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影《中途島海戰》,觀後有啥看法?

荔枝味核桃


從史實角度看。杜立特飛行大隊,大部分(8架)去了蘇聯遠東地區(美國人不傻)一部分被共產黨游擊隊給救了,一部分成功到達國統區。去蘇聯的事情電影根本沒講,搞得好像所有飛行員都是中方救的似的。

第二,日軍沉沒潛艇上的紫色密電被美軍繳獲是日軍密電的關鍵所在,日軍私下違反規定,延長使用本該4月份作廢的紫色密電到5月底,導致美軍破譯了日軍絕大多數密電和中途島的初期作戰計劃,這個影片裡也沒講,搞得美軍也有個圖靈似的牛人,獨立破了日軍密碼似的!

第三,二戰攻擊航空母艦的戰術沒有任何講解和提示,為啥美軍拿著炸彈炸航母,南雲非要把炸彈換魚雷才去攻擊航母呢,搞得南雲像個白痴似的。

第四,著名的利根號偵察機事件,完全沒有提,這可是源田美津雄認定的日軍失敗的罪魁禍首呀!要是利根號按照計劃彈射偵察機,日軍就可以在收到永友丈市請求再次攻擊中途島前知曉美軍航母,魚雷管炸彈,炸彈換魚雷的鬧劇就不會發生,日軍可以提前一個小時攻擊美軍航母編隊呀!(當然這是源田大佐的意淫)缺了這麼多重要的事件,這部片子基本就是看熱鬧的水平。

  從回憶中美友誼的角度看,影片一開始就編造了山本警告美國人不要把日本逼到牆角,還花了一定篇幅展現杜立特被我黨游擊隊救獲,目睹日軍轟炸平民的暴行的場面,不瘟不火,還沒美國人拍的《珍珠港》描寫的我黨游擊隊員冒著日軍的機槍掃射,不顧犧牲,勇往直前解救男主角的場面正面呢!反正編劇完全不合格,應該送到博納總部學習幾個月。

  從警示日本的角度,完全看不出山本五十六的狡詐、大將風度,山口多聞的勇敢,籌劃了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戰役計劃的黑島龜人壓根就沒看見,出鏡最多的就是一個腦殘的南雲忠一(人家好歹也消滅了英國Z艦隊,橫掃印度洋,能力還是不錯的),猥瑣到極點,連美國人都崇拜的源田美津雄。山口多聞替代井上成美成了山本五十六的知己了!無語呀!中途島海戰日軍第一波次攻擊和美軍飛機的交換比可是2:40呀!影片中無畏式竟然能把零式戰鬥機打下來,日軍飛行員要有多菜呀!

  把戰爭初期的日軍精英拍成這個樣子,絕對是抗戰神劇的水平呀!總而言之,一個字 “爛”!不值得看!


葉小仙影視


以前看《珍珠港》,三小時感情戲裡扒拉二十分鐘炸戲,還要忍受美國航母扮赤城,導彈驅逐艦客串等無數穿幫細節!

《決戰中途島》,沒有感情戲,沒有聖母,沒有穿幫,沒有《硫磺島家書》的客串露臉,扔掉所有沒有用的無關劇情,把珍珠港,炸東京,珊瑚海,破密碼,中出島幾件大事濃縮在兩個小時,保留了AF作戰的大部分細節,從頭炸到尾,沒有一秒鐘尿點。





對戰爭勝負的原因也有側面的探究:日本方面陸海不和,對南雲任用意見的不一致,山本在作戰決策時對政治因素的曖昧妥協,都在暗示內部撕裂對戰局的巨大破壞作用,反觀美帝一方,雖然也有人事方面的齟齬,也有出賣情報的叛徒,但是總體上做到了為了勝利精誠團結不畏犧牲,前方飛行員的無畏勇武與後方情報指揮人員的精明謹慎最終奠定了勝局。

戰爭的勝負也許並不像歷史段子手們說的那樣取決於鋼產量,汽車產量,飛機產量,而是取決於前方捨生忘死的犧牲和後方智慧的博弈。


鼠標看電影


這部電影裡面有個細節我印象很深刻,

空襲東京的杜立特在中國迫降之後,在中國人的掩護下撤離,路上遇到了日本人的飛機轟炸,

杜立特目睹了中國人被轟炸致死的情景,他不解的問:“他們在炸什麼?”

