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岁农民应该继续为儿女尽力挣钱还是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李逐梦的丰富生活


我觉得这要分情况吧。

如果50多岁的农民,儿女都学业有成,成家立业了。当然是没有任何顾虑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是据我所知,其实很多农民50多岁的时候,孩子都还是在读书阶段的。一般农村都会有好几个孩子,50多岁的时候他们大部分还有孩子在读书,这种情况下,肯定是没办法停下来,还是要继续为儿女尽力挣钱的。别说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了,连最基本的教育问题还没有解决完。

我个人是一直很赞成任何人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这样才不枉此生。只不过“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无论是什么职业的父母,很多情况下都是为了儿女而劳碌一生的。何况农民呀,他们一直劳碌奔波,说不定根本停不下来呢。


解忧续集店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有些沉重。

众所周知,50多岁的年龄这个时候城里人以说也该考虑退休了,颐养天年了。

他们回家下下棋、钓钓鱼带带孙子,旅游一下,游山玩水,悠哉悠哉!

而农村人行吗?绝大部分同龄的农村人做不到。

农村人一直是为儿女活的,这是很多农村人在脑海里坚如磐石的思想。

老张就是这样的人!辛苦了大半辈子抚育子女,为儿子盖房结婚娶媳妇儿,那是操碎了心,可是看到胖胖的孙子笑得那样开心,他和老伴觉得一切都值了。

原本想着在农村老家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在自家的房边开垦一块小菜园,养点土鸡和几只山羊,儿孙绕膝其乐融融!

可是儿子要在城里边买房,这彻底地打碎了他和老伴的梦想。

现在的房价在他们的小县城已经是五六千一平米,一套房子买下来带装修差不多要七十多万。原本孩子们结婚时已经掏空了老两口的积蓄,而且还借了不少外债在家里盖了两层漂亮的小楼才让这个儿子结了婚。

而现在儿子要在县城买楼,说是为了孙子以后铺路,城里的老师教得好,何况农村只有小学,镇上才能初中,而高中都在城里。

城里医院多,工厂多,人口集中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以及生活,在年轻人们的眼中都是好的。

首付二三十万,每个月再还两三千元,尽管有两口子打工但是儿媳妇又有了身孕到次年就要生,到时候只能靠儿子一人打工养活全家了。

能置身事外么?能忍心,甘心下这个狠心不?

能让孩子们承受这么大的生活压力吗?能让他愁眉不展么?能让他食不甘味、夜不安寝么?不能!真的不能,也做不到!

老张让媳妇在家带孩子,自己和儿子一道出去打工,在工地上干活,朝迎日头升,暮随明月息,苦点累点不算啥,只为了早日还清儿子的房贷。

再苦不能苦孩子,那只有苦自己了!中国的父母大都是这样,活着就是为了儿女,而自己就像一头埋头不停耕作的牛,只要能干动,就要为孩子们尽一份力。不愿麻烦儿女,凡事只要担得起就自己担,那怕担得颤颤巍巍,那怕累得汗流浃背!

可怜天下父母心!

什么时候为自己活一把呢?

我想只有是自己儿女都过得轻松舒适了,才放下那颗为生计奔波不停的心,停下蹒跚的脚步,安享自己的晚年。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


大江东流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觉得像50多岁的农民是应该为儿女尽力挣钱的。

就是为啥会这么说呢?像我们这50多岁的农民不算是岁数很大,应该说是正值壮年吧。还有像这个年岁儿女也就是20多或者30岁左右吧。就是有的成家了,有的还没有成家呢,您能说不去管他们吗?

于情于理做为父母也不可能不忍心不去管的。还有就是没有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儿女过的幸福。

这个该与不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去追求你想要的生活,那是一个很自私的想法。

因为我们村就有一家,现在也就50多岁。老婆没了,女儿出嫁了,还有一个儿子20多岁了,媳妇没找到,房子破的也都漏天了。他就是不管也不问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过的真叫那个逍遥自在。可是他儿子呢和人同龄大的孩子,人家父母都给盖的楼房娶的媳妇,日子过的幸福美满的。

在看看他家儿子,什么都没有妈不在了爸不管他。打工回来都是去他大伯家,和我村的人说他家的情况就哭了,看了好可怜。

所以说我觉得50多岁的农民,应该看情况而定吧,如果说你的子女都成家了,而且日子过的很好。像这样的话你要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作为农民的我还是很支持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小徐的农村生活


我是嘟爸微言,前两天看见一段话“如果我们长大了,父母的生活还没有改善,我们长大有何意义”!当时心里五味杂陈!农村有多少50岁、60岁甚至年龄更大的父母在为生活而奔波!

