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的六子命运怎么样?

春英15488


首先更正一下题主的错误,咸丰帝根本没有六个儿子,他亲生的只有两个儿子,如果算上过继的光绪帝,咸丰帝也只有三个儿子。

咸丰帝生平简说

【咸丰帝朝服像】

爱新觉罗奕詝,道光帝第四子,同治帝之父,生于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15岁时被父亲道光帝秘密立为皇储,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道光帝驾崩后,奕詝即位,翌年改年号为咸丰,故称咸丰帝。咸丰帝在位11年,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

咸丰帝统治下的清王朝,早已不像当年康乾盛世那样,国富民强,四方来朝。此时的清王朝已经国力衰微,内忧外患,内有农民起义困扰(太平天国运动),外有列强入侵。

咸丰的生育能力也没能像先祖康熙或者乾隆那样“巨能生”,而是同当时衰弱的清王朝一样,子嗣衰微,只生了两个儿子,而这两个皇子的命运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命途多舛。

咸丰帝命途多舛的两位皇子

咸丰帝共有18位后妃,但是只有2人为其诞下皇子,一个是懿嫔,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另一个就是玫贵人,后封为玫贵妃。

咸丰帝的长子名为爱新觉罗载淳,生母为慈禧太后,咸丰驾崩后,长子载淳即位,是为同治帝。

【同治帝朝服像】

咸丰帝驾崩时,同治帝只有6岁,放到现在还是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不谙世事的他从此失去父亲的疼爱,并且承担起了他所承受不了的重担,即位称帝,治理国家。

【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由于皇帝尚且年幼,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便垂帘听政,决策朝廷大事,而小皇帝载淳所要做的就是学习,清朝对于皇子的教育十分重视,皇子们每天都要到上书房上课学习,同治帝也不例外,学习成了年幼的他最重要的事情。

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同治帝开始学了一些坏习惯,他有一个堂兄名为爱新觉罗载澄,是恭亲王奕訢长子,此人不学无术,经常出没于京城风花雪月场所,同治帝经常和他在一起玩耍,时间久了便也学会了嫖娼,经常偷偷翻出宫去京城八大胡同等地玩乐,即使在他亲政之后,也会经常跑出去偷腥,慈禧为此没少责罚于他。

就这样,经常偷腥的同治帝不知是不是防护措施没有做到位,在同治十二年(公历1874年)因为感染梅毒而病倒,翌年一月驾崩,年仅19岁,成为清朝寿命最短的一位帝王(也有一说法说同治帝死于天花)。

同治帝年幼就失去了父爱,母亲慈禧则是一个只知道迷恋权力而忽略儿子的不合格母亲,同治帝在慈禧那里并没有得到过多的母爱。

他虽贵为皇帝,但是他始终没有实权,只是一个“虚职皇帝”,好不容易到了亲政的年纪,但仅仅在一年之后就英年早逝,只有19年的短暂人生。

说完同治帝再说咸丰帝的次子,咸丰帝的次子和同治帝比起来那就更可怜了,因为他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就夭折了。

他出生于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十二月初五日丑时(凌晨1点到3点),但在卯时(早晨5点到7点)就夭折了,只活了几个小时,同治帝即位后追封其为悯郡王。

我是小何唠史,唠历史,和你唠唠古人那些史,喜欢欢迎点赞关注哦!


小何唠史


咸丰的六子是从何而来?

咸丰虽然活了三十岁,但是精力有限,人丁稀少,只有三个子嗣。

长子就是同治帝载淳,

这个皇帝跟段正淳有的一拼,风流倜傥,但十九岁就死了。

对于载淳的死,尽管清代宫廷史料,特别是档案内均有较明确的记载,但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在一些私人著述和笔记中,还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说法,并加了一些演义性的描绘,有的说他死于天花,有的说他死于梅毒,也有的说他死于疥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估计花柳病的可能性最大。

因为在晚清,虽然有很恐怖的败血症患者,但是皇宫营养也够,医生也多,还引进了西医,天花疫苗早在50年前就在西方开始应用了,因此是不可能死于疥疮和天花的。

第二个孩子是荣安固伦公主,庶出,嫁给了符珍,不到20岁就死了。

第三个是憫郡王,没满周岁就夭折了。

其他妃子都没有孩子。

总之咸丰的精子质量应该有问题,子嗣稀少,这也是清朝一直没有中兴的原因。

至于六子之说,真的是没听说过。

可能是因为咸丰本人是道光第六子。记错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