一旁的中國人答道:“炸平民。”

杜立特聽罷,說了一句:“我們把事情變得更糟了。”

成功空襲東京,對美國而言是一件十分鼓舞士氣的事情,但是杜立特等人迫降的中國地區也因此成為了日軍尋找杜立特等人、打擊報復的受災區,日軍的轟炸就是一種無差別的轟炸。

片尾也進行了敘述:為掩護杜立特等人撤離,許多的人因此而喪生。



這個細節同樣表現出了三國(中美日)當時的不同的境況。


小亮影視剪輯


首先很難得的近年來 沒有無端政治正確 無聊愛情戲 矯情 吹捧 抹黑的戰爭片,山本不想打,南雲頑固,山口銳氣,哈爾西勇猛,尼米茲臨危受命,麥克拉斯基萌,百斯特狂,描寫很實在。有人覺得百斯特開掛,還真不是,人家全美投彈冠軍,三機單走赤城,二次出擊炸點飛龍,如果說真有那麼一瞬間歷史因為幾個人的幾個念頭而改變,那肯定是他媽中途島了。

另外很難得的把杜立德空襲後中國人民做的貢獻大大方方的寫出來,除了那個印刷體漢字以外都很棒,人類群星閃耀時,也沒忘記那些不閃和已經熄滅的眾星。





小村的影視


很榮幸為你做解答

中途島海戰在1942年6月4日展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2]。美國海軍不止在這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環礁的攻擊,還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所以這場仗可謂是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

日本在珊瑚海海戰後的僅僅一個月就已經把中途島擬定為下一個攻擊目標。這不止能報復美國空軍空襲東京的行為(當時日本高級將領中有認為空襲東京的飛機是從中途島起飛的),還能打開夏威夷群島的大門。防止美軍從夏威夷方面出動並攻擊日本。日本海軍想借此機會將美國太平洋艦隊殘餘的軍艦引到中途島一舉殲滅。為達到該目的,日本海軍幾乎傾巢而出,投入大半兵力,艦隊規模甚至超越後來史上最大海戰萊特灣海戰時的聯合艦隊。是日本海軍在二戰中最大的戰略進攻,然而由於珊瑚海海戰的牽制,使聯合艦隊少派遣兩艘航空母艦——即受傷的“翔鶴”、以及缺編飛行員的“瑞鶴”號,對作戰造成極嚴重的影響。

日軍失敗原因

1.日本海軍驕傲自大,狂妄輕敵。驕兵必敗,這是日本海軍在這次海戰中的真實寫照,也是日本海軍在這次海戰中失敗的根本原因。戰爭初始階段,日本海軍表現很好,尤其是偷襲珍珠港,做到了計劃周密,準備充足,作戰精確無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輝煌戰果。但是由於這個階段過於順利,使日本海軍上下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在這次海戰上,沒有了開戰初期那種兢兢業業的態度。作戰計劃制定倉促,漏洞百出,對反對意見置若罔聞。而對作戰計劃進行檢驗的圖上演習也是敷衍了事。例如,演習中南雲部隊在空襲中途島時遭到美陸基飛機的攻擊,裁判判定日本艦隊被命中9次,兩艘航空母艦被擊沉。可主持演習的宇垣少將命令將命中次數改為3次,改判為一艘航空母艦被擊沉,另一艘輕傷,可不久這艘被擊沉的航空母艦又從海底浮了上來,參加了下一階段的戰役。而日本南雲忠一中將的第一機動部隊的官兵也對戰役抱著“無論是什麼任務我們都可以完成”的態度,沒有認真準備。日本海軍全軍上下狂妄自大,這也是導致後來一連串錯誤,致使日本海軍失敗的根源。

