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大赢家》你们觉得怎么样?说实话?

失眠ing


就当看了个小品吧,本来就是翻拍,没有什么创新的地方,看过原版《率性而活》的人就懂了。一句话,是一部合格的小品,也是一部合格的网大电影,但不是一部合格的喜剧片。



深挖华语电影佳作


大鹏还是那个大鹏

还是用圈里人脉拍电影这一招。知道的,是了解大鹏人脉广,在拍电影;不知道的,还以为组织了娱乐圈的朋友在搞团建呢!简直就是在胡闹!


强行升华

(语文试卷写了篇作文,前面写了些废话连篇凑字数,还剩下四行,需要升华一下主题,要不然这个作文得不了几分了……)这就是电影最后升华主题的感觉……尬的一层鸡皮疙瘩。另外,没有对大鹏讨厌的意思,单纯点评电影。


柳岩

还有,大鹏,把柳岩娶了吧!别靠着拍电影来跟柳岩约会了……你俩约会次数太多了……


超哥名场面


《大赢家》讲述一场银行的抢劫演习,一个“轴人”却让本来这场假的演习,近乎成了一场“真”劫案。一听这个故事你绝对会想到韩国电影《率性而活》,但《大赢家》并不是翻拍的这部电影,而是改编自更早之前日本作家的村井邦彦的《游戏永无结束时》,在1991年日本还改编过一版电影,非常冷门,连字幕都没有。

与韩语的电影不同,电影开头略去了大段背景的描述,主角也从一个寂寂无闻的认真警察转化成大鹏的银行柜员角色。在原版中,男主警察认真工作,并不受到众人欢迎,因此并不受人欢迎,在演戏活动中特地被领导抽为抢匪。而在中国版的改编中,这一系列改变都被省去,开头三分钟内,主角的认真,演戏的背景均呈现出来。

光看海报,《大赢家》没了《率性而活》那种恶搞的那点劲,似乎要豁出去搞笑了,柳岩在电影中的角色也能从原版找出其对应。从海报也能看出,电影原版中的真枪将会变成假假的水枪。只不过这种角色上的改变,使得银行柜员在第一次遇到险情时的神情从原版的懵逼变为这版的意料之中。

抢劫的地点也进行了转换,随着孟非的出现,我们都知道这次被抢劫的地点会是——南京。(又被黑了)

接下来抢劫的内容和镜头,则几乎和原版如出一撤了。挂牌子,堵摄像头的剧情,群众演员的角色,从原版中均能获得找到原有的剧情。《大赢家》对开头与结尾也进行了大幅的删减,原版中对于警察局长,市长以及一系列领导的戏谑,变得荡然无存。吃火锅以及父母念台词的一段则成了电影中最具中国特色,也是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剧情。

肯定会有不少人质疑这部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这是必然的。电影中对韩版的模仿并不能完全领会其精髓,这点是无法避免的。在人物的塑造上,原版的主角在海报上就是一脸严肃,在演习发生之前,也有着充分的铺垫。他并非在演习中被选中担任劫匪,而是因为其一贯严肃的“恶名”被要求进行抢劫。然而在此片中,大鹏的身份以及表现出的性格似乎并没有办法令人信服,这是一个严肃,有经验的“劫匪”。这是中韩文化的差异,也是在表现身份中的“局限”。

若是要探讨这一版与韩版的区别,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匪徒自白之后的剧情。韩版的剧情从恶搞一步步走向现实,而《大赢家》则似乎进一步陷入了恶搞。这里不谈孰优孰劣,但是韩版的剪辑节奏无疑是略胜一筹。


追风少女Linr


看完《大赢家》你们觉得怎么样?说实话?

大家好我是小伟说电影,一名做影视解说的爱好者!很高兴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刚看完,答一波吧。好不容易这么靠前。

影片的开头,给我的整个感觉就是:过于儿戏。

从抢劫犯的选择,到局长无条件的信任,再到群众的莫名配合。

但我恰恰喜欢这样的儿戏,因为这样的儿戏跟严谨的轴劲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果一场演习只是敷衍着就可以对付过去的话,那么演习的意义又在哪里?

