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上凑数的三位好汉,人设与另三人重复,删除他们也不影响剧情

对于文学创作这事而言,其中的各种人物的设定是最令作者头疼的一个部分,而对于《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来说,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严峻了,因为书中光是梁山好汉这一团体就足足有一百单八号人物,毕竟他自己设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数目,硬着头皮也要凑出一百零八个人。


梁山上凑数的三位好汉,人设与另三人重复,删除他们也不影响剧情

(武松剧照)


​为何说是硬凑呢?其实只要读过原著的朋友就会知道“武十回”这词是何意,满打满算《水浒传》不过一百二十回,而光是“行者”武松这位好汉就足足占了十回的篇幅,当然,他登场的回目中也有不少其他好汉被提及,而那些角色的戏份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你知道“武松打虎”、“武松杀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而对于一些冷门的好汉,甚至连名字也没记得清,至于他们做过什么更是不用问了,一概不知,所以本文就挑出了其中三位过于敷衍的好汉,他们的存在与否对于剧情几乎没有影响,因为他们的人设完全与他人重合了。

第一位:李衮

李衮外号“飞天大圣”,早年间跟着樊瑞这大哥一同在芒砀山当了山大王,听他这外号挺霸气的吧,实际上在原著中的表现也说不上是差,但要说对他有什么印象,那也真谈不上,因为他的人设几乎和“八臂哪吒”项充一模一样。

项充也一样是樊瑞的小弟,用的武器是铁标枪、团牌和飞刀,而李衮用的是啥?宝剑、团牌、标枪,看起来还是有些不同的对吧,然而书中并没有体现过两位好汉有任何区别。

梁山上凑数的三位好汉,人设与另三人重复,删除他们也不影响剧情

(项充、李衮剧照)


书中只要提到有项充的地方就必有李衮,两人如同双胞胎一般形影不离,其实从讲故事的角度来说,即便这俩人改成一个人也不会对剧情有任何影响。

二、解宝

解宝外号“双尾蝎”,和哥哥“两头蛇”解珍一样,原本是登州的猎户,不过无论是蛇还是蝎其实都没有展现出太多与这外号相符的地方,如果仅仅只是说他们再野外的生存能力比较强的话,那么“虎”、“狼”、“熊”也一样,所以从外号的设定来看也有几分敷衍的意思。

梁山上凑数的三位好汉,人设与另三人重复,删除他们也不影响剧情

(解珍、解宝剧照)


和项充、李衮一样,解珍、解宝二人在原著中基本也是一同行动,一同入狱,一同上山,一同上战场,所以即便是作者施耐庵将这俩角色改成一个,也不会有人发现有任何不妥之处。

所以解宝这角色是多余的,反过来说也可以说解珍是多余的,两者留一个就够了,他们与项充、李衮的唯一区别就是他俩是真兄弟吧。

三、彭玘

彭玘外号“天目将”,开了天眼就等于说就是二郎神呗?然而书中彭玘根本没有展现过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作为颖州团练使随呼延灼征讨梁山而登场,结果一登场就被扈三娘给抓了,着实是丢人。

梁山上凑数的三位好汉,人设与另三人重复,删除他们也不影响剧情

(韩滔剧照)


而彭玘这个角色之所以多余就是因为与他一同登场的“百胜将”韩滔,韩滔百胜将这外号至少还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说是百胜,结果自打登场之后一次胜仗几乎都没有打过,所以颇具讽刺意味,也让这个角色的存在感相较于彭玘来说要更高一点。

无独有偶,彭玘和韩滔也如同前两对组合一样,感情那是好得很,从来都是一同行动,无论是上梁山前还是上梁山后都是出双入对,人家王英和扈三娘夫妻俩都没他们亲昵,一起吃瘪,一起被擒,一起挨打,所以他俩少一个也同样是不影响剧情。

不过这几个角色被创作出来还是可以被理解的,毕竟前文就已经提到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这数字对于任何一个创作者来说都会头疼,要塑造一个像武松一样的角色简单,但要塑造一百零八个又谈何容易,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