2.情報戰的失敗。戰爭在當時已經向多維空間發展,情報戰和信息戰已經成為制約戰爭勝利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這次海戰中美軍取勝的王牌就是事先破譯了日本海軍的密碼,在戰役爆發前就瞭解了日本海軍的作戰計劃和作戰部署。這樣就能集中力量伏擊日軍。當時負責密碼破譯的萊頓中校向司令部預報:“日本機動艦隊將從西北方來,方位325度,將在離中途島175海里的地方被我們發現,時間是中途島時間6時。”當在準確的時間發現日本艦隊後,尼米茲向萊頓中校說:“祝賀你,與你預報的只差了5海里。”反觀日本,他們在戰前沒有蒐集到任何有價值的情報,預定的偵察行動也由於種種原因取消了。因此對敵情作出了完全錯誤的判斷。雙方一明一暗,使美國享盡了先機之利。

3.日本作戰計劃的錯誤。首先,日本犯了分散兵力的錯誤。日本的艦隻雖多,卻被分為相互不能直接支援的六支,將2艘航空母艦用於遙遠的北方,使得在中途島方向主要靠南雲艦隊的4艘航空母艦,這4艘航空母艦上共有艦載機261架。而美國海軍最大限度的集中部署自己的力量,全部可用於中途島方向的飛機達到354架,在數量上反而佔了優勢。其次。在給南雲艦隊的任務是兩個根本矛盾的任務。一個任務是空襲中途島,為登臨作戰作火力準備。這就嚴格限制南雲艦隊的行動自由。可另一個任務確是與敵人艦隊接觸並殲滅之,這又要求南雲艦隊根據情況完全機動行事。由於沒有指明哪個優先,使南雲艦隊無所適從。被迫在兩個波次的飛機上裝載了完成不同任務的彈藥,後來因為更換彈藥延誤了時間,延誤了戰機,遭受滅頂之災。第三,沒有重視情報工作,對蒐集情報的手段不重視,使得沒有正確判明敵情。

4.日本作戰觀念的落後。美國在珍珠港被擊沉了所有的戰列艦,反而使他們放開了束縛的手腳,建立了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特混艦隊,其他艦隻都圍繞保護航空母艦。而日本雖然運用艦載機取得了偷襲珍珠港的勝利,可海軍中堅持以戰艦作為海戰決戰的決定性力量的擁護者還大有人在,包括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在內的戰列艦隊被保存在柱島錨地,用來將來決戰之用。它們發揮的作用並不比珍珠港被擊沉的美國戰列艦大。日本海軍不願將戰列艦和航空母艦混合編組為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艦隊,讓戰列艦為航空母艦提供對空掩護,致使南雲艦隊只得靠自己的巡邏機來保護自己。當遭到中途島飛機攻擊時,日本艦隊只得將第二波飛機中的掩護戰鬥機起飛迎戰,造成得到美軍艦隊的情報後已經準備好的俯衝轟炸機沒有戰鬥機掩護,南雲目睹了沒有戰鬥機掩護的美國戰機失敗的下場,不願自己重蹈覆轍,決定重組部隊後再進攻美國艦隊,使得戰機延誤。而且為登陸作戰作火力準備的任務完全可以由戰列艦隊擔任,這樣就能放開南雲艦隊的手腳。

5.作戰指揮的錯誤。首先是忽視了偵察任務。南雲艦隊沒有專門的偵察機飛行隊,由於不願分散進攻力量,南雲艦隊的偵察任務主要由編隊中戰列艦和巡洋艦上的老式水上飛機擔任。那天日本艦隊沒有進行雙相搜索,進行單相搜索的飛機中有2架出現故障,延誤了起飛時間,造成發現美國艦隊遲誤,直接影響戰局。第二,當南雲得到美國艦隊的情報後,沒有采納山口多聞的建議,立即出動所有戰鬥機掩護的俯衝轟炸機進攻,導致艦機同沉。第三,山本五十六大將親自率戰列艦隊出戰,為保持無線電靜默,自動放棄了戰役的指導。

