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1.3億豪宅事件反轉:真正限制人生的,是你對金錢的態度


李佳琦又火了,但這次,不是因為口紅。

有網友爆料,李佳琦花1.3億買了一棟複式豪宅,跟胡歌唐嫣做起了鄰居。

房子總面積比他們倆都大,超過了1000平米。

李佳琦1.3億豪宅事件反轉:真正限制人生的,是你對金錢的態度


信息最後,有這樣一句話:

“姐妹們,你們買的每一支口紅,都成了內環線大平層的磚下之魂。”

果不其然,評論區罵聲一片。

“現在錢可真好賺。”

“他一個賣口紅的,憑什麼掙那麼多錢?”

“這場疫情他捐了多少?”


雖然幾天後,李佳琦助理在粉絲群辟謠說,消息是假的。

但事件本身,還是反映了不少人對賺錢的扭曲觀念。

按理說,別人不偷不搶,憑自己本事賺的錢,怎麼花是他的自由,不應該被嫉妒。

但李佳琦的成功,卻遭到了惡意譴責、不屑,甚至是陰謀論。

這些指手畫腳的人,既嫌貧又仇富,目光狹隘。

他們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赤裸裸的金錢上,卻忽視了賺錢背後的一切。

有句話說得好:

“當你握緊拳頭,只會一無所有,只有張開雙手,才能擁有世界。”


現實就是這麼公平。

只看重錢的人,往往做不好事,賺不到錢。

而看重事的人,事情做好了,錢自然而然就來了。

1

把專業做到極致,是你最大的本錢

不得不說,李佳琦的賺錢能力確實很強。

作為口紅一哥,憑藉一句“Oh my god!買它!”

就能讓任意一款產品,在短短几秒內脫銷。

2019年雙十一過後,阿里巴巴副總裁鍾天華說:

“他的直播銷售額超過10億。”

有人預測,李佳琦個人年收入接近2億元人民幣,盈利能力超A股6成上市公司。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簡直是天文數字。

