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老了,老伴先走了,兒女又不願意管,該怎樣度過餘生?


假如你老了,老伴先走了,兒女又不願意管,該怎樣度過餘生?

慢慢變老,是每個人都繞不開的話題。怎麼養老,更是全民關注的社會問題。孤獨終老,又是多數老人不得不獨自面對的殘酷。

當我老了,我會坦然面對現實,謹慎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以積極健康科學養老理念開創幸福的老年生活。

不求老有所為、老有所樂,但求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當我老了,趁著腿腳還靈便,趁著還能享受陽光雨露,趁著還能欣賞旅行的美景,我會出去走走,讓旅行滋養我的性情,把我躁動的心安放在大自然的寂靜中。

我叔叔嬸嬸在一線城市生活過得快樂。因為嬸嬸的善解人意,叔叔在生活中幾乎變成了“低能兒”。

假如你老了,老伴先走了,兒女又不願意管,該怎樣度過餘生?


但這個幸福的日子終結於嬸嬸的去世。半年前在敬老院見到叔叔時,他與鄰居下完棋,正打算看球賽呢。叔叔所在的養老院價格不菲,各項設施齊全。

他說,雖然沒有家裡舒適,也常常見不到孩子,但這個歲數了,他知足了。

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閨蜜的奶奶。她在20年前跟子女斷絕關係後一直獨居,後來聽說得了重疾,一個人在家裡,整天怨天尤人,讓周圍的人雞犬不寧。用她的話說,這一輩子都在跟人鬥。

等到不能自理的時候,我會輕描淡寫地告訴孩子,媽媽想進養老院了,請你幫我辦一下入住手續。


假如你老了,老伴先走了,兒女又不願意管,該怎樣度過餘生?

當然,如果可以選擇,當我老了,我希望孩子在我所在的城市安居樂業,共享天倫之樂。而不是讓我孤獨終老。

我希望,當我老了,能是葉芝《當你老了》詩中描寫的模樣:

當你老了,頭髮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爐邊,取下這本書來

慢慢讀著,追夢當年的眼神

提示:大量粉絲親們,可能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在看)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關注和轉發,以示鼓勵!一個人長期堅持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棄。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