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的孩子每天都在刷抖音,这么早就接触网络,对孩子会产生影响吗?

等待244776373


现在的孩子别说7岁了,有很多3 4岁就开始抱着手机玩,甚至玩的比大人都厉害,为什么呢?孩子天生会玩手机吗?他们生下来就知道手机好玩吗?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家长,肯定是一下班或者吃完饭就抱着手机玩,时间久了孩子们耳濡目染也学会了。过早的接触网络会让孩子的思想被成年人的一些垃圾侵染,对视力更是不好。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1.

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榜样,不管自己多么喜欢玩游戏,只要他们的孩子在身边,就不能玩。如果想玩,可以在孩子看不见的地方独自玩。只有当父母的不成为手机的奴隶,我们才能影响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全家达成一致,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吃完晚饭父母可以带孩子一起看会儿书,可以陪孩子写作业,首先父母要能放下手机,才能去要求孩子。

2.

孩子淘气时,不要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作为奖励。这是很多家长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只要孩子不听话,不吃东西,把电子产品给孩子玩,作为吃饭或听话交流的条件。往往,一旦孩子想要玩耍,他们就会制造麻烦,不吃东西,这时许多父母已经没有办法了,一旦习惯形成,就很难改变了。

3.

空闲时间带孩子去户外玩。节假日可以去旅旅游,跟朋友一起去踏青、露营。陪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让孩子不要局限于家里这一方小天地。开阔他们的视野,从小去放大孩子的格局。帮助他们交朋友,慢慢地培养他们的生活空间,时间就可孩子就会养成好的习惯了。


涵老师数学思维


孩子会玩手机,一是家长陪伴孩子太少了,用手机来带孩子,让手机成了保姆了。二是,家长玩手机太长,影响了孩子。无论什么原因,玩手机太长坏处还是大于好处的。

1.首先不用说,对孩子视力不好,我小孩上早教课遇到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她妈妈说她家宝宝每天用手机看半小时左右的动画片,去医院做检查,说是散光。看手机太长无论是对小孩,还是成人的视力都会有很大影响的,现代社会完全控制是不可能的,俗话说堵不如疏,每天限制时间,养成习惯就好了

2.看手机视频,那是一种被动接收信息,孩子大脑来不及思考,会影响孩子的思考能力,可能会养成不爱动脑筋的习惯。

3.长时间握着手机,手部保持同一姿势,可能导致孩子手指发育畸形。如果小孩喜欢低头玩手机,对颈椎伤害也很大,容易导致脊椎变形。

4.对孩子来说抖音视频内容简短有趣,可能会造成对枯燥的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5.不利于亲子关系,孩子长期沉溺与手机当中,势必会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亲子之间的隔阂。

6.玩手机,大量的电磁辐射对生长发育不利,甚至还会引发哮喘等多种疾病。

7.剥夺了孩子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容易让孩子变得怯懦、孤独


兜兜妈妈要努力


今年七月份我二胎坐月子,天太热客厅开着空调,我在卧室不敢去客厅,我自己弄着她俩,老大七岁,顾不上她,说她不听,她每天除了电视就是抖音,我出月子她眼睛看着就不如以前亮了,后来限制她看手机的使用时间 ,给她规定每天只能看半个小时,现在已经好多了。现在在家除了上网课,几乎不看手机了。


翟芸莉


孩子过早接触和使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对于孩子身心发育并无好处,甚至会给他们带来成长中的伤害。首先就是对孩子注意力的影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3岁以前,每天平均每多看一小时的电视,7岁时注意力障碍的问题的发生率就会增加10%。因为这个时间孩子的注意力控制能力弱,被电视和游戏的吸引,其实更像是被动地沉浸于某个外在刺激的诱惑,不利于孩子主动控制注意力的训练。

其次,电子产品的游戏设计声音喧闹,画面绚烂,对孩子感官刺激过多。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与此类似的巅峰体验,特别是当孩子感觉无聊或者遇到挫败感时,往往喜欢在游戏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许多父母等到孩子上学之后,才发现他们根本无法从电子产品的游戏中解脱出来,这才开始慌了神,而此时再纠正孩子的坏习惯,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心血。

另外,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也会减少对父母的依恋,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如果缺乏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父母在未来对孩子的教育也将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亲子真好玩


