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趙匡胤、李世民、康熙、嬴政、劉徹、曹操關押在密室裡,只能活一人,誰能勝出?

劉宴君610


這個問題有意思。咱們先排除幾個,

第一個排除康熙

對不住了康熙帝,誰讓你髮型這麼另類呢。

就這副打扮,肯定第一個被圍毆。那五位誰沒跟異族交過手?

秦朝在北築長城,防的是誰?劉徹窮兵黷武,為的是啥?曹操佔據北方,也必須擋著異族。李世民、趙匡胤是皇帝,當然免不了與異族打交道。

別說李世民有胡族血脈,人家姓李,是天可汗。


第二輪淘汰的,是嬴政和劉徹

之所以把他倆並列到第二輪,因為這兩個人都有硬傷。

嬴政有呼吸道疾病,“鷙鳥膺,豺聲”。而且祖傳的活不長(除了他太爺爺嬴稷命長,可那是因為嬴稷的母親羋八子有長壽基因,姐弟三個都能活)

而劉徹就更倒黴了,他是這群人中唯一沒經過亂世,沒上過戰場的。


第三輪淘汰,曹操

剩下的三位都是上過戰場的創一代,但是曹老闆有個不定期犯的頭風病。

另外曹老闆個子矮,打架的時候可能吃虧。

(對不起我瞎說的,真的不是黑曹老闆😂😂)


下面是決鬥了,剩下的是李世民和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是有名的武功高,李世民是三項全能(打天下+治天下+奪嫡)。

究竟是趙匡胤以武力勝出,還是李世民以智謀取勝,我也說不準了。諸位見仁見智吧


稚舒筆談


  在絕對力量面前,一切權謀算計都是枉然!

  六位帝王中,趙匡胤是毫無疑問的第一強者,並且,如果兌換成武力值的話,趙匡胤是一百,那麼,李世民70,曹操60,康熙50,贏政、劉徹40。

  在格鬥中,毫無疑問趙匡胤會活到最後。

  有朋友說,趙匡胤比較善良,沒有濫殺功臣,權謀上也比較弱,因此會被李世民、曹操等坑陷。其實,趙匡胤的權謀絲毫不在李世民、曹操等人之下。

  要知道,李世民之所以能夠奪得天下,一個重要原因,他本就是前朝勳貴,屬於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李世民的父親唐高祖李淵,與隋煬帝乃是兩姨夫。李世民家族背後同樣都是關隴大家族。

