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的蝗蟲災假設來我國,有辦法消滅它們嗎?

妙趣動物園


澳洲大火剛剛熄滅,從2019年開始的另一場氣候災難,已經讓東非、南亞地區淪陷於蝗蟲災害裡面。據外媒報道,這一場影響廣泛的蝗蟲災害,在去年的5月份,從容不迫的飛躍了伊朗與巴基斯坦的山地,導致巴基斯坦爆發了自1993年以來最嚴重的一場蝗災。從1月31號開始,巴基斯坦正式對外宣佈,蝗災已經導致整個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不僅如此,由於蝗蟲繁殖、遷徙速度驚人,這場嚴重的蝗蟲災害似乎正在悄無聲息向亞歐大陸,乃至中國逼近。因此就有人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假設,如若蝗蟲真的來到中國,我們有辦法消滅它們嗎?

東非蝗蟲遷徙地圖

關於這個假設問題,其實前段時間的熱搜已經給出了答案。在蝗蟲災害登上熱搜的同時,2014年在央視播放的紀錄片《牧雞治蝗》同樣被送上了熱搜,出現在了大眾視野之中。在這部治理蝗蟲災害紀錄片的背後,人們形成了這樣一個認知,中國有足夠的治蝗經驗與治蝗技術,國人目前不必對於蝗蟲災害過於緊張。在每個人擔憂無比的同時,其實中國農業部正在密切追蹤著境外蝗災動態,嚴防蝗蟲災害侵襲中國。

《牧雞治蝗》紀錄片

除此之外,不妨再來回顧一下中國百姓幾千年來與蝗蟲做鬥爭的歷史。據統計,秦漢時期,蝗災每8.8年就會發生一次;明清時期,蝗災的發生時間更是縮短為2.8年一次。縱觀整個世界蝗災記錄,中國蝗蟲災害的受災範圍、受災程度,皆在世界之最。可是在當代社會,中國幾乎在沒有聽聞類似於史書大規模的蝗蟲災害,至於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是因為中國科學家已經摸索出了成功治理蝗災的策略。

沙漠蝗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農業部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馬上就建立了治蝗指揮部。總結幾千年的經驗教訓,科學家發現蝗蟲喜歡在裸露的溼潤土地上產卵,所以治蝗第一步就是新修水利,解決了旱澇災害,就會大面積減少蝗蟲的產卵地;緊接著就是植樹造林,當裸露的土壤都被植被覆蓋之時,蝗蟲就缺少了繁殖的溫床,從根本上杜絕了黃災的大規模繁殖、爆發。

蝗蟲災害

為了提前監測蝗蟲災害,中國各地蝗災頻發地區,都建立了專門的蝗蟲預測預報組織,一旦監測到某個地區的蝗蟲數量有明顯上升,工作人員就會提前通知各地區的農戶做好預防工作。為了將蝗蟲災害預防做到實處,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中國採用飛機低空噴灑農藥。通過生態環境改造、利用化學藥劑和科學手段防治蝗蟲已經取得了明顯效果。

還有新疆邊疆牧場採用上萬只牧雞滅蝗的生物防治法,這一切的事實都在告訴人們,中國有許多人在大眾看不到的地方,為了治理蝗蟲災害負重前行;當然,中國也已經拉響了蝗蟲災害逼近中國的警報,相信這場災害,即使真的進入了中國,也絕對可防可控。


鳶飛九天2018


唉,看來很多人對我國的蝗蟲治理是一無所知啊。

對於蝗災,我國從1949開始,就極其重視,對蝗蟲的生活習性、遷飛條件、防治措施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究。

防治目標,總結起來就是三句話“飛蝗不起飛成災,土蝗不擴散危害,入境蝗蟲不二次起飛”,為了達成這三個看起來簡單的目標,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

再說這次巴基斯坦的蝗災,幾乎不可能蔓延到中國來,蝗蟲有很多種,此時巴基斯坦成災的是沙漠蝗,而中國起飛成災的主要是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西藏飛蝗。

除了飛蝗之外,還有土蝗,就是不會起飛成災的種類,它們也會啃食農作物,造成危害。

沙漠蝗在我國境內沒有分佈,不過曾經在西藏發現過一例,也只有一例,不知道是怎麼來的。

歷史上,從未有過沙漠蝗大規模侵入我國的記錄,不過我國著名昆蟲學家蔡邦華教授曾經在著作中寫過:“沙漠蝗在我國雲南地區也有發生……”據滄海分析,應該發生在舊社會,規模不大,沒有太多詳細資料。

