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为何踢死自己的儿子?

秉烛读春秋


道光为何踢死自己的儿子?(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小时候,很多人因为不好好学习被老爸揍过,但是,爸爸揍儿子都是打在儿身,痛在爹心,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却有人因为学习不好,竟然被老爸一脚给踹死了,这个老爸身份可不一般,他就是清军入关以来的第八个皇帝,道光帝,也就是打输了鸦片战争,割让香港的那位。

被踢死的,是道光帝的长子奕纬,由于次子和三子早夭,道光帝这一脚差点断绝了大清的龙脉,好在50多岁后,连生3子,这才续上了皇家香火,解决了后顾之忧。

奕纬虽然是道光帝的长子,却不是嫡长子,他的一生是憋屈的一生,生的憋屈、活的憋屈、死的更憋屈。

生的憋屈

道光帝26岁的时候,生下了长子奕纬,但是,初为人父的道光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为什么呢?因为奕纬的母亲辉发那拉氏只是一个侍女,负责端茶递水,地位低下,但是这个女人却很有心计,懂得如何去接近和讨好当时还是王爷的道光帝旻宁,有一次旻宁喝点小酒,一高兴,脑子一热就把她临幸了,没想到辉发那拉氏却珠胎暗结,生下了奕纬。

道光帝旻宁虽然只是嘉庆帝的独子(其他儿子都夭折了),继承大统是板上钉钉的,但是他却谨小慎微,很善于伪装自己,生活上非常节俭,平时注重打造好名声,没想到自己的一时冲动竟然和一个丫鬟生下孩子,他感到非常丢人,太损形象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人设全毁了,所以,他对辉发那拉氏和这个意外出生的孩子毫不感兴趣。

倒是旻宁的老爸嘉庆帝,知道生下了一个孙子非常高兴,立刻逼着儿子把辉发那拉氏晋升为侧福晋,还在自己五十大寿的时候,封长孙奕纬为多罗贝勒。

活的憋屈

辉发那拉氏虽然晋升为侧福晋,生下了大清的皇长子,但是道光帝对她的态度没有任何好转,反而更加厌烦。

39岁的时候,道光帝登基,说真的,他压根就没有把奕纬当长子对待,一直盼望着其他的老婆为他生下儿子,从中选择一个立为皇储,一晃十年过去了,倒是生下了两个皇子,都先后夭折了,这时候的道光已经49岁了,心里有点发慌,没办法,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到长子奕纬身上,准备把他培养成接班人。

这时候,奕纬已经是一个23岁的小伙子了,这些年,道光帝一直对他不管不问,在最需要父爱和严格管束的时候,道光帝的注意力不在他身上,奕纬如同野草一般的自由生长,再加上他天生羸弱、智力平庸,除了喜欢骑马射箭,对读书毫无兴趣,最终培养出了散漫娇惯的性格。

道光继位,大封天下,理应把奕纬晋封爵位,道光帝不但不晋升,反而找个借口把嘉庆帝赐予的多罗贝勒也给剥夺了,奕纬成了一个普通的皇子,对于辉发那拉氏,道光帝只是封为和嫔,父皇不待见,母亲没地位,宫中都是看脸色行事的人,在这种缺少父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奕纬也就变得自暴自弃,顽劣跋扈。

奕纬十四岁就已经成亲,成婚八年了,没有为爱新觉罗家族增添一男半女,这让道光帝也是十分的恼火。

死的更憋屈

道光帝恼火归恼火,为了大清的基业着想,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把奕纬当成唯一的继承人来培养,一个好皇帝,一定要学识渊博,于是,道光帝就把奕纬搬到撷芳殿居住,为儿子配备了最强大的教师队伍,请的都是当世鸿儒,还为儿子设置了非常强大的帝王培训课程。

其实,道光帝自己就是一个学渣,鸦片战争打了两年了,他还不知道英国在哪里,“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把大臣们都给问懵逼了,当他听说英吉利国王是一个22的女性时,感到非常吃惊。

奕纬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对读书识字毫无兴趣,看见那些治国安邦的长篇大论和书本上的文字就直喊头痛,看来,这一点应该是遗传了道光的基因。

