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戰爭史中,有哪些令人拍案叫絕的計謀?

wqlhai


世界戰爭史上讓人拍案叫絕的計謀很多。我最欣賞的還是毛主席的戰略思想。以弱勝強,集中優勢兵力個個殲滅敵人。以此戰勝敵人,徹底把敵人消滅掉。取得革命的勝利。比如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就是如此。正如毛主席所說:橫掃千軍如卷蓆。其它戰役更有特點,如"四渡赤水"等。

更讓人佩服的是。革命初期,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怎麼才能戰勝敵人,粉碎敵人的進攻。保存革命隊伍的實力那才叫本事。

在上井岡山時面對敵人的圍剿。毛主席提出了,十六字方針。《敵進我退,敵住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一次又一次粉碎了敵人的圍剿。在五次反圍剿中都取得了勝利。保證了革命隊伍的實力。而後開始了舉世文明的二萬五千里長徵。這是多麼偉大的創舉。中國革命在毛主席的正確領導下,從勝利走向勝利,勢不可檔。直到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革命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這就是毛澤東戰略思想取得的偉大勝利。


世通27


在世界戰史中,毛澤東有叫人拍案叫絕的計謀。

早在日軍剛投降的一九四五年秋,毛澤東就派林彪率兵十萬分期分批秘密開進東北。當時人們並不明白毛澤東的用意,蔣介石忙於在各戰區收穫日軍武器並不知道毛澤東已派兵秘密出關。等他發現毛澤東派兵出關是為了奪取全國性的勝利時己經遲了。林彪己匯合起東北抗日聯軍組建起強大兵團,接收由蘇軍入關對日宣戰剿獲的大量軍火,並清除匪患重兵圍困長春瀋陽的蔣軍東北守部。國民黨守軍笈笈可危,東北就要落入共軍之手。蔣介石急請美國派飛機軍艦搶送援兵從海上進東北支援。

但為時已晚,在毛澤東的堅決命令下,人民解放軍發動了遼瀋戰役,堅決消滅企圖突圍之敵並阻殲增援之敵,取得了遼瀋戰役大勝。遼瀋戰同時又兵臨長春城下圍而不攻,封其南下出路斷其糧草,使守軍不戰而降。至此東三省全境解放。這些大戰大事只是在一九四七年不到一年時間內解決。

毛澤東以超前的戰略眼光以極快的速度以果敢的決心和最小的代價,獲得了東三省這一產糧富地和重工業基地,為全國解放所需的兵員擴充以及武器軍火保障作了充分的準備,可以說得到了東北也就得到了全中國。毛澤東的智慧和計謀真可謂拍案叫絕。這就叫偉人毛澤東。

毛澤東指揮的數以百計的戰鬥,戰戰必勝,都是由於他的智謀高超靈活機動,而且又站在人民一邊進行的是正義戰爭,成為世界戰史上唯一的最偉大的軍事家。


存銘歲月1


我前段時間看書講解戰術的,其中有一個感覺特別好,真是記錄了歷史。

那個就是講解三角防禦的,案例就是著名的徐晃救樊城一戰。

當時背景是關二爺已經水淹七軍,大敗了于禁和龐德。兵圍襄陽的曹仁。曹操派徐晃前來救援。

當時關羽營寨形成三角防禦,包括圍頭,四冢和大本營,互為倚角之勢。

徐晃是先聚齊兵馬,再慢慢準備下次進攻。

他徐晃先是佯攻圍頭,趁關羽調援兵的時候,突然實際攻取四冢。

關羽雖然中計,但是兩個營寨都沒丟,儘快從主營去支援,卻中了埋伏。

徐晃的真實意圖就是調關羽出來決戰。慢慢攻取營寨肯定麻煩,尤其關羽主營那是防禦工事修築的特別好。拖延時間太長,襄陽被圍直接就破城了,曹仁非死了不可。

徐晃計謀成功。但還是耍心眼。故意和關羽敘舊,聊得正忘情,突然翻臉。大喊緝拿關羽人頭,一下子把關二爺嚇一跳。所以關羽軍隊士氣低沉保護主將。徐晃大勝。

這場戰役的勝利意義深遠。正因為如此,關羽主力損失慘重。無力去奪回荊州,最後敗走麥城,戰敗被殺。



亂神虎


歷史上計謀很多的,三十六計中,各個計謀都可以算是經典

我個人觸感最深的還是三國裡面赤壁那場戰役。裡面“周瑜打黃蓋”這個苦肉計簡直拍案叫絕。那場戰役成功絕大部分取決於這個苦肉計。

曹操基本統一北方之後,開始揮師南下。曹軍進佔新野時,劉表死了,其子劉琮不戰而降。曹軍收編劉表軍隊,號稱八十萬大軍向長江推進。而孫劉兩軍兵力不足十萬。


在這差距懸殊這麼大的情況下,孫劉聯手抗曹,決戰與赤壁。可想而知,假若正面戰場交戰,孫劉必敗。但曹操由於大多北方戰士,不熟悉水上作戰,加上水土不服,於是把戰船連在一起。周瑜見狀,提出用火攻的計謀。雖說用火確實可以,但你想想江岸一覽無餘,如果你正面交鋒,射火箭,曹操是完全可以應付過來。

