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像蚕一样去写作!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像蚕一样去写作!

喜欢村上,喜欢他隽永清新的文字,喜欢他淡泊安静的性格,更喜欢他对写作的那份坚持和执着。

村上的自传性作品《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以十二章的文字记述了他写作道路上的动人故事。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写作的很多看法,最大的感悟就是:写作要像春蚕吐丝一样。

1 写作是个“体力活”

写作需要灵感吗?当然需要。写作需要天赋吗?哦,不知道,或许需要一点吧。写作需要体力吗?我想,村上会回答说:“写作本身就是个体力活!”。

在书中,村上把写作定义为“彻底的个人体力劳动”。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像蚕一样去写作!

为写一部长篇,“就得一年还多(两年,有时甚至三年)的时间钻进书房,独自伏案埋头苦写”。“清晨起床,每天五到六小时集中心力执笔写稿。像这样绞尽脑汁冥思苦想,脑袋势必会进入过热状态,神志会老半天都朦胧不清。所以到了下午我就睡睡午觉,听听音乐,读读无害的书。这样一种生活过久了,肯定会导致运动不足,所以我每天大概都要外出运动一个小时,然后再准备迎接第二天的工作。日复一日,就这样过着周而复始的生活”。村上如此描述他作为一位小说家的日常。

窗明几净的书房里,手中拿着精美的羽毛笔或者是娴熟的敲打着键盘,静谧,安详,时而一只鸟雀在窗边的啼鸣,这应该是许多人心目中作家的生活吧。

可是,怎么可能呢?这纷扰的世间怎么会有如此完美的写作环境呢!路遥是在怎样困顿的环境中完成《平凡的世界》?严歌苓因为追求几句“神来之笔”而彻夜难眠。

写作没有所谓的闲庭信步,有的只是如春蚕吐丝般的坚持和求索。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像蚕一样去写作!

一个个文字恰如一块块砖石,写作者要做的便是用这些砖石砌成大厦,而在建设的过程中还要一次次的修改图纸,还要考虑细节是否经得起推敲,某些地方是否砌得牢固。这样艰辛的过程对写作者的心力和体力都是巨大的考验。

那如何去培养这种持久力呢?村上给出的回答是“获得强壮坚韧的体力,让身体站在自己一边,成为友军”。为此,村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长跑。因为“体力下降的话,思考能力也会随之表现出微妙的衰退。思维的敏捷和精神上的灵活都会逐渐丧失”。“精神、头脑和身体之间并没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所以“在日常活动中将运动与知性的作业相互结合,会对作家的创作活动产生理想的影响”。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力是村上这么多年来笔耕不辍的重要原因。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像蚕一样去写作!

2,勿忘初心,“欢迎跳上擂台来”

村上走上写作之路完全是一个巧合,据他回忆是因为一场棒球比赛。“什么东西突入其来地闪现在眼前,于是万事万物为之面目一变”,于是,村上立即投入写作,花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写出了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当他完成小说后一读却颇感失望,觉得“读来无趣,读完后也没有打动人心的东西”,心中不禁有些沮丧:“我这个人还是没有写小说的才能啊。”

可是,村上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写作,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小说投递了出去,出乎意料的获得了《群像》新人奖。这给予他莫大的信心,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很多时候,我们想必也有这样的经历,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地写出一段文字,回头读来却是索然无味,于是,便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产生了怀疑,丧失了写下去的动力。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像蚕一样去写作!

写作是一个不断挖掘的过程,有时候甚至是同一个地方的不断深挖。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断的咀嚼,去寻找最美最契合心灵的文字本身就是劳苦却又快乐的。如果因为一时的失落,便放弃写作,只能说你并没有那份真正的热爱。

如今的自媒体如火如荼,投入写作的人如过江之鲫,然而坚持下来的又能有几人呢?

写作是写作者心灵的呈现。把我们的对人生的思考,对世界的感悟记录下来,去剖析人性中不为人孰知的一面,这就是写作。

当然,灵感不会呼唤即至,很多时候写作者需要面对的只是一张张空白的稿纸或者是冰冷的电脑屏幕,“在我们的人生中,枯燥乏味还是会络绎不绝,会毫不留情地从天上飘落而下,从地上喷涌而出”。面对这样的情况,村上的方法是写起来,那怕写得不如人意也要坚持每天定时定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面对枯燥的重复的劳作,你需要做的就是不要辜负你的那份热爱,勿忘初心,既然已经“跳到擂台上来”那就写下去吧!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像蚕一样去写作!

3 感悟生活,不遗余力地积累写作素材。

曾经读到过一个段子,说是毛姆会一整天的坐在咖啡馆,而那些形形色色,来来往往的顾客就会成为他小说当中各个人物的原型。

村上说:“写小说至为珍贵的就是那些取之不尽的细节宝藏”。而这些生活的细节在你写作需要时能够映入你的眼帘,离不开一颗对生活敏锐的内心。总之,写作孕育于生活。

著名华人女作家严歌苓曾回忆自己的写作历程,说从小那些生活的片段总是会不断的撞击着她的心,让她不得安宁,于是才有了笔下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一个写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位生活的歌者,只有热爱生活并乐于表现生活的人才有用之不竭的素材。其次,一个写作者也应该是一位现实主义者,用心灵的笔触去还原现实,刻画现实而后寓现实以深刻。

“不论哪个时代,哪一代人,都各自拥有固有的现实,尽管如此,我觉得对小说家而言,仔细收集和积攒故事需要的素材仍然极其重要,这个事实恐怕到任何时代都不会改变。”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像蚕一样去写作!

4 结语

写作不是惬意地吟诗作赋,不是潇洒地笔下生花,而如春蚕吐丝,如鲛人泣泪。写作需要地是“支撑长期孤独写作的强忍耐力”,灵感更不会凭空而至,只有写作者穷思竭力,才会在某个时点与其不期而遇。

“所谓生活,多数情况下是漫长的持久战”,生活如此,何况写作呢?

谨以此文,献给和我一样坚持写作,默默耕耘的人们,彼此共勉!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像蚕一样去写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