道光帝虽然是个学渣,但是尊师重教,非常关心儿子的教育问题,经常亲自过问,看到奕纬这种表现,对这些年对儿子的忽视感到非常愧疚,反复叮嘱老师,对奕纬严格管教,而道光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教导,反而成了奕纬的负担。

转眼到了道光十一年,奕纬已经24岁了,这一天,师傅正在讲课,奕纬却在那里嬉笑打闹,师傅愁的不行,皇子教不好,无法向皇上交代,如此下去,早晚皇帝要怪罪的,于是严厉的教训奕纬“大阿哥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当皇上”,话语间,透出奕纬将来要继承大同的意思。

奕纬心想,你既然知道我要当皇上还敢管我,便生气的说“要是我将来当了皇上,第一个把你杀了”,这本是奕纬的气话,口不择言,师傅却吓出一身冷汗,这还得了,书教不教倒是小事,可别把身家性命丢了,立即跑去向道光帝告状。

道光帝一听立即火冒三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欺师灭祖可是大逆不道之举,今日能欺师,难保他日不弑父。

立即把奕纬叫来训斥一顿,奕纬自知闯下大祸,跪在地上不敢说话,不学无术、忤逆师长,道光帝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来气,忍不住抬脚就踢,结果偏偏踢到下身要害处,一脚下去,奕纬立即昏死过去,道光帝立即传太医医治,几天后奕纬竟然医治无效死了。

痛失长子,道光帝非常懊悔,追封奕纬为“隐志贝勒”,幸亏几个月后,皇四子奕詝出生(咸丰帝),大清才有了继承人。

有一次,道光帝路过太和门外的断虹桥,看到桥上雕刻有很多小狮子中,其中一个小狮子形态怪异,一手护头,一手护在两腿之间,表情痛苦,道光帝立即想到长子奕纬被自己踢中的模样,悲从心来,不忍观看,让人用红毡把石狮子盖起来,从此,宫中传说,这个石狮子就是奕纬的化身。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葛大小姐


道光十一年,从紫禁城的高墙内院中传来了一个噩耗---皇长子奕纬归天了。竟然是被自己的父亲踢死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孩子不听话,父母一时气急动手教训他们,似乎无可厚非,尤其是处于十多岁青春期的孩子最难管,厌学叛逆的比比皆是,而对于已经24岁的皇长子奕纬来说,道光帝也是恨铁不成钢,本想好好的教训一下他,没想到一记窝心脚当场要了儿子的命,他也是追悔莫及啊。


奕纬生于嘉庆十三年,他的母亲原是宫中一名普通的宫女,被道光帝宠幸了一次就中了枪,生下王子后,母凭子贵,被册封为侧福晋,这也是皇位继承人旻宁二十七年来的第一个儿子,旻宁非常高兴,也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

旻宁二十七岁得子,这无疑也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因此旻宁要对他重点栽培,他请来名师教奕纬读书,因材施教,可这位皇长子生就的体格健壮,他酷爱习武,精通骑射,经常随他爷爷嘉靖帝一起行猎,就是不愿意读书,学习成绩那是一塌糊涂,他压根儿就不是读书的料。


奕纬后面有两个弟弟都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他虽说不是皇后所生的嫡子,但他是道光帝身边唯一的儿子,顺理成章就是好玩继承人,可这个奕纬似乎是天生的孱弱和智力平庸,读书方面一点上进心都没有,道光帝也由开始的满怀希望要把他培养成接班人,逐渐慢慢的对他失去了信心,一个无学不术的人将来怎么能够成大任,道光帝为此伤透了脑筋。

在奕纬十四岁的时候,就给他成了亲,可这小子读书读书不行,生娃生娃也无用,几年下来没有为皇家留下一儿半女,道光帝着急啊。
到了十七岁奕纬就要去上书房读书了,一去了就成天的想着玩,根本静不下心来读书,而且脾气还特别大,几个老师成天也是战战兢兢的得罪不起啊。

