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农信社普通员工年薪十几万,为啥有些银行员工还会准备“撤退”?

Laura-wei


【小象视野】作为曾经的银行客户经理,对银行体系最了解了。我曾经在《悟空问答》中回答了一篇关于“中国银行业体系”的问答,根据公开资料到我国『农信社』规模达2265家,而且这2265家『农信社』是各区域内各成一个独立系统的,比如您在黄冈办的农信社的卡,就不能在荆州的农信社柜台办理后台业务(比如变更信息),只能在有银联标识的ATM机存取款。而且这么庞大的『农信社』体系中,还在不停的朝『农商行』改制。

这么庞大『农信社』体系,自然有效益好的,也有效益差的,所以『农信社』员工的薪酬并不全部都在『年薪十几万以上』,只有效益好的网点,各项指标完成的情况下才能拿到可观的薪酬;很多『农信社』在往〔农商行〕方向改制,任务量加大,很多员工不适应,所以导致员工『撤退』(离职)。

那么『农信社』员工待遇如何呢?

『农信社』在广大县域地区,属于“本土金融体系”,要直面“国有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的强大竞争,所获得的客户资源自然会被瓜分,要想知道『农信社』的待遇,那么我们参照当地国有银行或者邮政储蓄银行普通职员的薪资就可以了。

我在银行工作过,也有很多年龄大的同事离职后去了县城和乡镇,在农商行、农信社、汇丰村镇银行工作,向他们了解的情况是,工资体系与我们之前工作的单位一样,也是底薪+绩效+公积金+季度奖+年终奖+补助,基本工资2000多,效益好“绩效奖”就拿的多。

这么一看,只有绩效优质的情况下,收入可以很高,那么『年薪十几万』就要分员工了,并不是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拿这么多。

为什么离职?

农信社改制政策的提出已经好几年了,我们来看看最近的一次“改制”的政策:

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同样要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坚持县域法人地位。

那么农信社要从哪个方面来“改制”呢?

农信社改组为农商行的要求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和银监会相关文件,目前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资本充足率、拨备率、不良率以及股权结构等要求(具体指标为:资本充足率上要不低于10%,拨备覆盖率要不低于150%,资本盈利率不低于15%,资产盈利率不低于1.5%等)。相关指标达标后,可以报中国银监局审批,经银监局同意之后,才能进行筹建改制挂牌成为农村商业银行。

也就是说农信社要改制成农商行,需要满足:资本充足率在10%以上,拨备率在150%,盈利在15%以上。为此很多县域农信社在网这些指标上努力,这些指标要分摊到每一个网点、每一位员工,因此工作量加大、业务指标加大、薪酬体系朝商业银行靠拢。因此之前的“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很多员工由于不适应自然离职了。

总结:『农信社』近年来需要往『农商行』方向改制,薪酬系也往〔商业银行〕靠拢,那么『员工收入体系』也就市场化了,『员工离职』属于企业优胜劣汰和员工自我选择的想象。

我是【小象视野】,曾经的某行客户经理,连续两年的销售冠军,每年沟通客户达3000以上,为很多客户解决了他们的金融问题,和许多客户最终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关注我@小象视野,每天分享〖金融小知识〗,助您打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小象视野


这个问题得分两点来看:

一方面就是农信社的普通员工能不能拿到十几万的年薪;

还有一个就是为什么有些银行的员工会选择跳槽或者辞职创业。

农信社的员工工资待遇到底怎样?

本人在一个四线城市的农商行工作多年了,按我了解到的自家银行和同业的兄弟行社的薪资水平综合来看,平均值在十万左右徘徊是比较中肯的回答。

因为各地的农商行都是单独决算的,有的农商行区域经济好,效益好,相应的员工福利待遇就好。

一些省会城市或者发达县市的农商行普通员工一年的年薪是可以达到十几万的;

但是也有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县市,基层员工一年到头能拿个七八万也是普遍存在的。

此外,同一个农商行内不同网点之间员工的待遇都不一样,主要体现在绩效工资上。

在前几年,绩效好的网点年底绩效工资几万、十几万的数不胜数;但是拿“低保”年底分个一两万绩效的网点也不再少数。

近两年,随着银行业整体行情下滑,盈利能力下降以及不良贷款压力的增加,员工绩效明显减少。

为什么外界看似光鲜的行业还有员工跳槽辞职呢?

