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醫療隊在湖北洪湖戰疫的53個日日夜夜

洪湖戰疫的53個日日夜夜……

海南日報特派記者 孫婧

千里不辭行路遠,時光早晚到天涯。2020年春分這天,結束支援湖北抗疫的任務後,海南省支援湖北荊州抗疫的248名醫護人員,終於卸下了厚重衣褲,在歡聲笑語中飛回朝思暮想的海南。

1月27日,第一批海南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從海口出發,前往海南省對口支援的荊州市。其中有一支醫療小分隊進入荊州市疫情最重的洪湖市。這支只有29人的“先遣軍”,經歷了洪湖疫情的至暗時刻,也親歷了太多難忘的抗疫故事。

後來,隨著陸續的調防補充,海南援洪醫療隊人數增加到94人,回望在異鄉抗疫的這53天,他們究竟經歷了什麼?

創造條件去戰鬥

“正月初三,洪湖就有上百人確診,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從醫護人員到醫療資源全面告急,僅憑我們自己的力量,難以抵禦。”荊州市委常委、洪湖市委書記張遠梅說。

1月28日,作為抵達洪湖市的第一支外省醫療隊,海南省首批支援洪湖疫情防控醫療隊的29名醫護人員,兵分兩路,進入洪湖市人民醫院和洪湖市血吸蟲病防治專科醫院(以下簡稱洪湖市血防醫院)。兩天後,這兩家定點醫院就住滿了患者。

物資和裝備不夠怎麼辦?為了搶救患者,海南醫療隊想盡辦法,調來家用無創呼吸機,就馬上用上;為減少防護用品消耗,隊員們一工作就是8個小時,最長的在崗13.5小時。三亞市人民醫院護士長林貝被消毒水氣味刺激到涕淚直流,為了不浪費口罩,硬是忍著鼻涕淹到下巴的不堪,堅持到下班。

做好自身防護怎麼辦?隊員們買來文件袋自制防護面屏,用雨衣充作加強防護服,在KN95口罩外加一層醫用外科口罩,想盡一切辦法保護好自己。

醫院隔離區存在院感漏洞如何解決?海南醫療隊院感專家、三亞市人民醫院院感科副主任曹志紅化身“找茬王”,監督“三區兩通道”的整改、培訓當地醫務人員、評估防護物資的質量、制定消毒防護流程、監督醫務人員換裝操作……生生把自己忙成了陀螺。

此外還有重新規範診療和護理指南、重建工作和交接班流程、手把手指導當地護士護理重症患者……海南醫療隊這支“空降兵”,以不到30人的力量,帶動當地醫護人員抗擊疫情。

患者那一鞠躬直擊心靈

抗疫期間,海南後方的各個渠道,不斷給前線寄來防護物資和營養補給,而隊員們卻將自己的水果、牛奶、麵包、零食、營養粉,毫不吝惜地分享給患者。

隊員們變著花樣為患者疏導身心壓力。海南援洪醫療隊護理組總護士長、海南省人民醫院心臟外科ICU護士長李清月帶領著張屏、柳媛媛、楊志佳、朱桂林、劉啟慧等隊員,從策劃、拍攝到剪輯,製作出肺力操宣教視頻,指導患者們跟著視頻做操,放鬆身心的同時提高肺部抵抗力,促進肺功能恢復。

這些細心的護理和陪伴,也產生了最直接的影響——越來越多患者治癒出院,最多時洪湖市血防醫院一天出院了28人。

有一名老奶奶出院時捨不得走,拉著三亞市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護士陳鳳梅的手唸叨著:“你們對我太好了,兒子都沒你們好!”

洪湖市血防醫院隔離病區的監控鏡頭,還拍到令人震撼的一幕。2月18日晚,患者李衛清出院前,默默對著護士站深鞠了一躬。

李衛清住院20多天裡,有著太多的感動。“我隔壁是個生活不能自理的重症患者,海南的護士喂他吃飯喝水,幫他擦洗身子,換尿布,看得我眼淚都留下來。”李衛清激動地說,海南的護士們都很年輕,是家裡的嬌寶寶,不顧危險來照顧洪湖患者。

李衛清也許不知道,自己的這一舉動,給了海南醫療隊員們很大的鼓舞。“這是直擊心靈的一幕,我不斷想起這個畫面,提醒我們是誰,我們該做什麼。”三亞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張雪海感慨地說。

英雄的土地迎來春天

經過半個月的苦戰,首批支援洪湖的海南醫療隊,終於迎來了增援力量。2月15日起,包括第四批海南省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在內,陸續有多支海南醫療小分隊從各方調防洪湖,隊員達到94人。

充足的人手,進一步緩解了醫護人員的救治壓力。海南醫療隊全部接管了洪湖市血防醫院,並對該市另外3家醫療收治點和8家鄉鎮基層醫療機構開展巡診和疾控工作。

“希望能借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戰術,在鄉鎮基層防控疫情,堵住源頭,把患者、專家、資源都集中在城市定點醫院裡,縮小包圍圈,吹響抗疫反攻的號角。”海南援洪醫療隊隊長、省人民醫院副院長陳濤說。

3月15日上午,目送最後一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出院,海南醫療隊接管的洪湖市血防醫院徹底“清零”。援洪抗疫期間,海南醫療隊先後在兩家定點收治醫院管理患者273人。

在戰爭年代,洪湖這片土地誕生出了洪湖赤衛隊這樣英雄的隊伍。在新時代抗疫戰中,海南白衣戰士千里馳援,與洪湖醫護組成一支“新洪湖赤衛隊”,在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詮釋了醫者仁心的奉獻與擔當。

3月20日,在海南支援荊州醫療隊撤走的這一天,荊州全市也降為疫情低風險區。疫情的陰霾,隨著寒冬的腳步走遠,希望,伴隨著春天,重新回到這片土地。

(本報荊州3月20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