幾分敷衍的意思。

梁山上湊數的三位好漢,人設與另三人重複,刪除他們也不影響劇情

(解珍、解寶劇照)


和項充、李袞一樣,解珍、解寶二人在原著中基本也是一同行動,一同入獄,一同上山,一同上戰場,所以即便是作者施耐庵將這倆角色改成一個,也不會有人發現有任何不妥之處。

所以解寶這角色是多餘的,反過來說也可以說解珍是多餘的,兩者留一個就夠了,他們與項充、李袞的唯一區別就是他倆是真兄弟吧。

三、彭玘

彭玘外號“天目將”,開了天眼就等於說就是二郎神唄?然而書中彭玘根本沒有展現過自己有什麼過人之處,作為穎州團練使隨呼延灼征討梁山而登場,結果一登場就被扈三娘給抓了,著實是丟人。

梁山上湊數的三位好漢,人設與另三人重複,刪除他們也不影響劇情

(韓滔劇照)


而彭玘這個角色之所以多餘就是因為與他一同登場的“百勝將”韓滔,韓滔百勝將這外號至少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說是百勝,結果自打登場之後一次勝仗幾乎都沒有打過,所以頗具諷刺意味,也讓這個角色的存在感相較於彭玘來說要更高一點。

無獨有偶,彭玘和韓滔也如同前兩對組合一樣,感情那是好得很,從來都是一同行動,無論是上梁山前還是上梁山後都是出雙入對,人家王英和扈三娘夫妻倆都沒他們親暱,一起吃癟,一起被擒,一起捱打,所以他倆少一個也同樣是不影響劇情。

不過這幾個角色被創作出來還是可以被理解的,畢竟前文就已經提到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這數字對於任何一個創作者來說都會頭疼,要塑造一個像武松一樣的角色簡單,但要塑造一百零八個又談何容易,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