这个问题得一分为二的看:

一、有的员工跳槽不是因为农信社待遇不好,只是“鱼有鱼路,虾有虾路”,人家有更好的去处,或者考取了一些比较好的单位,拿到了一些含金量高的证书,再加上几年的工作经验铺垫,跳槽也是难免的。

二、就是受不了银行日益加重的业绩考核。

存款有任务、贷款有任务、信用卡、公务卡、二维码支付、电子银行业务、ETC业务都有阶段性任务。

总之,任务是一波接着一波,永远没有任务的空档期,遇到一些强势的网点负责人,完不成任务的员工天天被数落,压力太大辞职也是自然的。

还有一点就是一些岗位,比如柜员岗位,没有节假日,永远固定的上二休一,或者轮班制,遇到诸如春节、中秋、端午或者家中有一些特殊的情况需要处理,基本上都需要和同事调班,并不享受法定假日。

所以,多种原因导致一些农信社或者说银行员工在任务的压力下、或者工作的特殊限制上达不到自己的理性,会选择跳槽或辞职。


财经札记


您好,近年来农信社员工的“离职潮”,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收入的因素,但却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下面我从下面几个方面为您细细分析一下。

首先从收入方面略做分析。如您所言“据说农信社普通员工年薪十几万”,说明这是一个听闻而已。是不是所有农信社的普通员工都能达到这个水平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的一个在信用社工作的同学,对我讲了他2019年的收入,收入是月薪+绩效,月薪在扣除五险一金后发到手也就2000多,绩效最好的第一季度12000多,绩效最少的一个季度也就5600左右,这么算来,他的月薪在4000-6000左右,取平均数5000,一年收入在6万左右,再加上其他一些补助,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也就7万多。他所在的网点属于市联社的星级网点,收入还算偏高的,那些效益不好的网点普通员工收入也就在6万左右。这与您听闻的十几万,相差了一半多。当然,不排除有的地区农信社收入可以到达这个数,但不会是普遍现象。咋一看收入不少,但是对于身背房贷、车贷等压力的年轻人来说,可支配的收入所剩无几所以,所以收入偏低是部分员工离职的原因。

再者,农信社大部分位于偏远的区县乡镇,对很多大学毕业踌躇满志的年轻人,无疑是一个打击。交通不便利、无城市的繁华、工作环境不佳加上每天繁重而单调的业务,使得年轻人感觉工作枯燥无味,缺乏挑战,大多数心有不甘的人选择了辞职。为了自身的发展或考取了公务员、事业编,或去大城市闯荡,还有部分跳槽同业等等。这也是农信社员工离职的一大原因。

其次,农信社现在也在改制,很多农信社改制成了农商银行,内部要求更严格,业务压力不断加大,但收入却未增加。特别是不良贷款的增加,农信社的发展也越来越艰难。

最后,不仅是农信社还有很多商业银行的普通员工,都有撤退的想法,有些人边工作边备考公务员事业编考试。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无需过分关注。


共论财经


八个字:钱不到位,活干不完

农信社是什么性质的单位

农信社和五大行不一样,五大行也是国办,但是分行必须听总行的。县级独立,有什么亏空国家兜着,当然随着以后的发展陆陆续续改制为农商行也要自负盈亏,所以说农信社的工资不会太低,但是各个网点的待遇又很不一样。

农信社员工的实际工资

这个问题应该从,农信社普通员工到底有没有10几万说起?

一般来说如果签的是农信社的正式合同(非派遣)。工资在5k-8k差不多,另外年底还有一定的奖金分红。县级的网点柜员(派遣多)第一年达到6w以上,转正之后薪水肯定大幅度调整。市里的网点好一些到10w+没什么问题。

为什么银行员工选择辞职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即使是被视作铁饭碗的“公务员”,每年还有这么多人离职。

银行中的劳务派遣工眼看转正无望,自然要寻找下家。对于正式工来说,农信社的工作稳定,待遇算不上最高,很多人不想求个温饱,眼看年纪大了,能跳多高就跳多高。

最后农信社、农商行这类金融机构,尚且只有业绩压力。但是六大行除了背负业绩,还有一些其他任务。你想想,辛辛苦苦考上名牌大学去银行,最后沦落到上高速拦车办etc。干的痛快钱到位了,谁还会走呢?


高顿说农信社


农信社的体系

在我国,虽然我们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农信社或者农商行,但是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些农信社/农商行都不是同一家企业,他们跟四大行是有显著区别的,四大行在全国各地都是同一家,你在福建办理的建行卡,到江苏仍然可以在建行的网点存取款、转账、汇款、开通网银、手机银行等等。但是你在福建的农信社办理的银行卡,到江苏的农信社是无法使用的,最多只能在标有银联标识的ATM机子上取款。

目前我国的农信社/农商行,基本都是以县级为区域各自独立的,比如你在A县看到的农信社与在B县看到的农信社,基本都不是同一家。不过同一个省份内的农信社/农商行,一般会合作组建省联社,共同开发运营系统(毕竟单家实力太弱,无法足够的资金开发及维护),因此在省内,不同的农信社中,往往是可以办理存取款的(但是要收取手续费),而且也仅仅是办理存取款,其余业务无法办理。

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末,我国共有农村商业银行1262家、农村合作银行33家、农村信用社965家,数量位居全国各类银行之首,这2200多家农信体系的银行都是各自独立的,而银行的薪酬又是各家银行制定的,所以你这个“据说”只是其中某一家银行的数据而已。

农信社的薪酬

农信社如果整体经营情况良好的,那么基层普通员工,年薪十几万(税前)属于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比如我们当地的农商行,一个基层柜员,税后一年都有十来万;但如果农商行本身的经营已经岌岌可危了,那么别说十几万了,几万都困难,比如之前报道的过的贵阳农商行,比如被审计署审计的河南12家农信体系的银行,不良率飙升,企业利润几无,还谈何高薪?

