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塘50公分怎么钓鱼?

赵友35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对于浅水塘50公分来说,确实不怎么好钓鱼。但还是可以钓到鱼的,特别是春夏季节里,至于怎么钓鱼?下面分析一下。

浅水塘的鱼情分析

由于浅水塘50公分的水深过于浅水,虽然说春钓浅,但在50公分的浅水塘里作钓需要一定的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水情的影响

水情是影响鱼口的重要因素,因为鱼类天生警惕性高,易受外界因素的惊吓。如果浅水塘的水过于清澈见底,那么对于水里的鱼类来说,在水面以外的人与物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能感觉得到

另外,由于水太浅,外界的声音,各种光线的照射产的折身等都会严重影响到鱼儿在水中的活动状况。比如人类的话话声音,走路的脚步声,人类在水中的倒影等都可以快速传递到水底,鱼类可以快速地感受到这些声和看得见这些倒影。当感受到这些变化的时候会觉得不安全,就会快速地逃离它认为的不安全区域。

2、水温度的影响

对于50公分的浅水塘,水温也是影响水里鱼类的重要因素。比如在太阳的照射下水温的升高会非常快,甚至可能导致塘里的水温不适合鱼类生存的情况发生。

又比如温度过底,又影响到鱼类的开口性,特别是春天里的气温,温度正处于冷热交替的季节,有时一天的温度都会反复地出现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鱼类。

3、鱼口问题的影响

对于生活在50公分水深的鱼类,它的警惕性肯定会比深水区里的鱼高,所以浅水区域的鱼吃口肯定会很轻,而且轻易不会开口,轻口滑口是浅水区域内的鱼的重要标志

浅水塘垂钓的钓位选择

1、钓浑水

钓鱼人都知道水过于清澈透明,鱼类的警惕性会提高。为了降低鱼类的警惕性,钓钓应该选择在水体比较浑浊的水域里进行垂钓,因为浑浊的水域里能见度低,鱼类发现不到岸边的情况,当鱼类感觉不到岸边的情况时会觉得相对安全一点。

2、水草区域

寻找有水草的水域,因为在浅水塘里的鱼类基本都会呆在水草里,来躲避天敌如水鹰、翠鸟等的追捕。鱼类生活在水草区域里,等于人类的伪装,而这种伪装对于人类来说没什么作用,但对于鱼类的天敌来说,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水草水域是最好的钓点。

3、各种物体的倒影下面

比如在

浅水塘岸边的大树底下,房屋建筑物的附近,这些地方的作用是一可以避免水温升得过于高或降得过低,水温相对稳定。另一在水里面的固定倒影可以使水里的能见度降低,从而使得鱼类觉得更安全。

4、安静的水域

安静的的水域里垂钓,可以大大降低岸边的活动等造成的声音对鱼类的影响,这也是我们钓鱼时需要安静的原因。因此选点时需要选择在远离有人走动或汽车行驶的相对安静的地方作为钓点。

浅水塘该如何做钓

刚刚也说了,50公分的水深是可以垂钓,而且是可以钓到鱼的。只是需要在钓组上作出精心的准备,来应对50公分的水深。

  • 线组

水深50公分水深的浅水塘,按我的理解应该没有什么个体大的鱼类,估计大的个体也就1~2斤左右,毕竟浅水塘的鱼类个体很难长大,但也不能排除以前是深水塘养鱼后变成浅水塘,有大体鱼的存在,所以线组的选择上要考虑到这一点。而且浅水塘钓鱼时鱼的警惕性虽然高,但一吃口基本是黑漂或者拖着漂贴着水底移动。在线组选择上主线2.0子线1.0的搭配比较适合,鱼钩可以选用伊势尼倒刺钩5号。孑线尽可能短一些,建议在10公分以内。

  • 浮漂

对于浮漂有两种选择:短身漂和七星漂

(1)短身漂

我们使用的浮漂长度一般都是在30公分以上。由于水深50公分,需要谨慎选择适当的浮漂,如果浮漂长度过于长,那么漂脚漂座会影响到鱼类的吃口。所以浮漂需要选择30公分以下的短身漂,吃铅1克左右