即便沙漠蝗真的侵入雲南,對付它的手段也是有的,那就是化學藥物和生物製劑。

生物製劑主要是微孢子蟲和綠僵菌,都是能寄生在蝗蟲身上的微生物,不過它們需要過一段時間才能殺死蝗蟲,沙漠蝗大規模入侵,想要短時間撲滅蝗災,只有使用化學農藥。

我國農業部推薦的農藥,是馬拉磷硫,一種有機磷農藥,進入蝗蟲體內,能阻斷蝗蟲的神經傳導,極短時間即可殺死蝗蟲。這種農藥對溫血動物幾乎無害,毒性低,易於分解。

噴灑方式主要是飛機噴灑和大型機械噴灑,短時間即可大量降低蝗蟲種群密度。

我國有幾十年治理蝗災的經驗,足以解決蝗蟲的大規模入侵。。


作家且聽滄海


首先需要聲明的一點是,巴基斯坦蝗災漫延至我國的可能性比較小。第一,印巴兩國的環境適宜蝗蟲生存,而且當地有著大量的農作物任蝗蟲吞噬;第二,蝗蟲群想要在我國肆虐,就必須翻越喜馬拉雅山脈,對於喜歡溫暖環境的蝗蟲來說這是一條“死路”。而且我國西南部海拔普遍較高,氣溫較低,所以能夠成為阻擋蝗蟲群“東進”的天然屏障。


巴基斯坦本來就經常發生蝗災,但也沒聽說對我們國家有影響。今年巴基斯坦的蝗災之所以格外嚴重,主要還是因為非洲蝗蟲群的“東進”,這幫外來的蝗蟲群與本土蝗蟲群會合,加劇了蝗災的破壞力,使之成為巴基斯坦27年來最嚴重的蝗災。

蝗災對當地農田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破壞,棉花、豆類、蓖麻等作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一百萬只蝗蟲每天可以吞噬60噸作物和糧食,而一個普通大小的蝗蟲群,蝗蟲數量就能夠達到4000萬隻。目前巴基斯坦政府已經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如果蝗災不加以控制,那麼今年巴基斯坦農業將會顆粒無收。



在關心巴鐵災情的同時,很多人開始擔心印巴地區的蝗蟲群會不會影響到我國,前文已經明確表示這種可能性很小,但是我們要對事情做最壞的打算。

如果蝗蟲群真的進入我國怎麼辦?第一,邊境地區人跡罕至,我們可以動用大量農用飛機噴灑農藥甚至強力殺蟲劑;第二,我們可以使用無人機對蝗蟲群進行噴火、捕殺等。現在農業都是現代化和機械化,可能在複雜地形開展大規模農業工作,所以不用擔心蝗蟲群的侵入。即使真的有“漏網之魚”,估計也會成為雞鴨鳥雀的“美食”。



國際視角淺說


蝗蟲從東非出發,經過中東地區抵達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進入巴基斯坦境內的蝗蟲數量超過4000億隻,由於喜馬拉雅山脈阻隔,蝗蟲不可能穿越高寒地區進入世界屋脊的西藏,但是蝗蟲仍然有兩條路線可能入境,一是向北經過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進入新疆,二是經過印度、孟加拉、緬甸,從雲南入境,這條線路可能性比較大。


2019年12月,非洲肯尼亞等國爆發蝗災,蝗蟲數量迅速增加6400萬倍,隨後向周邊國家擴散,南蘇丹、烏干達和坦桑尼亞飽受其害,蝗蟲還向北飛躍紅海和亞丁灣進入中東地區,沙特、阿曼和伊朗均出現蝗災,蝗蟲繼續向東飛行進入巴基斯坦和印度。

巴基斯坦遭遇了自1993年以來最為嚴重的蝗災,政府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巴基斯坦境內的蝗蟲數量高達4000億隻,印度西北地區的拉賈斯坦和古吉拉特邦37萬公頃良田被毀,70萬印度軍隊因為糧食被吃光不得不後撤。


一個蝗蟲群可以覆蓋長60公里,寬40公里的面積,一天飛行150公里,吃掉3.5萬人的糧食,所到之處寸草不生,4000億隻蝗蟲絕對是一場災難,更可怕的是肯尼亞等國在2月進入雨季,蝗蟲開始產卵,如果不採取及時有效措施,蝗蟲數量好會增加500倍。

蝗蟲能否進入我國關鍵看印度!