在這生死關頭,周瑜打黃蓋一事由此而生,為了讓曹操上當,周瑜決定用苦肉計,黃蓋在大堂上假裝與周瑜意見不和,甚至出言有輕視之意。周瑜欲斬黃蓋,諸將士紛紛求情,改為痛打一百大板。打得黃蓋臥床不起。這正是做給詐降吳瑩的蔡中蔡和看的。



果然曹操中計,黃蓋假意向曹操前來投降,曹操放下戒備,待黃蓋到達曹操軍隊不足百米之時,瞬間點火。曹操大軍根本反應不過來。以此曹操才敗了。


所以說周瑜打黃蓋這個苦肉計用的堪稱精闢。曹操戰敗後還痛悔自己沒人識破這簡單的苦肉計,導致自己打敗。赤壁之戰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役。但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也是家喻戶曉的事。這個計策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地步。


西草小人


要說中國歷史上令人拍案叫絕的計謀那數不勝數,苦肉計,空城計,調虎離山之計等等都名垂千古。我認為最令人拍手叫絕的乃是主父偃向漢武帝獻出的“推恩令”。

此計舉名推恩,實則是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政權而實行的一系列政策。目的是激化諸侯的內部矛盾,讓他們自顧不暇,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自然對皇權沒什麼心思謀取了。到時候這天下大權算是被皇帝緊緊握在手裡了。

漢初,諸侯國有很大的封地和權利,在推恩令實行之前,都是實行嫡長子世襲制。也就是諸侯國的封地和權利都是世襲的,並且都有諸侯的嫡長子繼承。這對皇帝來說可是件很危險的事情,萬一哪個諸侯起了異心,並且權利和財力很大,那就可能顛覆一個國家。這對皇帝來講可是非常不允許的。

而推恩令的實行是很巧妙的解決了這一隱患。推恩令規定諸侯把自己的封地由之前給嫡子繼承改為由諸侯的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進一步縮小了諸候的權利。此外,推恩令還規定。諸侯死後,王位依舊由嫡長子繼承,但其他子弟分割王國的封地為列候,列候歸郡管轄。由皇帝制定這些候國的名號。推恩令的一步步實行,在當時形成了“大國不過十餘城,小候不過十餘里”的局面。

在當時,漢武帝實行推恩令不費一兵一卒就削弱了地方政權,加強了中央集權。因為漢武帝當時實行推恩令是以封賞的形式實行的,所以,不但沒費一兵一卒,而且,還贏得了仁政的稱讚。





王武統


1948年8月,英國某機場正在拍攝一部二戰時期新西蘭飛行員抗擊日軍的電影。根據劇本設定,飛行員們正在與女友、妻子進行最後的告別。

電影拍攝現場聚集了大量圍觀群眾,在眾目睽睽之下,飛行員們登上了“英俊戰士號”戰鬥機,發動了引擎,順利起飛。幾分鐘後,四架轟炸機消失在地平線上,再也沒有回到英國。根據原定的飛行路線,這四架轟炸機應該像電影情節中新西蘭戰機一樣飛過蘇格蘭。但事實上,它們轉道去了意大利,補充燃料過後向南斯拉夫飛去。在南斯拉夫短暫逗留過後,最終降落在以色列拉馬特-戴維空軍基地。

由於當時以色列遭遇了武器禁運,無法以常規方式購買戰機。以色列總理本-古裡安下達了“購買任何可以用於飛行和射擊的東西”的指令。當時以色列有一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伊曼紐爾·祖爾,20世紀30年代他被委任管轄巴基斯坦,在這之前他曾就職於多家歐洲航空公司。他利用自己的關係購買了六架英國皇家空軍二戰後退役的英俊戰士號戰鬥機。與此同時,他還招募了一批飛行員將這批戰鬥機開回以色列。

但是要獲得戰機運送許可是不可能的。祖爾就演了一出電影拍攝的好戲。他虛設了一個電影製作公司,並由他本人擔任這部電影的導演。通過這個方法,祖爾在眾目睽睽之下將四架英俊戰士號戰機運往了以色列,剩餘的兩架一架在準備過程中墜毀,另一架沒能及時修復完畢後來被沒收了。