但對於李佳琦來說,也僅僅是一個數字。

賺錢的前提,永遠不是關注錢,而是先把事情做好。

2015年大學剛畢業時,李佳琦在南昌做了一名化妝品櫃哥,月薪只有不到4000元。

當同事們不斷向顧客推薦產品,急切希望開單的時候。

李佳琦總會先觀察其他品牌的櫃檯,去翻他們的瓶瓶罐罐。

中午別人休息時,還會穿過馬路,到其他商場去看櫃檯。

很快,各個品牌化妝品的特點、優劣、價格,李佳琦都爛熟於心。

他能洞察顧客的潛在需求,然後量身推薦。

一番介紹下來,不少人會買多好幾樣原本不在計劃內的產品。

2017年,李佳琦以門店銷售冠軍的身份來到上海,開始了直播之路。

由於經驗不足,前幾個月,直播人數寥寥可數。

但李佳琦不急不躁,拿出了在線下時的認真態度,刻苦鑽研。

終於,在淘寶做主播扶持任務期間,被推到了首頁

一夜間流量激增,觀看人數成倍增長。

李佳琦的收入也隨之翻了幾番。

往後的三年時間,李佳琦開啟了拼命三郎模式。

沒有雙休,沒有節假日。

一年365天,他做了389場直播,是普通主播的三倍。

專業,成了李佳琦最大的標籤。

每天面對十幾個商務團隊,只要看一眼商品庫存、原價、優惠價、佣金比例等指標,就能在幾秒內,做出上播資格判斷。

直播中,上千種化妝品在李佳琦嘴裡如數家珍,隨便說一種口紅的色號,他都能直接從貨架上選出。

然後以每分鐘超過300字的語速,介紹清楚幾十樣產品的特點及優惠信息。

我很少看直播,也沒跟李佳琦買過多少東西。

但不可否認,他是一個掏空你錢包,卻仍讓你覺得物有所值的人。

這一切,和他對工作極致的用心程度分不開。

在其他美妝博主將口紅在手臂上劃線的時候。

李佳琦為了呈現最真實的試色效果,直接把口紅塗在了嘴唇上。

有一次直播,他試色了189支口紅。

6個小時卸妝兩百次。

直播結束後,嘴巴已經沒了知覺,每吃一口東西,都感覺嘴唇在燃燒。

為了更好地直播,湖南人的他竟為了保護嗓子,開始戒辣、戒酒。

李佳琦對事業的認知,清醒而理智。

即使已經擁有全網5千萬粉絲,也絲毫沒有停下腳步。

他清楚地知道,專業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本錢。

只有把眼前的事做好,錢才會成為不斷上漲的數字,跟著你跑。

2

能賺錢的人,從不會拿品質換錢

不止李佳琦,幾乎所有把事業做成功的人,都不會把錢看太重。

更不會為了賺快錢,犧牲工作的品質感。

黃海,是中國最頂級的電影海報設計師。

作為幕後人員,可能很多人都不認識。

但他設計的電影海報,你一定看過。

《讓子彈飛》《一代宗師》《尋龍訣》《太極》《千與千尋》《大魚海棠》《我不是藥神》……

每一張,都堪稱驚豔。

而黃海最受好評的代表作之一。

是許鞍華執導的電影《黃金時代》的三版系列海報。

第一版“潑墨”海報,白紙濃墨,天地遼闊,將亂世之中,主人公文人蕭紅漂泊不定的命運完美再現。

第二版“刀鋒”海報,電影角色身處風雨如晦的“利刃”時代,唯有以筆為刀,方可改變一切。

還有美國版“鋼筆”海報,黑色的背景、金色的鋼筆、蕭紅的剪影融於筆尖,在炮火和磨難中,文人們卻能鍛出一抹金。

同一個故事主題,在黃海手中體現了不同的韻味,而且不脫離故事本質。

相比較其它很多電影,用演員大頭照做的宣傳海報,內容簡單,毫無創意,千篇一律。

黃海的作品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即便走出國門,也能獲得國際認可。

在英國專業電影雜誌《Little White Lies》評選的2018年20佳電影海報中。

黃海為電影《小偷家族》和《龍貓》設計的海報榜上有名。

其中《小偷家族》中國版海報,更是一舉奪魁。

海報中,一家五口牽著手在海邊嬉戲,上方的一把傘,為一家人遮風擋雨。

充分展現了一種委婉含蓄的東方美。

而數碼修復版《龍貓》的中國版海報,則位列第十名。

在龍貓毛茸茸的肚皮上,小梅和小月歡快地奔跑其中,整個風格溫暖而治癒。

兩張海報都在日本引起了強烈反響,一度登上熱搜。

有人說,黃海以一己之力,將中國電影海報提升到了世界水平,甚至成功進行了反向文化輸出。

外媒也曾稱讚他為“崛起的中國設計師”。

黃海的海報,永遠充滿著巧妙構思,不僅無限貼合電影表達的情感,還能隨著地域、文化、受眾的不同,做出不同類型。

要知道,一幅優秀的海報,對電影宣傳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也因此,黃海成為了中國收費最貴的海報設計師。

試想,如果一個普通人身價得到提升,他可能會為了儘可能多的賺取設計費,而快速做出讓導演高興,迎合觀眾的海報。

但黃海從不接急活,他的設計週期很長,一心只放在如何更好地打磨作品上。

每當接到任務,他都會先花幾個月時間,仔細研讀劇本,揣摩細節。

然後去到拍攝現場,與導演交流意見。

務求做到站在電影的角度,把元素研究透徹,然後才開始設計自己的作品。

黃海曾在採訪中說道:

“我比較注重簡潔,在設計時會摒棄華麗的裝飾,探究更為深入的本質。角色很重要,但核心還是要傳達電影的故事。”

在優秀的人眼裡,身價只是工作品質的價值體現。

捨本逐末是大忌,能賺錢的人,永遠不會拿品質去換錢。

3

放下功利心,讓熱愛創造價值

很多時候,要真正做到不看錢,似乎有些強人所難。

畢竟我們都是俗人,始終很難和錢徹底分開。

那麼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屬於自己的事業,用熱愛去創造價值。

2019年,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爆火,開啟了中國科幻元年。

終於,仰望星空不再是好萊塢的專利。

電影中,我們看到了史詩級的末日想象,永夜、火種計劃、讓地球流浪、木星推動地球等驚豔設定,以及對“家國情懷”的宏大投射。

讓人為電影工作者叫好之餘,不得不佩服作者劉慈欣的腦洞。

擁有橫溢的才華,作品質量又如此之高,劉慈欣的賺錢能力自然節節攀升。

前不久,福布斯公佈了2019中國名人榜,劉慈欣強勢上榜,排名30位。

而在第13屆作家榜中,他更是超過餘華、莫言等人,斬獲1800萬版稅,成為作家榜首富。

看到這裡,可能不少人又要羨慕嫉妒恨,被白花花的錢矇住了雙眼。

但在劉慈欣眼裡,科幻,才是自己一生的熱愛。

這也是一切價值創造的核心。

在劉慈欣小時候,由於父親工作變動,全家搬到了山西陽泉。

在這裡,劉慈欣有幸目睹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的歷史盛況。

看著漆黑的夜幕,衛星飛過天際。

劉慈欣心中生起一股莫名的嚮往。

幾天後,他在家裡翻出了一本凡爾納的《地心遊記》。

從此,劉慈欣迷上了各種上天入地的科幻小說,一發不可收拾。

大學畢業後,劉慈欣被分配到發電廠工作。

在這裡,他戀愛、結婚、生子、升職,日子過得十分平靜。

他依舊熱愛科幻,除了看小說,還嘗試著自己創作。

劉慈欣對此沒有很強的功利心,也沒想過能通過寫作賺錢。

只是每晚關上房門,以想象為翼,用文學和宇宙對話。

為了積累素材,劉慈欣通過訂閱《科學美國人》等雜誌瞭解科技動態。

在那個沒有互聯網的年代,常常坐六七個小時火車,去北京查閱資料。

十年時間,劉慈欣在雜誌上發表了十幾部中短篇小說,吸引了一批忠實粉絲。

爆發期發生在2006年,劉慈欣發表的長篇小說《三體》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後,反響非常熱烈,銷量激增。

一躍成為中國科幻文學史上的現象級作品。

同年,《三體》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獎。

有人評價說:

“劉慈欣的世界,涵蓋了從奇點到宇宙邊際的所有尺度,跨越了從白堊紀到未來億萬年的漫長時光。”

很快,《三體》成功走出國門,在海外圈粉無數。

甚至連總統奧巴馬、科學家霍金、導演卡梅隆等人都成為劉慈欣的粉絲。

併成功獲得有“科幻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

至此,世界颳起一股《三體》熱潮,全球科幻界沸騰不已。

劉慈欣也因此名利雙收,從一個普通工程師,變成了超級富豪。

如今,劉慈欣已年過半百,縱觀職業生涯,卻與功利無關。

只是心中的科幻夢,生根發芽,長成了參天大樹。

也許在他眼中,宇宙才是靈魂的最好歸宿,所謂金錢,不過是浮雲罷了。

4

我們大部分人,總無法跳出“錢”在腦海的束縛,於是持之以恆,追名逐利。

但其實,越是急切想要得到的東西,越容易求而不得。

有智慧的人,能發現世界的本質,慢即是快,少即是多。

賺錢最大的捷徑,恰恰是“心中無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