  曹操的父親曹騰也擔任過朝廷大司空,是三公之一,與袁紹等人很早就是京城著名太子黨。換言之,都是有背景的人。

  可是,趙匡胤卻是從小兵做起,靠著將腦袋掖在褲腰帶中一路殺伐,成為後周第一將領。

  並且,在周世宗臨終前,恰恰有“檢點做天子”的謠言散播,周世宗特意將當時的檢點張永德(後周太祖郭威的女婿,柴榮名義上的姐夫)罷免,轉而提拔趙匡胤出任殿前都檢點。

  然而,在周世宗去世沒半年,趙匡胤就發動了陳橋兵變,並且,是兵不血刃一舉奪取江山。

  趙匡胤奪取京城後,傳檄天下,原來後周國土中只有兩個節度使表示反對。於是,趙匡胤親率大軍遠征,一戰(實際上是一天)擊破敵城。

  因此,趙匡胤無論是在心機上,還是權謀,還是果決上都絲毫不遜色於其他頂級帝王。他所欠缺的,只是一個大時代背景而已。

  若非趙匡胤出生時,契丹(遼國)早就成為亞洲第一強國,宋朝也不至於國土那麼小。


葉之秋


如果把趙匡胤、李世民、康熙、嬴政、劉徹、曹操都關在密室裡,能活下來的,只能是體力、智謀最佳的那個人。

最先出局的肯定是嬴政、劉徹這種。

秦朝統一六國,漢武帝開疆拓土,都不是因為這兩位有什麼蓋世武功,也沒多少“御駕親征”的事蹟。

他們能夠成就功業,本質上是手底下有蒙恬、衛青、霍去病等能臣武將,這些人一死,或者是秦朝氣數將盡,或者是漢武帝后期連吃敗仗,透露出他們的真實水平。

總之,這想都不用想,直接就會被幹掉。

剩下的四位:趙匡胤、李世民、康熙、曹操,才有一較高下的資格。

這幾位各有優勢、劣勢。

若論武功,肯定是李世民、康熙居首。無論是功業,還是個人的身體素質,這兩位都是最強的。

但是呢,康熙有個劣勢——那就是他是在場唯一的少數民族皇帝,有可能遭到集體的圍毆。當然,如果身體物質極強,一起上也未必能奈何人家。

總的來講,最後的四位誰都有可能留下來,也有可能一起死。


HuiNanHistory


康熙剛剛進到室內,還沒搞清怎麼回事兒,耳朵剛聽到一聲“且慢”,胸口就中了一箭,隨即又被兩把寶劍刺中。

看著倒下的康熙,趙匡胤指著李世民、嬴政、劉徹三人:“你們下手也太快了吧!”

“匈奴!”、“匈奴!”、“鮮卑!”

趙匡胤氣得直頓足:“什麼匈奴、鮮卑的,他是契丹。”

“戚~,我們才不管他是什麼蛋?全打!”

趙匡胤道:“咱們可以把他活捉,用他換回燕雲十六州!”

嬴政道:“當年我們七個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他們也不敢南下。我統一後可是把他們都趕得遠遠的。”

劉徹道:“我可是把他們打得找不著北,啊,找不著南。”

李世民道:“你可知道我當年版圖有多大?”

趙匡胤道:“就知道打,做事時能不能動動腦子!”

趙匡胤隨即指著嬴政道:“你厲害,怎麼這麼快就亡啦?”又指著劉徹道:“你最後還不是把國力給打空啦!”

趙匡胤又指著李世民道:“你,你……”

李世民一瞪眼:“我怎麼啦?”

趙匡胤道:“你們當年也曾向鮮卑稱臣!”

趙匡胤話兒還沒落,身上就捱了三下,招招致命。

李世民看著嬴政、劉徹,指著地上的趙匡胤道:“別聽他瞎說,我當年也沒有修過長城,也沒有把國力打空。什麼向他們稱臣過,那都是野史。我打得他們都稱呼我為‘天可汗’。”

李世民剛說到這裡,指著自己的兩肋道:“你們這招兒是不是叫做‘兩肋插刀’?啊,兩肋~插~劍……”

康熙、趙匡胤和李世民都死了,室內忽然就安靜下來。嬴政、劉徹聽到了一個角落傳來一陣鼾聲。

兩人朝著鼾聲方向扭頭一看,居然還睡著一個人吶!

嬴政和劉徹也不管,各自找了個角落坐下休息。過了一會兒劉徹就沉不住氣了,站起來就朝睡著的那人走去。

嬴政什麼場面沒見過,就勸劉徹別過去。劉徹也不聽,徑自走了過去。

劉徹伏下身去準備叫醒那個人,卻被那人一刀刺中胸口。嬴政不由得嘆了口氣道:“哎,年輕人畢竟是年輕人,還是沉不住氣啊!”

那人刺死劉徹後坐了起來,看了看嬴政道:“我夢到過無數次這個場景,可是很多人都說我是裝的,都罵我是奸雄!”

嬴政道:“你是誰?”

那人道:“俺爹對我說,做人就要有夢想,有了夢想才能有所得。所以俺爹給我起名‘孟德’。”

“原來是曹操啊!”嬴政聲音很平淡。

曹操卻對嬴政充滿了興趣,於是曹操坐到嬴政身邊問道:“我有件事兒想請教一下!”

嬴政見曹操向自己請教,心中甭提多高興:“那你問吧!”

