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疫情严重,要不要接回英国的1.5万小留学生,你怎么看?

贺州大云


接可以接,不应该国家包机吧,难道只有英国的孩子是孩子,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留学的就不是孩子了?要接一起接!这个跟1.5万和一个没有关系!家长为什么不亲自出国自己接回来?要想接回来总有办法吧!


暴走小嘉


先亮明观点,要,一个都不能少!但怎么接?接回来怎么办这件事情要想清楚。

事情的由来

这件事是这样的,我们国家在英国有1.5万小留学生,本来有一部分买了2月份回国的机票,但是考虑到当时国内疫情严重,英国学校建议他们留守在英国,结果现在英国爆发了疫情,学校关闭了,留学生们无法继续住宿,而且回国机票一票难求,有的寄宿家庭已明确拒接接收中国留学生。现在,很多英国到中国的航班都已经停飞,还有一些国家对中国人取消过境,造成连转机都无法实现,而国内家长也因为签证的问题无法飞到英国去陪伴,造成小留学生们越发恐惧紧张,心理压力很大。

政府的态度

近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记者发布会上提到,有部分家长(166个家庭)集体向中国外交部、驻英国大使馆发送了一份《关于对滞留在英国的未成年中国小留学生开展领事保护的申请》,希望中国政府能够组织包机,尽快送这些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回国。家长愿意支付相应费用,也完全愿意服从中国政府的防疫措施,让孩子回国后居家或者集中隔离。刘晓明说,一是正在与英国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加开商业航班;二是与国内相关部门商讨,增开商业航班或者包机,将孩子们接回国;三是尽一切力量保护好孩子。

优博观点

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都是持支持的态度,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是中国人。政府应该允许他们回国,特别是对未成年的留学生,由于他们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不足,在必要的时候,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比如尽量协商增开商业航班,或者采取包机的方式,我的理由是这样的:

我想我们和国家的关系就相当于子女和父母的关系,此前湖北省发生了大规模的疫情,就相当于我们的一个兄弟得了传染病,作为父母的肯定是把他隔离起来,这样可以避免其他的孩子生病,这也就是我们采取的封城措施。同时,还会组织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帮着家长做事,比如说买菜做饭,收拾卫生等等,这就对应着各地捐赠物资和援鄂医疗队的工作。现在出现了海外疫情,就相当于我们有一个弟弟在外地学习,听说那边情况不好,这个弟弟要回家,当然他可能没病,也可能已经感染了,朋友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做父母的,你会不会让他别回来了?会不会拒他与大门之外?想清楚了这个就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积极的救助海外小留学生了。


当然,我知道一定有人会说,当初我们封城就是不让疫区的人到处走传染别人,现在英国是疫区,这些人就应该学习一下湖北人,老老实实的的在英国待着不要回来,这么说好像很有道理,但其实现在的英国和湖北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我们可以举全国之力支援湖北,救助武汉的病人,而英国采取所谓的群体免疫,就是说感不感染上,能不能挺过来全是听天由命了,在英国的中国人完全得不到任何的救助,这个是最大的区别。

至于怎么接?这个要看政府的协商以及最终的可行性,毕竟疫情当前,很多事情都要综合考虑才能成行,但无论哪种方式,飞机票肯定是由家长出,包括后续的隔离费用,以及如果孩子未在中国参加医保还会产生可能的医疗费用,都应该有个人自理。


优博数学


接回来可以,但前提是尽量不给国内的人添麻烦,不能给国内已经稳定的疫情增加变数。

两条原则吧:

1.政府可以出面组织包机接回国,但不是无偿的,费用由学生家长承担。一年几十万的学费出得起,当然也不会在乎这几万块的费用;

2.回国后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实施医学检测和强制隔离,不要求超国民待遇,不给国家添麻烦。

能做到以上几点的,依然是中国的好孩子,我们欢迎你们回来。


天涯史馆


唉!说真的,答题我知道,开通收益之后回答问题是可以挣钱的,提问问题在没有活动的时候其实应该是没有收益的吧?

我就不明白了,人家的孩子,要不要回来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准确的说是孩子们的监护人以及孩子自己的意愿来决定的事情。

我们这些外人说“要不要”算怎么回事儿?

为什么只是英国?

为什么不能是美国?

全世界累积确诊人数超过500人的国家已经达到了25个,而这其中一道理近50000人,西班牙、伊朗和美国近20000人,德国、法国也都超过了10000人。

注意!

上述疫情最严重的几个国家里并未有英国……

而且不是只有英国才有留学生,也不是只有英国才有“小留学生”!

他们现在不是回不回来的问题!