蝗蟲不會長期停留,當糧食吃光之後會繼續飛行,印度領土面積廣闊,縱深面積大,可以有效遏制蝗蟲的擴散,但是結果是印度損失慘重,印度農業部門估計糧食產量會下降30%~50%,如果印度無法消滅蝗蟲,蝗蟲會進入孟加拉和緬甸,再向前就是雲南,因此印度是蝗蟲能否進入我國的關鍵。



是否有消滅蝗蟲的有效手段?

等到蝗蟲入境,即使能夠消滅蝗蟲,也會付出巨大代價,因為蝗蟲啃食作物的速度極快,一天消滅掉3.5萬人的口糧,如果拖延一兩個星期乃至於一個月,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的糧食將會被吃光。

對付蝗蟲,有人提議使用網捕捉,但是一個蝗蟲群體就可以達到長60公里,寬40公里,用網能夠捕捉到的蝗蟲數量十分有限,最好的方式應該是飛機撒藥,面積廣,見效快,但是隻要蝗蟲入境,損失是免不了的。



三隻以上的蝗蟲都不敢聚堆,因為夠一串了

如果蝗蟲數量比較少或許靠吃可以解決問題,現在有將近4000億隻蝗蟲,光靠吃能吃幾隻?而且人吃蝗蟲的速度絕對沒有蝗蟲吃糧食的速度快,何況蝗蟲一天飛行150公里,人不可能追著蝗蟲抓著吃,4000億隻蝗蟲入境,絕對是災難,不要太樂觀了。


視野新觀


泱泱大中華,智慧五千年,什麼牛鬼蛇神都戰過,還懼幾隻非洲沙漠蝗蟲?對我們來說,完全可以把蝗蟲變害為寶,變成“黃金蟲”。當然,也不能掉以輕心,做好未雨綢繆工作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到達印、巴兩國的非洲蝗蟲大軍已達到4000億隻之多,對於飛行能力如此強大的非洲蝗蟲來說,進入印巴等於就是到達了我們的家門口了。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地區溫度還較低,蝗蟲們還不喜歡。據專家稱,歷史上我國雲南也曾遇受過非洲蝗蟲的侵害。也就是說,它們的祖宗曾經光臨過我國。如果它們到達緬、泰、老、越地區,那就會直接威脅到我國。我國也有不少蝗類,如藏蝗、亞洲系飛蝗、土蝗等。這些本土皇不知道有沒有“種族歧視”,如果沒有,一旦與非洲土蝗交合,那數量就不止4000億隻,而是這個數的數百甚至上千倍。恐怖啊!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2月11日警告,3、4月份雨季更有利於蝗蟲繁殖,如果在6月旱季前蝗災得不到控制,蝗蟲數量可能增加500倍。4000億x500是多少?即二百萬億隻。這是幾十年來未出現的罕見情況,這麼多蝗蟲恐怕整個東南亞十國的莊稼都不夠它們幾天的口糧。所以說,這些非洲蝗蟲極有可能會到達我國。由於它們一天可以飛行300公里,除去停一走一停時間,用不了兩三個月就可以飛遍整個亞洲地區。

非洲蝗蟲個子大長,落體金黃,食量驚人,壽命較長,可以活到100天左右。另外非洲蝗蟲具有驚人的幾何級繁殖能力。據報道,非洲蝗蟲飛行時形成的蝗蟲氣流高達900多米,真可謂是遮天蔽日。

非洲蛤蟲肆虐北非後才趕往天氣較量但莊稼正在成長的南亞。據報道,北非地區因蝗災將有2000萬人左右面臨糧食短缺,印、巴也將有數億人面臨糧食危機。


印度政府稱,由於受蝗蟲襲擊,印、巴兩國這一季農作物可能會顆粒無收。印度農業專家稱,預計今年印、巴的糧食減產將達到30%~50%。印、巴政府均表示,蝗蟲目前每天破壞約為3.5萬人的口糧,如任其發展,國家將會無糧可收。因蝗災特別嚴重,目前,印、巴均宣佈進入了緊急狀態。