曹操問道:“你爹到底是哪一個啊?”

嬴政瘋了一樣把劍刺向曹操,曹操倒在地上後擠出一句:“人家就是好奇嘛!”

“啊~,啊~怎麼老是有人提這個問題啊!”嬴政在室內揮著劍不停地喊著。

“聽,那是不是陛下的聲音?”

門外四名武士循著聲音找來,門外的石頭上赫然刻著“蘭池”。

始皇為微行咸陽,與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盜蘭池,見窘,□□擊殺盜,關中大索二十日。——《史記》

所缺兩字經專家考證,遂補成“武士”二字。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寄暇學宮


哈哈哈,帝王版大逃殺,有意思。

毫無疑問,第一個先被弄死的是康熙皇帝。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別的不說,就這愛新覺羅.玄燁這個名字和他那剃光了半個腦袋留著長辮子的髮型,估計就能成眾矢之的。

當然了,本著民族團結的美好願望,咱們不要對康熙這麼殘忍,畢竟這些人誰也不認識他一個差了幾百上千年的後輩。只要康熙猥瑣一點,便不會在一開始就被針對。

在這個隔絕了時間概念的密室裡,憑的還是心計和拳腳。

首先,作為帝王,玩弄心計可謂是看家本領,其實談不上孰強孰弱。秦始皇嬴政,從小就是合眾連橫教育,而且還扳倒了呂不韋這樣一座大山,肯定不傻。漢武帝當然也不差,一道推恩令就足以說明他有多腹黑。

至於曹操,那簡直就是個演員,熟悉三國的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作為非太子身份上位的皇帝,箇中心計,那也不會差。宋太祖趙匡胤似乎要和善一點兒,但其心計可不差,杯酒釋兵權這一招,可不是一般人玩兒得出來的。

至於最後的康熙,經過了中央集權的洗禮,估計要比大家差點兒。

但弱者有弱者的好處,只要康熙老實點兒,大家便不會首先攻擊他。

所以,最先掛掉的反而是那些強者,比如趙匡胤。

趙匡胤應該是所有帝王裡武功最強的,就算沒有盤龍棍,那一手太祖長拳也足以將裡面這群人給打趴下。

但強勁的實力無疑會成為眾矢之的,大家如果想活得久一點,必須先要聯合起來搞定這個最強者,接下里大家才有玩下去的可能性,否則遊戲就直接結束了。所以,最強的趙匡胤應該是第一個死的。

趙匡胤死後,問題就比較複雜了。個人覺得,從生存角度來想,大家應該會選擇互相抱團結盟,而不是亂戰。

那麼怎麼個結盟法呢?

秦始皇應該會和李世民結盟,因為二人都算是西北大地的漢子,當秦始皇說“額滴、額滴,都是額滴”的時候,李世民估計會倍感親切。有人會說了,那這麼說來,劉徹也應該是他們一夥兒咯?

當然不會,劉徹可是劉邦的後人,而劉邦在歷史上可是滅了秦國的,所以秦始皇和劉徹有世仇。劉徹其實應該會和曹操結盟,因為曹操雖然曾挾天子以令諸侯,還被尊為魏武帝,但其終其一生,都還是漢臣,改朝換代那是他兒子曹丕乾的。所以二人有一個臣屬關係。

那麼這時候會單出來一個康熙,這個怪異打扮並且滿嘴京味兒的麻子臉,估計雙方誰都想爭取過來。但很明顯,他們更不願意看到康熙加入對方的陣營。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康熙被優先除掉。

所以,康熙應該是第二個死的。

接下來則是二對二的雙打局。

基本上就屬於兩個戰士帶著兩個拖油瓶在打。因為曹操和李世民都是馳騁疆場,在戰場上摸爬滾打過的。而嬴政和劉徹,那就屬於從小生在帝王家,雖然會有武學教導,但畢竟沒有經歷過殺伐。

咋一看,似乎雙方勢均力敵。

但其實我更看好李世民。

畢竟是連親哥哥都敢親手射殺的狠人,其狠辣果決可見一般。在這種生死戰鬥中,往往像李世民這種人,會更容易活下來。

所以,最後活下來的應該是李世民。有人會問,秦始皇呢?

