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農村老人總是說“養兒防老”,現在還行得通嗎?你怎麼看?

伊人間


“養兒防老”這是一個傳承下來的思想觀念,主要是為了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走了有人處理後事,有後人延續家族血脈的一種傳承文化,也是導致“重男輕女”的一個因素。以前農村“養兒防老”是行的通的,但是現在農村人“養兒防老”已經幾乎行不通了,現在兒子女兒都一樣,養兒不一定防老了。


現在年輕一代,都和父母相隔兩地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產力的不斷地進步,我們的受教育水平和認知也在不斷地提升。

說到農村,以前都是一家人住在一起,或者同住一個村裡一個組裡。但是現在人人都選擇了進城務工,在城市裡安家落戶,農村裡更多留下來的是自己的父母。

對於以前的農村,女兒出嫁了,就到別人家去了,一年到頭也回不來幾趟,家裡有事也指望不了多少,而兒子住在一起或者就在跟前住,有啥事都比較方便,生病了,老了也能夠在身邊。

但是現在的農村,剩下的都是孤寡老人居多,幾乎見不到年輕人,種地的也都是老人。一年到頭兒子能回來也就春節,甚至幾年才回來一趟。家裡老人生病或者有事也不一定第一時間在身邊,生個兒子和女兒沒有多大的區別。

對於城市裡長大的孩子,結婚後都會買自己的婚房,而更多的是選擇和父母分開住,兒媳婦也不願意和老人住在一起。

城市裡的老人也大多有自己的退休金和養老金,還有比較健全的醫療保障,還有養老院,對他們而言兒女指望兒女養老也就不是那麼的重要了。

現在養兒子更多是負擔,養兒不一定防老還會啃老

現在對於農村和城市兒子結婚幾乎都會提到要車要房,或者數目不低的彩禮錢,對於城市的中高層家庭來說不是什麼事。但是對於城市中低層收入的家庭和農村僅靠種地的農民來說就是一筆鉅款,會壓垮一個家族幾代人的脊樑骨,抽乾幾代人的血,大多數都成為了房奴,車奴,父母老了還不能停下來而繼續工作,為兒子們拼搏。

所以養兒防老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以前是農民多,城市裡人口少,經商的也少,一個家庭需要壯勞力,生兒子就顯得特別的重要,因為有力氣可以賺錢勞作養家,為家庭分憂。

如今社會高昂的房子錢,車錢大多數父母都成為了兒子的房奴。尤其新生代的孩子小的時候家庭條件都比較好,大多數都不能吃苦,很多人就成了巨嬰和啃老族。

還有就是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競爭也愈演愈烈,相對來說像馬雲這樣的人畢竟很少,二八法則,80%的人還是收入處於中下水平的,尤其是小孩子高額的教育成本,還有大病的高額醫療費,一般的年輕人是負擔不起的。所有的一切開支現在壓著年輕人,老人就不得不相應的分擔,對於女兒來說還好一點,但是對於兒子來說他是家庭的頂樑柱,所以生兒子不防老了。

現在養女兒的優勢

都說生兒子是建設銀行,養女兒是招商銀行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現在呢生個兒子也不在身邊,都是一家人天南地北的,像是我自己,我在上海深圳來回打拼,兩三年才能回一次老家,我的爸媽經常都是我的姐姐在照顧。

生個兒子現在的成本要比女兒高,風險還比較高。生個兒子買車買房就把人愁死了,要是在不孝順,沒本事,找個兒媳婦嫌棄老人的,幾乎生兒子跟沒生一樣,現實中有很多的例子。

生個女兒相對來說優勢更大,生個女兒不需要花太多的彩禮錢,車房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來支出。對於結婚後她們也可以經常來家裡走動,也不會有更多的負擔,相對來說風險比較低。

現在社會女的比男的有能力的越來越多,女兒要是有能力,有本事,還會給自己的父母買房,接到身邊一起生活,跟兒子沒兩樣,甚至比兒子更好。

總結:

無論是兒子和女兒都有贍養老人,孝敬老人的義務,兒子跟女兒一樣。

現在社會男女平等,不該抱有養兒防老的思想,生男生女都一樣,順其自然生個啥就是啥。

百善孝為先,百行孝先行,讓我們停下腳步,多回頭陪陪我們的爸爸媽媽。

養兒防老無非就是圖個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生兒生女關鍵是他們能不能被你養育成才,孝不孝順而已,而不是性別的關係。


炁公子


如果養兒不能養老,那麼,還養兒女幹什麼?難道是閒來無事,養兒女玩兒嗎?恐怕不是吧?無論到了什麼時候,養兒防老的概念永遠是正確的!否則,將會沒有人願意去生兒育女了。

那麼,有人會說,現在有一些兒女是不願意贍養父母的啊!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僅僅存在於現在,而在歷史上就有一些兒女是不願意贍養老人的。民間小調“拉荊粑”說的就是兒子不贍養母親的事情。但是,這樣的兒子僅僅屬於個例,並不能代表所有的兒女都不願意贍養父母。

我們村就有許多孝順兒女。他們任憑自己過得苦一些,也會積極地贍養自己的父母。其中,有一個何某某,因家庭接二連三出了幾場意外,導致日子過得非常艱難。但是,何某某在贍養父母的問題上從來沒有含糊過。無論父母有什麼需求,哪怕是自己出外借錢,也會盡力滿足父母,從來不讓自己的父母受到任何委屈,被鄉親們稱為“大孝子”。

說到這裡,有人會說,現在的兒女都很忙,況且負擔很大。根本無法贍養自己的父母啊!