总结

综上所述,说农信社有10几万年薪的,可以肯定的说,有!但并不是普遍值,毕竟目前农信系的整体经营一般(揽储利率高,相应的房贷利率高,选择的客户只能是大银行挑剩下的),工资不高,工作压力又不小,那么有些员工准备“撤退”也就理所当然了。


鲤行者


农村信用社,在我国银行业金融系统中绝对是独特的存在。

为什么有人认为在农村信用社工作,可以领到十几万的年薪;有的人认为不可能,很多人都从农村信用社辞职?

由于农村信用社大部分网店都是服务于县域经济,在此,以福建省县域农村信用社的情况,进行分析:

关于农村信用社员工收入,分界点是在2005年左右。

2005年之前,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系统未进行股份合作改制前,不管从资本实力、业务能力及盈利能力都非常薄弱,因此,要领到十几万的年薪是不可能的。

2005年之后,完成股份合作改制,吸收新的资本金,整合业务,业务能力与盈利能力获得长足发展,员工的收入节节攀升;现在,正式员工的年薪要达到十几万员是完全可能的。

为什么很多人从农村信用社辞职?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农村信用社发展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国农业银行的一个科室,叫信合办;第二个阶段是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中国信合;第三个阶段是福建省政府直接管理的福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由于发展比较晚,因此就出现的人员结构参差不齐,发展落后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让一部分人感觉与想象中的银行不同。

2、受服务区域和领域的影响;农村信用社多数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因此,工作人员所接触的都是农村、农民、农业,与部分人的工作愿景不相符,所以才会造成部分人辞职;

3、受发展前景和收入差异的影响;

(1)发展前景;员工超过35岁未达中层,基本就是普通员工;中层干部超过40岁达高管,很快被降级,而且无法享受中层待遇;也就是说,员工只有达到高管(县联社副主任、副行长)级别,才能享受终身享受职位的待遇。

(2)收入差异;中层的收入是普通员工的两倍,高管收入最高可达到普通员工的六倍;

当然,辞职原因多种多样,因为农村信用社发展比较晚,不断增加很多新的业务,增加基层员工的工作压力,也是部分人辞职的原因。


壹董金融


农信社员工年薪十几万,那都是被平均之后的。谁来平均他们呢?主要是所谓的那些领导和高管。普通员工都是被平均的。实际是拿不到这些钱的!

举个例子,德先生财富是0元,马云财富4000亿元,我和他一平均,结果我们两人平均2000亿。数字是摆在那儿的一个,但是我还是0元,他还是那么多钱。德先生在银行工作多年,才知道银行的等级森严,级别薪酬差距非常之大。我给大家举一个真实的农商行案例。

在前不久江西萍乡农商行,通过官方微信号公布了大学生助学贷款逾期未还情况,全部真名实姓,附上家庭地址,后来引发了比较大的争议。在这个事情背后,咱们看一看这家萍乡农商行,截止2018年末一共有员工507名,其中在职员工459人(含内退人员22人),代办员45人,工勤3人,我们看看他全行年度薪酬总额为8158万元。平均每人年薪为16.09万元。萍乡算得上中国的四线城市吧,普通员工的薪酬能达到这么高吗?包括代办员和后勤人员,肯定公司都是相当低的,一年能有个4~6万元是很不错了,我们就可想而知,在行内级别差距是多么的大,被平均的现象是多么严重啊。

年薪这么高的萍乡农商行,那么经营业绩是不是非常好呢?结果看到总资产为170亿元,2018年的利润为0,2019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65元,看清楚啊,是165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3.68%,拨备覆盖率为34.3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负0.37%,严重低于监管指标,可以说基本全国垫底。

再看下农商行的工资水平,下图是湖北农商行,地处武汉,准一线城市,他们的月供平均工资情况也不是太高,大家可以看出来。

这种情况的农商行在全国还有为数不少。在这种情况下,普通员工是不是应该有撤离的准备呢?又拿不到高薪酬,单位情况又这么差。银行是有着金饭碗的,只要可以吸收到存款就可以发放借款,利差超过3~4个点基本上就能盈利。结果都被做成这样?不良率排行中,农商行普遍比其他性质银行要高出一大截啊。