嘿嘿,以李世民的性格,秦始皇估計早就在最開始的戰鬥中當了炮灰了。除非密室裡面有柱子,能讓嬴政上演一波秦王繞柱走的風騷走位,否則他休想實現反殺。


白話歷史君


假如把趙匡胤、李世民、康熙、嬴政、劉徹、曹操關押在密室裡,只能活一人,誰能勝出?

一靠智慧,二靠武力值,三靠知己知彼。

智慧,這些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武力值

趙匡胤,李世民,曹操武功不相上下,處於超一流水準。

嬴政次之。

劉徹和康熙第三檔。

知己知彼。

嬴政

李世民,趙匡胤屬於開國皇帝,他們上馬可以在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首級,下馬可以安邦定國。

李世民、趙匡胤這二人狹路相逢勇者勝。他們是兩大陣營。嬴政是千古一帝,自然不會投奔任何一個人,他肯定獨立山頭。這樣,密室裡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劉徹也是從小皇帝做起的,他也有忍耐的功夫。

曹操也有文韜武略,可是他性格中的霸氣少了些,他為人臣子慣了。遇到這麼多帝王在一起,他首先想的是投靠誰,利用誰。

康熙6歲當皇帝,從小就生活在強敵環繞當中。康熙最會麻痺敵人,當年他一面給鰲拜加官晉爵,一面積蓄力量,終於一舉擒住鰲拜。康熙鞏固了自己的政權。

在弱肉強食的環境裡,康熙武功低,年齡小,他是最危險的一個,隨時可能被四個大人除掉。

康熙深知這點,於是他把自己偽裝成無害的小白兔,武功弱,也沒有什麼背景,只是一個小麻子而已。如果殺掉他,還有更強大的對手。

於是眾人輕視康熙,認真對付彼此。

第一輪不是廝殺,而是聯合。

康熙和劉徹投入嬴政麾下,曹操拿不定主意投奔誰,被李世民拉到自己這裡,瓦崗寨那麼多響馬都被李世民收服了,曹操也不在話下。

趙匡胤本想和曹操聯盟,結果被李世民截胡。於是他和嬴政結盟,共同對付李世民和曹操。

第二輪廝殺。

嬴政指揮劉徹和康熙去打李世民,趙匡胤使出太祖長拳進攻曹操。

李世民劉徹和康熙都是沒有上過戰場的人,哪裡是李世民的對手,這兩個人迅速被打倒,死活不知,反正是一動不動。李世民一不做二不休,直奔嬴政。嬴政還柱而走,突然拔出腰裡長劍,斷其左股。

李世民負痛,一腳踢飛嬴政,好巧不巧,嬴政撞倒了曹操,曹操如果有槊還可以和趙匡胤打上幾百回合,曹操赤手空拳又被嬴政撞倒,趙匡胤趕上前來一拳打死了曹操。

嬴政返回身一劍刺中李世民。李世民受傷倒地不起。趙匡胤乘勝追擊奪過嬴政的長劍殺死嬴政,又將試圖反抗的李世民斬了。

趙匡胤連殺三人,筋疲力盡,進入了夢鄉。這時倒在地上的劉徹突然暴起,撿起地上的滴血的寶劍刺向趙匡胤。趙匡胤睡夢之中丟了性命。

劉徹哈哈大笑,我是武帝!敢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劉徹的笑聲突然停了,一把匕首從後刺入。

康熙:我是聖主!不服來戰!

康熙留到了最後!