(2)七星漂

对于50公分的浅水塘作钓,小编的建议是使用七星漂,对于调节水深也是最合适。

  • 鱼竿

鱼竿需要选择长一些,长度在6米3以上的硬竿比较适合。长竿的优势在于垂钓水域能最大限度地远离岸边,好处就是可以避免岸边的吵杂声对鱼类的影响。

对浅水塘的垂钓,一定要注意抛竿和提竿的手势操作问题。抛竿时需要轻抛入水,以免引起的水声惊鱼。另一个中鱼后必须尽快把鱼提出水面,如果溜鱼时间过长,会造成其他鱼逃离鱼窝,长竿短线才是最好的搭配。

  • 用饵

(1)窝料

对于浅水塘钓鱼,窝料可以用,但不宜打大窝,只能以量少勤打来解决,以免打死窝喂饱鱼不吃钩的现象出现。对于浅水塘的窝料饵味来说,以小编乡下钓塘的经历,浓香型或淡香型窝料诱鱼效果更好。

(2) 饵料

饵料可以选择腥饵,窝香饵腥的搭配对于浅水塘的垂钓效果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不妨试试。但一定要注意饵料的状态,需要充分醒饵,加快雾化来引诱鱼的开口。

写到最后

50公分的浅水塘是可以钓到鱼的,这样的鱼塘在农村普遍存在。但垂钓浅水塘时需要有充分的耐心,

并且找到合适的钓点。总体来看,小钩、细线、轻坠、短子线,超小短漂,长竿短线才是垂钓浅水塘的关键。

最后建议:环境保护是每个钓鱼人的责任!请随手带走自己身边的垃圾,创造一个美好的钓鱼环境!我是钓鱼铃当,记得关注我!谢谢


钓鱼铃当


你好,我是喜爱野钓乡村、很高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一位钓鱼爱好者,钓鱼也有十几年,关于你提出的问是:浅水塘50公分怎么钓鱼?我来说说我个人看法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一、浅水塘、当我出门钓鱼的时候,来到一个自然水域,准备好鱼竿鱼线,开始坐窝、等了有半个小时吧,拿起鱼竿,上好鱼饵蚯蚓,蚯蚓是钓鱼人的万能饵,它一年四季都可以用,用起来也方便快捷,只要把它挂在鱼钩上,放入之前坐好的窝子里,眼睛观察浮漂、就等鱼儿上钩吧。

二、钓点水太浅、当我们来到陌生的,自然水域或者野塘,在野外垂钓、第一空气质量清爽,第二环镜清新优雅。当拿起鱼竿挂上蚯蚓,放入窝点以后,突然发现这个窝点水太浅,只有50公分左右,于是又把鱼竿拿到窝子左右都试一下,结果都差不了多少,算了还是回到原来的钓位,把浮漂找好水深,挂上鱼饵,守候着鱼儿吃饵。

三、综合以上几点,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喜爱野钓乡村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浅水塘50公分怎么钓鱼?对于浅水塘,无非就以下几种钓法。

1,传统钓长杆短线配七星漂铅头钩,这种钓法优点是装备少,机动性强,一般都采用活饵垂钓。可以多窝点走钓,逗钓方便。唯一缺点就是每次换饵都要收杆,这点比较麻烦,但对于钓浅水塘的优势来说,一点麻烦其实也没什么。

2,台钓,可以双杆齐下,优点是商品饵料垂钓雾化效果好,诱鱼迅速。不足之处是装备比较多,如果中途想换钓点会比较麻烦!而钓浅水塘,台钓浮漂一定要选择整体长度不超过十公分的漂,子线也尽量用短一点的,漂和子线过长会造成子线经常缠到漂上。

3,海竿串钩垂钓,可以多只杆垂钓,优点是不用看漂,每支鱼竿上个铃铛,然后你就可以搬张钓椅坐等上鱼。这种钓法适合各种水深,无论深浅都能适应,而且人也比较轻松。

以上就是我对浅水垂钓的一些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农峰哥


钓鱼环境多变,钓鱼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水情、鱼情,垂钓方法、技巧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才能有更好的渔获。正如钓友的的问题,50公分的浅水塘如何垂钓。为尽可能详实回答这个问题,笔者结合垂钓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具体如下。