目前印巴兩國都在進行緊張的滅蝗作業,甚至連戰機也用上了。非洲國家曾用噴氣式飛機滅蝗,但這東西真的很瘋狂,它們還把飛機的進氣口給堵住或把飛機整個包圍,遮住飛行員的視線,最後他們選擇發棄飛機作業,所以用一般飛機滅蝗也非常的危險。我們都知道,滅蝗的同時還得考慮保莊稼及生態環境的安全,如果強攻,將會變成千裡赤地。所以消滅蝗災實際上難度很大。


如果非洲蝗蟲真的來,我們有什麼辦法消滅它們呢?當然有。

一,有高水平的預警系統。首先我們的害蟲預警水平已達到先進的高光臨控(衛星監控)階段。這就給我們比較充足的預警時間。當蝗蟲到達前天羅地網早就準備好了。

二,有特效藥,有足夠的噴藥飛機(包括無人機)。我國生產的滅蝗特效藥應該是屬於緊急狀態物資,沒有大蝗災這些藥是不允許隨便銷售的,因為得考慮生態系統的平衡。

三,傳統殺蝗法。所謂高手在民間,祖上流傳下來的、自創的應有盡有。十年前省三縣鬧蝗災(從哈薩克斯坦過來),智慧的民間人士還沒等那倒黴的幾十億只蝗蟲反應過來,高手們只用了幾天時間就全部抓得一乾二淨,甚至有些人還到蒙古蹲點守,可惜情報不靈蝗蟲不來而悻悻而歸呢。變害為寶是我們的傳統智慧,很多人因賣蝗蟲而發家致富,從此人生一路開掛。蝗蟲在其他國家為所欲為,但如果真到我國,那將會改變許多“閒人”“懶人”的命運,成為他們致富的寶貝資源。真的,搞不好很多農村光棍因蝗發財告別單身,很多貧困戶將一夜暴富。

四,變害為寶。我國需要巨量的飼料,每年僅進口飼料商品如大豆、玉米等就是千億美元以上。如果幾千億隻蝗蟲不小心光臨,恐怕會有數百萬人加入捕捉的隊伍。麻袋裝金子,誰不幹,一天一個至少能裝一兩千公斤吧,最低按一公斤10元批發價算,兩千斤就是2萬元。還到哪裡淘金,這就是金山。一個月下來就能成百萬富翁,誰不幹。我國是養殖大國,這麼好的免費天然飼料還上哪裡找去。
(拼多多價格)

五,人民戰術+吃海戰術。我國是動員能力很強的國家,如果蝗蟲真的來,捕殺不快時也可以動員軍隊、民兵、農民、學生等加入。

另外,我們食客們將節約好幾個月的下酒菜。烹飪高手們自然不會錯過這麼好的發財機會,將會創新出百種美味蝗餚。到時已是春夏季節,各大夜市飯莊將以驚人的速度像吃臭豆腐一樣消滅掉這些巨量的美味的非洲“蝗豆”。

可以想象,到時不光吃,搞不好還會發明什麼比如非洲沙漠大蝗養生灑等等,不僅如此,到時各類蝗料加工廠將雨後春筍段冒出來。可以想象,這會解決多少人的家門口就業,這是多大的財富璉條。所以,非洲沙漠蝗蟲們,如果你們願意放下屠刀造福一方,你們就來吧!


神碼人生大國觀察


蝗蟲災害在五六十年代經常發生,特別是每年的三四月份小麥拔節期和六七月份包穀抽櫻的季節。那個年代農藥很少,噴霧器一個生產隊最多不過三個,一但發生蝗災,幾乎方園幾百裡地的人都要餓肚子。三年自然災害(57一59年)給生活那個年月的人心裡烙下了一生難忘的印記。那就是蝗災和旱災。這兩災一般是同行的,發生旱災必然發生蝗災。

進入八十年代後,各種農藥走進農業市場,噴霧器也是農家必備之物,稍有風吹草動,幾個小時就搞定了,所以,近三十多年來很少有蝗災禍害農人,偶爾出現小片災情,最多兩天就收拾乾淨了。各類氟,氰,磷類的殺蟲劑都可有效的殺滅之。

蝗蟲災害在眼下的我國,就不是個事,請教寬心。當然也不能不當事,馬虎大意還是要吃虧的。











董滿憲



從東非遠渡重洋來到巴基斯坦、印度的蝗蟲,導致了嚴重的災害,這些蝗蟲會飛到我國作孽嗎?基本上不會。我國的輸入性蝗蟲主要來自於哈薩克斯坦。

人類不僅得與新冠肺炎、埃博拉、甲型乙型流感等等等的病毒戰鬥,還必須與蝗蟲蝗災頑強搏鬥不息,全世界的許多國家都經常發生蝗蟲災害,損失慘重,最嚴重的一次是數十年前發生在美國加州,造成了1160億美元的損失。