潤楊閬苑


這是個開放題,我就說說個人觀點吧!首先,問題裡提及到的六人,按照語言分,康熙第一個被淘汰,當時的北京話與長安話是不互通的,其餘五人能夠溝通,因此鄉音很重要。

如果按照報團取暖,先除掉最強者,趙匡胤必須被除掉,其南征北戰,自身武藝高強,是其他君主難以對抗的,李世民與曹操次之,嬴政,劉徹,康熙再次之。


從智謀上,曹操從縣令起兵,最終戰勝無數強敵統領北方中國,除去用兵指揮調度,同時也精通陰謀策略,相比較出身帝王的嬴政,劉徹,康熙高出一截,比趙匡胤與李世民也更佔據優勢。

綜合實力李世民最佔優勢,其人緣最好,既能聯結諸侯,又能禮賢下士,將敵人轉化為朋友,唯有趙匡胤能與之匹敵,至於嬴政,劉徹皆以暴虐著稱,曹操和康熙多疑猜忌,難有真朋友,所以綜合實力李世民勝!

因為是開放式題目,所以筆者只是列舉六位帝王的優劣勢,相對而言在封閉環境裡,需要智慧,武力,與人格魅力,還需要特定的外界刺激,因此李世民勝率有可能更高!


多臻貴


這道題很有意思!

趙匡胤:來,給我披一件黃袍。

李世民:密室定然有門,有門就當玄武門。

康熙:看我的面子,讓我先走行不?

嬴政:我最擅長滅國。

劉徹:待我猥瑣發育。

曹操:說曹操曹操到,跑得最快!

閒話到此為止!

既然假設了,咱們就別計較那麼多,什麼謀略啊指揮啊,在唯一生還的機會下,想必同盟根本不會存在。

那麼要想活著出去,就用排除法。

首先排除康熙、劉徹。

這兩個人沒有真正上過戰場,武力值不確定,先被砍死。

再就是嬴政和李世民。

雖然,嬴政的“繞塔強殺”刺客荊軻,李世民是個玩箭好手,但在密室中,他們應該發揮不出真實水平。

最後就是趙匡胤和曹操了,他倆都是一步一個腳印,打出來了的江山社稷。

曹操如果沒得實力,哪裡敢去刺殺董卓?

玩刺殺,在密室裡,活下來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既然是密室,要看這密室多大,如果沒有多大,最後活下來的,應該是趙匡胤。

老趙出身將門之後,自幼學習武藝,關鍵他還是個無數理論家,自創一套拳法,名為“太祖長拳”,《天龍八部》裡,蕭峰就曾使出太祖長拳,打得群雄低頭。

所以,老趙的拳法水平,應該很高。

活下來的幾率,可能是最大的。


昨夜夢迴


密室存活,有意思!

首先,我覺得康熙肯定先死。這幾位帝王都算得上雄才大略,肯定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設想有這樣一段對話:

嬴政:俺,秦始皇

劉徹:俺,漢武帝

曹操:俺,魏武帝

李世民:俺,唐太宗

趙匡胤:俺,宋太祖

康熙:俺,清聖祖

嬴政:匈奴? 劉徹:匈奴? 曹操:鮮卑? 李世民:突厥? 趙匡胤:契丹?

康熙卒。

所以五個人肯定先毆斃康熙,先這樣肉爛也是爛在鍋裡。

剩下五個,要麼趙匡胤死,要麼他們四個死。

我感覺是他們四個死,趙匡胤一套太祖長拳,打個十幾個人應該沒啥問題的。曹操、李世民好歹是久經戰陣,嬴政和劉徹就悲劇了,二人體力耐力武力完全不如這幾個。不過要是密室裡有個柱子的話,嬴政完全可以施展秦王繞柱大法,單挑就處於不敗之地了。

但是他們四個比趙匡胤狠辣的多,要是剛殺了康熙,趁趙匡胤不備,偷襲,也許能陰死趙匡胤。

假設他們陰死了趙大。

嬴政:劉徹小兒,就是你奪了我大秦江山?

劉徹:曹操奸賊,就是你奪了我大漢天下?