现在监管正在严监管农商银行,对于其经营过程中的不合规行为予以严厉纠正。但是这是一个长期渐近的过程,真的希望在此过程中不要出什么影响稳定的事情啊。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匀枫财技大兜底


这个或许是从别人耳中听到的收入水平,大家口耳相传收入水平自然而然就被外界说的水涨船高了。


但并不是说不存在这个收入水平,拿这么高的收入,自然而言就得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和心酸,所以说离职率也自然比较高。

一、农商行的收入水平超越一般银行的收入水平

一方面农商行基本上都是独立法人,而且是地方性银行,属于地方政府控股,在业务拓展方面相对于其他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就拿我所在的当地而言,在3-5年前农商行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的时候,就单单的一名柜员,一年的净收入达到10w+很正常,这个还不包括高额的五险一金和福利待遇。


因为较高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农商行也吸引了一大批应届毕业生扎根投身其中,寻求在高额的收入面前分的一杯羹。


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农商行的市场地位及盈利能力逐渐降低,收入水平也逐渐下降,与其他银行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慢慢的“泯然众人矣”


二、竞争加剧,压力增大,农商行光芒不再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农商商本身具有的特点,比如说业务品种单一、风险防控能力弱、经营的范围和空间有限,仅仅局限于当地的某一块市场等等方面的问题,农商行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剧。


先前的风光不再,再加上风控能力弱,不良率上升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收入水平锐减。就比如说先前是一年可以拿到12万元,但出现不良以后,只能拿到先前的一半的工资也就是6万元,这与之前的收入明显会造成心理落差。


而银行出于自身的考核,导致员工的工作压力和营销压力增加,况且银行本身员工之间的流动性就比较频繁,所以导致有些银行员工从农商行“撤退”。



冬焱说


第一,普通员工年薪十几万只是“据说”,不是确定人人都有十几万。

第二,所谓的年薪,都是加上了福利部分,比如五险一金并且包含了单位上缴的部分,看起来年薪很可观,但实际到手的工资差距还是挺大的。

第三,十几万的年薪也不是可以轻松获得的,银行人的压力都很大,信用社也不例外,各种业绩压力、制度压力,辞职有时候真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有命活下去。

第四,有的人是想跳槽到更好的同业机构,让收入和职位更上一层楼;也有的人想利用手上的资源自己创业,并不是人人都喜欢铁饭碗,有的人更想去追求梦想。所以放弃金饭碗也是常有的事。


读毒独310


一般情况下,既然是“据说”,那么戏说的情况就比较大。我们了解某个行业,往往并不是真实的来自于自己的感受,而是听别人说的。这样就导致了极大的失真。

因为,你听的这个别人,对于这个行业来说,他可能就真的是个别人,他可能也是听别人的别人说的。如果这个人真实的在某个行业中,他说的可能是事实的一部分,而不是事实的全部,然而这一部分并不能够让我们得出某个判断。比如,前段时间经常报道,加紧开工,日产口罩很多,但现实是,很多人都买不上口罩。从出现一个情况A,到看到一个情况B,中间可能隔着无数个山路弯弯,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

以下说的是我个人的观察,不准确,也不全面。

在我们城市,农信社的员工工资原没有那么高。农信社属于金融里的银行业,主要是为了地方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但是银行业论资排辈的话,农信社相对处于后排位置。银行业第一方阵,肯定是有爸爸撑腰的四大行,中农工建,也有说五大行,加上了交通银行。第二方阵是民企股份制银行,没爹靠着要自我奋斗,所以他们经常会搞出自己的特色化,比如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等等;第三方阵是地方银行,根据地主要是在本地,但是不一定能混成地头蛇,因为五大行、股份制人家都是猛龙过江,有更好的商誉。所以地方银行生存的环境是相对艰难一点的。

与银行打个交道的就知道,一般服务最好的都是最缺客户的人,所以他们给的存款利率,理财利率都是相对高一点。贷款利率要低一点,每次地方有大型活动,往往都会积极参与,混个脸熟,顺便拉业务。

所以,在地方银行上班,工作压力是很大的。我们这边的城市银行,根据周边反馈,全市人民几乎都觉得他们压力大,上班早下班晚,还经常要搞各种活动,提供各种上门服务,贴心的不得了,背后其实都是生存危机。

除了自身压力大,任务重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互联网金融的挤压。

因为,支付宝和微信互相杠了一下,然后大家开始流行用手机支付。我自己就是几乎都是用手机买单,先刷信用卡或者白条,花呗,然后每个月发工资在还账,如果有结余,就存到余额宝,或者网上买了理财,钱就是在银行卡上躺了一会。这个过程中,银行基本就是雷锋。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银行业很多是可以通过网络办理,甚至外包的。银行一定会存在,银行员工也一定会被缩减。

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员工会离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