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谈钱不谈情,养儿不防老,众生百态都在这部老电影了

春节是我们中国最隆重、最喜庆的传统节日。对孩子来说,一年中最期盼的就属过年了,穿新衣、收红包、吃美食。

而对老人来说,过年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一家人的团聚。外出读书、打工的儿女们都会赶着年关回来,实现一家人一年一度最齐全的团圆。

在80、90年代,儿女多的农村家庭是很令人羡慕的,不仅有多子多福的寓意,在老一辈的观念里,生儿育女除了能传宗接代,还能养儿防老,所以多生几个,好好养大,做父母的再辛苦也觉得值了。

但1991年拍的这部老电影《过年》告诉你,孩子多了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这部由老戏骨李保田、赵丽蓉领衔主演,知名演员葛优、六小龄童、丁嘉丽等参演的老电影,讲述了程姓一家十几口人在大年初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而这一系列故事围绕的主题只有一个字---钱。

与“过年”这个传统节日本该有的团圆、喜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程家儿子及儿媳女婿的势利、算计。这一家人把一个团圆年过成了一场家庭大战。

《过年》:谈钱不谈情,养儿不防老,众生百态都在这部老电影了

1

程家父母养育了3男2女5个孩子,5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内向老实的大儿子当了一名中学老师,年轻帅气的二儿子在京城攻读研究生,好吃懒做花钱大手大脚的小儿子在家当了“啃老族”。而两个女儿都嫁人有了自己的家庭。

这样的一个家庭在当时的农村来说,可谓人丁兴旺,聚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家庭。

一晃年三十了,程母辛勤地把家收拾得干净整齐,就盼着儿女们回家来一起过个团圆年。倒是盼回来一个,不过是自己的老伴,一个老焊工,用自己的血汗钱带回了大包小包的年货。

为了宽老伴儿的心,程父特意把自己这大半年来赚的8000元送给老伴儿。8000元在那个年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除夕夜,别人家都合家团聚、热热闹闹的,而程家只有老俩口静悄悄的守岁。出嫁的女儿就不说了,那三个儿子呢?

《过年》:谈钱不谈情,养儿不防老,众生百态都在这部老电影了

大儿子是个“妻管严”,很怕泼辣强势的老婆,一家三口早分家自己过了。

在京城读研的二儿子谈了个女朋友,还在回来的路上。

啃老的小儿子带着小女友去了县城的电影院看通宵电影。

心酸落寞的老俩口守着一大桌子饭菜孤零零的抽闷烟,喝闷酒,听着窗外热闹的鞭炮声,屋里却一片冷冷清清。

这是电影里对过年现象的一个小小缩影,其实这个现象放到现在来看,也挺符合现代一些家庭现状的。现在的家庭孩子少了,一家就一个或两个,而大多数年轻人都在离家很远的城市工作,因为种种原因(比如远嫁只能回一边),大年三十回不去,有一方家里就只剩下老人。

还有些年轻人怕回去被老人催婚、催生,或因为一年里没赚到什么钱,干脆就躲着不回去。

过年对于成年人来说,很多时候过的不是欢乐喜庆,而是一种无奈的形式,一种心灵的煎熬。

《过年》:谈钱不谈情,养儿不防老,众生百态都在这部老电影了

2

除夕夜等不回来一个儿子,大年初一,倒全回来了。程母很高兴,昨晚包的那些个饺子总算没白费。

可让她想不到的是,这些回来的人都带着各自的小心思。

最先回来的是在京城读研的二儿子,还带回来一个漂亮的女朋友,而且还是北京一高干的女儿。这女朋友一到家,就到处打量房子,想知道这房子值多少钱。

二儿子也是一回来就悄悄的问母亲家里有没有积蓄,这对年轻男女打着去沿海考察实则旅游的名义,一开口就要老爷子赞助1000元。90年代,1000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可真是狮子大开口呀!

老爷子气得说了一句:“研究生,你研究研究我老头子,身上哪个零件还值点钱,你就随便的卸吧!”

啃老的小儿子没有什么正经工作,靠父母养着不说,在饭桌上还大言不惭的拿着自制的募捐箱要大伙给他捐款结婚。这啃老真是啃得心安理得呀!

