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火頻發,春防進入關鍵期!

這兩天森林消防員們有些忙。3月18日晚,北京遭遇今年以來最強大風,接連發生3場林火,560位消防指戰員連夜撲救。當天,應急管理部陸續接報河北、山西、遼寧、山東、甘肅等地11起森林火災。19日,青島嶗山突發山火,濃煙瀰漫。

據中央氣象臺20日下午預報,20日晚上到21日白天,北京北部、河北北部和西南部、山西東部、四川西南部、雲南北部的局部地區,森林火險氣象等級為高度危險(四級)。

“為什麼最近這麼多森林火災?”很多人發出疑問。其實,春季歷來是我國森林草原防火的關鍵時期。數據顯示,近5年來七成以上重特大火災都發生在春季防火期。進入3月,不少地方氣溫上升,大風天氣增多,加上隨著防疫形勢好轉外出活動增多、春耕生產、清明節將至等因素,森林防火形勢不容樂觀。


山火頻發,春防進入關鍵期!

  從自然條件、防滅火基礎力量等方面看,今年春防形勢不容樂觀

  針對今年春防,應急管理部火災防治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從自然條件看,我國部分地區春夏季整體氣候形勢不利,高溫、乾旱、大風、雷暴等極端天氣活動頻繁;隨著林區可燃物載量不斷增大,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滇北、川西、塞罕壩等重點林區的可燃物載量,遠超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臨界值,一旦遇到高溫、大風等天氣狀況,極易引發火災。據瞭解,近年來,很多森林資源增長較快的省份防火壓力越來越大,以往一些很少著火的省份如北京、河北、山西等地,近年來火災在增多。

  這位負責人說,從基礎力量看,一些地方專業隊伍和基層防滅火力量仍顯不足,應急管理系統專職的森林消防隊伍還未做到全覆蓋,應急救援和航空消防力量建設等仍存在短板。此外,基層防滅火體制改革正在推進,一些地方特別是市縣兩級防滅火組織機構還在調整和理順過程中,也給防滅火工作帶來一定挑戰。

  “總體而言,今年東北西北部、華北北部和西部、華南、西南中南部地區具備發生森林大火的條件,尤其春防中後期及夏季前期的大興安嶺地區、春防中期四川川西高原和攀西等地存在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的隱患;3月下旬到4月,華南部分地區受高溫、少雨、乾旱等影響,有森林火災高發頻發的可能。”這位負責人介紹。

  近十年已查明火因的森林草原火災中,由人為原因引發的佔97%以上

  除了不利的自然條件,更值得注意的是人為因素。2010年—2019年,在已查明火因的森林草原火災中,由人為原因引發的佔97%以上,其中祭祀用火、農事用火、野外吸菸、煉山造林分列前4位,不少引發了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造成重大損失和嚴重不良影響。

  就在前些天,山西陽泉連續查處兩起森林火災案件:一起是因為有人遛狗時吸菸,隨手將未熄滅的菸頭扔到路邊引發山火;另一起是因為村民在自種地中用打火機焚燒玉米秸稈葉子時,不慎引發大面積山火。

  “今年春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前期人員封閉隔離,火災明顯減少,這也再次印證了,森林草原火災主要是由人為原因引發。”一位森林防滅火專家告訴記者。

  為了防火於未燃之時、成災之前,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日前發佈通知,要求3月15日至6月15日,在全國範圍開展野外火源專項治理行動。這也是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首次列入2020年工作計劃的一項重點工作,往年這項行動都是由地方森防指組織開展。

  “這次專項行動在內容上更加明確,將野外火源具體分為農事用火、祭祀用火、林業生產用火、其他治理內容;在舉措上也更加具體,比如為了強化宣傳教育、倡導主動防火,通知提出積極推動火警‘119’和森林火警‘12119’合併應用。”應急管理部火災防治管理司有關負責人介紹。

  為了更好地管控火源,各地正在積極行動。在山西,全省防火重點縣有66個,一級火險區有29個,全年有6個月屬於防火期,形勢十分嚴峻。為了做好防滅火工作,山西省森防指將派出11個防火督導檢查組進行明查暗訪,確保將防滅火責任落實到人、落實到地塊,做到無一遺漏、全面覆蓋;此外,還將全面實行網格化巡查和定點責任看護兩項制度,採取增加巡查員、增加看護員、增設檢查站等舉措,堅決把野外違章用火管住堵死。

山火頻發,春防進入關鍵期!

  “打早、打小、打了”,森林消防隊伍吹響春防集結號

  一點星星火,能毀萬畝林。去年發生的巴西亞馬孫森林大火、澳大利亞森林大火,成為全球關注的生態災難事件。這也提醒我們,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容不得半點閃失。

  據瞭解,除了野外火源專項治理行動,今年春防還將突出重點地區力量佈防,組織森林消防力量向未部署省份跨省靠前駐防,推動“國家隊”力量全域覆蓋,並根據南方和北方防火期錯鋒規律實施“北兵南調”和“南兵北調”戰略;緊盯安全高效撲救,針對各重點地區、自然保護區、高火險林區牧區等的不同特點,完善各級應急預案,健全分級響應機制。

  為了實現“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標,近期森林消防隊伍全面吹響了春防戰備集結號。在吉林,全隊自3月15日起全面進入三級戰備狀態,各級指戰員全天候待命,各型裝備清點裝車,確保遇有火情及時出動;在四川,森林消防隊伍在各駐地展開實戰化訓演練,積極備戰森林高火險;在雲南,針對1月份以來四川南部、雲南北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4攝氏度以上,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5—8成,森林火險等級明顯偏高的情況,昆明航空救援支隊落實雙機組值班制度,高密度安排飛行訓練,提升緊急出動速率,力爭把火災控制在萌芽狀態。

  “接下來隨著疫情進一步好轉,進山旅遊、休閒踏青人員必將迅速增加,人為火源更加難以管控,極有可能出現火災‘井噴式’集中爆發。2003年‘非典’期間(3—6月),我國先後發生11起重特大森林火災。這也警示我們,疫情防控期間尤其是到了後期,更要加大防滅火工作力度,全面做好應對複雜局面的準備。”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局長徐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