6.兩國科學技術和工業經濟實力的差異。日本在科學技術上落後於美國,一個明顯的證明就是雷達技術的應用。當時美國艦隊已經裝備了雷達,在日本機群沒有到來就發現並預先做好準備,而日本艦隊沒有裝備雷達,所有警戒全靠目測,當美國俯衝轟炸機借雲層的掩護攻擊時,無法及時作出反應。而雙方的工業經濟實力也起了很大作用。在中途島海戰前發生了珊瑚海海戰,日本的航空母艦“翔鶴號”受傷,需要一個月的修理時間,“瑞鶴號”由於人員損失太大也無法執行戰鬥任務。美國的航空母艦“列剋星敦號”沉沒,“約克城”號受傷。美國為了讓“約克城”號參加中途島海戰,集中全力對“約克城”號進行了三天三夜的搶修,終於使它重上戰場,為勝利的取得立下了汗馬功勞。雙方在這裡就能比較出水平高下,日本減少了2艘航空母艦,美國卻增加了1艘,雙方航空母艦的對比變為4:3,大大減少了雙方的差距,為美國獲勝打下堅實的基礎。





美視頻


首先說這一段故事,是歷史上的真實事件,又稱為“宇垣纏推演”,發生在1942年的5月1日,日本聯合艦隊的軍官們集中在“大和”號戰列艦上,進行了為期7天的中途島入侵戰軍棋推演。時任海軍參謀長的宇垣纏擔任了本次推演的統監(總負責人)和審判長(裁判官),同時也擔任了推演中日本聯合艦隊的指揮官。(當然他當時也是山本五十六帳下的紅人,整場推演也是嚴格按照山本五十六期望的劇本來進行)

在這次推演中,由“大和”號艦長松田千秋所代表的美軍太平洋艦隊,通過B-17轟炸機輕鬆打敗了宇垣纏率領的日本海軍。並且在推演中,美軍轟炸機共炸中日軍航母9次,其中“赤城”和“加賀”號2艘航母確定會被美軍擊沉,而另外還有一艘航母會受到重創。這個推演結果幾乎和真正戰果相當接近。

但是,心高氣傲的宇垣纏利用自己裁判員的身份,反覆修改推演過程甚至篡改推演結果,最終改變了結果為只有“加賀”號沉沒,日軍獲勝。甚至當演習即將結束時,山本五十六問南雲忠一:如果艦隊遭遇敵軍埋伏的偷襲怎麼辦?在一旁的源田實(偷襲珍珠港計劃的主要策劃者)說了一句被日本海軍載入史冊的名言“鎧袖一觸”,意思是:日本航母的防禦是牢不可破的。

整個日軍艦隊瀰漫著對美國的輕敵之氣,連山本五十六自己都毫不例外。

古語云:“驕兵必敗”,依然是真理。

日軍本身的輕敵除了心智,更最終體現在他們的戰術安排上。

本來日軍在當時在整體軍力,甚至戰機性能上都佔有一定優勢,但在山本五十六的計劃中,卻將整個聯合艦隊分為5只不同方向不同目標的艦隊,各自相隔數百海哩距離,最終受到攻擊時完全無法彼此呼應。最終形成在中途島戰役中,是四艘日本航空母艦對三艘美國母艦,甚至整體飛機數量還少於美軍(中途島的陸基飛機加上空母的艦載機,美軍共有353架飛機,而日軍所有的艦載機加起來也只有248架)。由整體優勢,變成局部平手甚至劣勢,最終輸在了最重要的關鍵戰役中。

