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說說你和婆婆關於帶娃有哪些分歧?

VIP蘇


您好,我是小程說教育!很高心為您分析下和婆婆帶娃產生的分歧


題主的問題已經很明確了,就是要來談談您和婆婆帶娃的各種矛盾分歧。但是沒有明確的是孩子的具體年齡,那我就按照五歲左右的孩子來分析吧

媽媽和婆婆的想法

【大人希望得到孩子認同】

經常可以聽到大人問孩子,“你喜歡爸爸還是媽媽”、“你喜歡姥姥還是奶奶”、“你喜歡媽媽還是奶奶”,會問孩子更喜歡誰,其實大人們這樣問,就帶著不懷好意,想讓自己得到孩子的認同,讓對方尷尬。如果孩子的回答很符合他們的心意,那麼他們就會很開心,並且會加倍的對孩子好,如果不是他們想要的答案,就難免會心裡不舒服。所以就產生了媽媽和婆婆爭論穿衣多少的問題了。

【婆婆認為帶娃的經驗比媽媽的多】

老人的思想有時根深蒂固,這可能是產生分歧的主要矛盾點,婆婆希望認為各位媽媽們經驗不足,帶不好孩子,讓孩子挨冷受餓,時間長了,就容易產生婆媳矛盾。

老人認為自己的帶娃經驗都是上一輩傳下來,不能廢。年輕父母認為自己受新教育的薰陶,有些過時觀念就該淘汰。

如今步入了新時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了下一代,那麼帶孩子又成了個巨大的問題。

誰帶?怎麼帶?出現分歧該不該聽父母的?

年輕的父母的帶娃方式總是和老一代出現分歧,越來越多的婆媳關係因為養孩子的方法越來越僵。老人們總是用一句話出來鎮壓“你看你就是我這樣帶大的,現在不是好好的嗎!”其實雙方都是想為了孩子好,可是用科學的方法對待小孩子才是硬道理。引用朱丹的話:耐心溝通,說明你做的才對寶寶更好

“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孩子冷冷,仔細想想這背後其實有著多少爺爺奶奶對孫兒的疼愛。”朱丹說。很多媽媽為隔代的育兒理念分歧頭疼,按照朱丹的經驗:“堅定爺爺奶奶是愛孫兒的,你只要能充分說明你所做的才對寶寶更好,好好說、耐心說,一次次說,爺爺奶奶肯定能聽進去。”

沒有大人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現在的年輕人把孩子生下來之後,幾乎都是長輩帶的多。您說的對,長輩肯定是愛孩子的。只是由於愛的方式不同而已,會有意見的分歧,好好協調溝通,其實都是沒有問題的。

怎麼辦?

其實關於帶娃的分歧肯定是有的,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最主要的還是處理好婆媳關係,這樣子對一家都好,有時候還是要聽一下孩子的需求,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也是很重要的,在題主分享的穿衣問題上,這個問題顯然就是無足輕重,說嚴重嘛,穿少了會著涼,說輕鬆嘛,多穿一件也無妨。其實有一些分歧也沒事,都是愛孩子的體現,怕的就是父母為了省事,直接對孩子不聞不問、撒手不管,這樣老人就會按照自己的養育方式帶孩子,這就是媽媽們最擔心的一點,因為他們不知道新時代媽媽們的做法和要求,沒有老師,他們怎麼去學習呢?因此爸爸媽媽的陪伴非常重要。孩子一天一天的長大,身邊親人的語言、語氣和動作,他們會模仿的惟妙惟肖,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發怒或是指責老人,懂得感恩,孝敬老人,與婆婆多溝通,這樣你的孩子才會學習你們的做法,去善待和尊重父母。幸福的家庭都是這樣開始的,面對固執己見的老人,沒必要非得爭個高下,老人的思想有時根深蒂固,但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他們不會肆意妄為,建議媽媽們好好與婆婆溝通,尊重他們,心繫家庭自然能夠和平共處。

下面是我想的一些促進婆媳關係的一些看法,寫的不好別見怪哈哈哈

1、多帶孩子一起玩遊戲,一家庭的人都參與進來。都說快樂來源於遊戲,孩子要是開心了,大人總會受點影響的吧

2、讓孩子多和婆婆講故事,讓她覺得你沒有和她在孩子面前“爭寵”。或者可以說孩子和婆婆親密有你的功勞,這樣婆婆對你的看法就會好很多了呀,自然就不會什麼小事都跟你爭論了。

最後祝大家家庭美滿,得心應手!


