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故事:2016年10月5日,他终于买到了房子

2016年10月5日这一天,在林立眼中,这是为数不多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林立在郑州这座城市买房了。

安家故事:2016年10月5日,他终于买到了房子


林立出生在南阳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世代务农,到了父亲这一代,才开始在农闲时外出务工。

林立的家庭条件放在农村,也只能算是中下层次,在林立的记忆里,每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可以满足的吃几天肉,一年中更多的是自家菜地的青菜。

高三那年,林立的父亲要求林立跟着村中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对于一个不识字的农村老汉来说,趁着年轻出去打工几年,然后在村里盖上一栋二层的小楼,那就是天大的面子了。

林立几乎和父亲闹翻,在他眼里,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有出路。

高考结束后,和林立一个村的七八位同学连志愿都没报,就踏上了去往南方的火车。等待成绩的那段时间,林立几乎每天和父亲争吵。

林立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是他和父亲吵的最激烈的一次。林立考上的只是郑州一个普普通通的二本院校,父亲坚决不同意林立上学。

在父亲的眼中,既然不是好学校,上四年学不如去厂里干四年工。四年挣的前足够盖起一栋二层小楼,到时候再说个媳妇儿,林立这一生的路基本就稳妥了。

林立那时在心底就暗暗发誓,自己今天走出这个村子,一定好好学习,一定要在大城市安家立业,永远都不再回到这个村子,甚至永远都不想再见到自己的父亲。

没钱交学费,林立自己挨家挨户找亲戚,找邻居去借,去城里的工地做小工,终于在开学前一周凑够了学费。

四年的大学生活,林立永远都是最勤奋吃苦的那一个,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奖学金每期必有,勤工俭学兼职打工,他比所有人都忙。

林立从毕业参加第一份工作起,就开始留意郑州的房价。开始只是在网上看,在路边接到的传单上看,在上下班的路上看着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林立本以为和女朋友工作两年起码能存够首付的钱。可计划总是丰满的,现实却无比的骨感。

从林立毕业到2014年,在林立的感觉中,房价就像坐上了火箭,增长的速度几乎让林里崩溃。


每天晚上林立都看着银行卡中的余额,脑海中扫描着郑州各个地方的房价,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照当时房价上涨的速度,再等下去,他只能回村里盖一栋二层小楼。

躺在身边那个从大学同学变成恋人,又变成妻子的姑娘怀孕了,再过几个月自己就要做爸爸了,难道还要让妻子和孩子挤在这个二十多平米的农民房里么?

父母不可能帮到自己,岳父岳母那边的情况同样如此,两个人的原生家庭几乎如出一辙,林立只能靠自己和妻子,可银行卡的余额根本不够付自己看上地段房子的首付。

降低期望值,往更远的地方去。

从毕业看到现在,林立第一次找了房产中介,一个刚刚从工厂流水线转战到房产中介的男孩小江接待了林立。

林立看起来真的不像有钱人,几年的省吃俭用,都是为了存钱买房。

那时候买房子已经快成了客户找中介,而非中介找客户了。如果一个中介手中有性价比好的房子,甚至很多客户是求着中介买房子,对于房地产行业,那真是一个黄金到不能再黄金的时期。

正是因为林立不像一个有钱人,在中介眼中肯定是钱少事多的那一类,所以有资源有经验的中介根本没有理会,最后落到了这个新人小江这里。

小江也是从农村出来的,高中没上完就去了流水线打工,干了几年实在忍受不了流水线工人的枯燥,更看不到未来,于是就辞职来到了离家相对近的郑州,成了一名房产中介。

说起来林立算是小江的第一位客户,小江很用心,也很努力,不过就是在了解林立的需求的过程中,小江发现对有些盘和房产知识的了解程度,林立几乎可以当做小江的老师。


2016年10月5日,夜里7点30分,林立很确定就是这个时间,因为他十一放了五天假,第二天要去上班,7点30分时,新闻联播的主持人在宣布节目结束时,林里的手机响了。

电话是小江打来的,一套二手房,房主要投奔远在广州的儿子,性价比超高。

,此刻小江就在户主家中,这套房子的挂牌出售信息7点上传到了公司系统中。在小江给林立打电话时,已经有另一家中介公司的员工赶到了户主家。这套房子绝对可以挣钱,已经有人来抢了。

小江希望林立现在就赶到户主家,最好今天能定下来,明天的话,小江留不下这套房子。这一套房子除了不是新房不符合林立的预期,其他所有都符合林立的期望。

林立没有犹豫,带着妻子下楼打车,二十分钟后到达小江所说的那个小区。

小江在小区门口接到了林立,三人脚步匆忙的朝着户主家走,边走小江边介绍基本情况。

小区不算新,但地理位置很好,当年设计时理念比较超前,现在除了看着硬件上陈旧一些,其他都很好。

户主是老两口,退休教师,不缺钱,准备去广州投奔儿子,房子早就要卖,一直都是户主私下和朋友聊,老两口不喜欢太功利的人,中间朋友介绍几个看房的,都是想买了转手卖,户主觉得太功利了,所以就没卖,挂到了中介,但不止我这一家。