所以,無論多強大的主體,在競爭中保持核心局部的優勢力量始終是成功的根本。即便放在今天的商業戰場上,甚至互聯網行業,也一樣符合“聚焦”、“專注”、“集中突破”這樣的戰略流行詞。

而“廣積糧、緩稱王”,“兢兢業業”“如履薄冰”般的心態,始終才是保持戰鬥力和敏銳度的根本,永遠比毫無根基的“目空一切”和“驕橫”要有生命力的多。


丹丹影視工作室


您好,我是笑哥影視,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首先,美國被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的損失慘重,而日本之所以去偷襲珍珠港是因為美國停止供給日軍的石油,美國之所以這樣做呢,是因為他向日本供油是一種投資,而現在,他要讓日本償還本金和利息了,這就是偷襲珍珠港事件的起因。而日本之所以偷襲珍珠港而不是別處,是因為珍珠港裡停有除航母戰鬥群外所有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戰艦。這樣,由南雲忠一指揮的日本艦隊就駛向了珍珠港。


珍珠港遭襲,美國氣炸,立刻向日本宣戰,只是沒過多久,珊瑚海海戰爆發,美軍一艘航母被擊沉(列剋星敦號),另一艘被重創(約克城號),還有一艘戰列艦被擊沉。日本一艘航母被擊沉(瑞鶴號),另一艘被重創(翔鶴號)。結果一樣:日本勝利了。同時,日本利用所羅門群島作為跳板,進攻澳大利亞北部。 美國終於用狠招了。

一批轟炸機從“大黃蜂”號上起飛,空襲了東京、大阪等地,在中國降落。山本五十六捱罵了,於是乎就炮製了中途島海戰的作戰方針:近藤中將率領第一戰鬥編隊(都是些炮灰)“進攻”阿留申群島,引誘美國主力艦隊,南雲中將率主力艦隊進攻中途島,美軍發現上當則定會回中途島援救,到時候自己再將美軍一舉殲滅。這作戰計劃是非常絕妙,既拿下了中途島,又連帶著拿下了阿留申群島,還把美國海軍團滅了!只是美國的情報破譯能力實在太強了!直接把情報破譯了出來!


只是“AF”這個地名不知道是哪,華盛頓認為是阿留申群島,畢竟如果全部被日本攻下,日本就可以以此為通道,在美國阿拉斯加登陸。但是由羅徹福特領隊的破譯小組卻認為“AF”是中途島,因為他們找到以前日軍的電報裡提到要求日軍飛機從馬紹爾群島起飛,飛往珍珠島,避開來自“AF”的空中威脅。從地理上看,“AF”就是中途島!情報部軍官又想出一著妙計:拍發電報!中途島淡水出現問題。不久後,就破譯出一段電報:“AF”淡水出現問題,請登陸部隊帶足淡水。這也進一步證明了“AF”就是中途島,於是,這場不可避免的戰爭就開始了。 四點零五分,約克城號駛向中途島,六點三十分,大黃蜂號和企業號抵達中途島。日本蒼龍、飛龍、加賀等四艘航空母艦也完成集結,大戰一觸即發。


日本先發制人,派轟炸機飛往中途島,進行轟炸,但是效果卻因中途島提前作好準備而大打折扣。山本原想攻擊美艦,因此把剩下的飛機全部掛上魚雷,但因遲遲未發現美艦且中途島方向戰事不利而換成了炸彈。剛想起飛卻又收到偵察機發現美航母的消息,飛機上重新又掛上了魚雷,並去轟炸美航母。日飛機找到大黃蜂號,大黃蜂號很走運,沒被重創,企業號遭到自殺式襲擊,還好一名下士拿著機槍將日本飛機打偏了,否則企業號就完蛋了。約克城號最幸運,沒被發現。美軍魚雷機從企業號上起飛,飛往日軍航母,被全殲。日軍航母毫髮未傷。美軍轟炸機從約克城號和大黃蜂號起飛,目標還是日本航母,只有三架回來,重創一艘航母(赤城號),擊沉兩艘航母(蒼龍、加賀)。

