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滴血驗親時甄嬛為何確定皇上不敢用自己的血?

赤裸裸的浪費


尬笑天君為您解答。滴血認親是《甄嬛傳》中一處氣氛較為緊張的電視情節,甄嬛為此差點中了皇后、祺嬪一黨的構陷,不過,甄嬛料定雍正不會用自己的血進行認親,從而最終翻盤。我個人認為,甄嬛之所以認定雍正不會親自驗血,是從下面幾方面進行判斷的,第一,封建禮法限制,皇帝乃九五之尊,不會隨意損傷龍體;第二,甄嬛已看清雍正的自私面目,認為雍正斷不會由此而損傷自己,親自滴血;第三,甄嬛明白,雍正力排眾議接自己重新入宮,如果真的自己滴血,夫妻情分將蕩然無存。

(甄嬛傳:皇帝巋然不動,嬪妃風起雲湧)

封建禮法限制,皇帝乃九五之尊,不會隨意損傷龍體

封建王朝對於帝王的要求繁雜、系統,清朝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同樣如此。《甄嬛傳》在尊重歷史史實上,做得較為到位,所以,孫儷飾演的甄嬛也會形成相應的歷史代入感,認為,雍正受到封建禮法的限制,不會為此隨意損傷龍體。

(滴血認親時的甄嬛,心智已然十分成熟)

更為關鍵的是,雍正在聽從祺嬪(唐藝昕飾演)的“首告”(相當於現在的實名舉報),已經懷疑甄嬛與溫實初的關係,便不會立即想到其他男人身上,有此一幕,在端妃的一句“這法子斷不可行,皇上龍體怎可損傷”勸告下,便順水推舟,從“親歷者”變成了“旁觀者”。

(端妃,成為甄嬛的“救命稻草”)


甄嬛已看清雍正的自私面目,斷不會由此而損傷自己,親自滴血

甄嬛在被送出皇宮,到甘露寺代發修行之前,是愛雍正的,而發生了甘露寺一幕,再加上與果郡王暗通款曲、珠胎暗結之後,甄嬛已經不再留戀皇帝,甚至再次入宮也是迫不得已。甄嬛之所以有這樣的轉變,正是看清了雍正(陳建斌飾演)的自私面目,他真的是除了自己(可能還有純元皇后)之外,誰都不愛。



比如:對於陪伴自己多年的華妃,早就下了麝香,讓華妃(蔣欣)終身沒有子嗣,自私之極!

(華妃也是一個可憐人)


對於難產致死的沈眉莊,也不過是一聲嘆息,轉過身來,便已無事,這情緒調節真好!

(溫婉沈眉莊,卻不得善終)


所以,我認為,對於甄嬛來說,雍正的自私是深入骨髓的,不會因此便輕易損傷自己,雍正當時恐怕在想,如果滴血認親驗證了,打殺了甄嬛便好,何必用朕的天子貴血!


甄嬛明白,雍正力排眾議接自己重新入宮,如果自己滴血,夫妻情分將蕩然無存

甄嬛從甘露寺回宮,是雍正力排眾議的結果,在甄嬛回宮後,卻面臨子嗣並非皇嗣的倫理問題,這讓一直驕傲的雍正感到難堪,一面是咄咄逼人的皇后,一面是委婉可憐的甄嬛,雍正如果自己親自滴血,那麼,不僅扇了自己的耳光,而且還扇斷了和甄嬛的情分!

(滴血認親“真相”大白)

為此,我認為,雍正作為一國之君,玩弄權術的大家,斷不會在事情明瞭之前,這麼做的,這也給甄嬛接下來的絕地翻盤留下了一線生機!

(雍正,其實也是一個可憐人)

尬笑天君有話說

雖是電視情節,卻也能看出天子無情

甄嬛滴血認親,雖然只是電視情節,卻也在側面反映了天子無情的涵義。

更何況,雍正,這位清朝皇帝本身就是以無情著稱。

(《甄嬛傳》雍正劇照)

比如:雍正在對自己的兄弟方面,雍正繼位時,超過20歲的兄弟共有15人,除了十三皇子允祥、十五皇子胤禑、十六皇子允祿和十七皇子允禮之外,其餘皇子基本都在各地被幽禁,直至死亡。就連沒有結黨之心的十二皇子胤祹,也在雍正在位時,屢被降低爵位,最後竟只成為“鎮國公”。

(《甄嬛傳》允禮劇照)

在對待自己的生母德妃方面,德妃在雍正登基後,不願接受太后徽號,在幾月後病逝,坊間有傳言,雍正為保持自己的皇帝威嚴,有“逼母”情節,致使德妃就此薨了。

(《甄嬛傳》太后劇照)

