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日记40:有一种经历叫“难忘”

2020年3月18日 星期三 晴

今儿是好天气,加上23度的气温,着实让人感到舒服、轻松。为什么说轻松?因为气温一高,人们就不用穿笨重的棉衣或者厚厚的羽绒服。同时,衣服的款式、颜色,也能给人一种新的活力。

一天前,出门还穿着羽绒服的老大,今儿中午出门买天然气时,也换上了休闲的西服。当他换上薄薄的春装时,感觉整个人年轻了好几岁呢。

中午,我做好“胡萝卜烧牛肉”,准备再来炒一道“木耳白菜”,结果原本没关的炉火突然熄了。我弓下身子,打开橱柜的一扇门,看看燃气表上的数字,“0”,便给正在编辑稿件的老大说,没燃气了。老大一听,赶紧起身,去换衣服。然后,他拿着燃气卡出门,去买燃气。

自打与老大结婚以来,这是他第一次独自一人去银行购买燃气。以前,要么是和我一起去购买,我进行实际操作,他站在一旁陪着;要么是我自己在上班的时候,中午去单位附近的银行购买。在这特殊时期,为了减少我的外出,他主动承担了。为此,在他出门时,我特意交代,一定要拿好燃气卡和银行卡,并按照购气机上的提示,一步步操作即可。

好在小区附近就有银行,买燃气比较方便。真希望燃气公司也像电网一样,可以用支付宝购买。这样,可以给用户带来不少方便,还可以节省购买燃气来回路上的时间。在这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还能减少对外接触的风险。

我趁这个空档,继续编辑自己的稿子,毕竟,下期刊物又快要交稿了。居家办公,是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我们仨,都有自己的电脑,因此无论是办公或者学习,彼此都互不干扰。

大约半小时,老大回来了。他一进门,还没摘口罩和护目镜,就先把燃气卡递给我,我赶紧插到燃气表上,上面的数字有了。这时,我赶紧洗手,然后去把刚才编辑的稿子保存一下,继续做菜。

老大不紧不慢地洗手,然后摘掉护目镜、口罩,换下衣服……他走到我身边说:“本来想买100立方气的,但是,我担心弄错了,想先买50立方气试试,结果买好后,想再买,就无法买了。”

我说:“暂时先用着。对了,买燃气的人多吗?”

他说:“不多,有几个。”

我问:“他们都戴口罩了吗?”

他说:“都戴了。”

……..

我俩说话的当头,我的菜已经炒好了。喊上丑哥,开饭。

丑哥吃着胡萝卜烧牛肉,给我竖起了大拇指,并说:“好吃。”

我问:“胡萝卜烧牛肉好吃,还是白萝卜烧牛肉好吃。”

他说:“胡萝卜烧牛肉。”

我说:“胡萝卜烧牛肉与西红柿烧牛肉,哪个好吃?”

他说:“西红柿烧牛肉。”

我说:“好吧,我再买西红柿,然后西红柿烧牛肉。”

对待吃,我一直主张,不亏待自己和家人。对做美食,也是我擅长的事。比如,牛肉,我不但可以做成好几道烧菜,还能做成蒸菜,比如,粉蒸牛肉,既可以有五香味的牛肉,也可以是麻辣牛肉。

如果说做美食是我的一大嗜好,那么,吃也是我所喜欢的。我家附近的美食店,稍微环境不错的地方,我都去过。不少地方,只去一次,便无二次。当然,我还喜欢创新。比如,打豆浆。通常,都是只用黄豆,但我在泡黄豆时,还要泡一把花生。在打黄豆时,加上花生和适量的水,打好后,放到砂锅里熬,出锅后,味道更好。

当然,我的吃,比不上已故作家汪曾祺先生。他也是美食家,写过不少有关美食的文章,比如《手把羊肉》《鳜鱼》《肉食者不鄙》《端午的鸭蛋》等。汪先生笔下的美食是生动的,读着读着,会感觉肚子饿。估计,这就是写美食的最高境界。