飛龍號找到了約克城號,一大堆飛機往那兒飛,約克城本來就在珊瑚海海戰中被重創,哪受得了這種狂轟濫炸?於是乎,約克城號被重創,航速只有四節。飛龍號最終被美機擊沉,約克城號上的人員撤走後被自己的巡洋艦擊沉。赤城號上的南雲中將聽到飛龍被擊沉,再看看千瘡百孔的赤城號,便讓人員撤離,同副艦長一起自沉。山本在他的旗艦大和號上收到四艘航母均沉沒了的電文後,心想不好,我們沒有主力艦的掩護就會被擊沉,於是下令撤退。美國終於在中途島海戰中取得勝利,且一舉殲滅日本大部分的艦艇,並且取得向日本本土發起攻擊的跳板。甚至可以說,要是沒有山本五十六這次的戰略失誤,就不會有後面美軍取得的輝煌的勝利。


笑哥影視


不請自來,這部電影我刷了三遍。總的來說是一部非常爽的軍事流水大片。

觀影以後的第一感覺就是,從純軍事角度考慮,片中戰爭場面的恢弘、獨特、火爆,視覺特效帶來的強烈衝擊,豈是數年前的《珍珠港》所能比擬的,兩者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

《決戰中途島》中事無鉅細地從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開始,包括珊瑚海海戰、轟炸東京等情節,再到中途島大海戰,遂成了流水賬式的故事敘述結構,白開水似的節奏,在渴望片中撒點胡椒粉、玩點所謂永恆愛情的觀眾眼中,此片似乎就不受待見了。

在這些觀眾眼中,同為二戰題材美日海軍大戰的好萊塢大片《珍珠港》,因為摻和了三角戀愛關係,這等扯不清道不明的狗血情節,加上片中的帥哥和美女,此片確實獲得到了全球觀眾的熱烈追捧。

毫無疑問,《決戰中途島》片中演員陣容中,無論男女主角還是配角,絕對沒有《珍珠港》中本·阿弗萊克、喬什·哈奈特、凱特·貝金賽爾等帥哥和美女養眼。

因此,從純軍事角度觀賞這兩部電影,無疑《決戰中途島》打飛機、打航母,來得更為火爆,特別是片中男主角駕駛俯衝轟炸機向航母投彈時,非常驚心動魄,令軍迷熱血沸騰,感覺大為過癮,有身臨其境之感,得益於好萊塢電腦特技製作的精良。

《決戰中途島》是一部非常爽的軍事大片,尤其是俯衝轟炸機俯衝投彈炸航空母艦的橋段,真的讓人過目難忘,非常來勁,令人血脈膨脹。


張森同學的娛樂


大家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個人覺得由於作戰基本計劃中存在這些嚴重缺陷,使我方部隊司令官們一開頭就吃了兩個大虧。即便如此,如果他們在戰術指揮上不犯錯誤,似乎可以肯定說結果也不致如此之慘。有人說,在戰鬥中雙方都會犯錯誤,而勝利則屬於犯錯誤較少的一方。

在中途島海戰中,哪一方犯錯誤更多,這是不言而喻的。的確,把美日雙方作戰情況加以研究,不能不承認在這次作戰中所有錯誤都是日本方面的。

  南雲海軍中將犯的錯誤最多,但這並不等於說他的才幹比不上別的司令長官。他的運氣不好,因為南雲部隊是唯一跟敵人真正交鋒的日本部隊。他的處境使他不得不作出絕大 部分影0向戰鬥結局的決定。其他司令長官,包括被認為指揮全部日本部隊的山本海軍大將在內,都處於無所作為的旁觀者地位。既然他們不象南雲那樣必須作出關係成敗的決定,他們就不可能犯錯誤。