曹操:咋滴,沒老子你漢早就被滅了,老子給你延命幾十年還不知足?

李世民不能看著劉徹被打死啊,肯定得上來幫忙。

八個拳頭亂揮,四條腿亂踹。

我看好李世民+劉徹。嬴政繞柱的時候曹操給圍毆就尷尬了……

然後李世民又弄死劉徹,順利通關……


煮酒論千秋


最先over的肯定是秦始皇嬴政,因為他有病……最終能活著的,一定是趙匡胤,因為他是真正的武林高手……

一、 秦始皇患有“軟骨病+精神病”

大多人可能都覺得秦始皇身體應該不錯,因為在荊軻刺殺他的時候,他能敏捷地和殺手荊軻周旋、搏鬥,並“拔(劍)以擊荊軻,斷其左股”。

但其實,秦始皇患有軟骨病。咋知道的呢?這得從秦始皇的相貌說起。

最早記錄秦始皇相貌的文獻是《史記·秦始皇本紀》,文中尉繚描述秦始皇:“

秦王為人,蜂準,長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

蜂,即“隆”,“準”是鼻子的意思。蜂準,是說秦始皇高鼻樑。根據兵馬俑的秦人造型,可以大概估摸出“長目”應該類似於丹鳳眼。

至少,在不知道臉型的情況下,五官還算說得過去。

“豺聲”,據郭沫若考證,這是由氣管炎引起的嗓音沙啞。“鷙鳥膺”指的是胸骨突起,按照現代醫學理論,這應是缺乏維生素D引起的佝僂病。

病痛容易引起精神問題,這是現代醫學已經確認的科學理論。基於這種理論,郭沫若認為秦始皇因為軟骨病,出現了精神問題:

“(秦始皇)身體既不健康,幼年又受人輕視,精神發育自難正常。為圖謀報復,要建立自己的威嚴,很容易發展到殘忍一路。身居王位,要這樣發展也沒有什麼阻礙。結果,他是發展向著這一條路上來了。‘少恩而虎狼心’,便是這種精神發展的表徵。”

工作上:整天琢磨著滅六國一統天下,被六國貴族恨得牙根癢癢;

家庭上:日夜提防著老媽別在後宮裡給他造出個來歷不明的弟弟妹妹;

生活上:始終處於被刺殺的陰影之中。歷史上,沒有哪個皇帝遭受的刺殺比他還多……明確留下記載的刺殺,就有三次:荊軻的刺殺、高漸離的刺殺、張良的刺殺……

工作累、壓力大;與老媽的關係惡劣;再加上刺殺後遺症,千古一帝秦始皇,很難過得開心。

以上分析可知,秦始皇不論是身體方面,還是精神方面,狀況都不容樂觀。

身體不好,精神有問題,日子過得又累又壓抑……這種狀態下的秦始皇和其他幾人pk,最先over的一定是他。

二、 武林高手趙匡胤

在我國曆史上,歷代開國皇帝,大多都被描述成武林高手:萬軍之中奪敵人首級如探囊取物,妥妥的高手範兒。

但實際上,這都是史官們拍的馬屁。真正稱得上武林高手的,只有一個人,就是趙匡胤。

趙匡胤的爸爸趙弘殷便是一個擅長騎射的猛將。趙匡胤從小耳濡目染,跟著爸爸學槍學棒,練就了一身不俗的武義,再加上他膽識超群,故而在軍中的表現十分出色。

後來,在跟隨周世宗柴榮東征西戰的過程中,他的武義得到了不斷的磨練,越發地精進。柴榮死後,他更是憑著卓越的戰功和韜略登上了帝位,君臨天下。

據史書記載,趙匡胤的武功主要集中在拳法和棍術,這兩項武功在戰爭中被他提煉成完整而系統的武術套路。

(1)趙匡胤的“太祖拳”

趙匡胤的拳法被後人稱為“太祖拳”,在武林中很有影響力。

明代抗倭英雄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記載:“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長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化拳,名勢各有所稱,而實大同小異。