几年过去了,奕纬都是来混日子,不是睡觉就是大闹,总是读不进去书的干脆破罐子破摔,也没人敢管他。

道光十一年的一天,奕纬又来到上书房,这位天性好动,精力旺盛的皇子,一副在书房一分钟也待不下去的样子,这时教书师傅严词厉声地教诲他“大阿哥,你现在必须端正态度,好好读书,只有把书读好了,将来才能当一个好皇帝,”。

听到师傅在教训自己,奕纬更是坐不住了,他指着师傅恶狠狠地说“我做了皇帝,首先就要把你杀掉”。


听到这话师傅们吓了一跳,也就没有心思再教书了,师傅便把情况如实地奏报给了道光帝,道光帝听后火冒三丈,那一句狂妄之言确实激怒了他,他对这个儿子瞬间由失望变得愤怒、厌恶了。

于是道光皇帝立马派人叫来奕纬当面训斥。


当奕纬低着头刚要下跪请罪时,道光皇帝再也克制不住胸中的怒火,一脚踢向了面前的儿子,不巧这一脚正踢中儿子的下身,只听得奕纬一声惨叫,捧着肚子昏了过去,御医几次抢救无效,没几天奕纬就死了。

因误伤导致儿子的死亡,道光皇帝后悔莫及,悲伤不以,他给儿子上谥号“隐志”,以表达自己的悔恨之情,为自己的一时冲动深深的愧疚。


好在奕纬死后不久,又添了皇四子,皇五子,皇四子咸丰继位后,追封这位兄长为“隐志郡王”,因为奕纬没有子嗣,咸丰皇帝便将乾隆皇帝十一子永瑆的儿子过继给奕纬,这样奕纬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虽然道光皇帝明知儿子奕纬并非将来继承人的最佳人选,但是作为父亲,他还是竭力想要教导奕纬成人成才,但可惜奕纬资质太过愚钝,加上脾气太差,才致使道光皇帝一气之下提示了奕纬,而后道光皇帝将皇位传给了咸丰,本指望皇四子能够做个明君,谁料咸丰也是个不成器的庸才,由此可见,清朝后期的皇帝都是些废人,气数已尽,灭亡是在情理之中的。



遗产君


道光皇帝踢死自己的儿子,应该说是一场意外,这个被道光皇帝踢死的儿子是皇长子奕纬,奕纬的生母是和妃,和妃原先是绵宁(日后的道光皇帝)府上的一名丫鬟,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生下了皇长子奕纬。

由于和妃出身低微,之前只是一个丫鬟,道光皇帝对和妃很厌恶,认为她影响了自己的形象,就连和妃所生的奕纬,也受到母亲的影响,一点都不受道光皇帝的喜爱,比如道光继位时,对所有人都给予封号,唯独皇长子奕纬没有封号。

有一次道光皇帝的大伯永璇前去看望奕纬,此事被道光皇帝得知后,道光皇帝火冒三丈,原因竟是没有征得自己同意,就去看望奕纬,由此可见,奕纬在道光皇帝心中的地位有多低。

道光皇帝这样对待皇长子奕纬,也让很多人明白,皇长子奕纬是没资格继承皇位的,一个没资格继承皇位的皇子,周围人自然不会重视他,再加上没人管束,这也让奕纬养成一副桀骜不驯的性格。

然而在道光十年,由于皇次子奕纲和皇三子奕继先后夭折,此时的道光皇帝只剩下一个儿子,那就是皇长子奕纬,这个时候的奕纬作为下一任皇位继承人,地位直升,道光皇帝也开始对奕纬嘘寒问暖。

甚至还特意为奕纬请了一位老师来教导他,但之前的奕纬由于没人管教,早就养成一副桀骜不驯的性格,根本就受不了读书的苦,因此奕纬对读书一直很排斥,有一次老师对奕纬说:“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当一位好皇帝”,没想到奕纬听完后,反驳老师说:“我要是当皇帝,第一个就杀了你”。

老师听完后,整个人惶恐不安,随后将此事告知道光皇帝,道光皇帝一听,气的火冒三丈,便前来教育奕纬,然而奕纬却丝毫不在意道光皇帝的教育,这下道光皇帝更生气,随后对奕纬踢了一脚。