  說了這許多為我們的司令長官開脫的話之後,也讓我們說點批評的話吧。按照事後的檢討,南雲海軍中將顯然犯了三個嚴重錯誤。

  第一,在空襲中途島那天清晨,他沒有作出充分的搜索部署。如果他早一點派出雙相搜索,就有可能很快發現還沒有被察覺到的敵特混艦隊,這樣南雲可以先發制人,而不致捱打。至少在他知道“築摩號”和“利根號”的搜索機不能按時起飛後,應該立即派出別的飛機,填補搜索扇面的空白。當然,“築摩號”的第五號搜索機沒能發現敵航空母艦(儘管這架飛機大概從敵航空母艦上空飛過),是不能歸咎於南雲海軍中將的。

  南雲的第二個錯誤是和他採用的把艦載飛機分成第一攻擊波和第二攻擊波的方法有關的。每次攻擊波都是從四艘航空母艦上按比例抽調出來的飛機編成的,而不是由兩艘航空母艦的飛機編成第一攻擊波,另外兩艘航空母艦的飛機編成第二攻擊波。雖然同時使用四艘航空母艦的飛機可以縮短飛機起飛和回收的時間,但在收回飛機和緊接在收回飛機之後的時間內如遭到敵機攻擊時,必然增加了脆弱性,因為那時四艘航空母艦全都忙得不可開交,不能馬上使自己的飛機起飛,以抗擊敵機的進攻。同時這還意味著在這段時間內,機動部隊都不能對敵航空母艦發動攻擊,不管情況如何迫切需要。倘若南雲只從兩艘航空母艦上派出飛機去空襲中途島,讓另外兩艘航空母艦的飛機待機以備萬一,他就不至於在戰鬥的緊要關頭髮現自己的手腳被縛住了。

  南雲的第三個錯誤也許是最嚴重的錯誤,在於當他發現敵特混艦隊有一艘航空母艦後,沒有立即用全部飛機進攻。不管這些飛機裝備的彈藥是否合適,或甚至沒有戰鬥機掩護,也應該出動。這樣做所冒的風險誠然是很大的,但難道比正當飛機在甲板上擺著、手忙腳亂地加油和更換彈藥時遭到敵艦載機的攻擊不少冒點風險嗎?南雲難道有理由可指望敵人不在這最不堪一擊的時刻來進攻?他不願冒險派出沒有掩護和彈藥裝得不合適的轟炸機去攻擊敵人,結果是怎樣呢?他所選擇的辦法結果是自己的轟炸機被敵機殲滅了,直至連反擊一下以索回損失代價的能力都化為烏有了。山口海軍少將在這緊急關頭的判斷是唯一正確的。南雲選擇了自以為正統的和比較安全的方針,但是從那時起他的幾艘航空母艦就註定要遭劫了。

  南雲的錯誤判斷使他的機動部隊在山本海軍大將還沒來得及採取任何措施以前就被斷送了。換句話說,在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能運用其判斷來影響事態之前,日本部隊就幾乎已經徹底戰敗了。面對這一嚴峻局勢,山本海軍大將是否也犯了象南雲那樣優柔寡斷的錯誤?他的幕僚獻策由他本人裁可的與敵人進行海上夜戰來挽回戰局的夜戰計劃,十分明顯是一個鋌而走險的計劃,壓根兒就沒有多大希望。到最後被迫承認這項計劃無成功的可能時,山本海軍大將立即放棄戰鬥,認為敗局已定,無可挽救了。以上個人觀點,希望大家喜歡





C90後奮鬥青年


由於作戰基本計劃中存在這些嚴重缺陷,使我方部隊司令官們一開頭就吃了兩個大虧。即便如此,如果他們在戰術指揮上不犯錯誤,似乎可以肯定說結果也不致如此之慘。有人說,在戰鬥中雙方都會犯錯誤,而勝利則屬於犯錯誤較少的一方。