這項記載說明:趙匡胤擅長的長拳有三十二種套路,此外,他還精通六步拳、猴拳、化拳等幾種拳法。

不但戚繼光這麼稱讚,他的武術老師唐順之也對這套長拳頗為欣賞,在相關記載中,他指出,趙匡胤的長拳在明朝被稱尊為“趙家拳”。

因這套拳法善於用腿,在實際的作戰中,效果相當顯著,又有“神拳”之美稱。

除了“太祖拳”外,趙匡胤還創造出了不少拳勢,但遺憾的是,這些拳勢除了“探馬勢”外,基本都失傳了。

戚繼光在《拳經》中記載:“探馬傳自太祖,諸勢可降可變。進攻退閃弱生強,接短拳之至善。

唐順之曾說道:“凡打法行著多從探馬起”,這句話點明,探馬勢,是一個變化靈活的招式。

戚繼光說:“挪更拳法探馬均,打人一著命盡”,他認為,把“探馬勢”與拳法結合起來應用,能一拳將人至於死地。

這些記載都說明:“探馬勢”威力巨大,是攻守皆可的禦敵絕招。

“太祖拳”和“探馬勢”對後世武林影響深遠,直到明清時期,山東和江南某些地區的武林人士,還在世代傳教。

毫無疑問,這樣的拳法,是我國長拳之中的精華。

(2)棒術的開山鼻祖

除了拳法,趙匡胤還有第二種絕活——棍術,威力頗大的“騰蛇棒”就是他創立的。這套棒法共有三十六路,趙匡胤也因為這套棒法被後世兵家和武林人士譽為“棒術的開山鼻祖”。

《水滸傳》中寫道:宋太祖“一條杆棒等身齊,打四百座軍州都姓趙。

這一情節並不是施耐庵杜撰的。

據宋代著作《鐵圍山叢談》中記載:趙匡胤在未發跡前,經常手提一條鑌鐵棒遊歷天下,憑著這根鐵棒,打遍天下無敵手。

這條鐵棒非常重,趙匡胤在天長日久的使用中,在棒上留下了鮮明的指痕。

到了北宋末年,蔡京的孫子——蔡絛,出入皇宮時還親眼見到了這根鐵棒。這說明,這根鐵棒是真實存在的。

趙匡胤武功高強,卻不藏私,他將自己獨創的拳法和棍術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了手下的將士。

據宋人所編的《宋朝事實類苑》所載,宋太祖趙匡胤研究了一套獨特的方法來訓練禁軍,為此,他還經常親至校場,指導將士們練習武藝。

為了提高將士們的積極性,他還組織武術比賽,並設下優厚的賞賜作為勝出者的獎勵。

趙匡胤這位“武術發燒友”,身邊常常跟著十來位武林高手,以便他切磋武藝。他的拳法和棍法,極有可能是由這些人傳向民間各地。

今天,河北、山東及東北某些地區,仍有自成門派的太祖拳法。

相傳,民間的“九龍棍”、“蟠龍棍”,與趙匡胤的“騰蛇棒”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歷史上有不少假借皇帝名頭的拳法和棍術,但那大多是不靠譜的。與這些人不同,趙匡胤卻是名副其實的“武林高手”,他也憑藉著自己高超的武藝,贏得了後世兵家和武林人士的推崇,是帝王武術領域的number 1。

患上佝僂病和精神病的秦始皇最先over之後,還剩下這幾位:趙匡胤、李世民、康熙、嬴政、劉徹和曹操。

雖然李世民有玄武門之變的戰績,康熙有擒鰲拜的戰績,劉徹有收拾匈奴的戰績,曹操也有各種東征西戰的戰場實戰經驗。但這些戰績都不是他們獨自完成。

若是關在密室單獨pk,在健康狀況都差不多的情況下,當然是誰的武藝高強,誰笑到最後了。

所以,最後活著的,一定是武林高手趙匡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