谁也没想到,这一脚踢中了奕纬下体的要害部位,奕纬一下子痛晕了过去,经过医治,可惜却没什么效果,不久后奕纬便去世。

奕纬去世后,道光皇帝在奕纬棺椁前失声痛哭,这哭声也许包含着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内疚,不久后,道光下令追封奕纬为“隐志贝勒”。


连说历史


道光皇帝一脚踢死了自己仅剩的独苗多罗隐志郡王爱新觉罗·奕纬,一个苦命人儿用作死的芳芳送自己归西!

道光皇帝早年也是以吃喝玩乐著称,并在早年与潜邸宫女那拉氏生有一子。所谓潜邸就是太子府邸,在太子府邸中做宫女可谓是一桩美差,那拉氏也成功的和道光皇帝发生了关系,生下的孩子便是长子奕纬。

奕纬的境况是悲惨的,因为太子早有太子妃,而他的生母仅仅是一个宫女,后来虽然也被册立为侧福晋,但这并不能改变他庶出的现实。另外,道光皇帝对这个一时兴起的产物也并不怎么感兴趣!

嘉庆死后,道光即位,那拉氏先被封和嫔后被封和妃,作为长子没有封赐,仍旧沿用着曾祖父嘉庆封给他的多罗贝勒称号。本就出身卑贱的他根本难以在道光面前有任何展现的机会,所以奕纬也渐渐继承了他爹年轻时的风流潇洒,整日喜欢斗蛐蛐,唱小曲儿,吃喝玩乐,取了福晋,却苦于一直无子。

道光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丝毫没有恨铁不成钢的念头,毕竟现在有了嫡亲之子,索性就任奕纬浑浑噩噩,虚度光影。可是好景不长,嫡亲之子皇次子奕纲刚生下来五个月就病死了,道光悲痛万分。三年过去,就在道光不得不重视奕纬之时,静妃生下了皇三子奕继,只可惜道光老爷子满月都还没来得及办,皇三子就病死了。

这或许就是天佑奕纬吧!道光决定重视他。为他从上书房中请来老师弥补他荒废的学业。奕纬眼睛也亮了,作为道光皇帝的独苗,眼看这出头之日就要到了。这从天而降的预备皇太子之位把他砸的有点懵,但他还是听了道光的话,决定好好学习。

就和我们小时候对妈妈说看电视不影响学习一样,奕纬十几年养成的坏毛病根本不是几天能够改掉的。老师在上面读四书五经,他在桌下玩蛐蛐,身为太傅的上书房大臣先是 好言相劝,后面也只能以严师的身份厉声规劝,毕竟太傅身后有道光撑腰,奕纬不敢把他怎的,但久而久之的喋喋不休让太傅在奕纬心中形象变得极其差劲。就像一张绷紧弦的强弓,就差一松手便可爆发!

一日,奕纬逃学多日被强拽来上课,为做激励,太傅还不辞辛苦的买来一些稀罕物件、精美糖果什么的,毕竟准太子嘛,得宠!然而奕纬对此熟视无睹。太傅见他精神萎靡,毫无学习之心,便对奕纬说道:“你将来是要承继大统的,不学习帝王之道,如何治理得了天下芸芸众生?还望贝勒谨慎!”

本来太傅是一片苦心,但这话传达奕纬耳朵里就不一样了,本就厌倦学业的他在日积月累与太傅的争斗中把胆子也练起来了,在加上身上自有沾染的痞气,口不择言道:“我要做了皇帝,第一个就把你杀了祭天!”

太傅又气又恼,当然也有些后怕,毕竟他是唯一的皇子。几经权衡之后,他将此事告知了他的老大道光皇帝。道光肯定不依他,气势汹汹的便去找奕纬。见到他时一脚便踹了出去。肯定是力道没掌握好,方向也有所偏差,这一脚结结实实的踢在了奕纬的双腿之间,只听得奕纬一声惨叫,随即倒地抽搐,不久一命呜呼,时年23岁!