《过年》:谈钱不谈情,养儿不防老,众生百态都在这部老电影了

而怕老婆的大儿子,他老婆去年年夜饭就因为钱的事大吵一架,把家里的一面立柜给砸了。今年看到老爷子外出打工挣了钱回来,也厚着脸皮拉上老公和儿子回了公公婆婆家,她的目的只有一个:要钱。

看到婆婆手上戴的一枚戒指,一边夸戒指好看,一边哭诉自己穷。这枚戒指婆婆带了四十年了,怎么也取不下来,儿媳妇给婆婆出主意:“没事,涂点肥皂水就摘下来了。”

在这个泼辣势利的儿媳妇眼里,钱比什么都重要。

这样的三个儿子,能指望他们养老吗?不啃老就算好的了。

不由得想起我爸爸的一个堂兄弟,我叫二叔的人,也是养了三个儿子,三兄弟都已结婚生子,各有两个孩子。三兄弟虽然都带着老婆在外打工,但赚不到多少钱(有个儿子还爱赌) ,六个孩子全扔在老家给父母带。父母都是快六十的人了,他们的母亲一人带六个孩子,父亲常年累月去工地上打工赚钱(帮人建房子),一天都不敢歇歇。

几个孙子孙女的学费都是他出,三个儿子只给他寄回来一点生活费,根本不够孩子的开销,所以家里的伙食很差,几个孩子也都长得很瘦小。

养大了三个儿子还要帮着养孙子,“养儿防老”在我这个二叔身上,成了一句空话、笑话。

《过年》:谈钱不谈情,养儿不防老,众生百态都在这部老电影了

3

说完三个儿子,再来说说两个女儿。大女儿是个不争不抢,忍气吞声的人,嫁了个小干部,家庭条件还不错。可惜她这老公既贪财又贪色,自己整天在外拈花惹草,还逼着老婆堕胎,所以结婚好几年了,还没有一儿半女。大女儿也不敢跟自己父母明说,问起来只说挂不住,习惯性流产。老太太以为是自己女儿的原因,所以对这个花心女婿总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态度。

大年初一两口子也回来拜年了,这大女婿路上就交代好老婆,回去别忘了说1000元股票的事(看到了吧,每个回来的人心里都是打着小算盘的)。直到一家人各怀鬼胎的吃着团圆饭,这大女婿的情人母亲找上门来,说怀了他的孩子,这大女婿的丑事才得以曝光,程家大女儿多年来忍受的委屈也才得以释放。

《过年》:谈钱不谈情,养儿不防老,众生百态都在这部老电影了

二女儿因为之前不顾父母反对和工程队一个叫大川的男人私奔,程父一直不肯原谅她,她也不敢回家。今年因为怀孕了得到父亲许可,才带着大川回来。

大川这些年做工程挣了钱,回来时给每个人都带了礼物, 岳父的二锅头,丈母娘的貂皮大衣,大姐的西洋参……倒像是新女婿头一回上门。

这两口子是几个小辈中表现最好的,尤其是作为女婿的大川,不仅给大家都带了大礼,还帮着程母一起在厨房炒菜,忙活个不停。当然,这是他首次得到程家的承认,好好表现,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一个好印象是很有必要的。

这个大年初一是程家人员到得最齐的一次,十几口人围绕一大桌丰盛的饭菜吃起了团圆饭,这是每个中国家庭最盼望也最团圆的一个时刻。

可是程家的这些儿女、媳妇、女婿,都有各自的小算盘。二儿子要在饭桌上争取到“沿海考察”的1000元费用,小儿子拿着“募捐箱”要募捐他的结婚费用,大儿媳也盯上了公公打工赚回来的那笔钱,她那个才几岁的儿子闹闹受爱财的母亲影响,也早知道要钱了,在饭桌上称自己是家里的“小祖宗”。

《过年》:谈钱不谈情,养儿不防老,众生百态都在这部老电影了

直到沉默寡言的老爷子端上了最后一道大餐---他挣回来的那8000元,并对着一桌子发愣的人说道:“都看啥呀,怎么都不动手啊,不就等着这道菜嘛?”

当那层隐藏的关系被撕破展现在每个人面前时,所有人都沉默了。虽然每个人心里想的都是钱,可一旦放到台面上来,却说不出口了。钱,似乎自带着一种隐秘的关系。

最终这一桌团圆饭,又以大媳妇的撒泼打架掀桌子而告终。

台上一桌团圆饭,台下一笔人情账。

当然现实中我们过年,不会过得这么糟糕,这部电影是集中了无数中国家庭的众生百态,涉及到的许多问题现实中都是存在的:啃老族、恶媳妇、婚外情、熊孩子、孤独的老人,淡漠的亲情……

一部30年前的老电影,如今来看,依然能戳痛我们的内心,这大概就是它经典的原因了。

每个中国人每年都逃不开“过年”,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年”都会如约而至。那么你们对于过年,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