從上述幾個例子就可以看出雍正的自私自利,也難怪《甄嬛傳》中的甄嬛能洞察雍正的自私一面,從而斷定他不會用自己的血,從而使得自己逃過一劫。


(甄嬛鎮樓)

最後,天君重申自己的觀點:甄嬛之所以認定雍正不會親自驗血,是從下面幾方面進行判斷的,第一,封建禮法限制,皇帝乃九五之尊,不會隨意損傷龍體;第二,甄嬛已看清雍正的自私面目,認為雍正斷不會由此而損傷自己,親自滴血;第三,甄嬛明白,雍正力排眾議接自己重新入宮,如果真的自己滴血,夫妻情分將蕩然無存。

關注影視內容,關心影視演員,揣摩影視作品,持續分享優質內容,我是尬笑天君,傳媒行業從業十餘年,關注我,帶給你專業、過癮的影視文章,讓你的生活不單調;評論必回,歡迎點贊評論,讓你的頭條體驗更溫暖!!!

尬笑天君


甄嬛由於事發突然,並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因此亂了手腳,第一次滴血驗親宏曕和溫實初的血融在一塊,皇帝龍顏大怒,甄嬛性命幾乎不保,幸於千鈞一髮之際識破皇后在水中加了白礬的伎倆,向皇帝說明,皇帝疑心頓減,但為了確保大清社稷的繼承人的血脈純正,還是不得不再一次滴血驗親。甄嬛本就和溫實初毫無關係,且又料定旁人不知自己與果郡王有私情,故而大膽提議讓宏曕和溫實初滴血驗親即可,無需損傷皇帝龍體。

面對皇后動了手腳的一碗水,看到溫實初跟自己孩子的血竟然能溶在一起,太不可思議了,知道水有問題,儘管這時候皇上一開始那種很怒恨的打她一把掌質問她為什麼?甄嬛還是一副不懼怕的態度,要是一般的妃嬪早就嚇的不知道該從哪兒辯起了,何況自己確實有跟皇上戴綠帽子一事。後面經過甄嬛拉著蘇培盛.瑾汐滴血竟然也溶,皇上也知道這水有問題,明白了這又是後宮爭寵的戲碼,皇上對此都感覺很疲倦了。

另一個原因,可能皇上也怕驗出孩子不是自己的,這樣會讓整個皇家丟臉,只要證明跟溫太醫沒有關係就可以,如果懷疑以後可以派人調查豈不是兩全其美,不得不說後宮玩的就是心理戰。






小竹追劇


甄嬛傳,終究是一部電視劇,雖然有很多的歷史考究,但終究不是歷史。所以我們應該理性的看待。

就這個問題來說,我們先看看為什麼要進行滴血驗親。

甄嬛傳中,瓜爾佳琪貴人聯合皇后想共同搬倒甄嬛。於是瓜爾佳氏向皇帝告發甄嬛與溫實初有染,並且說皇子並非大清龍脈,請皇帝處置甄嬛,加上皇后一旁慫恿皇帝,一塊整倒甄嬛。並且瓜爾佳氏將斐雯,以及甘露寺的姑子靜白,甄府的奴才佩兒,一塊指正甄嬛,並且瓜爾佳氏以全族的性命啟示。所以開始了一場滴血驗親。



為什麼甄嬛篤定皇帝不會用自己的血。

第一 甄嬛不是篤定皇帝不會用自己的血。

是皇后不會讓皇帝用自己的血。皇帝身份貴重,所以不會幹損傷自己的事情,再說皇后是真的愛皇帝,雖然皇帝不喜歡皇后。但皇后是不會讓皇帝幹損害自己的事情的。

第二 假如皇帝真的是用自己的血驗證,自己也不會允許的。

因為甄嬛知道孩子是她與果郡王的孩子,所以瓜爾佳氏的指正甄嬛是不怕的,她會極力的勸說皇帝,假使滴血驗親,也會讓溫實初去驗血,而不是皇帝。



第三 皇帝應該為了面子,也不會用自己的血。

因為假如不是自己的孩子,皇帝戴了綠帽子,那是何等的醜聞。皇帝是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的。



通過這三點,就讓甄嬛篤定皇帝不會用自己的血。所以在甄嬛的建議下,溫實初進行了滴血驗親,證明孩子不是溫實初。自然就是皇帝的了,溫實初為了甄嬛的清白,自己淨了身,也足見溫實初與甄嬛無染。最後瓜爾佳氏最後真的驗證了自己的毒誓,瓜爾佳氏全族都被流放或者被殺。靜白被杖斃,也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然而皇后也徹底失去了皇帝的信任,禁足景仁宮了。