就这样,他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父亲一脚踢裆而死的皇子。我想他是悲哀的,但也是可恶的。悲哀在于被长期冷落,可恶在于不思进取。这可能也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典型案例吧!


(欢迎看官姥爷赞同、评论~通俗易懂的解答简单有趣的历史,欢迎关注,么么哒~)


秦风汉韵论古今


道光皇帝就是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9.16—1850.2.25),为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上位的皇帝,为嘉庆皇帝第二子。

旻宁在位展示了满清男儿的血性,他整厘盐政,疏通海运,武力平定张格尔叛乱,明文规定严禁鸦片,带头厉行节俭,而且勤于政事;但其天资有限,清朝延至他时,社会弊端已积重难返。


道光二十年(1840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他一蹶不振,苟安姑息,而内忧外患日益加重,清王朝陷入危机。

这哥登基之后,对嫡长子身份的奕纬学业很重视,遍请天下名师,为其传授学业,但由于奕纬长期养尊处优,不免趾高气扬,嚣张跋扈,目空一切.


有一次,他的老师见他心不在焉,就耐心地开导他:“阿哥好好读书,将来好当皇上”,有激励奕纬继承大统的意思;奕纬心有灵犀,但却说出了丧心病狂的话:“要是我将来当了皇上,第一个先把你杀掉!”



这位耿介而忠诚的先生,如实地向道光皇帝陈述了这一幕;道光勃然大怒,对奕纬咆哮如雷,并在盛怒之下踢了奕纬几脚,不成想伤及了他的命根子,过了几天便不治身亡;道光皇帝追悔莫及,感到十分的内疚,便追封他为“隐郡王”,以彰显自己的内疚心情!


希望星晨58298869


被道光帝踢死的儿子是道光帝的长子,并非道光刻意而为之,完全是一个意外。但是这个意外的发生道光帝也是难辞其咎的。

道光在27岁时被嘉庆确定为嗣君。由于一时高兴,晚上喝了点小酒,宠幸了一名丫鬟,就是为一个端茶倒水的下人。谁知丫鬟意外的怀了道光的孩子,也就是道光的长子奕纬。

由于孩子的母亲地位低下,所以道光一直对这个孩子不冷不热,自然也谈不上管教、陪伴,完全就是开放式教育,任由其发展。

39岁那年,道光正式称帝,他也压根没把奕纬当长子对待,指望以后别的老婆生了儿子后,选择一位当皇储。可惜事与愿违,道光本身儿子也不多,就三个。十年时间里,次子,三子相继早逝了。这时候道光已经49岁了,这下没有合适人选了,也急了,于是想着赶鸭子上架,想把奕纬培养成接班人。就开始重视奕纬的教育问题了。

我们都说3岁看小7岁看老,这时候奕纬都是23岁的小伙子了,基本定型了,以前也是自自由散漫惯了。现在突然被诸多约束肯定也是无法适应。但是没有办法啊,既然是作为未来的储君,肯定还是得严格要求,死马当活马医。无论如何,道光还是想努力把他培养成一名合格的接班人啊。

他为儿子聘请了一位老师,教他三字经和儒家思想,道光对孔子的儒家仁孝很推崇。但是奕纬不领情,老师教他也不学,老师就苦口婆心的说:“太子将来你要做皇帝,不学习不中,奕纬一听,对老师说,老东西,我作了皇帝,第一个杀了你!”气的老师哭着找道光告状去了。

道光火听了可是冒三丈。连忙叫人传奕纬来。很生气的训斥了奕纬几句,还踢了几脚奕纬。没想到,踢到了奕纬的档部。第二天奕纬就死了。年仅23岁。道光后悔莫及,追封他为“隐志贝勒”。

道光帝和众臣可以说是悲痛欲绝,泪如泉涌。道光帝扑在奕纬的棺椁上哭成了泪人。对这个儿子想必内心也是觉得及其亏欠的。

大山侃史

其实奕纬走到这样的结局,道光是难辞其咎的。毕竟是他酒后临幸了丫鬟生下了这个孩子。也是他多年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管不问,最后因为其他儿子的病逝才又想起2这个儿子的教育问题,还不小心要了孩子的性命。在清朝历史上,道光皇帝是一个没什么作为的皇帝。他是一个分水岭,让清朝走向了衰亡。同时他也是一个失败的父亲,不仅误了孩子,最后还害了儿子性命。可谓悲哉。

