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的家人被查出癌症,可即使倾家荡产也只能延长3-5年的寿命,您还会继续治疗吗?

综合内科张医生


这是一个好问题,但是很多回答都被问题带到了沟里。其实有一个明显的答案,往往被很多人忽略了。


英文里有一句话,叫着“think out of the box”(在盒子外思考)。


中文里也有一个类似的成语,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看到这个容易被忽视掉的答案,需要从盒子中走出来,从庐山中走出来。

这个问题其实有几个假设:1. 癌症的治疗费用是天价;2. 即便治疗了,也只能续几年的生命。


任何人如果真的掉到这个困境里,都不会有一个好的答案。


如果花钱治疗,患者很快会去世,家人却要背上债务,渡过漫长的余生。有人说这是癌症治疗的经济毒性。


如果干脆不治疗,那不但于心不忍,还会背上不孝、无情等黑帽子。


真的没有第三条路。如果是先治疗一半,后面又不治疗了,那不但人财两空,同时还会背上骂名。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是让这个问题不会成为问题。


很显然,即便是采取最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不可能完全避免癌症的发生。要避免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买!保!险!


这么一说会被很多人喷,认为是卖保险的。


但是这就是一个现实问题:美国人都是月光族,买个电视都要贷款,为什么看病没有那么多问题?因为有商业医保来买单。


当然了,这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商业医保的保费也不便宜,每个月都要交一笔不小数目的钱,但是这样也总比因病致穷好。


中国也有医保,也能负担一些费用,但是遇到大病就不行了,这就是所谓的“一分钱、一分货”。


买保险还有其他的好处。在美国,因为基本都是保险买单,医院如果治疗费用太高,保险公司会直接讨价还价,拿到一个合理的价格;同时,对于一些可做可不做的治疗,医保也不会支付,从而也限制了过度治疗。如果买单的是患者家庭,大部分都不可能做出客观的判断,决定一个治疗是否值得做。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商业保险还能减轻患者家属的道德负担,因为不做那些不值得做的治疗,是保险公司的决定,并不是直接来自家属。


如果你认为这个回答还比较合理,请认真考虑商业医疗保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