蟶子歷史


滴血驗親這場大戲,可謂是《甄嬛傳》全劇的高光點。甄嬛被皇后黨汙衊和溫實初私通才生下了六阿哥。皇上也開始疑心甄嬛,為弄清真相,他接受了皇后滴血驗親的提議。此時的甄嬛內心也是很忐忑的,直到端妃建議皇上不要用自己的血,甄嬛才稍稍安心。

在這件事上,即使端妃不開口,皇上也有很大的可能性不會用自己的血。他的地位就決定了不能輕易傷害自己。

皇上的安危在古代被認為代表國運,宮廷裡見血也被認為是大不吉的象徵

皇上在古代又被稱為天子,是整個國家地位最為崇高的人。古人認為皇上的身體健康,是國運的象徵。皇上的身體無恙,就說明天下太平,如果皇上的龍體欠安,那就是國運要走衰的前兆了。

封建社會倡導儒家思想,到了清朝,皇帝更是以孝治天下。儒家的孝道主張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有點小磕碰,都會被人認為不孝。滿族貴族更是連頭髮都不能隨意剪,唯有國喪時才能順便理個髮。

劇中的皇上怎麼說也是名義上的一國表率,帶頭刺破自己的手指,那可是沒給天下人做出好榜樣,等於變相告訴他人,他一國之君不珍惜身體,不孝順父母。還會連累國運轉衰,這責任太重大了,他是天子也擔不起啊。

皇宮裡的規矩眾多,用色配飾都有講究。每次要給人用個刑,都要拉到特定的地方,就是不想讓宮廷裡染血,帶來一些不吉利的影響。皇上的血也是血,灑出來比普通人更加不吉利。加上皇上本身就很迷信,他也不願這麼做。

沒有合適的人去做為皇上採血的工作

即便皇上願意用自己的血去和六阿哥的血進行驗證,也沒有人能去為他採血。用針刺破皇上的龍體,等同於傷害皇上,被安個謀逆的罪名也不為過。在場的也唯有太醫溫實初身份特殊,能在皇上身體上施針,可他被懷疑是私通之人,皇上在真相沒弄清之前,可不敢讓他手持利器給自己採血。

宮中其他的御醫尚不知道滴血驗親的事,此事關係皇家顏面,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皇上也不方便下令再找一個太醫來採血。

唯一的辦法就是皇上自刺一滴血,可他迷信又自私,讓他對自己下手是不可能的。當著大庭廣眾的面,皇上也是要面子的,給自己一針實在是太難了。

用溫實初的血來實驗,就能起到驗親的效果,沒必要讓皇上刺血

皇后指使祺貴人出頭,誣告溫實初和甄嬛有染。恨透了甄嬛的皇后黨,並不知道甄嬛和果郡王在宮外的情況,那麼甄嬛的孩子如果不是溫實初的,就可以判斷他是皇上的了。

溫實初已經被人從太醫院帶到了事發現場,他是嫌疑最大的人,又不關係國運,刺一滴血沒有什麼禁忌。更何況皇后早就在水裡下了明礬,不管誰的血,都會融在一起的,也就沒有必要非用皇上的血了。

機智的甄嬛在兩滴血相容後,以最快的速度判斷出是皇后給的水有問題,這才找準了對方的軟肋,取得了滴血驗親的勝利。皇后黨機關算盡,還是沒有扳倒甄嬛。


萌萌小笑笑


因為甄嬛還有方案B,就算皇上用了自己的血,甄嬛也有辦法讓兩滴血融在一起。


在滴血驗親這場大戲之前,甄嬛對於皇后質疑雙生子的身份,一直是有準備的。當時甄嬛和崔槿汐在自己宮裡聊天,甄嬛問槿汐,祺貴人為什麼請了姑子講經,為什麼不找寶華寺的師傅,非要從外面找?