1、浅水塘的水情、鱼情

2、50公分的浅水塘,具体垂钓注意的细节

浅水塘的水情、鱼情

自然水域的河流、湖泊,多数达到4、5米,尤其是水库可达7、8米的深度,所以与之相应的深度只有50公分的浅水塘,所表现出的水情、鱼情也有所区别,如下。

水温易波动,间接影响鱼的习性:浅水塘最大的特点是水温易波动,不稳定。水深度不够,就无法起到隔绝冷空气,保温的效果。整个水体温度变化,受阳光辐射、风力风向、树荫的外界因素影响显著。而鱼属于冷血变温动物,除去都有最适宜的水体温度外,更喜欢稳定的水体环境,所以栖息在浅水塘多会选择水草丰富或者背风等水温相对稳定的水域。

鱼警惕性高:正因为水浅、深度不够,尽管鱼的视力弱、听力差,也能透过水体看到岸边活动的人影或听到噪杂的声响。因而生活在浅水的鱼警惕性极高,稍微有些干扰因素,就会四处游弋,向远离岸边的水域或者有水草、树枝等障碍物的水域游动。

50公分的浅水塘,具体垂钓注意的细节

上文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浅水塘最为突出的水情、鱼情,那么如何具体垂钓,技巧、方法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细节,如下。

1、选择恰当的钓点

浅水塘选择钓点,与深水塘相比,更重要。前文提到,浅水塘里的鱼警惕性高,喜欢躲在隐蔽、安全的水域。其次水温相对稳定,尤其是夏季高温或冬季低温的情况下,对栖息环境要求更高。以下几个经典钓点,在浅水塘可优先考虑。

比如水草丰富的水域:水草处夏季遮阳避暑,冬季御寒保温,营造出一个水体温度相对稳定的水域;再者活跃在水草间有大量的植物碎屑、软体小虫,食物丰富,利于鱼的聚集。

比如歪到的大树或者水底沟壑多的水域:鱼喜欢在水底环境复杂,有障碍物的水域,嬉戏、栖息,不喜欢光滑、平整的水底,所以像一些卧倒水面的树枝、砖石处,也会用鱼群的聚集。

2、窝料少投、勤投

窝料目的是诱鱼、聚鱼。所以不建议一次投掷过多的窝料, 尤其是这浅水塘。浅水塘水浅、鱼警惕性高,一次窝点的鱼通常不会聚集太多。所以过多的窝料,防止鱼吃得过饱,而忽略了饵料。勤投是保证窝点时刻有窝料的存在,避免鱼因缺少诱饵而离开窝点。

比如第一次投掷窝料,可适当多一些。等过了半小时,再补窝,用量是第一次的1/3;等再过半小时,用量是第一次的1/4。以此类推,一旦发现鱼口明显减弱,可适当补窝,但投掷窝料动作要轻,避免窝料入水的噪音惊扰鱼群。

3、钩饵入水动作要慢、要轻

浅水塘不宜采用甩大鞭式的挥杆方法,扬竿也不宜力气过大。这样钩饵快速入水,特别是铅坠与水面接触、发生碰撞,容易产生大的声响,特别容易惊扰鱼群。一般将鱼竿伸到窝点,提高钩饵,缓慢竖直下落,轻轻接触水面,下压竿稍,这样钩饵就慢慢没入水中,也没有大的声响、噪音。

4、提竿上鱼不宜用力过大,垂直提竿为佳

浅水的原因,水线较多,提竿时的缓冲力微小,所以一旦用力过大,浮漂、铅坠、钩饵迅速出水面:如果有鱼上钩,容易将鱼嘴撕扯;如果无鱼上钩,扬竿动作过大,钩饵快速被抛向身后,容易发生子线的缠绕,也会窝点鱼惊吓、跑鱼。所以一般提竿时先扽竿,钩饵垂直上升,更容易钩尖刺鱼。再者可初步通过手腕判断鱼的大小、重量。如果鱼不大,可直接提出水面,避免鱼在窝点过度挣扎。如果鱼超过500克,迅速将它拉出鱼窝,再配合抄网抄鱼。