我想起很多次我在学校里的地震演练,那会我顶着本很薄的书一边往楼下跑一边笑。现在想想,如果是严谨,那么至少他不会。

整部电影让我联想到了很多游戏

比如狼人杀,比如吃鸡,比如角色扮演。在反转的过程中,整部电影的剧情也算完整。当然,这很难说里面没有《率性而活》的作用。

令我惊喜的最大的一点是,严谨赢了。

也许是我对国产电影仍然持有偏见,但哪怕是演习,仍然判定“劫匪”成功逃脱,都足以让我兴奋一番。当然,这个逃脱很水,现实情况依然是警察局长静静地在屋里等待,等待严谨从天花板上下来的那一刻瓮中捉鳖。但让一场游戏就成为一场游戏的态度,还是让我很开心。

片中,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我觉得是两个。

第一,人设立不住。

第二,节奏也太乱。

关于人设,我不明白的有几个人物的转变。

例如云珠看起来是个非常独立且强势的女性,却光明正大犯了花痴连牙疼都不顾了。

再例如原本想要逃脱甚至不惜跟要见丈母娘的同事抢名额的周游都不愿意为了暗恋对象云珠留下来。却能因为煽情的剧情而留下来。一个前期还多少带点谄媚性格的大堂经理居然在后来对行长大喊大叫。

还有严谨

为什么没有执行到最后一步“同归于尽”而是改为选择极其不聪明且很容易被识破的办法去逃脱。如果真的要逃脱那么抢劫来的钱又怎样处置?他顺承下来的流程又是在什么时候做出的改变?

这些,我都觉得十分牵强。

而节奏,显而易见,里面的煽情太过刻意,因为煽情而导致人物动机发生变化,我觉得是非常为了剧情而剧情的做法。前半段的剧情还算紧凑,包括俯卧撑“强奸”都有不错的效果。但自从严谨落寞地在门边吃起饺子,整个片子的节奏和风格开始断层。

看似影片把人生的哲理讲得很大,但是看完以后仔细回想,不过是部合格的商业片尔尔。

但其中仍然有让我动容的地方。

比如敢说实话的孩子,比如第一个“牺牲”的警察老姚对游戏规则的尊重,比如陶慧饰演的孕妇(这里再为我们金华姐打一万个call,她可太好看了)第一时间选择的配合和善解人意,再比如柳岩打开大门说给我们点个火锅吧……

比起严谨的大段独白,这些片段让我更加相信即使有些人也许一出生就活在地下室,但仍然可以相信这世界上有阳光。

这也是电影的主旨。
作为喜剧片,我觉得尚可。

作为小孟老师的大银幕,我认为演技也还算自然。

但回头想想,似乎近年的银幕尤其喜爱这样倔强又诚实的角色。

从《半个喜剧》里不愿意撒谎的任素汐,到最近还算火的《梨泰院class》里不愿做出任何妥协的朴世路,再到这部电影里万事认真从不更改自己原则的严谨……

似乎这些电影都在告诉大家,你的坚持也会得到回报。

可现实真的是乌托邦吗?

坚持原则的人一定会得到奖赏吗?

我们的社会,做好了接受诚实的准备吗?

这样想下来,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这样的电影总是受人喜爱,总能触动人内心隐秘的感情。

看完《大赢家》你们觉得怎么样?

因为,即使在当下我们做不到诚实地活着,我们仍然有资格向往着真实生活。所以,这部电影,算合格。但距离优秀,还有一段距离。


小伟说电影5156


一场犯罪“真人秀”

在电影上线前,不少网友就评论“影片的故事设定很有创意”。

一场“精心策划”的银行抢劫案,一个“凶残狡诈”的歹徒,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质——从表面上看,《大赢家》走的是近两年颇受欢迎的“喜剧+犯罪”路线。

从人气飙升的《唐人街探案》系列,到后来《无名之辈》、《受益人》等佳作接连涌现,将犯罪与喜剧元素杂糅,似乎已经成为国产类型片的一个“热潮”。

但严格来说,《大赢家》与前面提到的几部不太一样,因为影片从头到尾都是一场由公安机关筹划的“抢劫演习”,并不存在真正的犯罪。

很多人马上泄气了:不就是演习吗有什么稀奇的,这也能拍成一部电影?

但《大赢家》的看点就在这里:本来是没人在乎的“抢劫演习”,因为大鹏饰演的银行职员严谨“从中作梗”,硬生生成了一出鸡飞狗跳的“警匪剧”。

严谨,人如其名,无论做什么事都极其严谨,甚至认真到有些“偏执”的地步。

在这场演习中,严谨临危受命被行长钦点扮演“劫匪”一角,为了圆满完成这一“光荣使命”,严谨展开了精心筹备。

拉着皮箱跑步、健身、准备合适的“抢劫装备”——为了这场演习达到效果,严谨做足了功课。

所有人都对严谨的认真不当回事,但严谨死死捍卫自己的“责任感”,将这场演习作为“真枪实弹”的现场重现。

就这样,一系列令人喷饭的“操作”就此拉开大幕,原本无人问津的演习越来越疯狂,到后来俨然成了一场万众瞩目的大型真人秀。

其实,《大赢家》与韩国电影《率性而活》一样,都是改编自日本作家都井邦彦的小说《游戏的时间不会结束》,但《率性而活》珠玉在前,《大赢家》想要赢得前者的口碑,并非易事。