碼字不易,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給我點個贊加個關注喲!

小程說教育呀


我婆婆沒幫我帶過娃,我的娃自己帶大的。但我婆婆領著我小叔子的娃在我們家。一次孩子趴到床上,兩腳穿著鞋,蹬在牆上。婆婆看見了說:快把腳放下來,大媽看見了要罵!我聽見了告訴婆婆:“不能這樣去教育孩子,穿著鞋凳在牆上,到處鞋印子,把牆弄髒了,這是不對的。不是我罵不罵的問題,你這樣會讓孩子分不清對錯,還對我這個大媽有意見。”





虹姐有話說


帶娃的路上就是在一路升級打怪的過程,道路很曲折,到現在我家寶寶三歲多,期間分歧真的很多。

寶寶還在肚子裡時,婆婆說不要動不動去照B超,不然小孩子生下來眼睛視力不好還斜眼。

其實這是隔壁鄰居(鄰居二十八歲)對我婆婆說不要讓我經常去檢查,婆婆沒有讀過書,自然一聽擔心的不得了就趕緊告訴我,我卻堅持聽醫生按時去醫院做檢查,自認為懷孕檢查是對寶寶的負責,萬一有畸形之類的大問題,還是可以提前預防的。

寶寶一生出來,婆婆又聽鄰居說要給寶寶用尿布,不要用尿不溼,否則寶寶會紅屁屁,還對寶寶不好。

但我堅決買了幾袋NB碼的尿不溼,後面小寶寶碼數穩定又囤了幾大箱紙尿褲,小寶寶屁股哄不好,在我經驗裡,真的取決於帶寶寶的人勤不勤快給寶寶洗小屁屁吧,反正我待產包裡買了一整套嬰兒洗護用品,一隻紫蘇膏放到過期都沒打開,直接丟了。