在中途島海戰中,哪一方犯錯誤更多,這是不言而喻的。的確,把美日雙方作戰情況加以研究,不能不承認在這次作戰中所有錯誤都是日本方面的。

南雲海軍中將犯的錯誤最多,但這並不等於說他的才幹比不上別的司令長官。他的運氣不好,因為南雲部隊是唯一跟敵人真正交鋒的日本部隊。他的處境使他不得不作出絕大 部分影0向戰鬥結局的決定。其他司令長官,包括被認為指揮全部日本部隊的山本海軍大將在內,都處於無所作為的旁觀者地位。既然他們不象南雲那樣必須作出關係成敗的決定,他們就不可能犯錯誤。

說了這許多為我們的司令長官開脫的話之後,也讓我們說點批評的話吧。按照事後的檢討,南雲海軍中將顯然犯了三個嚴重錯誤。

第一,在空襲中途島那天清晨,他沒有作出充分的搜索部署。如果他早一點派出雙相搜索,就有可能很快發現還沒有被察覺到的敵特混艦隊,這樣南雲可以先發制人,而不致捱打。至少在他知道“築摩號”和“利根號”的搜索機不能按時起飛後,應該立即派出別的飛機,填補搜索扇面的空白。當然,“築摩號”的第五號搜索機沒能發現敵航空母艦(儘管這架飛機大概從敵航空母艦上空飛過),是不能歸咎於南雲海軍中將的。

南雲的第二個錯誤是和他採用的把艦載飛機分成第一攻擊波和第二攻擊波的方法有關的。每次攻擊波都是從四艘航空母艦上按比例抽調出來的飛機編成的,而不是由兩艘航空母艦的飛機編成第一攻擊波,另外兩艘航空母艦的飛機編成第二攻擊波。雖然同時使用四艘航空母艦的飛機可以縮短飛機起飛和回收的時間,但在收回飛機和緊接在收回飛機之後的時間內如遭到敵機攻擊時,必然增加了脆弱性,因為那時四艘航空母艦全都忙得不可開交,不能馬上使自己的飛機起飛,以抗擊敵機的進攻。同時這還意味著在這段時間內,機動部隊都不能對敵航空母艦發動攻擊,不管情況如何迫切需要。倘若南雲只從兩艘航空母艦上派出飛機去空襲中途島,讓另外兩艘航空母艦的飛機待機以備萬一,他就不至於在戰鬥的緊要關頭髮現自己的手腳被縛住了。

南雲的第三個錯誤也許是最嚴重的錯誤,在於當他發現敵特混艦隊有一艘航空母艦後,沒有立即用全部飛機進攻。不管這些飛機裝備的彈藥是否合適,或甚至沒有戰鬥機掩護,也應該出動。這樣做所冒的風險誠然是很大的,但難道比正當飛機在甲板上擺著、手忙腳亂地加油和更換彈藥時遭到敵艦載機的攻擊不少冒點風險嗎?南雲難道有理由可指望敵人不在這最不堪一擊的時刻來進攻?他不願冒險派出沒有掩護和彈藥裝得不合適的轟炸機去攻擊敵人,結果是怎樣呢?他所選擇的辦法結果是自己的轟炸機被敵機殲滅了,直至連反擊一下以索回損失代價的能力都化為烏有了。山口海軍少將在這緊急關頭的判斷是唯一正確的。南雲選擇了自以為正統的和比較安全的方針,但是從那時起他的幾艘航空母艦就註定要遭劫了。

南雲的錯誤判斷使他的機動部隊在山本海軍大將還沒來得及採取任何措施以前就被斷送了。換句話說,在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能運用其判斷來影響事態之前,日本部隊就幾乎已經徹底戰敗了。面對這一嚴峻局勢,山本海軍大將是否也犯了象南雲那樣優柔寡斷的錯誤?他的幕僚獻策由他本人裁可的與敵人進行海上夜戰來挽回戰局的夜戰計劃,十分明顯是一個鋌而走險的計劃,壓根兒就沒有多大希望。到最後被迫承認這項計劃無成功的可能時,山本海軍大將立即放棄戰鬥,認為敗局已定,無可挽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