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上造反很少有成功者?

為什麼歷史上造反很少有成功者?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戰爭,大多屬於內部戰爭,帶有侵略性質的幾乎沒有。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人民內部矛盾,和匈奴、突厥、鮮卑的戰爭屬於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戰爭,但如果按朱元璋的理解也可以說是內部矛盾,老朱認為,“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故茲告諭,想宜知悉。”(《諭中原檄》),從中可以看出,在那個時代,中華大地上的不同民族,是可以平等相處的。只有壓迫的時候才會有反抗,有戰爭。

既是內部矛盾,戰爭就是起義、造反或者藩鎮武裝割據。造反是天下太平,大家日子過得好好的,卻有人攪亂局勢,讓普通人不得安生。起義是天下不太平,日子不好過,希望通過戰爭,換天下太平,過個好日子。兩者是有嚴格區別的,太平的攪亂者叫造反,不堪重負的反抗則是起義。

從這點看,造反不得人心,只是為了爭權奪利,實現一己之私而已,失敗也是大家希望的,不過,造反的原因也是有所區別的。

為什麼歷史上造反很少有成功者?

數量最多的,是恃寵而造反,這些一般都是宗室、外戚、權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還想再進一步。《春秋》就記載了很多這樣的故事,如《鄭伯克段於鄢》中的共叔段,還有祭仲、侯宣多、羊舌虎等等都是這種類型,這類叛亂似乎沒有成功的例子,王莽算半個,雖然篡漢成功了,但在更始帝進攻長安時,死於亂軍之中,他所建立的新朝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武裝割據,自立為帝的吳三桂,後也被剿滅了。這些政權雖然曾經有帝號,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並沒有真正建立朝代,傳之後世,更不要說大一統了,不能算成功。

為什麼歷史上造反很少有成功者?

第二種是主弱造成的叛亂,一般有兩類,一是分權造成地方勢力逐步做大,如漢朝七國之變。漢初,實行郡國制,諸侯國大多為皇帝宗室,其地位大於郡,因而造成諸侯國不斷做大,導致地方威脅中央。在晁錯的消蕃建議下,七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戰爭,後在周亞夫的進攻下,歷時三個月清除叛亂,七王全部死亡。****進一步確立,西漢政權進一步鞏固。

另一類是主政者能力過於弱小,如西晉“八王之亂”。皇帝司馬衷實在太弱,導致皇族內部為爭奪中央政權而發生動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長達十六年的內部爭權動亂,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三百年的動亂,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五胡亂華)時期。

為什麼歷史上造反很少有成功者?

第三種造反,可以說是不得不反,或被迫造反。這個是最為無奈的造反,帽子已經扣上了,想拿下來都不可能,比如韓信。他確實有能力造反,是帝國不穩定因素,乾脆扣上帽子,無中生有,讓你不得不反。開國功臣大多是這種結局,漢朝和明朝都是如此,功臣和有能力的很難得到善終。當然這種玩法,最終也害了帝國本身。還有盧綰,本不想造反,但害怕被拿下,失去權貴地位,只好擁兵自重,期許長久地位。可惜最後也被逼流亡匈奴,不得不造反。司馬遷雖說盧綰非“積德累善”之家,但在那個位置上,多少還是被逼無奈。這些經歷大風大雨,從而擁有權勢的人,要再走向人間,重歸平靜,是很難做到的。正所謂“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鮮矣”。(《左傳》)

大一統朝代,唯一造反成功的是朱棣,朱棣雖不受寵,但兵力比較多,是比較強的地方諸侯,作為抗擊蒙古前沿的燕王,部隊一直處在戰鬥中,不過和朱允炆比起來,還是弱小的。之所以成功,主要還是朱允炆過於單純,還有他的一幫不靠譜書呆子參謀。朱棣能力確實不弱,但從沒有攻下濟南來看,帝國內部還是有人才的,只是朱允炆自誤而已。

造反本就不得人心,給百姓徒增災難,失敗是在所難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