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豸山一之一竹安寨一

竹安寨位於福建連城冠豸山與蓮花洞相連處之東北側。

竹安寨為清光緒年間邑紳羅學敏等為避戰亂,在馬頭山後第二重峰巒內平坦處所建房舍。此山四面懸崖陡壁,惟西、北兩向崖坡稍緩,當時闢為前後進退之路,並築有寨門。現竹安寨景區以此為中心,包括馬頭山、杉樹凹、茶坪棟等丘巒,面積為4.06平方公里。


竹安寨是冠豸山風景名勝區中的一個的景區。穿行於竹安寨景區,"險、奇、壯觀"三絕奇景世間罕見,歎為觀止。景區"險"在"摩天嶺"。


一冠豸山一之一竹安寨一

竹安寨群山

它遠離市井喧囂,隱匿於寂寥、偏僻的山野。曾經是易守難攻的之避難之所,如今已成一道記載歷冠豸山史的人文奇景,吸引著遊人前去解讀。

一冠豸山一之一竹安寨一

竹安寨壽星巖

壽星巖與雄鷹展翅 竹安寨東北側,有一座山,山形酷似一老者,眼、鼻、眉、須栩栩如生。其南側一座山,山形極像要展翅高飛的山鷹,人稱雄鷹展翅。

一冠豸山一之一竹安寨一

竹安寨摩天嶺

摩天峰 過女兒澗,沿著人們順陡峭山脊開鑿的365級石階,可以直達竹安寨內寨。站在女兒澗邊,仰望摩天峰,有直插雲霄與天比高的氣勢。石階兩側全是懸崖深澗,其中有一段百級迴音階,遊人經過這裡,只要跺跺腳,就會聽到"啌啌"聲響,所以又稱響鼓石。峰頂是一寨門,為厚實的石砌牆體和殘缺的雉堞,有預留的瞭望孔、箭窗或射擊孔,十分堅固。此峰石階原是駐寨人員天旱時的取水之道和危急時的退路,現成奇險景觀。

一冠豸山一之一竹安寨一

竹安寨

古屋場遺址 進入前山竹安寨寨門,可見一片平緩的山凹。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保安社社眾在此興建圍屋、廳堂、書齋、廚房、倉廩、蓄水塘、小菜園等,歷5年而成。建築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四植竹木,為隱居讀書幽靜之所。民國22年(1933年),因戰爭被焚,今存殘垣斷壁。

一冠豸山一之一竹安寨一

竹安寨休息亭

勁節亭 在山坡亭平緩處。1998年,廈門大學教授沈持衡為紀念其父沈毅民當年追隨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為推翻清廷、建立民國而堅貞不屈、英勇就義的高風亮節而興建的一座六柱圓亭。

一冠豸山一之一竹安寨一

竹安寨“還魂草”

雲仙庵 在竹安寨前山上。清咸豐年間為五穀真仙廟,後被太平軍燒燬。1984年村民集資重建,改為雲仙庵,供奉五穀真仙、羅仙公、賴仙公等道教神仙。

一冠豸山一之一竹安寨一

竹安寨石牆

右坑門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構築的外寨門。它牆體厚實,設有雉堞、箭孔,便於防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