義薄雲間


在世界戰爭史上,最讓人拍案叫絕的就是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是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直接參與的戰役,也是長征途中最為精彩的戰役,被美國作家哈里森寫到了他的作品《長征—前所未有的故事》中。


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後,在經過一系列的戰役後,損失非常嚴重,由出發時的8萬多人減少到了3萬餘人,軍隊補給短缺,士兵疲憊不堪。

在生死存亡的時刻,當時的黨中央決定採取毛主席的戰略思想,四渡赤水戰役正式拉開了帷幕。

1935年1月28日,四川軍閥劉湘部參與“圍剿”作戰,紅軍壓力倍增,面對這個局勢毛主席建議攻打貴州的遵義,殺一個回馬槍,打亂蔣介石的軍事部署計劃。

1935年2月18日,紅軍再次進入貴州境內,蔣介石一頭霧水,摸不清楚紅軍到底要做什麼,正在這時遵義第二次被紅軍佔領,貴州的國民黨守軍已經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終日。


1935年3月16日,毛主席命令紅軍三渡赤水,又一次進入四川南部地區,國民黨軍隊果然聞訊而來,想要在四川南部和紅軍決戰,於此同時,毛主席卻帶領紅軍往東行軍,讓對方再次撲了空。

1935年3月21日,毛主席命令紅軍四渡赤水,南下進攻烏江,目標直指蔣介石的指揮部貴陽市。

這個時候的國民黨主力部隊,還在遙遠的烏江北岸部署包圍計劃,蔣介石知道紅軍朝他而來非常吃驚,緊急下令雲南和貴州所有部隊支援貴陽,蔣介石想用自己為誘餌,吸引紅軍上鉤,上演一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計謀。


可這一切都在毛主席的掌握之中,雲南地區部隊傾巢而出,那麼原本防守嚴密的金沙江就成了真空地區,想要北上已經沒有了任何的阻攔。

1935年4月29日,毛主席指示紅軍向北行軍,兵鋒直指金沙江。等紅軍全部度過金沙江繼續向北轉移時,國民黨的幾十萬大軍姍姍來遲,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紅軍撤走。

毛主席用了三個月時間,在貴州,四川和雲南三省往返6次,不斷變換行軍方向,迷惑了蔣介石,讓國民黨的幾十萬軍隊喪失了主動權。


四渡赤水戰役,是毛主席的非凡膽略和智慧的傑出體現,也是長征途中最讓人拍案叫絕的軍事戰略。

—END—



冷月鉤沉


鐵索連環。

第一次看到這個主意,覺得龐統簡直是鬼才。這操作,太強了。真的。不要因為,曹操被火攻,輸了赤壁之戰,就覺得鐵索連環一無是處。

古人說,南船北馬。咱們的龐統,不愧是邏輯鬼才。海上跑馬,就問你服不服?是不是有種原始版航母的感覺?這算不算原始的兩棲作戰?海軍陸戰隊?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連環馬,重騎兵。

把重騎兵用鐵索連環,那個衝擊力,不是簡單的一加一大於二。那是真的很強。

當然啦,遇到了岳飛這種級別的名將。咳咳咳,輸了也很正常。任何神一樣的策略,都會有弱點。被大神抓住了,很正常的操作。

舉一個正面的例子。

趙匡胤在長江上打造浮橋,滅了南唐。策略用的好,滅國都沒問題。

鐵鎖橫江,打造南方的防線。這種策略延續了很多年。防對方的船隊,一直很有效。


陸小鳳靈犀一指


寫了老蔣的“神”操作,再來寫寫毛主席在解放戰爭中的神操作――轉戰陝北。

1947年3月,胡宗南根據老蔣重點進攻的部署,集結了25萬精銳部隊大舉進攻延安,此時西北野戰軍只有2萬人,如果固守延安,可能會讓國軍付出沉重代價,但西北野戰軍也將遭受嚴重損失。一些幹部和戰士提出要和國民黨軍死戰到底,但關鍵時刻毛主席指出: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今天我們撤離了延安,但我們早晚會回來的。根據毛主席的指示,中央軍委,西北野戰軍於3月18日主動撤離延安。

3月19日中午,國民黨軍進入延安,除了空城一無所獲。胡宗南不甘心得到一座空城,向老蔣大肆吹噓說殲滅匪軍五萬,當記者蜂擁而來採訪時還找來自己的士兵扮演被俘的解放軍,結果被記者扒皮,搞得狼狽不堪。

那麼問題來了,延安已經拿下了,“匪首”毛澤東呢?毛主席還在陝北!這個消息不僅鼓舞了陝北人民和西北野戰軍,也給胡宗南打了一針興奮劑。只要毛澤東還在陝北,就不怕他飛上天去!抓到毛澤東,所有已經丟了的臉還能再撿回來。追,還得繼續追!