但深谙改编之道的导演于淼早已有过成功改编的“案例”,担任编剧的《情圣》、导演处女作《来电狂响》都改编自外国影片,也取得惊艳的票房成绩。

《大赢家》则比前两者更进一步,影片的故事背景、主人公的角色设定以及情节的细节刻画,都更贴近中国本土的现实特征。

在这场疯狂荒诞的演戏过后,影片的收尾似乎有些太规规矩矩了;但听着小人物们在最后说的话,你或许又会觉得,这就是现实吧,无论再大的风浪到最后总是要回归平静。





顶峰彪


大鹏这几年的电影感觉在努力拓宽自己的戏路,从《缝纫机乐队》、《铤而走险》到《受益人》再到这部《大赢家》,开始觉得他是在刻意改变自己,刻意让别人知道除了屌丝男士,自己还有真功夫,今天看完后我发现不搞笑的大鹏也真的很优秀。

电影开场感觉略微有些无聊,特别是演戏刚开始的几分钟,假枪、同事的不耐烦、行长的不入戏、骑摩车那段的尬片段……可以说,看着看着我边玩起来了游戏边心不在焉的跟着剧情往下走。故事真正的转折点是从“强奸”女同事开始的,到后来制服女警、电流击毙特警团,我发现看上去很严谨的“严谨”其实真的很严谨,随着群众的反戈,随着严谨自曝背后不为人知的内心困扰,结尾也再次反转,劫匪其实不止一人……

这部电影正如大鹏结尾所说的那样,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着和他类似的经历,看似表面光鲜的背后,家人的冷落、同事的嘲讽、上司的不理解等,而面对种种生活上的不如意,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哪怕不能改变,也只能让自己继续努力,因为一旦放弃,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老张电影说A


首先感谢您的问题,总体来讲作为超现实的喜剧片还是不错的,每个人内心都住了个小丑,感觉大鹏可以深挖犯罪题材的影片,前提是不被河蟹。影片中多数人抱着玩的心态也是有原因的,银行上级领导首先从根本上不重视,即使后来幸运的演绎了主角似乎阻止一次骗贷,但现实中似乎也不会因此受到太多赞许,因为或许那是他应该做的本职工作,作对了不怎么奖励,做错了罚才是现实。

而幻想似的演绎一遍主角想要得到的受到悦纳尊重褒奖,似乎也只有也是大多影片的安慰剂。既安慰了演员,也安慰了观众。



楠姐虾扯淡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今天上午我也刚刷完了大赢家个人感大赢家不算喜剧,充其量是轻喜剧吧。

个人感觉比《囧妈》强一点。剧情挺扯,结局的正能量有点生硬,不过总体来说还算是一部用心之作吧!

里面演技最好的是银行机器人,接大鹏的梗接的很准确,哈哈!开个玩笑!

大鹏这两年一直在努力摆脱谐星的帽子,但是他的演技上面一直透露着尴尬。虽然比一些小鲜肉强,但是在青年演员里面感觉还是偏弱的,只能说是看着过得去!

柳岩年龄到了,不能总是走性感路线了。不过她的演技也是始终没有大的突破。

其它的配角挺好,但没有特别优秀的。

总体来说演员平均演技没有亮眼的地方,只能说还合格吧。

演员有转型的心,肯努力。

严谨这个角色我想了半天,国内目前还真没有几个演员合适。

黄渤和沈腾太幽默了。

孙红雷太狠了。一开始就能给演出了真正劫匪的感觉!哈哈!

所以说大鹏演也无可厚非!


桐桐爸比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认为这部电影挺好的,一个人如果无法融入社会就容易遭人排挤,轻视。这恰好是人最无法接受的,往往冷暴力比真刀枪还伤人,常此以往就会产生厌恶社会,轻视自己,厌烦他人,对事情很敏感,容易产生犯罪的念头,这个电影主要告诉了我们这些,我们大家应该多关心他人,尤其是一些边缘人,让他们感到社会,人情的温暖,这样才能减少罪恶


糊涂的大明白


我刚看完,大鹏这次的电影跟还没观看时设想的不一样,我以为是搞笑片,开头确实有个搞笑的点,行长跟腾格尔涉演的部分是搞笑的,这部电视围绕演习抢银行,大鹏非常认真的扮演抢匪的角色,其他人都以为走个过场,到后来慢慢被大鹏拉入其他,慢慢被其影响,到最后对他改观的过程。看出这部戏拍的是认真,与其说是搞笑片还不如说是感情片,观看过程中总是有揪心部分,严谨把心中的期待都投入到抢匪的角色,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才能,表达内心的苦闷。如果满分是10分,我给这部片打分是7分,感情线很好,严谨与部分演员也演得很到位,但是整部片太压抑,整体又想营造搞笑的氛围,有点格格不入。你们打几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