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析 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金融AIC)是指从事银行债权转股权及配套支持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2019年7月28日,锦州银行发布公告称,其部分股东已向工银金融资产投资、信达投资(信达资产全资子公司)、长城资产转让部分股权,其中工银金融资产投资和信达投资分别受让其已发行普通股的10.82%和6.49%。这应是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首次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联袂解决商业银行债转股的案例,且工银金融资产投资在本次案例中一举超过两大资产管理公司,居绝对主导地位,并成为锦州银行第一大股东。

产生背景:化解金融风险

AIC产生背景是为了化解金融风险,解决不良资产和杠杆率较高的问题。2016年10月10日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正式拉开了中国新一轮债转股的大幕,“债转股实施机构”(金融AMC最初成为不良资产处置机构)这一名词正式出现,随后逐渐演变成金融AIC。

2017年国有五大行相继设立金融AIC后,2018年2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保险机构也可以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同时资管新规也将金融AIC纳入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主体中。

截至目前,国内已成立5家金融AIC,且均成立于2017年、母公司均为国有大行,注册资本合计达到540亿元,均在100亿元以上。平安银行与兴业银行于2018年8月和12月相继宣布要成立金融AIC,其中,平安银行为合资、兴业银行为全资。此外,地方性银行中的广州农商行也发布公告称将出资50亿元(持股比例不低于35%)合资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一文解析 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2018年6月29日,银保监会发布2018年第4号令明确了金融AIC的业务范围、准入门槛、监管要求等相关细则,意味着历史地位堪比金融AMC的新一类市场主体开始迈入“规范化发展”道路。特别是2019年5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放松金融AIC在资本占用、发起资管产品、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面的政策约束,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再次发展插上了翅膀。2019年7月29日《2019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则进一步提升了AIC的战略地位。

业务范围:较为狭窄

根据《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行)》,金融AIC的业务范围基本分为两个方向,即资产端的债转股项目落地以及负债端的对外融资情况(具体如下图)。

一文解析 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可以看出,金融AIC的资产端除债转股相关业务外,还可以做同业业务、投资固定收益类证券等,而其负债端业务基本上概括了除存款以外的所有。

AMC与AIC:和而不同

AIC与AMC(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一脉相承的两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均属银保监会管辖),对二者之间的辨析有助于理清金融AIC的基本内涵。

1.诞生于不同阶段且债转股、降杠杆是共同背景

金融AMC与金融AIC的本质都是为了债转股和化解风险,也即降杠杆。

①金融AMC产生的背景是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了迎接2001年入世和解决国有大行不良资产较高的问题,四大AMC顺势产生。

②金融AIC产生的背景是2007-2008的次贷危机,看似时间间隔较长,但却一脉相承,始于2009年的大量信贷投放和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同样提升了商业银行的不良水平,并埋下严重的金融风险隐患,也自2012年开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开始趋势上升直至目前。于2008年-2017年期间产生的地方AMC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四家金融AMC也早已变成金融控股公司且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急需成立一类新的债转股机构,来帮助商业银行化解金融风险。

2.后续金融AIC在直接收购企业债权等方面也会逐步放开

金融AMC在2009年濒临退出市场之际,迎来了2008-2009年金融危机,而监管部门也顺势放开了金融AMC收购企业债权的限制(之前主要收购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债权),这意味着四家金融AMC也可以像银行一样进行变相放贷。

目前金融AIC似乎也在延着这个路径在走,虽然当前AIC主要是收购银行对企业的债权,尚无法直接收购企业债权,但是考虑到金融AIC可以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行私募资管产品等,我们相信对于金融AIC直接企业债券政策放开的趋势也是不会变的,而届时金融AIC也将会承载着更多类银行的功能。

一文解析 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监管政策:标准与鼓励

对于金融AIC而言,有两份政策文件最值得重视。具体为2018年6月29日银保监会发布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行)》以及2019年7月28日,发改委联合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发布的《2019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前者对金融AIC的基本运行、准入条件、监管指标等进行了规范,后者则在各个层面对金融AIC的运作给予鼓励。