毛主席笑稱:他留在陝北不走,就是要用“蘑菇戰術”拖垮胡宗南。他這個大誘餌在前面,不由得胡宗南不派兵來追,胡宗南上鉤,彭德懷就有機會下手。簡而言之,就是《孫子兵法》的精髓:你大我小,你伸開手抓我,我斷你一根手指,你握起拳頭,我就跑,等你來追,你的部隊肯定要分散來抓我,我就再斷你一根手指。這個戰術,我們現在稱之為:放風箏。

所以,毛主席只帶了四個連,加上機關不到一千人,輕裝簡從便於機動,儘管身後的追兵幾十萬,卻總是泰然自若。

3月25日,第一個“蘑菇”在青化砭炸了,31旅李紀雲3000人被彭德懷包了餃子。

4月14日,第二個蘑菇在羊馬河報銷了135旅麥宗禹4700人。

5月2日,167旅李昆崗在蟠龍又踩了蘑菇,這次搭進去6700人。

胡宗南有點被打懵了,說好的公平比賽呢?每天抓我野?共軍老家都被爆了啊,這比賽犯規啊!


這還沒完,因為胃口大起來的彭德懷開始不滿足於打野,轉而推塔了,他不光打城鎮,而是誰來救就打誰。

8月20日,在米脂沙家店戰役中,國軍增援的整編第36師主力6000多人被消滅。

10月上旬,西北野戰軍收復延川、清澗、綏德等城,殲滅國軍第76師1.1萬多人。

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彭德懷二打榆林,殲敵6800。

1948年3月1日,追了毛主席大半年的國軍第29軍在救援宜川途中被包圍後被消滅,軍長劉戡GG。

時任解放軍代總參謀長的周恩來調侃道:這個劉戡追了我們大半年,本想把他逮起來好好跟他算算賬,沒想到把他打死了,算是便宜了他。

從1947年3月18日到1948年3月23日東渡黃河,毛主席在陝北先後轉戰一年,胡宗南的機動兵力基本全被磨了進去,國軍大約損失了十萬人,而西北野戰軍此時一共也就八萬多人。

1948年4月22日,解放軍收復延安。


每日一段歷史


要說在世界戰爭史中,我首先想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發動的那次攻擊,也就是廣為人知的偷襲珍珠港。這個計劃絕就絕在,制定計劃者膽大,執行計劃者嚴密,這個計劃可以說是一次喪心病狂的賭國運之戰。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這個計劃的制定者——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

此人早年間畢業於日本海軍大學,後到美國哈佛深造,還當過駐美國大使館的武官,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美國通。日本大本營最開始決定要對美開戰時,山本是強烈反對的,因為他太瞭解美國的底細了,美國的工業能力,戰略儲備能力,是當時的日本不能比的。但是他的反對,對當時那些狂熱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沒有起到絲毫作用。身為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的山本被迫接受了任務,制定了偷襲珍珠港,一舉殲滅美國太平洋艦隊,徹底解決美國海軍的大膽計劃。

南雲忠一海軍中將

鑑於此作戰計劃太過於冒險,當時的海軍軍令部極力反對,包括選擇擔負此次奇襲任務的,前線指揮官南雲忠一也表示了擔憂,但是山本堅持己見,其認為,要麼不打,打就打七寸,一舉擊潰。

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


1941年11月26日,在日本海軍中將南雲忠一的率領下,日本艦隊出發,執行Z作戰計劃,全程保持無線電靜默,直到12月6日清晨戰鬥打響。

此次偷襲作戰戰果如下:美國的8艘戰列艦有4艘被炸沉,4艘失去作戰能力。另有18艘大型艦艇被炸沉、炸傷,100多架飛機被直接擊毀。美軍官兵被炸死2400多人,炸傷一千餘人。日方僅損失29架飛機。幸運的是,當時美國的三艘航空母艦沒有在港,還有22艘戰列艦驅逐艦在參加臨時的護航任務,也沒有在母港,不然美國的損失會更大。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1943年4月,山本五十六到前線視察,鼓舞士氣,他的行程安排被中國情報部截獲,後把情報反饋給美方,美軍經過情報的比對分析後,命令實施復仇計劃,於4月17日成功攔截山本五十六的飛機編隊,擊毀其座機,擊斃了山本,也算是報了當年珍珠港的一箭之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