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的三个叛逆期,作为父母的你,做对了吗?


“叛逆”的熊孩子是家长永远的无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读一下对待叛逆期孩子的方式。

所谓“叛逆期”,其实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熊孩子”的三个叛逆期,作为父母的你,做对了吗?


第一个叛逆期:2~3岁‍——纯真时代

孩子其实从2岁的时候就开始“叛逆”了,会逐渐开始与父母“作对”,比如不愿意让爸爸妈妈玩自己的玩具、吃自己的饼干等,喜欢吃手,咬东西,不断地扔东西。

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在学习区分“自我”与“他人”,并且他们是用“感官”来感觉周围的世界,有意识的去学习和接触周围的环境。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喜欢依赖人,因为他对照顾他们的人充满了信任和依赖。

这个时候不要跟孩子生闷气、觉得孩子不听话,就对他不理不睬。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会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今天出门带什么、晚饭想吃什么,等等。

这是个培养孩子有主见、训练孩子自我表达的好机会,不要因为孩子的想法与家长不同,就去压制他。

这个时期,要学会尊重孩子的要求,耐心听孩子的想法,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完整表达出来。

碰到孩子哭闹的时候,更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哭闹并不能解决问题,让他们知道一些“规则”。

“熊孩子”的三个叛逆期,作为父母的你,做对了吗?


第二个叛逆期:7~10岁‍——转变时代

7~10岁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小学,他们开始进入了他自身成长的转变期,他们开始学习了很多知识,急于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想要摆脱父母的掌控。

这个时候的他们喜欢跟家长对着干,给大人们制造一点麻烦。同时,他们又非常依赖大人,喜欢乱发脾气,有点爱表现自己。其实这个时候的孩子是希望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这个时期,家长不要摆起威严,要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和他们对话,充分的理解他们,不要觉得什么都自己说了算,涉及到孩子的事情要多跟孩子商量,更多的时候,要鼓励并引导他自己作主。

这样作的结果就是,孩子开心,家长也高兴,更不会反着来的,在一起其乐融融。

“熊孩子”的三个叛逆期,作为父母的你,做对了吗?


第三个叛逆期:12~18岁‍——青春时代

这个时期的孩子身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期,也就是孩子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身心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引导。

这个时候的他们,身体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由于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发育不了解,所以一些生理上的变化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烦躁。

而此时,他们的心灵又没有完全成熟,处于“半独立,半依赖”的状态,但又未能成熟地面对自我,这种内心的矛盾使他们不知所措。如果再遇到不顺心的事物,往往就会出现逆反情绪。

“熊孩子”的三个叛逆期,作为父母的你,做对了吗?


这个时期的他们非常重视“朋友”的关系,易受“朋友”的影响,可能会作一些并非自己愿意但“朋友”认同的事,如抽烟、喝酒等。这些家长不认可的行为,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心理成熟的前兆。

那么,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我们就应该用各种方式让他们了解青春期,可以给他们准备几本书,让他们通过阅读了解相关常识。也可以多陪伴他们一起讨论青春期,让他们提前作好进入青春期地准备。

到了这个时期,家长要学会与孩子的沟通,但不能太唠叨。只需要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告诉他们,让他们学会辨别善恶美丑。

其次,就是与孩子保持亲密而有间的关系:像朋友一样的沟通,在他们迷茫时,只给出建议,但让他们自己作出决定和选择。

最后,平等对待孩子,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及时给予鼓励、安慰,在孩子成功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多让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地团队活动,学到更多人生经历。

“熊孩子”的三个叛逆期,作为父母的你,做对了吗?


每个孩子的成长,作为家长,都是用尽全力去教育和陪伴,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度过“叛逆期”,也希望每个家长都能收获一个“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