5、线组搭配有技巧

浅水钓鱼,线组搭配一般讲究小钩、小坠、细线、小漂。其实很好理解,比如有些浮漂长度就达到40-50公分,显然使用普通浮漂容易缠线,也不现实,只能使用小漂、短漂。细线、小钩的选用,最大程度的提高隐蔽性,减小鱼的警惕性,让它放心吃饵。再者浅水塘的浮漂动作与正常水深也有所区别,比如垂钓鲫鱼,鲫鱼吃饵后,很少再抬头或拉动钩饵向上游动,水太浅的原因,鲫鱼一般吃饵后直接向低头贴近水底或向前方游动,所以送漂即顶漂较少,黑漂或走漂会更多一些。

写在后面

本文首先介绍了浅水塘的大致的水情、鱼情,然后对垂钓过程中的5个细节分别做了叙述。不难看出,浅水塘垂钓的确需要技巧和策略的,需要有针对性。即使如此,钓鱼是个系统工程,除了本文介绍的这些,还有些许多细节值得注意,比如季节不同,目标鱼的不同,饵料种类、味型选择也有区别,所以钓鱼人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再适当调整,相信会有不错渔获。


野钓分享


本人认为:首先选择钓点,尽量选择有草的边上或者草洞,岸边有村或矛草仲向河边处为佳。

由于水浅,作钓时很容易惊鱼,所以尽量按以上条件选择钓点。

浅水作钓,不太适合台钓钓法,请选用长竿短线7星漂来作钓,采用短线便于投放窝点,对鱼的惊扰小,从而保证窝里的鱼不会惊跑。

选择钓点,结合作钓方式,一定会使你鱼获有所提高。

以上是个人见解。




杆不离手


浅水塘、当我出门钓鱼的时候,来到一个自然水域,准备好鱼竿鱼线,开始坐窝、等了有半个小时吧,拿起鱼竿,上好鱼饵蚯蚓,蚯蚓是钓鱼人的万能饵,它一年四季都可以用,用起来也方便快捷,只要把它挂在鱼钩上,放入之前坐好的窝子里,眼睛观察浮漂、就等鱼儿上钩吧。

钓点水太浅、当我们来到陌生的,自然水域或者野塘,在野外垂钓、第一空气质量清爽,第二环镜清新优雅。当拿起鱼竿挂上蚯蚓,放入窝点以后,突然发现这个窝点水太浅,只有50公分左右,于是又把鱼竿拿到窝子左右都试一下,结果都差不了多少,算了还是回到原来的钓位,把浮漂找好水深,挂上鱼饵,守候着鱼儿吃饵。

祝渔友有好的收货


小桥钓鱼666


你好,钓友,希望我的垂钓经验能够帮助到你。

浅水塘鱼难钓,原因多种,只要找到找准影响鱼儿吃饵的因素,还是能钓到鱼的。1,浮漂的色彩影响。浮漂制作生产时为醒目,以各种彩色红、绿、白、黄、蓝、黑、莹光色等涂刷漂身、漂尾。醒目的色彩在浅水中增大鱼儿的恐惧心,警惕性大大提高,造成浅水鱼难钓。2,浮漂被风吹动,漂尾压水,随波起伏晃动,色彩鲜艳对鱼的影响,增大了钓鱼的难度。3,钓组的影响。漂脚与坠接触,细长漂更是如此,距钩太近,浅水中长短脑线均受此影响,再细的钩、坠、线在浅水垂钓影响都是大的。4,人影、说话声、风声对鱼的影响。浅水中这些影响最大,哪怕是一 点极小的动作,鱼儿也轰然四逃。5,其他因素影响。浅水氧量足,升温快,鱼儿游动少,吃食小心;水中微生物含量多,生长快,鱼儿缺食现象少。当然还有天气、水质、饵料等等诸多影响垂钓的原因。

垂钓浅水塘的鱼,首先要有接近或适合该水域色彩的浮漂,越自然越接近水域色越好, 只要能浮在水面,鱼儿能大胆吃食就行。枯树枝、水边草梗、麦秆、高粱杆、玉米杆、麻杆等物做漂,在浅水区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用正规的的高级浮漂反而不上鱼。证明了色彩在浅水中对鱼的影响很大。其次人避其影禁其声,动作轻,少走动站立,尽量离开水边,远离钓位静候鱼上钩。浅水不宜打重窝,只可零星的打轻窝,少量的甩几粒或不打窝效果好于打窝钓。再就是短脑线(脑线以5~ 8厘米为佳)。小钩、细线、轻坠短脑线专钓浅水的组合方式才能克敌制胜。