從去年12月起,東非的索馬里、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烏干達等國發生了極其嚴重的蝗災,聯合國糧農組織2月12日表示,東非的蝗蟲多達3600億隻,組成許多個攻擊性極強的蝗群,每個煌群少只4000萬隻,長達60公里,寬達40公里,對農作物的摧殘非常嚴重,東非的1900萬人民受災,有可能爆發饑荒等人道主義災難。


東非的蝗蟲每天移動150公里,去年底就遠征到巴基斯坦全境、印度的西部(古吉拉特邦、拉賈斯坦邦),會不會遠航到我國,造成嚴重的蝗災?

農業專家的意見是不會的,首先是這些來自東非的蝗蟲已經在巴基斯坦產卵,孵化新一代蝗蟲,遠距離飛行的能力極大地削弱了;其次,高海拔高寒氣侯的喜馬拉雅山阻止了蝗蟲飛行到我國;再次,蝗蟲生存的適宜溫度是24℃-38℃,而我國的春節除海南等地外,都遠低於這個溫度,不適合蝗蟲生存。

巴基斯坦、印度的蝗蟲雖然不會飛越到我國,但我們一直與蝗災作搏鬥,西北地區的蝗災普遍比較嚴重——主要是來自哈薩克斯坦的輸入性蝗蟲。


那麼,有辦法消滅蝗蟲,消除蝗災嗎?沒辦法根治,即使去大規模捕捉蝗蟲,將它們油炸、作串燒烤等等也不行,因為蝗蟲的數量實在是太龐大了,比蟑螂、老鼠還多。

而防治蝗蟲災害的有效辦法,主要有二個,一個是建立起完善的蝗災監測、預警與防治的長效機制,並且有充足的人員、資金、設備的保障。我國早已建立這樣的機制,不僅有囯家級的防治蝗災指揮部,各省市縣也都設立了這樣的指揮部,整個體系世界領先,防治效果比較好。

另一個辦法就是監測到蝗蟲的產卵地,以空中噴灑化學殺蟲劑的方法殺死蝗蟲的蟲卵。最佳的噴灑時間是清晨,因為蝗蟲是冷血動物,在太陽昇起(天氣變暖)前是沒有活動能力的。


飛狼


我感覺長得好像不一樣了,我看你好像身上有毛呼呼的毛啊!他在滿天上飛呀

哎呀,我們那裡的麥子就是4月20幾到五月,端午節我們就可以做饃饃吃了啦!

他那個樣子,大概就是四輪20幾來的

他好像是個妖怪,什麼時候來?不知道什麼時候走也不長

多的很,都跟他們拍的一樣,在天上飛

我們住的是山坡啊!人走的路有一隻快,就給山路18彎的路演,頭天在那邊山上,天亮他都在我家門口,滿天上飛地上跑,哎呀,樹上跑

松樹椰子,我們那裡的松鼠有洗臉盆子那麼粗,一根一根的,哎呦,滿山都是她吃的觀雨樓,就就跟用火燒了一樣,滾滾滾著,唉,有的麥子正往家裡收,唉,他怎麼吃的?我咋不知道,反正它吃光

國家給的有藥,叫農民弄些頭,弄些樹葉子,燒灼燒那個吭氣,還拿了個氣孫譚

反正堅持了幾天沒見了,沒啦!

我感覺他像蜻蜓,在空中飛,反正我看了身上有毛,我還沒有仔細看他身上有沒有味道


可可我可我不要可我不


我可以負責任地說,當然有辦法了,但是也會有非常大的損失。

就拿這次yi情來說,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比我們做得好,但是損失也是巨大的。

新中國成立初期,曾經深受蝗災的困擾。和這次的東非蝗災不同,威脅我們的主要是東亞飛蝗,主要分佈於黃河中游地區以及淮河流域。

比如說1952年的蝗災,將近600個縣市受災。1955年爆發的蝗災,曾經造成受災面積高達幾百萬畝……

在新中國建立初期,蝗災以兩三年一次的頻率困擾著我們。那麼當時是如何撲滅的呢?