当儿女已然成年且孝顺不愿父母多操劳的情况下,作为父母该如何选择后半辈子的生活方式,取决于下面两方面:

1、做父母的观念

不光是农村父母,中国大部分父母都有一个观念:趁自己还能干,多攒点钱,为儿女补贴点,为自己攒点养老本减轻孩子负担!

社会上大部分女子都是普通人,没有大富大贵,只有平淡生活!而中国父母总想为子女多做点,子女再大,在他们面前都是孩子!为子女补贴点钱,为子女带带孩子,为自己存点钱以免生病增添子女负担等等的想法都让作为父母的他们停不下来!

如果子女经济上过的还好,且自己能迈开这个观念,那么希望父母们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我想信大部分子女都希望父母能开心、健康!

2、做父母的习惯

上一辈的农村父母都是经过艰苦日子的一代人!很多长辈都是操劳了一辈子!劳动已然成为他们的习惯!

你让他天天闲着,去玩,去享乐,可能更不习惯!3天不干活,浑身都难受!劳动却使他更开心、健康!

如果父母有自己的爱好而不是劳动的习惯!那么子女肯定更乐意看到父母能开心而不是劳累的挣钱!

该劳动挣钱还是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实好选,怎么样能让自己心安,怎么样能让自己快乐,就怎么选,肯定不会错!

最后,愿天下父母能开心的养老!您们辛苦了!愿天下子女都能做到“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


嘟爸微言


我是农民,父母也是农民,身边的许多人还是农民。

我的老家在农村,是母亲河流经甘肃的最后一个村落,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人和其它地方的农民一样,祖祖辈辈靠着勤劳的双手,艰难的度日,维持生计,繁衍生息。

无论是在田埂地头,还是树园子,菜棚子里,亦或是在建筑工地,还是在煤山上,矿区里,都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佝偻的脊梁,满是茧子的粗糙大手,黝黑的脸上尽是刀刻般的沟壑,单薄的衣衫附着在那看似不壮实的身板上。入眼望去,让人备感心酸。

五十几岁,人生旅途已走过大半,将要步入花甲之年,她们是否应该停下来歇一歇,还是为了儿女继续出卖苦力呢?

在这个岁数,城里有工作,吃皇粮的人,有的已经退休,有的或者马上就要颐养天年了。相比农村人,他们的生活条件要好一些。

而作为农村老家的那些人,上有体弱多病的年迈父母,下有尚未立业成家的稚嫩子女,都需要他们照顾,帮衬;

生存的艰辛,生活的不易,让他们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半分的惫懒。正在爬坡的他们,活的很不轻松。

人们常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是句大实话;虽然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日常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真正离不开它;

在身体状况允许的前提下,能帮衬子女多少,算多少,为了改变贫苦,贴补家用,继续努力挣钱是无可厚非的。有了一个好的家庭生活环境,才能更好的孝顺父母,这亦是他们想要并祈许的。

在农村亲戚家的坑头或上房客厅的位置我时常会见到手工十字绣装裱而成的“家和万事兴”,这五个字在那悬挂。

农村的人朴实,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会用最直接的方式向你表达;

有一次在和舅舅家的大表兄聊天的时候他略显感慨的说到:“人啊!就那么回事,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为了家里人都高兴,和睦,其乐融融,为了不看儿媳的脸色,趁着现在他还不老,要多出去打工,挣钱,八十岁门前老,一日不死吃一日饭。言罢,他深深的吸了口烟,转身离去,背影孤寂。”

这番话很扎心,亦很现实。

多为子女着想,教导他们怎么做人,共同经营好这个家,付出必然会有回报,亦会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所谓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对于生在农村老家的大多数人而言,只在影视剧里看到过;

那是精神层面的愉悦和高物质生活的享受。这些离他们还很遥远,是镜中花,水中月,没有一天挣两百块来的实在。

他们清醒的知道身为五十几岁的老农民,还有许多事要做,要继续努力挣钱,去帮衬儿女。他们还不老,他们也不敢老,他们的光和热还有许多。


苏家外甥


这个问题要看实际情况而定,应该也不应该,我给你分析下:

第一,如果你是一个很顾家、责任心很强,对子女非常爱护,甚至溺爱的类型,那么就是让你歇歇,寻找自己的生活,你也不会去。仍要去拼命努力挣钱,总想给子女多攒些钱,这也是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的共同点,孩子永远在父母的眼里都是孩子,无论他多大了,永远是孩子。

第二,如果你的子女很有出息,已经出人头地,事业有成,他们大多会给老人足够的花销,有的还会把老人接到身边一起住。这种情况你就没有必要去继续努力挣钱了,你就养养身体,旅旅游,享受人生吧。

第三,如果你的子女,虽然成家了,但是却背着房贷、车贷,压力很大,你的身体硬朗,毕竟50多岁的人不算岁数大,应该帮帮子女,为他们分担一些,不能眼看着他们被压垮,对不?

第四,如果你的子女,条件不好,各方面压力大,可是你的身体也不好,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养身体了,毕竟要是再生病了。,就给子女更大的负担了,这种情况你就不能想太多了,身体最重要。

其实,50多岁的农村父母,身体硬朗,他们都想为子女们再尽一份心,毕竟骨肉至亲血脉相连,但是,一切量力而为。

所以我说50多岁农民应该也不应该继续为子女挣钱,这主要在于你们的实际情况。


心似朝阳


现在社会金钱至上的社会,攀比成风的社会,50岁农民是压力山大的人,上有父母,下为儿子结婚,建房,城买房,高价婚财礼,因为不继续拼命挣钱创造条件,儿子就要打光棍。所以等想追求自己的生活时,离西天不远了。


钟久亮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正是在这个年龄段,是深有体会的!

首先在农村50多岁的人孩子大多数在25岁以上,如果是有二孩的那就另算了,现在25岁的孩子基本上是都有工作了,有的还成了家,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而我们这些老的也会因为孩子成了家,而感到心中的大石头落地了,会让自己放松些,不再像以前一样把自己弄得像陀螺似的,不停的忙!

其次是现在的孩子想的也是很开通,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这些年,父母为了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努力挣钱供他们上学找工作到成家,知道他们的辛苦,所以大多数孩子会告诉父母少挨些累,保重好身体,适当的出去旅旅游,该享受享受生活了!我的孩子就是这样告诉我的!

所以在农村50多岁的人应该放松心态,对孩子不要过多的参与,儿孙自有儿孙福,有你的钱和没你的钱他们都会过得很好,对老人尽到我们最大的能力让他们安详晚年,不留遗憾!

而对于我们自己,要在保证好身体的前提下,该挣的钱我们还照样挣,毕竟我们自己还要养老,留点“过河钱”,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旅旅游,散散心,开阔自己的视野,享受生活的美好!毕竟现在的人都是很脆弱的,别等哪一个想出去享受生活时,自己却不能动了!

我是农村巧红姐,以上只是我的个人意见,欢迎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农村巧红姐


这个比较沉重而又现实的社会问题,很多50岁的农民朋友还在继续为自己的儿女奔波,在拼命的挣钱,是一种心酸,也是一种无奈,他们的儿女在给将近30岁的时候,还在吃老啃老,就是所说的啃老族,无所谓,应该不应该,因为社会的现实就是这样,身为父母都是对子女无私地进行奉献,十个有九个50多岁了,还在为自己的子女而拼命地挣钱劳碌奔波,就像人的命,就像碰运气一样,遇上好的儿女,他有自己的自主经济能力,那你活的就潇洒一点,如果你碰到一个啃老的败家子,那你这辈子就辛苦到头吧!


坏鸟心善


我觉得,应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老话说的好,儿孙自有儿孙福。

做父母的责任与义务只是将孩子抚养成人,并不是说要一直抚养到老。

孩子有能力的,不用靠父母,自然自己会努力打拼,会给自己创造一个好的未来。

孩子没能力的,你就是为他创造的再多,那也是给他养成一种依赖的心理,倒还限制了他自己的能力。

再说,父母已经50多了,也到了享福的时候啦,孩子也差不多20.30啦,只要孩子成家啦,就让他自己立业去吧,只能说有困难的时候,父母搭把手。

父母和孩子也是平等的,都有享受生活的权利,不能要求父母一辈子都为了孩子而活,这是一种自私的想法。

所以我觉得,

父母将孩子抚养成人啦,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完全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过的人生。

可怜天下父母心。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