垂钓浅水塘的鱼,我将浮漂改为自然色的小泡沫漂,垂钓时用该鱼塘底污泥涂抹,使白色变成黑灰色,从而使鱼儿受干扰惊吓小,吃食加快,上钩率明显提高, 克服了色彩对鱼的影响。

垂钓浅水塘的鱼,必须有良好心态和隐蔽性,就地取材,因水制宜才能有所收获。小钩、细线、轻坠、端脑线,超小短漂色不艳,垂钓浅水是关键。





一尾爆护


很高兴我能来回答这个问题,对于浅水鱼塘来说只要有鱼安静,就可以坐钓。

不打窝直接钓,饵开软,在你能抛得出去的前提下能开多软开多软,钩子用小钩,一两斤的鲤鱼用五六号的袖钩完全可以胜任,线用的细一些,1.2的主线0.8的子线只要不抛满杆应该不会断线。

浅水鱼塘钓鲤鱼的方法:

1、浅水塘钓鲤鱼尽量选择长一些的超硬调鱼竿。长一些的鱼竿可以减少对鲤鱼的干扰,超硬调的鱼竿回鱼快不会惊扰窝中其它鲤鱼。50公分的深度最好用6.3米超硬调的鲤竿。

2、浅水塘钓鲤鱼要选择短身、短尾、短脚的浮漂,这样可以保证鱼漂不被子线缠绕,也可以防止抄鱼时鱼漂打到抄网上损坏。50公分的深度最好使用10~15厘米长度的浮漂。

3、浅水塘钓鲤鱼的钓饵和窝料要使用超强雾化效果的饵料。这样可以使窝子附近的水变得浑浊一些,浑浊的水可以使鲤鱼有安全感。可以适当在饵料中多加入雪花粉和麸皮,使饵料快速雾化。

4、上鱼时的操作要干净利落,中鱼的第一时间要把鲤鱼带离窝点,以免惊扰到窝内其它鲤鱼。


钓鱼者小军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浅水塘钓鱼首先看您针对什么鱼,如果是鲤鱼就尽量选择长一些的超硬调鱼竿。长一些的鱼竿可以减少对鲤鱼的干扰,超硬调的鱼竿回鱼快不会惊扰窝中其它鲤鱼。50公分的深度最好用6.3米超硬调的鲤竿。

浮漂选择短身、短尾、短脚的浮漂,这样可以保证鱼漂不被子线缠绕,也可以防止抄鱼时鱼漂打到抄网上损坏。50公分的深度最好使用10~15厘米长度的。

钓饵和窝料要使用超强雾化效果的饵料。这样可以使窝子附近的水变得浑浊一些,浑浊的水可以使鲤鱼有安全感。可以适当在饵料中多加入雪花粉和麸皮,使饵料快速雾化。

中鱼的第一时间要把鲤鱼带离窝点,以免惊扰到窝内其它鲤鱼。

如果是钓鲫鱼不打窝直接钓,饵开软,在你能抛得出去的前提下能开多软开多软,钩子用小钩,线用的细一些,1.0的主线0.6的子线搭配。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祝您鱼获满满!


无名晓姐姐a


钓鱼影响鱼获的因素不外乎两个:鱼情、水情,如鱼情因素,只要鱼情好什么饵料、钓技都不重要,没雾化无味道的面饵也能中鱼,而鱼情不好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的鱼情分析,调整饵料、改变钓法去应对解决,水情因素的影响亦是如此,就如同题主关注的水情问题一样,对于多说没有钓过浅水的钓友来说,50厘米深的水域,也就比常用的浮漂多了几厘米,甚至如果使用长尾、长长脚的浮漂,浮漂的高度就和水深一样了,这种情况下浮漂都没法正常站立,更别提钓好鱼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浅水钓鱼”为核心,进行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够帮到您。


浅水水情会遇到哪些问题?