林立当时有些好奇,小江似乎知道的很多。

小江笑了笑说自己和朋友就合租在这个小区了,户主老两口是老教师,很有学问,以前就在小区广场见过好几回,要不然小江也会是第一个就能到户主家看房子的中介。

林立当时的心情就跟即将到战场打仗似的,在去户主家的路上,就隐隐觉得,这一次肯定能成,肯定能买下,也许是因为小江说了很多关于户主老两口的事,让林立觉得,这套房子很靠谱。

走到小区内的便利店边,小江提出了一个建议说老两口喜欢吃水果,现在都快八点了,买点水果上去可能会好一点。

林立立马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就在便利店买了一些苹果和香蕉,不过等到自己要付钱时,小江已经抢先付了。

安家故事:2016年10月5日,他终于买到了房子


走进那栋房子,林立和妻子的眼睛就开始仔仔细细的观察看到的一切,因为他俩都觉得以后住在这里的概率非常的大。

到了老两口家门前,林立狠狠的做了两个深呼吸,调整自己的心态。

进了门,林立有些坐立不安,但又偷偷的瞄着房子的结构和样式。房子里的装修看着应该是有些年头了,但没有损坏和明显的破旧痕迹,装修风格很雅致。户主老两口也是有着一股老知识份子的气质。

林立将手中的水果放在了茶几上表示这么晚来打扰很不好意思等等之类的话,老两口很高兴,一直说林立很懂礼貌等等,并让林立可以先随便看一下房子。

在小江的带领下,林立大致看了一下房子的情况。

虽然没有仔细看,但林立对房子可以说是十分的满意,干净整洁,有一股书香气息,尤其是书房的设计,林立喜欢的不得了。

转了一圈,林立和妻子对视了一眼,两人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激动。

接下来就是价格上的商谈了。坐在沙发上,另外一个公司的中介正在舌如莲花的对着老两口说这套房子这个价格很有性价比,自己完全可以替老两口多卖钱,自己手里有多少多少客户,明天就可以带几个过来看一下,绝对保证让老两口卖更多的钱等等。

林立心中有些犯嘀咕了,心中有些没底。本来自己手里的钱距离这套房子挂出去的价格都少了近5万,如果房子的价格被眼前这个中介给抬高了,那么自己会差更多。5万自己还能想想办法,再多自己就只能放弃了。

林立当时心里很紧张,生怕老两口直接将房子许诺给了另外的中介。小江也是脑门出汗,自己半夜将客户拉出来,万一看着房子涨价了,自己这就有点对不起客户了啊。

另外的那个中介说完后等着老两口回答,不过老两口说需要再想一下,今晚辛苦你的等等客气的话。

林立一听有门,当下心里就激动了起来。

送走了另外的那个中介,这下该轮到林立这边谈了。林立开始很紧张,都是老两口在发问,不过问着问着林立内心就惊喜了起来。

老两口问了许多和房子无关的话,比如说小伙子哪里人啊,毕业几年啦,在哪上的大学等等。最后发现林立和妻子需要对着老两口叫一声老师。

老两口是林立那所大学的退休老师,不过林立上大学的时候,他们已经退休了,但是小江反应快啊,直接插了一句:哎呀,那今晚不能说是来买房子了,林哥这是来看望老师了。一句话把气氛烘托的相当的和谐。

当然房子肯定是要谈的,说起卖房子,老两口的情绪有些低落,这套房子是老两口人生中买的第一套房子,以前住在学校分配的公寓,后来退休了虽然还可以住,但老两口还是买了这一套。

在装修上,老两口花了很多心思,本打算就在这里养老的,结果儿子在广州安家了,非催着两位老人过去享受天伦,这才打算卖掉这套。

林立很聪明的接话说自己非常喜欢这里的装修,书香门第的感觉,自己肯定不会再重新装修了。林立还表示自己和妻子都算是老两口的学生,以后回来郑州了,一定要住在这里等等。

虽说是客气的话,但老两口听了还是十分的高兴。

林立和老两口又聊了很多老两口退休后学校发生的一些趣事,老两口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安家故事:2016年10月5日,他终于买到了房子


最后的结果是,房子不涨价,直接卖给林立,林立十分的激动,在走出老两口家门时对着老两口深深的鞠了一躬。

这一躬其实并不是为了房子,而是林立觉得一个很多年的心结被眼前两位白发苍苍的老师解开了。

聊天途中,林立说了自己和父亲的矛盾,老两口告诉他,他心里不该这么怨自己的父亲,他父亲的思想受着时代和环境的限制,他对林立的意见是他认为对林立对好的选择。

回到出租屋的林立给小江发了个红包,说了很多感谢的话。小江也不矫情,和林立沟通了下面各种手续的办理工作。

手续断断续续的办了两个月,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林立只从朋友那只借到了三万块,后来还是小江把这几年存的钱拿出了一部分借给了林立。

交完所有费用后,林立和妻子手里只剩下了一百多块钱,还有半个月发工资,他们吃了近半个月的面条,好在北方面条便宜,就是苦了几天妻子肚子里的孩子。

现在,林立和小江成了很好的朋友,林立和父亲的矛盾也化解了,林立在郑州这座大城市安了家。

小江那几年卖了不少的房子,也买了自己的房子。小江总说,自己不是在卖房子,而是在当红娘,房子在选择主人,只是缺少一个牵线的人,就比如说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