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們,才有這樣的WUHAN

因為你們,才有這樣的WUHAN

武漢晚報3月21日訊 (記者蔡欣星 王興華)3月19日上午,武昌火車站西廣場,江蘇第七批援鄂醫療隊返程,志願者雷春莉將一件繪滿櫻花的防護服,送給醫療隊。

春分時節,芳菲萬里,這是武漢最美的時候。“沒辦法帶他們去賞花,希望用這種方式讓他們把櫻花帶走,感謝他們為武漢拼過命。”雷春莉說。

春分燕子歸,帶來生機、好運和祈望。一如疫情下的武漢,有了全國的援漢醫療隊伍,才有了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變化。

來時風雨驟,去時滿園春。武漢的這個春天,美在有情有義。曾有文章解讀wuhan,水之城,大學之城,幸福之城……當走過這個冬天,我們重新用不一樣的視角——

因為你們,才有了這樣的WUHAN。

因為你們,才有這樣的WUHAN

(武漢東湖櫻花園內的櫻花大面積綻放。記者 李子云 攝影)

White:白衣執甲

因為你們,才有這樣的WUHAN

(3月8日,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61名患者治癒出院,醫療隊員們揮手告別。記者李子云 攝影)

White,白色。這個春天,白色是最讓人崇敬的顏色。

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這個城市看到了英雄,身穿白衣,奮勇向前。

3月17日,首批支援武漢的國家醫療隊踏上返程之路。此時距離1月24日除夕第一支援漢醫療隊出發,已經53天。

315支醫療隊、35000多名醫護人員,“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他們就這樣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廝殺。

他們中,有人推開戰友,一個人清理患者的嘔吐物,怕身旁的醫護被感染;有人在防護服上寫下“有我在,別怕”;有人說“這裡沒有女孩子,只有護士和戰士”……

進駐武漢48小時內,山東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中的齊魯醫院醫療隊,就編寫出武漢方言使用手冊音頻材料。提出這一想法的醫療隊隊員郭海鵬說,這是為了促進和病人的溝通交流,更好地治療。

未著白衣時,他們是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披上白衣後,他們是使命必達的戰士。以生命守護生命,把白衣作為戰袍。

Unite:守望相助

因為你們,才有這樣的WUHAN

(圖為北京協和醫院又一批醫療隊隊員換上防護服,準備投入戰鬥。北京協和抗疫一線醫務人員 供圖)

Unite,團結。

“黨中央和全國人民,永遠是你們堅強的後盾。”在武漢,援漢醫療隊與本地醫護人員,和千百萬武漢人民一起,守望相助,用血肉之軀築起這個城市的最堅固防線。

2月9日,第五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958人啟程。與其他醫療隊以省為單位組建不同,有網友形容江蘇以地市為單位的“散裝”醫療隊,看似分散但很團結。

這也是馳援武漢的各支醫療隊的寫照。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最高峰時有20餘支國家和各省份的醫療隊。醫療隊形成多學科團隊協作機制,並且可通過遠程通信手段,與後方的醫療隊形成會診。

“京”兵強將、“津”字招牌、“滬”你周全、“浙”風擋雨……每支醫療隊伍都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代號,其中,援助湖北的重症醫學科、感染科、呼吸科、心血管科和麻醉科專家達15000多名。

湖北集中了全國最優質的醫療資源,如何合理、高效地協作,救治病患?一方面原則上將醫療隊按原建制進行保留,同時根據接收地、所在地的資源需求和資源配置,使供、需之間形成匹配。此外,加強本院醫護人員和醫療隊之間的協同、協作。

劉璠是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教授,10日凌晨,他和團隊成員抵達武漢後,便開始了連軸轉的一線救治工作。他們接管的50名患者,大多數是重症病人,劉璠和同事們每天都在和病魔賽跑。他由衷地感嘆,這些天深切感受到團結的力量。

中日友好醫院黨委書記周軍接受採訪時說,“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具有傳染性的呼吸系統疾病,所以更需要集中力量,集中資源。”

Heart:醫者仁心

因為你們,才有這樣的WUHAN

因為你們,才有這樣的WUHAN

(圖為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的“信心樹” 。師清蓮 提供 )

Heart,愛心。

“堅忍不拔、頑強拼搏、無私奉獻,展現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他們,感動著中國,感動著世界。