而是如何回来的问题。

英国目前的防控疫情操作有点让人搞不懂,当然,其他几个国家显然也是连“作业”都不会抄。

在此之前我们还看到有人拿着新加坡成功的例子去替这些国家辩解,但是现实啪啪打脸!

现在的问题是各国因为防疫使得航空收到了很大的影响,英国这些小留学生们20日开始停课了,但是题目当中能够购买到回国机票的最早也得3月底,而更多的则是要到4月初。而他们的年龄也决定了要求他们转机是不现实的,反而更加危险。

这种情况下,我们难道不该担心孩子们的安慰问题吗?

为什么人们却对“要不要”、“回不回”、“谁花钱”等等问题非常的乐此不疲呢?

我认为主要就是两种心理:

1、幸灾乐祸的仇富心理;

2、对国内疫情防疫压力的担忧。

只不过现实中前者总是会拿后者来掩盖一下自己的真实本意……

最后再一次告诉题主:国家没有明令禁止入境的情况下,所有入境人员是否应该回国以及如何回国是他们自己家的事情。

当下疫情尽管很严重,但是还没到“撤侨”的地步,所以“要不要”这种问题跟本没有一毛钱的意义。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孩子是无辜的,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说是应该救助的。

而一些小留学生的家长是无耻的,他们对成就其事业的祖国没有丝毫感恩之心,平时在孩子面前极尽诋毁中国之能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刻下祖国一无是处从而一无所恋的烙印,长大学成后宁愿在外摇尾乞怜,甚至助纣为虐也不愿回报国家,现在遇到困难了,发现他们心目中的所谓天堂帮不了你了,就又厚颜无耻地找平时眼中一无是处的国家寻求帮助,而不考虑国家和人民付出多大的牺牲和代价才换来这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国内还有多少莘莘学子还待在家中渴望开学。这种极端利己主义的家长连中山狼都不如,他们之所以忍心把那么小的孩子送至国外接受教育,其实用意很明显,就是要让孩子尽早融入当地社会,做外国的花朵,以便以后成为地地道道的外国人。他们这样做想过祖国的感受吗?难道国家搞改革开放就是为了让潘石屹之流的白眼狼先富起来,之后再用祖国给予的财富帮别国培养人才?数祖忘典,猪狗不如;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鉴于此,希望国家能在欠发达地区找一地方,修建隔离场所和所需医院并依法合规正常收取费用,与其让这些家长们借教育之名把财富外逃,还不如为老少边穷地区做些扶贫贡献。


忠144011159


这就好比,我觉得现在的公司垃圾,干得不开心了,然后主动跳槽到另一个三观不是很一样公司。干了一段时间,另一个公司经营不善了,我又想回来公司过度一段时间,且前提是只要另一个公司经营稍有好转,我立马就这边辞职然后过去。不知道现在公司老总会不会让我暂时回来一下?


零亦非空


从你入境英国那天算起,如果你连续性并且合法在英国居住超过10即有权申请英国永居。你不仅需要有合法可以算在永居里的签证(实习签证等诸多签证除外),而且在 10 年当中,你单次离境天数不得超过 180 天,同时在 10 年内离境总天数不超过 539 天 ,可谓“十年中英两茫茫”。

时间成本:10年

资金成本: 10年*至少40万元生活学杂费=至少400万元

不过这条路大部分是从孩童时代就来英国读书的学生们会走的路,比如13岁来英国读书,23岁大学或者研究生毕业顺便也就拿到绿卡了


梅津钓叟


英国有一项移民政策,小学中学留学时间满10年,就能获得英国国籍。这么早送孩子出国留学,就是为移民准备的,10年一到正好大学毕业,正好可取英国国籍。自己在危难时期才想起祖国的好,祖国对他们来讲只是"备胎"而已,万一哪天用的到呢,比如今天!

而这些人从小接受西方洗脑,没经历过爱国主义教育,将来就是反华先锋!


边城浪子h


爱慕英国的教育体系,接受英国的教育理念,为什么不认同英国政府的政策?不能就地隔离吗?一个人读书可以一个人隔离不行?爸爸妈妈飞过去一个陪同不行?装什么13,不喜欢中国,又不认同英国,觉得什么好都想搂一把,能教育出个什么玩意?别说什么爱国心,自幼就和父母分离的,连亲情只怕也没剩几分!还真别不承认。


臭兜妈


先不说什么贫富,也不说英国教育好坏,做为中国人,说句良心话,小学生懂什么,三观不正不懂,五谷不分不清,跟什么人在一起很重要,国内小学教育大家都知道以德智体全面发展,先学会爱国,爱家,爱社会,爱家人,爱同学,而什么都没有学和学会的小孩送国外读书,而且数量如此多,有跟风的情况,责任在你自己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