我是【文史侃大山】,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吐槽。一起讨论历史事件。

文史侃大山


道光皇帝是整个大清王朝中期的一位不太受人关注的皇帝,既非开国之主,也非拓土之帝,又非亡国之君,但这样一个平庸的时代却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他是中国古代的最后一位君主,也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位君主,他之前中国封建社会延续千年,他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简言之,列强入侵,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定,开启了中国近代的苦难历程,也成为道光皇帝人生的转折点。纵观道光之一朝,有三件事让人印象深刻,其一、道光帝那令人发指的“节俭”。其二、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其三、就是道光帝不慎踢死皇长子,《这个堪称中国历史上的奇观)。


道光晚年,中国可谓内忧外患,清政府岌岌可危,这时还发生了一起严重事件。道光26岁时,与当时在撷芳殿服侍他的宫女,即后来晋升为“和妃”的那拉氏生了皇长子奕纬(1808年-1831年)。


奕纬虽非皇后所生的嫡子,但因皇二子、皇三子都早夭,他是道光当时唯一的儿子,成了当然接班人。道光对这位独子期望甚高。可是,奕纬天生羸弱,智力平平,不管道光如何训斥,读书骑马就是不见长进。奕纬十四岁时,道光就为他办了婚事,可他成婚八年也没添个一男半女,这叫道光非常恼火。奕纬17岁时奉皇命到撷芳殿居住。道光帝还特别为他选个吉日入住。入住撷芳殿的奕纬每天都要到上书房读书。只是这位皇子天赋很差又不用功,加上授业解惑的老师又少耐心,师生关系紧张。一天,老师要他好好读书,将来当皇帝好治理天下,谁知奕纬一听嚷道:“我要做了皇帝,第一个就先杀你。”老师一听大惊。没过几天,老师便告了御状。道光听后火冒三丈,忙命人将奕纬叫来。奕纬刚要跪下请安,怒火中烧的道光帝跳起来飞起一脚,正中他的下身。奕纬倒下不省人事,太监们忙将奕纬抬回撷芳殿医治,可是没几天还是死了。死时年仅23岁。奕纬的死,从侧面反映出,道光帝皇帝很保守,对于儒家尊师重道的礼教看得十分重,要不然也不会因为奕纬的一句气话,而恼羞成怒,而且出手太重,下死手,酿成终生遗憾。长子无意间被踢死,道光帝很是悲伤。念及自己连失三子,皇位怎么下传?后宫妃子们又频频添女,更让道光心急如焚。道光忽而想起颐和园的昆明湖中有一小岛名叫“凤凰墩”,

这“凤凰墩”是当年乾隆帝为生母所造,岛上有一座用凤纹装饰的楼阁名叫“凤凰阁”,它正与另一楼阁“龙王庙”相对,形成龙凤呈祥的格局。道光想到此眼一亮,自己之所以无子,绝对是“凤凰墩”的凤气太旺。道光帝也顾不得俭省,下令把“凤凰墩”拆了个精光。令道光欣慰的是“天不亡我大清”,奕纬死后仅两个多月,1831年7月17日、7月23日,皇四子奕詝(即后来的的咸丰皇帝)、皇五子奕誴相继降生,其后又连生了四个儿子。其中,皇六子就是后来清末政坛显赫人物“恭亲王”奕欣。也因是老來再得子,道光68歲驾崩,咸丰即位时年仅20岁。