一文解析 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运营情况:急速扩张

仅以5家已成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例,2018年扩张步伐惊人,工银金融资产投资、建信金融资产投资、农银金融资产投资和交银金融资产投资的总资产规模分别扩张至430.25亿元、327.60亿元、334.50亿元和203.70亿元,资产负债率也由2017年底的0附近快速升至50%以上,并且创造了不菲的盈利水平。

这意味着在2018年期间,这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通过发行债券、同业借款、央行定向降准等路径,大幅收购债权,以做大规模,使得在一年的时间里资产负债率快速提升至较高的水平,这也是之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最初扩张时所采取的路径,即通过大量举债、大幅收购债权,以做大规模。这里面最为激进的当数工银金融资产投资、农银金融资产等,其资产负债率已接近70%。

一文解析 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1.资产端:债转股落地情况

债转股是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最主要的业务(上述业务收入占其全部收入的比例不得低于50%),而债转股的步骤则是由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先行收购银行对企业的债权,并进一步将企业债权转化为对企业的股权,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对外投资来分析它们的债转股落地情况。

经过整理发现,农银金融资产投资目前覆盖40个项目、工银金融资产投资覆盖25个项目、中银金融资产投资覆盖18个项目、建信金融资产投资覆盖16个项目以及交银金融资产投资覆盖15个项目等等。由于债转股项目需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参与,同时5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均进一步在中基协登记了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如工商银行的工银资本管理、农业银行的农银资本管理、中国银行的中银资产基金管理、交通银行的交银资本管理等等。

2.负债端:对外融资基本情况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融资方式可以包括发行金融债,同业拆借与回购等等,还可以通过设立私募资管产品来针对具体项目。以工银金融资产投资为例,成立以来共发行两只债券,分别为19工银投资债01(10亿元、5年、票面利率为3.70%)和19工银投资债02(90亿元、3年、票面利率为3.60%),合计发债规模达到100亿元。除此之外,工银金融资产投资的融资方式还包括租赁融资、应收账款融资、银行借款、股权质押融资等等,2018年工银金融资产投资的非债券债务规模合计达到200多亿元。

很显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融资路径较为丰富,也为其扩大规模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当前市场利率处于低位的环境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负债扩张之路仍将持续。

未来发展:有很大想象空间

现阶段,中国经济中实令人担忧是实体经济很缺钱;而金融机构有钱,但受限于各类指标及收益要求,有钱放不出去。

基于此,监管部门出台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管理办法,让全国性银行有钱去设立一个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去置换实体经济的债务,这样不仅降低了实体经济的债务,也相当于给了实体经济一笔股权资金,让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共存亡,也不会存在传统的抽贷等问题,应该说监管部门的想法其实是蛮好的。由于转股的对象大部分为国企、地方融资平台等,相当于是发放了带有期权性质的可转债,转股之后从全国层面提高了直接融资占比。

AIC表内可以进行债务融资,如果按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10%的资本充足率和150%的债转股风险权重来计算的话,大致可以推算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最高可以达到85%左右。85%是什么概念?以商业银行为例,银行的资产负债率大多在93-95%的区间内,这也意味着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基本上拥有了和商业银行的功能,即再造一个银行。

AIC表外可以发行私募资管产品、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无限做大业务规模,资管新规中明确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是资管产品的发行主体,这意味着其可以发行私募资管产品来进行募集资金,收购银行对企业的债权。此外,《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行)》也明确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可以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意味着其可以通过旗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介入银行企业债权的收购业务。

一文解析 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根据2020年3月17日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截止2020年2月底,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和关注类贷款余额分别高达3.30万亿和5.80万亿,不良贷款率突破2%升至2.08%。要知道2019年12月底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86%和24135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为37695亿元。显然相较于2019年底,今年前两个月的银行业资产质量恶化比较明显,且趋势还将继续。如果再考虑到被低估的部分,或者以不良资产的口径来衡量的话,估计问题贷款规模预计在10万亿左右,银行每年核销规模升至2万亿左右。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未来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