六個月後,添加輔食,煮特別軟爛的粥,婆婆說小寶寶要放一點鹽,大人吃飯沒有味道都吃不下去,更何況是小寶寶,我又堅決反對。

苦口婆心對婆婆說,現在小寶寶身體器髒都還沒發育好,如果添加就會對小寶寶的腎增加負擔,直接每次自己給寶寶煮輔食,因為婆婆每次煮還是不聽勸,只好自己來。

還有關於剃胎頭,婆婆說不剃以後頭髮不好,真的不好意思,我家男寶寶三歲,頭髮一直很濃密很粗。

雖然堅持之下總有爭吵,但是我都一一堅持了過來,特別是尿不溼的選擇,我堅持用,而隔壁鄰居小朋友,從小不用,比我家大一歲,個子還沒有我們家寶寶高。

因為夜裡總是被她奶奶喊起來上廁所,從小睡的正好也被喊醒,總是這樣勢必影響發育,因為兒童長身體分泌生長激素,這是隻有睡覺才會分泌,所以會多鼓勵小孩子多睡覺。

我家寶寶在睡覺方面從沒讓我操心,我都是隻要他想睡覺,我就抱著先哄睡著放床上,婆婆也總是誰白天不睡晚上還睡的香一些。

而我從小生長環境裡,我父母卻是告訴我要早睡,中午一定要午睡,一直堅持到現在。

所以,自己認為對的,就要堅持,孩子是自己的,老一輩的育兒方法可以借鑑,不好的絕對不能遷就,是對孩子負責。


月中山


為了孩子辭掉了工作,和公婆住一起。

公婆屬沒心沒肺的那種,看見孩子高興是高興,但是總讓我覺得他們只是把孩子當玩具,喜歡就玩一會,逗一逗,但是從來不給孩子買吃的、玩的。

孩子喜歡吃水果,喜歡玩新奇的玩具,但是他們從來沒給買過,所以說他們沒心沒肺。

和這種人住一起很憋屈,幸好房子正在辦理手續,先忍了。

走了以後想老死不往來。

婆婆伺候月子,為了自己能早點睡,讓我沒有間隔的 吃飯 ,白天一會一頓,晚上餓的要死。



8天秤座8


首先就是吃輔食要不要加鹽這個問題,老一輩人總說不吃鹽沒勁,跟婆婆解釋過很多次,寶寶的米粉,輔食中含有納,不需要額外再加鹽,婆婆總說不加鹽的東西沒味道啊什麼的,寶寶沒有接觸過,怎麼會知道沒有味道呢,每次吃飯的時候還總想用筷子蘸菜湯給寶寶舔,還有就是加輔食的早晚,我們家寶寶腸胃本來不太好,我想純母乳到6個月再給寶寶添加,婆婆總說我們添加輔食晚了什麼的,以後不愛吃飯,還有像樓主說的寶寶穿衣的問題,天下婆婆一個樣嘛,她自己冷也覺得別人也冷,寶寶明明熱的流汗,還不讓給脫衣服,有一次我給寶寶脫了件衣服,就當著她兒子的面說我,還好我老公不是媽寶男。半歲之前都不讓我們把寶寶抱出去,體檢打預防針什麼的他都要在那說,說什麼以前的孩子不打預防針不是一樣健健康康的,每次打完預防針寶寶不適應有點小感冒都說是我把衣服給穿少了,給冷到了才感冒的,還好現在寶寶慢慢大了,熱了自己都會不願意,洗澡也是不讓給寶寶洗,說什麼會洗感冒了,人家誰誰誰家的小孩整個冬天不給洗不是一樣過去了啥啥的,我就趁她不在家偷偷帶寶寶去母嬰店裡給洗,總之只要寶寶稍微有點感冒,就是我把衣服給穿少了,就是我給洗澡洗的……提起與婆婆的育兒分歧,真是說都說不完,我爸媽總勸我看開些,寶寶現在8個月了,輔食我也是一手完成,不放心經過她的手,這以後還不知道有多少矛盾呢,又沒有條件分開住,慢慢熬吧,唉😔


默6513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作為兩個孩子的寶媽,這個問題我還是比較有體會的。其實在我國傳統文化下,老人都很寵愛自己的孫子,所謂的隔代親,但其實也是有弊端的,我跟我婆婆住一起十來年了,老人家很疼愛孫子孫女,但就是太慣著了,我覺得跟老人最大的分岐就是孩子吃零食,買東西,看電視這三點,有時候該到吃正餐的時候,我婆婆就會讓孩子吃零食,小孩本就胃口小,一旦飯前吃了零食後就不怎麼吃正餐,跟婆婆說了以後不要這樣做,讓飯後再給小孩吃,但每次說了也是不聽[捂臉]。另一個就是買東西,一旦出門下樓玩,小孩就喜歡跑到超市買玩具,買糖果,反正是小孩要什麼我婆婆從不會拒絕❌[害羞]。所以導致每次我帶著出門都形成了這個要買東西的習慣。其實老人都是寵愛孩子的,她們的出發點是疼愛孩子。可能跟我們年輕一代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不一樣 。


老陳生活記


這個問題我是有親身體驗的,最主要是兩個人生活習慣不一樣,我是對孩子屬於細心的,婆婆屬於大大咧咧的,她不太喜歡做家務事,做飯也不太好吃吧,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她不會給孩子做一些有營養飯,經常是白米粥,這個我肯定不放心,還有孩子要是跑到門外玩,婆婆也不會去看著,她就忙自己的.這肯定不安全,還有各種小事吧,反正還是自己帶著比較好吧!