其實這個時候甄嬛就有警覺了,從外面找姑子還能從哪兒找,肯定是國寺甘露寺啊,加上祺貴人早在甄嬛入寺的時候,就私下聯絡過靜白,甄嬛已經推斷出祺貴人找來的姑子,八成就是靜白。



還有當時崔槿汐被皇后指派,去教新來的宮女規矩,宮裡那麼多資深宮女,皇后為什麼非讓槿汐去?一方面支開槿汐,一方面又找了甘露寺的人進宮,其實甄嬛應該能猜到,皇后和祺貴人肯定是在密謀什麼針對她的事情



而甄嬛在和槿汐說話的時候,鏡頭一直給到了她的指甲,古代染指甲的材料裡,肯定會添加白礬,也就是滴血驗親的時候,溫實初說的,只要有白礬,就算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血液也能相融。



所以如果皇上親自滴血,甄嬛只要把指甲輕輕往水裡一碰,皇上和六阿哥的血就能融在一起了,這就是甄嬛的“方案B”。


達人鈞鈞


我覺得演到滴血認親那裡,甄嬛已經沒在怕了,主要是那之前丫鬟指認甄嬛偷情時甄嬛確實害怕了,不過當說出偷情對象時,可以看到甄嬛整個人都放鬆下來,說明她已經沒在怕了

再說果郡王和皇帝是兄弟,雖說嫡庶有別,可畢竟是有血緣關係,在滴血認親成立的環節上,是無法分出究竟是父子還是叔侄,因為他們都有血緣關係,所以雍正滴不滴血已經無所謂了

甄嬛要做到的就是看看皇后有什麼後招,自己怎麼才能讓皇帝以後對這件事沒有懷疑,不再去追究,所以在最後甄嬛會去問皇帝如果以後還會有人懷疑怎麼辦之類的,皇帝也給出了承諾






安娜與小兔


《甄嬛傳 》中滴血認親。是皇后和祺貴人要置甄嬛於死地。



祺貴人私下裡把把甘露寺的靜白,還有幾個丫鬟叫來,讓皇后召集所有嬪妃去景仁宮,要告發甄嬛與他人私通。



甄嬛聽到後臉色直接就變了,特別的緊張。但是聽到祺貴人說,是告發甄嬛和溫實初的私情時,甄嬛稍微鬆了一口氣。他們肯定還不知道她與果郡王的關係。




安陵容表面上是給甄嬛求情,讓皇上看在甄嬛生有皇嗣的份上,相信姐姐。實際上,是提醒皇帝,孩子是不是有問題。皇帝本來就是一個疑心特別重的人,皇嗣關係到江山社稷,是皇帝最看重的。在皇后的一再強調下,皇上開始懷疑。皇后就勢提出滴血驗親的計劃。



甄嬛又感到了危機感。因為孩子確實不是皇上的,皇后提出,滴血驗親有損皇上的龍體。端妃看出了甄嬛的緊張,憑她對甄嬛的瞭解,甄嬛與溫實初是沒有私情的。也就是直接確認六阿哥和溫實初的關係是清白的就可以。這樣就可以保住甄嬛。於是端妃也向皇上提出,皇上親自驗血有損龍體,萬萬不可。皇上又特別在意自己龍威,所以就答應了不用自己的血。



甄嬛是非常瞭解皇上的,一個特別在意自己皇權地位的人,是不可能去做損害自己的龍體這樣不吉利的事情。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也保全了自己,保全了孩子。


醒醒看美好時光


《甄嬛傳》中令觀眾最緊張的一幕,就是滴血認清了,倘若當時皇帝用了自己的血,那麼甄嬛將萬劫不復,結局也會改寫。可惜,皇后雖然想設局扳倒甄嬛,卻沒抓住最關鍵的因素。

一碗摻了明礬的水——皇后也猜到了皇帝不會用自己的血

如果皇上剛開始用了自己的血,那麼就沒有後面緊張的劇情了,因為摻了明礬的水會讓任何血型的血液融合。

可見皇后也猜到了皇上不會用自己的血。


皇上沒有用自己血的原因有三個:

1. 皇上對此事將信將疑,但還是要給甄嬛留些情面

大家都知道,後面皇上發現問題後,是直接讓夏刈偷偷去取孩子血的,想必他一定會滴血認親。

但這次,皇上是將信將疑的,還沒有到非用自己的血不成的地步。因為用自己血來驗,已經不是後宮嬪妃間互相猜忌的事情了,而是涉及國本,這種事情放在當今,就是父親驗兒子的DNA,夫妻感情也就走到盡頭了。

甄嬛回宮本就是皇上請回來的,一直就在想辦法彌補甄嬛,甄嬛在外面吃苦,本就可憐,回來還要被後宮的人詬病,如果皇上再親自滴血認親,無疑是把最後的感情斷送了。

2.沒有人敢建議刺皇上的血

甄嬛不知道那是一碗有白礬的水,但她心裡清楚,雙生子並不是皇上的孩子。

皇上龍體貴重(況且古代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隨意損傷的說法),雍正更是愛重自己的身體,甄嬛要求刺溫實初的血,不僅符合了皇后的心思,也正中皇上下懷。

