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费下降新一轮价格战袭来,快递人精打细算准备过苦日子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很多快递物流人2020年的计划打乱。

派费下降新一轮价格战袭来,快递人精打细算准备过苦日子

在高速免费、税收减少等政策红利的带动下,让快递物流人的收入不但没有翻番,反倒因为各种原因还降低了不少。

复工延迟、需求端缩减,运费普涨、企业物流成本不降反增,不少物流人吐糟今年的钱更难赚了。与此同时,疫情还未结束,新一轮的快递价格战已经蓄势待发。

|01

派费下降截留 新一轮价格战爆发

疫情还未结束,义乌的价格战已经全面开打,并且降幅之大令人瞠目结舌,去年还守在1.5元附近,今年马上就跌破1元。

对快递行业来讲,义乌的战略地位是极高的,其风向标的作用也很凸显。历次价格战,往往都是义乌引领,全国跟进。去年年中,所谓“价格联盟”只支撑了一小段时间;

时隔半年之后,各家快递又要“摩拳擦掌,大干一番”。

进入3月中旬,不少地方加盟网点反应派费已经开始下降,如果降幅过大无疑会引发网络动荡,此举必将引导和倒逼快递网点转换经营模式、优化管理、降低成本或通过收入多元化等方式,来应对未来生存。

对通达系快递网点老板来讲,很多人一直在期待价格企稳乃至回升。但是快递行业的价格战有其内在的机理。尤其今年受疫情影响后,快递行业的价格战暂缓一段时间,为快递企业更多布局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增大了业务增长压力,推高了全网快速降价的可能性。

另外层面,极兔、众邮已经进场,再加上争夺电商市场的顺丰,他们必定要跟现有玩家争夺市场份额,势必会加剧价格战竞争。无论是对通达系,还是新入局玩家,价格都是不二砝码。

|02

快递员收入普降 到家配送员上涨

有的因为封路、封村、劝返、到输入地再次居家隔离等原因,甚至3月初才正式复工。日前,物流沙龙对数位来自快递、外卖配送、生鲜配送等领域的一线物流人进行了采访,总体来看,除叮咚买菜配送员工资上升以及邮政快递员小孙工资无变化外,其余六位工资均出现了下滑。

图片来自物流沙龙

其中,加盟制快递企业的老李、小张、小白收入下降幅度均在50%左右,直营快递企业的小赵下降了月30%,小孙几乎无变化,外卖平台骑手小海收入减少了约30%。同城货运平台司机林师傅收入下降幅度达80%。

负责上海一写字楼派件的李大哥表示:“现在都不允许上楼去送件,只能在楼下挨个打电话,等着顾客下来取。但是很多时候经常联系不到顾客,我同事有一次最长等到晚上11点多。除非顾客要求可以放在哪里,否则我们不能私自做决定的”。

谈起这个话题,李大哥有些无奈,因为这样会直接导致派件量和收件量的减少,自己所在的加盟制网点本来取件就不多,因为很多公司没有回归办公室,现在几乎取不到件,收入大约减少了20%左右。

派费下降新一轮价格战袭来,快递人精打细算准备过苦日子

图片来自新京报

另一位快递员小张无奈的表示,因为很多小区都不让进,只能在小区门口摆摊,吃饭跟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我们每天工作的时间缩短了,肯定会影响我们的送单量。小张2月份的收入只有4000元,同比下降了大约50%。

受疫情影响,线上商超、生鲜、医药等B2C业务大幅增长,给即时物流行业的订单量带来高速增长。像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这些生鲜电商平台的配送员,随着平台在生鲜品类上的需求爆发,配送员的订单量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带来了收入的上升。

另一种情况是外卖员们,因为餐厅并没有全部营业,跑腿服务甚至多于外卖订单,总体来看,收入也是下降的。

|03

运费普涨 物流成本不降反增

疫情期间,虽然全国收费公路免费通行,但四川巴中境宇塑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刚发现,公司物流成本不降反增:2月下旬复工以来,物流成本比同期增加了10多万元。

肖刚的公司主要生产自来水管,从成都采购原材料。他分析,过去从成都发货到巴中,一趟运费1800元到2000元。但最近,他们在成都很难找到车,只好临时从巴中找货车去成都拉材料。“一趟运费涨到了5000元。”

给外地客户发货,物流费也在上涨,“货运网站上接单量很少,只有把价钱开高点。平时到广元,只需要1100元至1200元,现在要把运费开到2000元。”肖刚说。

近期,多地都存在运输价格上涨的现象。2月底,成都市物流协会对129家重点物流企业进行跟踪调研,并在《关于物流行业复工复产的紧急调研报告》中提到:由于司机返岗率较低、运输过程中手续复杂等原因,出现一些司机要价偏高、运费普涨的现象。当前物流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企业运营成本大幅提高等困难。

物流跟产业链密切相关。受上下游中小企业复工不同步等影响,有的物流企业还存在“吃不饱”的情况。

四川省现代物流协会会长文德华表示,今年一季度,大部分物流企业的物流收入同比下降30%以上。目前对物流企业的支持主要是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但在实际执行时,存在价格成本的分摊问题:上游企业会要求物流企业降低运费,这样就会出现物流企业无法真正享受到政策支持的情况。

目前的政策更多是在支持生产制造类企业,业内建议进一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降低物流相关行业收费负担,酌情延长营运车辆免通行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