凡事适当即可,抖音上有各种各样的好的坏的,积极的,消极的资源,大人都有时候把持不住。孩子看太多首先就是容易影响孩子视力,这个伤害是无法弥补的,其次担心影响孩子正确的价值取现,孩子会误以为抖音就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现在的世界越来越开放/无束,人们挣脱了很多传统束缚,去最大化的去追求各种“快感”,所以我们时刻都在互联网上寻求关于“爽”的各种体验,约会/娱乐/游戏/八卦秘闻/色情段子等等,X音上那些千奇百怪的视频恰恰满足了现代人的空虚感。 可怕的是,凡是能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能让你“痛苦”。 比如美女、美食、美言、美丽的罂粟花,都能让人有快乐的体验。但都会给人带来伤害:美食让人发胖/失去健康;美言让人迷失自我脱离现实;美女让人产生欲望,失去理智,毒品的副作用就更不用说了。 这也是《道德经》里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这也是我不玩X音的原因,因为我当时出于好奇去下载了X音,玩的时候也感觉很新鲜刺激,但是刷完之后却又感觉格外空虚。更可怕的是:人是会对快感脱敏的,当一个人习惯了反复被刺激和满足的时候,要想一直获得快感,就得不断加强刺激的程度,你需要被更持续、更强烈、更深入的刺激,才能继续获得快感。 人产生快感的阈值,是会不断升高的。比如有的人抽烟从刚开始是两天一包,到一天一包,再到后来要一天两包,最后甚至要两根烟一起抽才有感觉。鸦片、吸毒、色情、偷窥、赌博都遵循这个逻辑。 总有人说,只要一种东西有人需要,就可以去生产。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黄赌毒这三种东西将在社会上大量泛滥,因为黄赌毒才是最容易让人刺激上瘾的东西。 有这样一个实验:在小鼠脑中埋个电极,让小鼠踩踏板放电,每踩一次,电极就会刺激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兴奋。结果小鼠以每分钟几百次的速度踩踏,直到力竭。 最最可怕的是:现在这种“爽”的感觉,竟然可以被现代技术和算法设计出来。 首先,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各种应用程序(APP),大部分APP的本质是什么?每个APP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运营团队,他们用尽最前沿的科技(AR+VR);用更大运算和数据处理能力(云计算+大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再在各种心理学、消费行为学、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不断的给你刺激,让你持续的“爽”,越离不开它们越好。 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提到现在世界上竟然还有一个叫“多巴胺实验室”的公司,对外宣称“能运用神经科学理论,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用多巴胺让你的 App 令人上瘾”。 他们为各种App 定制这样的服务:在一些关键的地方和时间点设计“奖赏”,比如不断的惊喜和奖励,或物质或精神,从而提高用户的留存度、打开率和停留时间。这也就意味着增加APP的打开率,提高打开时间,这会让APP更值钱,赚更大钱。因为在资本的眼中,用户数量、日活、月活和平均在线长度等等数据决定了一个APP的价值。 如今各种各样的APP里,从图文到视频,从网购到资讯,从社交到游戏,从搜索到各种应用工会局,没有一个APP不以此为衡量标准,在资本和利益的围剿之下,我们都只不过是一只只小白鼠,安静的立在时代中央等待发落。 比如当你买完一件东西,马上送你一个代金卷,让你在商场里继续购物,然后一直买一直送…… X条/X手/X音都是采用算法主导的自动推荐机制,你越喜欢看什么,就专门推荐给你推荐什么,当你收看完一个内容之后,甚至不需要做出任何反应,系统马上会自动推送给你一个类似内容,看得越多,系统就越了解你的喜好,给你的推动也就越“精准”,就是要无限满足你的胃口。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各种便捷,但同时又让我们变的越来越慵懒。它提供了很多浮华的内容,这些内容的设计逻辑都是以无限满足人性偏好为标准,人性的各种阴暗面,诸如窥私、意淫、八卦、暴力、对骂、凑热闹等等都被激发并满足。 从来没有任何一种东西能像互联网这样对人性洞察的如此彻底,并且将人类大众玩转与手掌之间。 《娱乐至死》前言里有这样的话: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下去,社会上沉溺于各种刺激里的人将越来越多,甚至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无用阶层”,这些人连提供劳动力的机会都没有,他们没有信用、没有思想、不能借债、不能纳税,只能过着一种糜烂颓废、暗无天日的生活,如同一具具行尸走肉……


Engineer06


这个问题很严重,抖音都是几秒到几分钟小视频,时间都很短五花八门,各个领域的视频加上BGM吸引着我们 越看越来劲 甚至无法自拔 但每看一个视频都会消耗我们的脑力 不同的视频内容不一样 大量观看之后 你能记住多少个?记不住的呢?再次观看就会想起来我曾经看过。。。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手机运行慢了可以清理 大脑东西太杂 如何整理?久而久之 不仅记忆力, 耐心,兴趣,心态,脾气等等都会或多或少受影响。而这些对于发育中的孩子来说,影响更是未知的 个人认为 影响最大的是注意力

欢迎大家评论不同的观点


一对唐朝的田螺


7岁的孩子每天刷抖音,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会带来影响。

抖音是提供娱乐产品的,主要包括唱歌、跳舞、搞笑、展现美,正能量等,这些都是以成年人打发零碎时间消遣的。

儿童有儿童成长过程,他们接触的的是儿歌,童话,与小玩伴玩耍,整天刷抖音,接触的东西与儿童兴趣不符合,会造成早熟,严重影响健康成长。

儿童经常刷抖音,会形成依赖性,跟着抖音里的人嬉笑哀怒,慢慢的像游戏一样着迷,对于学习会抛到脑后,成绩会明显下降,直接造成完不成学业,可能很有希望的孩子前程被毁掉,耽误一生。