況且沒人敢建議刺皇上的血去滴血認親,除非皇上自願,別人去說,就有傷害龍體的嫌疑,等事情平息後,就會被皇上猜忌。

3. 面子問題

甄嬛與皇上再度重逢後,是皇上執意將她迎回宮中的,有人說孩子不是皇上的,就是在打皇上的臉,間接的嘲笑他是接盤俠。

如果他再親自滴血認親,就成了一個大笑話。皇上也要給自己留面子,大庭廣眾自己刺一滴血,怎麼想都不舒服。

這件事只要消除流言就可以了,沒必要鬧得那麼大。


亦喜亦悲


《甄嬛傳》中的滴血驗親這場大戲,應該是整部劇中最緊張的時刻,在那個時刻,甄嬛是緊張的,害怕滴血驗親的是果郡王,然而在看到是溫實初時,她的心又放下了一些,在這個過程中,她並沒有擔心雍正會親自上陣用自己的血,這是為什麼呢?

皇帝乃九五之尊,龍體不許有損

滴血驗親,需要取雙方的指血,滴入水中,看兩者的血是否相融,融者為有血緣關係,不相融者為非親生關係。

歷來,古代的皇帝自詡為天命之子,皇帝的命運跟國運密切相連,血為不吉利之兆,皇帝出血就更不允許了;

且古語有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作為子女不能做任何有損身體的事情,作為皇帝就更不允許了。

皇帝對甄嬛是半信半疑的

在滴血驗親這件事剛開始發生時,雍正對甄嬛是相信的態度的,並且在有人提及此事時,他還說“朕相信熹貴妃”,只是祺嬪和皇后一直在列舉證據,皇上的懷疑之心就又上線了,再加上皇后提議滴血驗親,所以雍正就此說讓甄嬛以此證清白。

為了表示自己對甄嬛的信任,他選擇讓六阿哥跟溫實初滴血驗親,以此來消除自己的懷疑,也用來證實甄嬛的清白。

但是一旦他對甄嬛的懷疑加深的話,他就會選擇用自己的血,比如在《甄嬛傳》最後,他派夏刈去採六阿哥的血,用來再次滴血認親。

端妃等人的幫助

在滴血認親時,端妃、敬妃、欣貴人與甄嬛都是一夥的,在有人提議滴血認親之時,端妃、敬妃等人都出來為甄嬛說話,而端妃的理由就是,“皇上的龍體不可有損害”。

當然,端妃是真的心疼皇上,不忍皇上出血,傷害身體,然而這也無形中幫了甄嬛的忙,讓甄嬛知道雍正是不會用自己的血了。


八卦小蝸牛


在劇中有兩次滴血認親,第一次是甄嬛與溫太醫有私情,第二次是甄嬛與果郡王有染,然而甄嬛太厲害了,每次都能扭轉局面,反敗為勝!


甄嬛就是甄嬛!什麼都計算好了,有時明知勝券在握,卻還要裝一副害怕的樣子,甄嬛非常非常瞭解皇上,在宮中要得到皇上的寵愛,就不得不下功夫去了解皇上,這也是甄嬛會一步一步走近皇上,得到皇上的恩寵,這也是甄嬛料定皇上不敢用他的血。


首先,作為一國之君,他永遠都會把自己置身事外,他永遠都是看戲的人,永遠都是局外人,任何時候都高高在上,他不會是演戲的人,他要看看這些愛妃怎樣演這出戏,誰敢把皇上牽扯其中,誰就活到頭了。



其次,甄嬛也知道,皇上也知道這本來就是他們的孩子,何必還要用皇上的血,皇上只是想看看這些是什麼樣的人。


再次,皇上會讓大家想一個其它辦法,在皇宮中人才濟濟,每一個都想討好皇上,每一個都想在皇上面前表現自己,都想替皇上分擔,而要滴血認親,也不是一定要用皇上的血,還有其他辦法,甄嬛也想到這點,那麼皇上肯定也想到這點,這麼一來,甄嬛就料定皇上不用他自己的血。

最後,甄嬛會認為皇上是一個國家最高統領。要當著文武百官用自己的血去驗證,這對他來說就太不體面了。



滴血認親其實就是一場鬧劇,幾個後宮佳麗閒著沒事幹了,找皇上來熱鬧一下,皇上閒著沒事幹,也愛看戲。其實皇上的耳目眾多,心腹都極有本事,他怎麼可能不知道整件事情的經過!就算是懷疑也沒必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揭家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