HMSVICTORY


被道光皇帝踢死的是皇长子奕纬,也是道光皇帝默认的帝国接班人。只是这个皇长子智力平平,并且对满洲的弓马骑射没有什么兴趣,这让道光皇帝很是不高兴,有一次奕纬在课堂上不好好读书遭到授业老师的教训,而奕纬不但不悔改反而口出狂言对老师进行威胁,这就为他的死亡埋下了祸根。道光皇帝39岁登基在位22年,在他登基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确定帝国未来接班人的人选,很多朝廷大臣纷纷上书建议道光皇帝尽快确立帝国接班人,免除后顾之忧,但是道光皇帝一直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根据记载道光皇帝一共有后妃20多人,这些妃子为他生育了10个公主和9个皇子。而奕纬就是皇长子,11岁时被道光封为贝勒,清宗室一共12个爵位,贝勒属于第三等级,而一个11岁的孩子就被封为贝勒,足可见道光对于这个儿子的喜爱以及所给予的厚望。在奕纬17岁时道光皇帝命奕纬到撷芳殿居住,撷芳殿也称南三所,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结婚后都曾在此居住,在很多人眼里奕纬移居撷芳殿就意味着他是未来帝国的接班人,对于道光皇帝默认的接班人,奕纬的表现可以说是让道光皇帝十分不满,逐渐道光皇帝对这位皇子产生厌烦心理。

在清朝对皇子的教育是十分严厉的,特别是未来帝国的接班人,为了培养奕纬能够成为一位合格的接班人,道光皇帝请了当时朝廷之内德高望重的大臣作为奕纬的授业师傅,但是奕纬以前就喜欢游手好闲,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自从搬进撷芳殿以后每天除了道光皇帝的谆谆教诲以外就是老师的严厉管教,在双重压力下奕纬负担过重。光绪皇帝一心望子成龙对奕纬要求很是严格,而他的老师为了能够培养出一位合格的帝王对他的要求更为严厉,这逐渐让奕纬产生反叛,并最终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有一天奕纬在上书房不好好用功读书,他的老师就苦口婆心的教育他,要他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有为的国君,但是奕纬对这并不感兴趣,他十分反感,瞪着眼睛对自己的老师说:“我当了皇帝,第一件事就是先杀了你”。他的老师听到这句话后十分震惊和恐惧,便向道光皇帝报告了这件事,道光皇帝听后火冒三丈,命人把奕纬叫道自己的面前,奕纬来后刚要下跪请安道光皇帝就顺势一脚一不小心踢到了奕纬的裆部,奕纬捂着裆部疼痛难忍倒地不起,后来虽然经过御医尽力诊治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奕纬死时年仅24岁。


李帅领


道光为何踢死儿子?

这也是亇偶然,原来只是一时生气踢了一脚,不料这一脚踢的太重了,就要了儿子奕纬的命,过程是这样的:

奕纬是道光的长子,嘉庆的孙子。,道光的皇二子和三子都因病早夭,只剩下了一个长子奕纬,祖辈父辈都对他寄予较高期望。

奕纬并不是皇后生的嫡子,但是是道光唯一的一个儿子,自然也就成了继承人,道光对奕纬期望甚高,可是这个奕纬偏是亇弱智,举止轻佻,又厌学,性格又极蛮横,等到十四岁给成了亲,就更不願读书了。有一天,老师劝其好好读书,以便将 来能更好的治理天下,可是这个奕纬却叱责起老師来,说:“我做了皇帝,第一个要宰的就是你!”老师吃惊,即将奕纬原话,跪告道光皇帝。道光皇帝听了非常生气,命人把皇子奕纬叫来,奕纬跑过来后,刚备跪下请安,道光皇帝不等其说话,站起来就是一脚,这一脚刚好踢中奕纬的下身,奕纬当场就倒下不省人事,随后太医们经过几天急救,奕纬还是死了。可见道光当时之愤怒,脚下用力之猛。同时也可看出,道光皇帝对传统的儒家思想,师尊礼仪看的十分重视,对儿子違背師道尊严是极其痛恨的,下了重手。自然,作为父親道光对儿子的死还是很痛心和后悔的。

据有关史料记载 ,一次,道光路过武英殿西边的断虹桥,桥上有一排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其中有一个小狮子,一手放在头上,一手护在两腿间,表情极其痛苦。道光帝由此想到奕纬,不忍再看下去,便让近侍用红布将那狮子包裏住。可见道光对他那一脚的悔恨。