如果真的有人這樣認為,我認為這都是忤逆不孝的表現。在父母養育自己的時候忙不忙?有沒有經濟負擔?他們是如何將自己養大成人的?倘若他們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將自己養大成人,自己就根本沒有任何藉口不去贍養父母。如果自己還想找理由拒絕贍養父母的話,只能說自己的良心已經壞了。

前幾天,我曾經在電視上看過一則報道,報道中說,某男子在媳婦的慫恿下,拒絕贍養父母。父母出於無奈,將兒子告到了法院。結果是兒子既要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責任,又被法院拘留了15天。我真的不知道對於這樣的結果兒子心裡會感受如何。

兒女贍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無論到了什麼時候,兒女的這種義務都不能解脫。否則,人類的社會倫理道德就已經徹底淪喪。

好啦!就說這麼多吧!養兒防老的概念無論到了什麼時候都能行得通,因為,這是作為一個人的最基本準則。倘若失去了這個準則,那麼,人類的繁衍生息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老胡說三農


不要說農村,城市也不能養兒防老,只能是百年之後碑石上留個名字,其它都是浮雲,中國的傳宗接代也是給世人看的,百年之後誰知道後人如何如何!


13579OO


白巖松在採訪的時候說道,養兒防老不靠譜,這句話可以說是一針見血。想要養兒防老幾乎不可能,現在的青年夫妻生活壓力都很大,他們常年出門在外,根本無法陪伴父母。養兒防老不靠譜,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兒子啃老是社會的常態。現在的很多年輕人,父母把他們養大之後,他們依舊可以光明正大的啃老,就像一個沒有斷奶的巨嬰,不斷的壓榨父母的積蓄。即使結了婚之後,父母也要照看孫子,雖然兒孫滿堂聽起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當兒媳婦兒子都出門在外,家裡的大小開支都落在他們身上,子孫也會成為一種負擔,更別說安享晚年了。

第二,久病床前無孝子。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身體就會老化,特別是得一些得大病的老人,需要一大筆醫療費來治療,兒子的壓力也特別大,當他們拿出所有的積蓄之後,即使借款也難以維持醫療費用。那麼兒子就會對父母產生厭倦,覺得拖累他的人生。這種情況下總是不可避免,所以指望他們養老送終,是不太可能.

第三,娶了媳婦忘了爹孃。婆媳矛盾是婚姻生活中的頭號殺手,有一些妻管嚴對妻子唯命是從,娶了媳婦之後,就開始嫌棄自己的爹孃。而且他們常年在城市裡打工,一年才回家一次,孝順父母也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從來不付諸行動。

養兒防老不靠譜,所以我們要趁早賺夠養老費,併為自己買養老保險,儘可能的讓自己有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


用戶2798851240067


養兒防老這個問題沒有行得通行不通。具體的要看老人家想要什麼,生活上的贍養還是精神上的陪伴又或者兩者兼得。生活上的贍養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髮展老有所養被提升為重點國政,老年人再也不怕兒女不孝順自己無人贍養的問題了,那麼也就剩下精神上的陪伴了,而之所以需要陪伴是因為老年人已經不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了又或者受不了孤獨,而這個問題國家的老有所樂政策又給你解決了。所以說現在養兒防老更多的是親情的需要。

總之現在社會老年人不存在無人贍養無以為樂的問題了,對兒女的需求更多的是中國人幾千年來對親情的需要


跑山兄弟


現實一目瞭然,養兒女防老是不能的。中國斤2億多老人,孑女上班掙錢養家不容易。心有餘,而力不足。抱團取暖式養老我將積極參與。


手機用戶劉文俊


在醫院心內科上班,住的都是高血壓,心梗,腦梗等患者,遇見過一位大媽,住了三年,三個孩子輪流照看,盡心伺候。這樣的兒女真的是可以防老的。也遇到過一位大伯,把自己的房產給了女兒,兒子沒分到家產,生病住院,兒子很少來,大部分都是女兒伺候,但是時間久了,女兒也煩,後來女兒乾脆找了個保姆,不來了,大伯對想念女兒,經常晚上讓我們打電話給女兒來看他,女兒理都不理。總結:想老有所養,一,孩子小的時候好好教育。二,手上攥著幾套房子,躺著床上不能動的時候,放話,誰對我好,我就把房子給誰[大笑]


中泰苗小護


五十六十年代養兒防老是社會上的正常存在,雖然年代是困難年代,從未聽見那家的孑女不養老,在那個年代子女不養老,別人恥笑,別人會指手指點說不孝孑女,所以小輩他也怕丟人,當今是發展了,子女養老未發展,反而倒退很多,如今年青人變的特自私,成家立業後以自已的媳婦為核心,以自已子女為主,其實娶媳婦兒子孝順的自已媳婦,對媳婦百依百順,放棄了父母


1236wsj


養老問題只能靠自己,把身體搞好,別給孩子添亂,徹底指望子女行不通。子女學好不給你找麻煩就是你的福氣。


史宏雨


以我看養兒養女都要有本事的,不論兒女有本事了,才能為父母養老,以我看養女好,你看現在醫院父母看病的都是女兒陪父母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