3月3日,湖南常德第二批馳援武漢醫療隊收到了兩封出院患者的手寫信。在其中一封信裡,患者蔡女士親暱地稱呼醫療隊員們為“孃家人”。她說,是“孃家人”的貼心照料,讓她有了戰勝病魔的勇氣和信心。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的一處牆面上,有一顆用紅紙貼出來的“信心樹”,上面寫滿醫護人員、患者的留言,如同掛滿果實。

一遍遍地感謝,一次次地鞠躬,一個多月的共同戰“疫”,讓各地醫療隊員和武漢人民親如一家。

在火神山醫院ICU裡,一位病人擔心地問護士們:“就是……我要方便怎麼辦?你們都是女孩子。”她們回答:“你就當是你自己家閨女就行。”

回憶起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工作時的一個場景,銀川市婦幼保健院外科護士段麗娟不禁淚流。一次輸液,一位患者反覆對她說:“姑娘你讓一下。姑娘,你快到門口去。”原來,患者怕自己咳嗽的飛沫傳染到醫護人員。她說,我不能讓你們和我一樣生病,你們是來幫助我們的。

醫者仁心、無畏擔當,對疫情中的武漢人而言,馳援的醫療隊,帶來的是生的希望。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醫生張彥說他一輩子都會記得,一位中年患者,當自己詢問需要為他做點什麼時,他只回答“我希望你們平安回家”。

Ambition:雄心萬丈

因為你們,才有這樣的WUHAN

(圖為社區志願者正在為援鄂醫療隊理髮。)

Ambition,雄心。雄心萬丈,誓破樓蘭。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這是總書記的要求,也是援漢醫療隊許下的誓言。

“衣白褂,破樓蘭,赤子切記平安還!”2月初,一位江蘇醫護人員家屬在妻子出征武漢前叮囑。

“你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為了防護需要,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醫療隊員在出徵前都做了同一件事:理髮。男醫生剃光頭髮。女護士也剪掉心愛的秀髮,剪成短髮。來到武漢接受採訪時,他們說,病情最重的地方就是我們的主戰場。

他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3月20日,醫療隊負責人說道,按照總書記要求,扛得住,守得住,不到最後一名重患者出院我們絕不離開。

從3月17日開始撤離,截至3月20日已撤離1.2萬名援鄂醫務人員,主要是在方艙和非重症定點收治醫院工作的醫務人員。此前,央視評論員白巖松連線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時,問及什麼時候馳援武漢甚至湖北的醫生全部撤離?焦雅輝回應:最後一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時。

這種雄心,在武漢立下,卻又代表著中國力量。

3月2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武漢給世界帶來了希望,即使是疫情最嚴重的情況也能扭轉。

在中國共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僅60天后,首個新冠肺炎疫苗試驗也已經開始,首位入組志願者已經接受試驗性疫苗注射。

一位醫生深有感觸的說,在武漢40多天裡,我們積累了疫情防治經驗,這是用血淚甚至生命取得的,這種經驗,是全世界疫情防治的財富。如果有需要,我們也會毫不猶豫去幫助世界人民。

Nation:家國情懷

因為你們,才有這樣的WUHAN

(3月17日,41支國家醫療隊的3675名醫護人員分批踏上返程,武漢警方列隊敬禮。記者李子云 詹松 楊濤 史偉 攝影)

Nation,民族、國家。家國信仰,手足親情。

3月18日、19日連續兩晚,全國18座城市的5萬多張戶外電子屏,同時為馳援武漢的醫療隊英雄點亮,以此向醫護致敬,為英雄鼓掌。

疫情發生後,院士鍾南山,一邊叮囑大家“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一邊掛帥出征;院士李蘭娟,披甲上陣在武漢抗疫第一線,用臉上的壓痕展示了何為大醫濟世;院士王辰提出建立方艙醫院,讓武漢定點醫院終於不再“一床難求”。

不僅是國士和長者,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有1.2萬多名是“90後”,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後”甚至“00後”。疫情肆虐,他們喊出“我是醫生,我不去誰去。”

愛國奉獻、民族大義,在這些最美逆行者身上,閃耀著光芒。

離別前,新疆建設兵團醫療隊劉峰深情地說,新疆湖北遠隔千里,黨中央一聲令下,我們帶著帳篷和乾糧來了。這麼多年,380多萬兵團兒女始終對湖北和武漢心懷感激,在我們心裡,武漢就是我們的手足兄弟。

在武漢,目前新增確診病例、新增疑似病例、現有疑似病例已全部清零。

數字可以清零,但我們的記憶,會牢牢記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