让道光皇帝比较欣慰的是,在奕纬被踢死了之后的两个多月里,有两亇妃子,又出生了四皇子,五皇子。其中四皇子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



李伯禺


道光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也是清十二帝中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在他26岁还是皇子时干了件丢脸的事,他和府邸中一名端茶倒水,地位卑微的丫鬟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被他一脚踢死的皇长子奕纬。

由于奕纬的母亲身份低下,让道光帝丢尽了颜面,所以对这个儿子从小就不怎么待见,在他身边玩的时间稍长些心里就烦,要赶他们母子离开,有一次奕纬的大伯来看望他们母子,因为事先没有和道光帝打招呼,惹的他不高兴,也就没给奕纬的大伯好脸色看,奕纬就是在这种缺乏父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因为不待见,不重视,不关心,奕纬从小就养成了没教养,贪玩,不爱学习的坏毛病。

道光帝总想造出“根正苗红”的接班人,无奈生育力低下,自奕纬出生后一直无子产出,直到44岁才得次子奕纲,满心的欢喜换来的却是失望,奕纲只活了一年多点时间就夭折了,道光帝再接再励,二年后又盼来了三子奕继的出生,这次奕继只存活了几个月,这让道光帝开始为皇位的继承人隐隐担忧了,想想自己都46岁了,今后还能不能生出皇子来是个未知数,就是生出来能不能活下来更是让人存疑,道光帝就是在这种焦躁不安的思虑中又过了两年多,他想了又想,思了又思,奕纬毕竟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实在没办法,以后就把皇位传给他吧。


道光帝是在心里暗暗地下的决定,但观察到奕纬武的还算可以,无论骑马打猎,舞枪弄棍都不错,唯独文的方面不行,言谈举止,待人接物都需修练,特别是文化方面,必须加强教育,督促学习,以便以后放心地将皇位传给他,于是道光帝遍寻名师,准备把奕纬培养成文武兼备的好皇帝。

此时奕纬并非是小小少年,各方面还可塑造,他已是24岁的青年人了,性格早以定性,要想重新培养谈何容易,他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见,他的心里是明镜似的,非常清楚“我就因为母亲出生卑微不受待见,所以一直以来和皇位无缘,如今父皇生不出小皇子来才开始重视我,皇位也轮到我了,学习不学习都一个样,只要没有父皇的嫡子出生,我就是未来的皇帝了”,所以他没有危机意识,也根本没把学习当一回事。

有一次老师叫他背课文,他背了几句就背不下来了,他说他忘了,记不起来了,老师叫他抄写一遍加强记忆,他写了几个字就不耐烦了,起身就要走,老师见他要走,便严肃地批评他“您将来是要做皇帝的,不好好学习,今后怎么治理天下?如何有能力管理好国家?”奕纬听后勃然大怒,指着老师的鼻子就骂道“你这个臭儒算什么东西,竟敢在我面前指手划脚,以后我当了皇帝,第一道圣旨就先杀了你”,说完扬场而去。

老师不知是气的还是吓的,立马跌跌撞撞跑到皇帝面前告御状,道光帝听后暴跳如雷“皇家历来尊师重教,如何出了这等孽子,还不把孽子给我找来”,当宫中太监把弈纬找来时,奕纬自知闯了祸了,战战競競不敢直视父皇,道光帝对奕纬是一顿训斥,越想越气,越说越火,上前就是一脚,没想到这一脚踢到了奕纬下身要害部门,奕纬当即昏晕了过去,道光帝开始还以为是装的,仍然训斥不断,后来看看奕纬躺着不动,才知事情不妙,赶紧宣太医救治,可是太医也无力回天了,没过多久奕纬就去世了。

虽然奕纬不好好学习,又对老师说了不该说的话,但道光帝并非是真想弄死奕纬,只是一时急火攻心,踢了一脚不该踢到的位置,可能用力也过大了些,这些都是失误。


自从奕袆死后,50岁的道光帝迎来了生育的高峰期,当年皇后就生下了奕詝,也就是后来的咸丰帝,不久又连生五子。

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