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亞東縣多慶村:北部鄉鎮的“菜園子”

在美麗的多情湖畔,47座溫室大棚錯落有致,幾個村民忙裡忙外的鋤著草、採摘著蔬菜,現場好不熱鬧。這裡是亞東縣堆納鄉多慶村高原無公害蔬菜種植合作社,大棚內,各種蔬菜綠油油的,長勢喜人。

日喀則亞東縣多慶村:北部鄉鎮的“菜園子”

亞東縣堆納鄉多慶村高原無公害蔬菜種植合作社大棚內的蔬菜。 洛桑 攝

多慶村氣候條件差,產業基礎薄弱,群眾收入渠道狹窄。為進一步拓寬群眾收入來源,亞東縣委、縣政府秉持“發展產業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的理念,於2017年,投資961萬元建設成立了多慶村高原無公害蔬菜種植合作社,並從白朗縣聘請蔬菜種植技術指導員進行實地指導培訓。

在村“兩委”的帶動下,全村57戶均加入了合作社(其中11戶建檔立卡戶)。經過兩年的發展,2019年合作社蔬菜產量達55噸,收入47萬元,戶平均分紅6500餘元,最高分紅高達40000餘元。

達瓦次仁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就積極地入社了,現在依靠大棚年收入增加了15000多元。“村裡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產業,我肯定得積極加入,現在合作社發展得越來越好,打心底裡高興。這個不需要投入多少錢,只要勤快,就有好的收成,土地不會虧欠勤奮。”達瓦次仁一邊給地裡的南瓜疏著花一邊說道。

“村裡有幾戶‘等靠要’思想嚴重的貧困戶,在合作社成立之初拒絕加入,可看著鄰居們加入合作社後,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好,眼紅了,按奈不住了,主動申請入社。現在,他們人均收入基本翻了五翻。”村支書兼合作社理事長米次伸出右手大大張開五根指頭說道。

多慶村蔬菜合作社不僅為本村群眾增收致富,脫了貧,還解決了周圍4個鄉鎮群眾、學校的“菜籃子”問題,讓4個高海拔鄉鎮的群眾、學生吃上了新鮮蔬菜,受到大家夥兒的一致好評,具有較高的社會效益。

“我們的蔬菜不僅解決了北部鄉鎮群眾吃菜難的問題,還豐富了康馬縣鄰近我們村的一些鄉鎮群眾的‘菜籃子’。我們為這次疫情防控保障了3600斤蔬菜,及時解決了全縣的蔬菜供應問題。”駐村幹部劉鼕鼕介紹到。

對合作社的發展,有經濟頭腦的米次書記心中有數:“現在我們的合作社已經比較成熟,接下來準備參加評選自治區示範合作社。同時我們還要新建25座溫室大棚,進一步擴大蔬菜種植規模。保守估計,今年合作社收入能達到70多萬元。”

多慶村不僅有蔬菜大棚合作社,還有崗巴羊養殖、人工種草合作社。為進一步拓寬蔬菜、崗巴羊銷售渠道,多慶村正在籌建集蔬菜、肉類、糧油、副食品銷售為一體的“多慶惠民銷售店”,11個銷售店覆蓋堆納、吉汝鄉11個村居。在發展壯大產業,增加群眾收入的同時,打通了方便群眾生活的“最後一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