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臺前幕後的故事

《我的我的祖國》作為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獻禮片,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那段時間走進電影院八成的人都會選擇看《我和我的祖國》。電影題材內容老少皆宜,講述的都是能讓各個年代百姓切身感受到,經歷過的故事。

《我的我的祖國》總共分為7個故事片段,分別是:

《前夜》(1949年開國大典)

《相遇》(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奪冠》(1984年女排三連冠)

《迴歸》(1997年香港迴歸)

《北京你好》(2008年北京奧運)

《白晝流星》(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

《護航》(2015年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

看完電影后,又看了《我的我的祖國》紀錄片,紀錄片講述了電影拍攝過程中臺前幕後的故事,其中《前夜》和《迴歸》的影響最為深刻。

故事《前夜》講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保障開國大典國旗順利升起,電動旗杆設計安裝者林治遠(黃渤飾)爭分奪秒排除萬難,終於讓五星紅旗順利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的感人故事。

說說臺前幕後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

黃渤老師真的非常擅長演繹這種看似不起眼實則非常重要的人物。該篇章的導演是黃渤的老朋友管虎,在該故事中,黃渤有很多奔跑的戲,拎著一大堆東西衝向進天安門。這種場景屬於又有群戲,又有特寫,為了達到最想要的效果,只能不斷的嘗試,一遍一遍的跑。

黃渤老師自己也說,整個拍攝過程中,對這場奔跑的戲印象深刻。當然印象深刻,畢竟當晚黃渤直接跑的虛脫了。


說說臺前幕後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

群戲百米跑,特寫五十米跑,衝刺跑,毫不怠慢。有好幾個鏡頭已經非常好了,管虎導演會說,備一條,備一條,黃渤會毫無怨言的重新再跑,直到跑不動為止。

說說臺前幕後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


說說臺前幕後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

說說臺前幕後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

整改故事拍攝過程中,黃渤因為身體問題休息了一天。當天有林治遠不見臉的鏡頭,管虎導演讓替身先拍了一遍。黃渤回來後,要求將不見臉的鏡頭都親自重新拍一遍,因為哪怕是一個細節都有可能讓觀眾感知這個人不是黃渤,真的非常敬業。

說說臺前幕後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

故事《迴歸》講述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的故事。為確保五星紅旗分秒不差飄揚在香港上空,升旗手朱濤(杜江飾演)刻苦訓練不懈怠,即便是在夢中也都是升起的手勢。可以閉著眼睛將國旗準確無誤的升起。外交官安文彬(王洛勇飾)與英國人談判16輪分秒不讓,一再告訴英國0時0分升起國旗,是我們的底線。終於,國歌在0點準時奏響,國旗在0點準時升起,一秒不差。

說說臺前幕後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

為了演好升旗手,杜江真的到了部隊進行訓練,朱濤本人親自到場監督訓練。背上帶著木頭架子,手掌腿間夾著撲克牌,站在日頭底下,十幾分鍾白襯衫都已經溼透。但杜江所經歷的還沒到當初朱濤他們真實訓練場的百分之一。

說說臺前幕後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


說說臺前幕後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


說說臺前幕後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

朱濤向杜江展示了當天在香港上空升起的國旗,當年的相冊,並向杜江講述了當時的過程。朱濤說到香港之後在賓館裡繼續站軍姿,當天升起時緊張的流鼻血但在鼻子裡塞了棉花。還告訴杜江,當年在外媒面前,所有的軍人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因為怕眨眼睛的照片有損軍容被外媒拍下。

說說臺前幕後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

當天在訓練場朱濤依然可以在不抬頭的情況下一秒不差的將國旗升起,這是即便過去了20多年都沒有忘記的肌肉記憶。

《迴歸》中國歌奏響的那一刻在電影院裡熱淚盈眶,那種歸屬油然而生,這一刻我們等了太久太久了。

講故事,總是細節最打動人,而這些細節都來自幕後的敬業和專一。喜歡聽故事,也喜歡這些故事背後的那些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