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走近基尼斯纪录最长的护林墙

【21/3】1、上山西历史悠久的长治

长治是全国文明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中国曲艺名城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

国家首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中国城市品牌评价(地级市)百强榜,位列第68位。2019年,长治再次入选“中国城市品牌评价(地级市)百强榜”,位列第68位,居全省之首。

【21/3】2、长治市基督教堂

山西省长治市基督教堂位于长治市郊区垢北庄乡垢南庄村,是由长治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筹备建设,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是长治市最大的基督教堂,每到礼拜日,各地基督信徒慕名而来。

【21/3】3、长治明清玄帝阁

位于郊区湛上村东路口,距长治市区约 7 公里,去年郊区政府投资70余万元,对玄帝阁进行修缮。玄帝阁为二层建筑,阁高11.7米,南北宽19米,东西长10.35米,占地面积197.6平方米,建筑面积395.2平方米。这次修缮,不但复建了云龙图案壁画,还保持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玄帝阁的历史原貌 。

玄帝阁位于湛上村东侧,立在村路中间,是属长治市级保护文物建筑。村里的关公庙在村中部,庙不大,庙内供奉武圣关羽。

【21/3】4、长治郊区湛上村500年国槐

长治市郊区堠北庄镇下辖村湛上村,从地理位置来讲,南临火车站,东接客运中心,西靠二贤庄,夹在西环路和长晋公路之间。在地理、交通、经济、人文等方面都占有一定优势。湛上村的集体经济主要来源于租赁场地和门面收入,现在有钢材市场一个,门面房150 间对外租赁。有36个蔬菜大棚。

现在已经开始拆迁,500年国槐希望能够保存好。

【21/3】5、走进历史悠久的长治市

长治,山西省地级市,古称上党、潞州、潞安等。“长治”原为潞安府府治所在县名,得名于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

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辖4区8县,面积13955平方千米,人口345.5万人。

【21/3】6、常平村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常平开发区常平村位于壶关县东北部,全村546户,2180口人,面积4平方公里。

2007年常平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0亿元,上缴国家税金突破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9000元,在长治市农村经济行列遥遥领先。

2018年10月8日,经地方推荐和专家审核,农业农村部拟将常平村推介为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019年12月31日,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21/3】7、长治的黄土地

长治市域主要由长治盆地及其周边山区两种地貌单元组成。武乡-襄垣-潞城-壶关以东的中山区,主要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襄垣-长子县之间的长治盆地,主要为新生界松散堆积的红土、黄土分布区;武乡-沁县-屯留-长子一线以西的低中山区,主要为上古生界碎屑岩地层分布区;太古界变质岩、中元古界长城系石英砂岩及石炭系铁铝岩仅零星分布。地层出露总厚度约11500米。

长治市地处黄土高原东南缘,从全市整体地貌看,山峦起伏、地形复杂,总体呈盆地状。最高点为沁源县太岳山主峰之一,海拔2541米,最低点为平顺县浊漳河出境处,海拔标高380米,最大切割深度为2161米。长治市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盆地、河谷4种类型。

【21/3】8、走近基尼斯纪录最长的护林墙

站在壶关十里岭,放眼望去,林海莽莽,绿浪滔滔,犹如在天地间铺开了一幅绿色画卷。与此交相辉映的是就地建起的一道道白色石墙,或在山脚下,或在丛林间,或在通道边,错落有致,绵延不断,成为太行山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就是壶关干部群众在造林护林中创造的两大奇迹:一是发明“干石山上栽油松”技术,在干石山上植树造林105万亩,把干石山区变成了生态绿洲,被誉为新的“太行奇迹”;二是发明“搬起石头垒石墙”技术,用石头垒成1万余里的森林防护墙,被誉为“天下第一长墙”,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21/3】8、走近基尼斯纪录最长的护林墙


【21/3】8、走近基尼斯纪录最长的护林墙


【21/3】8、走近基尼斯纪录最长的护林墙


【21/3】8、走近基尼斯纪录最长的护林墙


【21/3】8、走近基尼斯纪录最长的护林墙


【21/3】8、走近基尼斯纪录最长的护林墙


【21/3】8、走近基尼斯纪录最长的护林墙


【21/3】8、走近基尼斯纪录最长的护林墙


【21/3】8、走近基尼斯纪录最长的护林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