今儿,我照样关注了疫情。据媒体报道,3月17日0—24时,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例(广东5例,北京3例,上海3例,四川1例)。看来,防止输入性病例这场硬仗也是任重道远。

为了防止输入性病例,北京也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昨天,一位朋友发给我他的一个朋友所亲身经历的北京入境口岸对于境外人员返京非常缜密的防疫管理,称“简直无缝闭环。”下面是他的原话:

“我(何某某)到美国看孩子回来入境的情景。我下午2点航班落地,回到家已是半夜十二点半,被隔离,整整11个小时才完成了机场所有的检疫。这么大的阵仗,国家真的是花费大力气了,这一路看到了无数人冒着被感染风险、穿的像胖娃娃一样、冲在一线辛苦奉献的医生、警察、海关、各单位、社区等等,却总还有那么多缺弦短筋的喷子和杠精在骂骂咧咧。我经历的就是‘从入境直接送到家门口’的押送,机场单辟唯一的通道,没有私家车接送,必须一关一关地过,没有任何机会可以离开首都机场警察和海关的控制,无一例外。我还没出机场,海淀分局、海淀派出所、街道社区、物业的电话就都打过来了。

1.落地国际航班的旅客,不能立刻下飞机,我在飞机上等待了近三个小时的检查,填写出入境健康声明卡进行健康申报,工作人员核对完旅客信息后,才放我们逐一进入卫生检疫通道,依次进行体温筛查。

2.由专门的区域过海关,海关详细盘问了从哪国回来、航班号、座位号、境外呆了几天、境外行程住哪、回国后用什么交通方式、将要去向哪里、确认交通方式的订票信息,才会放行入关,走到提取行李处,行李已被全面消毒,这时候也出不了机场,所有入境人员要在唯一的出口排队等候转运车辆,全部被带到新国展集散点,在进集散点之前,需要二次进行体温筛查。

3.所有境外进京人员要在新国展集散点进行所有信息的盘查核录,每天境外返京的人得多少人啊,大巴车停满整个停车场,全国各地驻京办的工作人员都在新国展集散点,会对自己辖区内的入境人员开展健康状况巡视,直接大巴车接走,回到当地全部隔离,无一例外。

4.入境人员上转坐车之前,三次进行体温筛查,连从集散中心走到大巴车上都会有人看着,不允许在外围随意走动,专车专人押送,不允许打车。我到了小区门口的时候,派出所警察、街道、物业一行七个工作人员已经在等我了,我下车的时候有专人录像拍照,在小区门口,这一堆人向我宣读隔离14天的规定内容,要求我带上手套签字,全程录音录像,要求出门倒垃圾也不可以,有专人负责。落地后 11个小时的所有防疫流程终于结束了,开始被隔离。”

看着这样一份翔实的记录,也说明管理非常到位。这位何某某的这次经历,估计也是他终生难忘的。

此时,我真的希望,在国外的人,尽量能原地不动为好。毕竟,无论在哪里,都要做好防护、戴好口罩、自我隔离。再说,回国未必就是上策,一路上乘坐飞机、与他人同行等,也存在不确定因素。

目前的情况,到哪里都是“宅”,在国外的家里是“宅”,回国也是“宅”,同样的“宅”,就没必要移动。这种方式,既可以减少自己外出被感染的风险,同时,也给国家减少了一定的负担,是彼此互好的。当然,我也不是当事人,无法与他们感同身受,只是谈点自己的看法而已。因为我的朋友就说了,他就呆在国外,原地不动,说,这样既不给自己添麻烦,也不给国家添麻烦。回国的话,可能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什么时候可以回去?要是长时间呆在国内,在国外的一些事怎么处理?……..他说,既然这个病毒主要是人传人,那么,何苦冒险去乘坐飞机呢?自己不去人多的地方,安心地在原地呆着,吃好喝好,就是最保险的!

我认为,朋友的这种方式,也是值得借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