周粥42


關於婆婆帶娃這個問題,對我來沒什麼關係啦,哈哈我婆婆,公公年齡大了,我不放心,畢竟年齡不饒人,我希望他們自己照顧好自己就歡喜了,婆婆和媳婦帶娃不同就是,婆婆總是按過去帶孩子,過去生活方式不同,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方式也改變了,社會在演變生活方式也在演變中,不管婆婆,媳婦相互尊敬,相見如賓,可能問題會少點,也會更快樂幸福。



農人芹芹


這是一個兩代人帶孩子的問題。兒媳和婆婆關於帶娃的分歧,主要還是他們對帶娃的認知不同。

產生分歧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代際出現的溝。由於兩代人自我成長經驗不同,帶孩子的方式自然不同。因為人們的思維方式、對事物的認知都和他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不同時代的人,看待問題的方式自然不同,帶娃的方式也就會不同。

2、認知領域的不同。相對而言,“婆婆”年紀稍長,帶娃的時候多是靠自己的生活經驗;而“孩子媽媽”較為年輕,有學習的基本素養,再加上自己初為人母,總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因此,恨不得開啟“全方位雷達”搜尋在自己看來最好的方法。而現在又是信息爆炸時代,眾說紛紜中就會選擇自認為是對的,而這些有恰是“婆婆們”一般不具備的。分歧自然就產生了。

3、婆媳間情感關係。媳婦畢竟是嫁進來的,在自己原生家庭中產生的“三觀”和新組建的家庭“三觀”會有不同。孩子是自己,當“三觀”不一致的時候,難免對婆婆產生不信任感。分歧也就產生了。當然了,如果情感好的話,這方面的分歧就少或者沒有。想想看,孩子的媽媽是不是都願意找自己的媽媽帶孩子,原因就是“三觀”一直,有更多的信任感。

當然,可能還會有其他原因,不過這是主要的。

如何消除分歧?有什麼因就會有什麼果,想得到什麼果就得種什麼因!

前面原因列出來了,我們就要對照調整。

首先,相互尊重。孩子自己的家的孩子,我們完全可以相信,不管哪個對孩子都是愛的,都是好意,只是帶孩子的方式不同。

其次,意見不同就會有分歧,意見相同就不會有分歧。既然都是為孩子好,從這點出發,召開家庭會議,統一意見。婆婆的傳統意見結合孩子媽媽的現代學習,相同的保留,不相同的做出取捨。

第三,父母是孩子成長的根,但是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環境,環境育人是“隨風潛入夜”的無痕教育。因此,在帶娃方面應確立“父母為主,婆婆為輔”的原則。“婆婆們多提建設性意見,父母為孩子成長做主。如果是這樣,那孩子就是生在了福窩裡了!

看到這,有的朋友會問,題目是有哪些分歧,你說的是如何解決分歧,這不是有點不對嗎?我想說,有哪些分歧,好像是”孩子媽媽們在聊天,但問題不解決,分歧還會在,有分歧,誰都會不舒服。因此,解決分歧才是關鍵,所以,我是解決問題來了。

您覺得有道理,那就點擊“+關注”讓我們成為朋友,你想問,我就來回答!


劉桂生談教育


我婆婆也是這樣的,而且給孩子穿多了,孩子玩的流汗她都覺的最好不要脫衣服,脫了會著涼。據我所知,我身邊認識的十個婆婆有九個都這樣。

在老人的眼裡,孩子是比較弱小的,弱小的孩子抵抗力不強,所以就應該多穿衣服,其實孩子的體溫都高於成人,而且新陳代謝比成人更加旺盛,他們穿衣服正常來說應該比成人少穿一點點都沒事的。

我的孩子從小都是跟著我身邊,我婆婆每次給她穿一大推,孩子活動不開的時候,我都會幫孩子脫掉幾件衣服,我的孩子從小基本很少感冒生病的,事實證明,我的做法是對的。

我家附近就有一個小孩子,從小是老人帶,父母基本都不在身邊,不管春夏秋冬老人都給孩子穿的很多,記得剛剛入夏的時候,天氣已經非常炎熱了,那孩子居然還穿著一件帶絨的褲子,上面也穿這一件毛衣,大家都是穿一件衣服加一個薄薄的外套,看著孩子我就覺的好熱,她奶奶居然還無動於衷。據說這個孩子從小就經常生病跑醫院,醫生都說了是熱感冒,經常都是熱感冒進醫院。

現在知識那麼發達,年輕的父母比老一輩的人瞭解的育兒知識更多,所以更加能科學的育兒,老人的傳統觀念還是蠻更深蒂固的,自己的孩子還是需要自己多多關注和照顧,也可以經常跟老人講一下科學的育兒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