在1951年的時候,我們制定了一個“打早、打小、打了”的策略,基本上是採用了因地制宜的方式,哪裡有蝗蟲,就把它消滅在哪裡。但是由於條件限制,主要還是以人工撲打為主。

後來隨著蝗災的日益嚴重,消滅蝗蟲也從經濟任務上升到了zz任務。各個受災嚴重的地區,也成立了專門的指揮部,以責任制的方式,帶領全國人民投入到了撲滅蝗蟲的任務當中。

▲當時的宣傳畫

在這樣的嚴格治理下,又化分出了滅蝗大隊、滅蝗中隊、滅蝗分隊以及滅蝗小組。基本上每個人都有一片管理範圍,只要出了問題,一定可以找到相關負責人。

說白了,還是靠人。也正是這種人山人海戰術,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蝗災問題。但是總有一些照顧不到的地區,也會造成蝗蟲時不時地捲土重來。

終於在1955年左右,又提出了防範重於治理的口號。其實歷來的蝗災都是如此,一旦形成起來,人力根本無法控制。等到控制的時候,也已經造成了相當大規模的損失。

如何防範呢?重點在於找蟲卵、找幼蟲、找成蟲這三個環節,為此還特別建立了預測預警機制。一旦發現端倪,立刻上報,也沿用了之前的打早、打小、打了的方針。

後來還形成了一句口號——捕蝗不如捕蝻,捕蝻不如挖卵。所謂的捕蝗就是捉成蟲,蝻可以理解成是幼蟲,卵就是蟲卵了。當然了,在治理的過程當中,我們也走了很多的彎路。

▲人工鋪打的效率低。

正如上文所說——捕蝗不如捕蝻,捕蝻不如挖卵,最好的治理時間就是趁著蝗蟲還是蟲卵的時候,把它消滅掉。為此,當時掀起了一股挖卵熱潮。

雖然挖出了很多卵,但是也造成挖過的土地深淺不一,給蝗蟲創造了不同的條件,結果就造成了有的蟲卵孵化的早,有的蟲卵孵化的晚。由於時間不一樣,反而延長了蝗蟲災害期。

後來吸取教訓發現,總是靠人鋪打也不是辦法,隨著科技的進步,又加入了醫藥等器材。因此,後來就演變成人工為輔,醫藥器材為主的局面。

隨著藥械等工具的介入,治理的速度大大提升。比如說1953年的一次蝗災,7天時間就消滅了2.5萬畝的蝗蟲。效率不僅高,還沒有耽誤當時的生產。

在有了明顯的成效之後,開始培養專門的滅蟲人員,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其實除了藥械滅蝗之外,當時的飛機也派了很大用場。相對於人工來說,又是一個大大的提升。

不過,不管是早期的人工鋪打,還是中期的藥械為主人工為輔,亦或是飛機的介入,大多都是治標不治本。如何能夠從根本上治理蝗蟲?一時間成為了當時的研究方向。

經過研究發現,困擾中國的東亞飛蝗的分佈和氣溫以及降水量有著密切關係,如果能夠改變這些條件,是否能夠改變蝗蟲災害的局面呢?

果然,經過實施之後發現,這種方式確實有效。那麼如何改變氣溫以及降水量呢?經過實踐發現,開墾荒地、修建水庫以及植樹造林等方式,可以大大改善蝗蟲的棲息環境。

就拿河南周口地區舉例,截止到上世紀60年代底,挖了6000多條水溝,排澇面積高達60多萬畝,修建了近150個閘壩,徹底的改變了蝗蟲的聚集地。

到了上世紀70年代底,人民日報刊文稱:危害我國數千年的東亞飛蝗之災,如今已被我國人民和科學工作者控制住了。我國已經連續十多年沒有發生過蝗害。

如今都是2020年了,最近一次蝗災還是在2002年。如果困擾印巴地區的蝗災發生在中國,第一年可能束手無策,第二年將會大大改善,第三年可能會徹底治理。


史之策


評估一下,看蝗蟲來我國有多大可能?如果可能大,就要想辦法。先幫助鄰國滅煌蟲,御蟲於國門外。既使少數蝗蟲跑過來,成不了大災。發動群眾,張網以待,運用高科技,消滅入侵的蟲害。巴基斯坦是友好國家,幫助他們能增進友誼,共同消滅煌蟲,一部分也是為了我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