儿童对抖音痴迷,就会减少交际,远离小朋友,与他人交流少,会变得沉默寡言,在他眼里只有歌舞和搞笑,整天被低俗的东西围绕着,人生努力方向迷茫,不思进取。

抖音对儿童带来影响,大人玩的的东西不要让儿童上瘾,更不要让儿童参与,家长要严格看管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生长环境。





广哥说事


孩子早接触网络影响是有的,有好的方面:方便查找信息,解答疑难,在家学习等;不好的方面:比如长时间看对眼睛不好,比如看不良视频把孩子带坏等。

我家大宝7岁,也是非常喜欢抖音。

抖音这种时间短,节奏快,涵盖游戏,搞笑,手工,绘画等等各个方面,深受大家的喜爱,特别是小朋友。这么大的孩子是好奇心强,对各方面,各领域的知识都想去探索,发现。刷抖音时遇到喜欢的会很开心,遇到新奇的又很兴奋还想和别人分享。

我也想过禁止她看,但是又觉得她也没看不好的内容,看一会也能增长见识,于是就商量,制定规则,在写完作业,可以看一会,根据每天作业时间来定,肯定不能时候太长,保护眼睛最重要,比如10分钟。


热爱生活的小河马


还是别让孩子过早接触手机。因为作为大人的我们,手机都离不开,孩子的好奇心更大,一旦上手,很难再拿下来。

1、从小培养看书习惯。有时间可以带他去各大图书馆,让孩子对书感兴趣,这对孩子认识生字,有非常大的帮助。增加他的阅读量,在学习语文课上,他的兴趣也就来了,能积极发言。家里也要摆上孩子最喜欢的书,抽时间陪孩子共同阅读。

2、台式点读机。孩子才7岁,正是好奇心,视觉和思维的加强,一定把手机拿下来。你给他买一个台式点读机,这个东西很有趣的,把卡片往上面一放,手一点就能发出正确的读音,可以学习外语,语文,数学,所以说“用物换物”来交换,让孩子有利发展。

3、给孩子多立规矩培养自律。这个年龄段正是小学的开始,一定由家长严格定时定点的陪孩子,让他知道学习重要,更要让他知道,什么时间干什么,每完成一样作业休息时间确定,吃饭后休息几分钟,当然了,要给孩子多立规矩,并且玩的时间要多学习时间,因为不能让孩子讨厌学习就好。

4、保护好眼镜。孩子的眼睛很重要的,不能让孩子电脑,手机,电视的看,一定控制,不然孩子的眼镜保护不好,视力受损,即使学习好,也会被特殊学校拒之门外的。

家人陪伴成长很重要,我的孩子从5岁接触手机,直到初中了手机从没拿下来,结果学习成绩上不去,眼睛近视。所以我悔不当初。做家长的爱孩子是对的,但是该狠时还得狠,否则就面对后悔!


北方小郎


我家里也有一位00后,也是标签的一代。她热爱网络,曾经喜欢玩网络游戏的不行。下面我来说说作为一个爸爸的感受。

首先,必须承认网络小说或网络游戏就像尼古丁一样让人有瘾。女儿初二时沉迷网络且特别严重,我们经常查到她凌晨两三点给游戏充值的记录,跟她讲时,女儿也承认错误,也保证以后不玩了,但隔短时间后,依然如故。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孩子没到18岁成年前,尽量不让她接触网络小说和网络游戏,因为他们自律能力不强,一旦粘上,甩都甩不掉。能怪孩子么,我觉得不能,扪心自问,如果是我一旦粘上这些网络小说和游戏一样控制不好自己。

其次,必须承认沉迷网络的影响远比想像的要多要严重。我们凭想像,会觉得沉迷网络对眼睛👀不好,导致视力下降,会影响学习,导致成绩下降。其实沉迷网络更大的坏处是孩子分不清现实社会和虚拟网络,更有甚者她们排斥社会现实,与自己头脑里的虚拟人物一起对话一起生活。我的孩子曾经就是如此,作为家长,那种失望甚至是绝望,我想只有曾经经历过的父母才会感同身受。

最后 .必须承认爱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力量。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这句话业务孩子们感受不到,但家长应该是切身体会。每个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作为父母我们要有背着孩子一起走甚至是一起跑的心里准备和能力。而做好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爱,陪着孩子一起走来,每当我灰心看不到希望时,我就想起我小时候,我很幸运,从小得到父母和姐姐们的爱,感觉暖洋洋的,心中又充满了希望方向与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