浅水的水情还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为了给农作物施水灌溉,几乎所有的水域都会有一定的水位下跌,甚至本来不是很深的水域,会出现极端的浅水水域,储水量的变化,导致了鱼情较为集中,虽然更容易钓到鱼,但是因为水位降低的缘故,想要钓好,就要知道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线组灵敏度无法得到保证

多数钓友在使用浮漂的时候,喜欢使用通用性较好的,长尾长脚浮漂,这类浮漂的长度大都在40厘米左右,假设调5钓2目,子线的距离为14厘米,这样的情况下,在50厘米的浅水水域作钓,势必会导致双子线在水下的状态过钝,双子线出现较大的弯曲,出现线组灵敏度不灵敏的情况。

容易发生子线主线缠绕的情况

使用立漂是钓友们一贯的选漂标准,在水域浅的地方使用时,漂脚距离铅坠过近,导致在抛投过程中,漂尾与子线发生缠绕,当然,这种缠绕不仅仅发生在抛竿的时候,在提供中鱼的时候,同样也会发生。

水位过浅,鱼的冲力变大,容易切线

深水护线是钓鱼人都知道的一个好处,相反到了浅水水域,没有了深水的帮助,遇到了个头稍大的鱼时,因为水位较浅,鱼受惊极容易出现蹦出水面或发力往远处水域逃走的情况,如果线组搭配不当时,极容易出现切线的情况。

小总结:这三种问题,是在浅水水域作钓最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不仅仅是钓鱼不方便,甚至还有可能钓不上来鱼。

浅水水情,应当如何调整应对?

容易切线、线组灵敏度低、线组缠绕,是浅水作钓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想要在这种水情下钓好鱼,就需要我们对照着三个问题,进行应对性的调整。

浮漂的选择与搭配

浅水位置浮漂的选择正确,是能在水浅水域钓鱼的基础,正如上面问题描述的一样,浮漂的长度过长不仅会导致线组灵敏度低还会导致发生线组缠绕的情况,所以我们在选择浮漂的时候,应当选择浅水漂或者七星漂。

  1. 浅水漂的选择

浅水漂是指长度在10厘米左右的浮漂,这种浮漂一般都是短尾短脚,目数集中在3目到5目之间,因为距离较短,在50厘米水深的水域作钓时,就不会出现子线缠绕和灵敏度降低的情况,但是因为它的漂尾较短,往往都是三目左右,这就需要我们在调钓时需要注意,调目的设定,一般的情况下,大咖会使用调平水钓2目的方式进行,这种状态下就不会受到,漂目过少的情况影响,当然,并不是一定要求,浅水漂只能通过调低钓高的方式进行调钓,也可以调高钓低,只是调高钓低的调钓方式,没有太大必要,毕竟它只有三目。

2.七星漂的选择

七星漂是应对浅水最佳的使用浮漂,因为它是呈段装结构穿插在线组上,与线组形成一体,这就意味着七星漂,不会像立漂那样,出现向下缠绕主子线的情况,当然,它的段装浮漂结构,也导致了它能够通过紧密或宽松排布,调整适应水域的深浅,如我们作钓水域水位较浅时,我们可以通过收紧星漂距离,或者通过减少星漂使用数量,来达到适应水浅水情的目的。

小总结:浅水漂和七星漂都能够在浅水水域发挥出很好的效果,但是大咖更建议使用后者,它的适应能力更强观漂效果更好,即使不足50厘米的水域,也可以使用它进行作钓。

线组的搭配要合理

水位浅不护线,且要面对大鱼翻身或猛冲带来的巨大冲力,如果浅水鱼个体较大,就需要我们考虑线组的搭配方式,一般情况下,大咖在浅水作钓的时候,都会在原有深水线组上,增加0.5个线号进行应对,譬如常用的深水线组是2+1.5线组搭配,如果在浅水中,这个线号就要放大到2.5+2的线组。

案例:前年大咖就钓过一次浅水野河,这里的水位虽然没有题主所说的50厘米这么浅,但是也顶多就是70厘米左右,时长能看到水里面的大鱼游动出现的水波,所以使用了钓大鱼的线组搭配2+1.5,这样的线组完全能够钓4斤左右的大鱼了,可是,在做钓的时候,水位较浅的缘故,发力提竿中鱼的时候,鱼猛一受惊拼命逃窜,一下就出现了拔河的情况,完全不给应对的机会,瞬间就切线了。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将线组调整到了2.5+2的搭配,遇到了同样的拔河情景,不过因为鱼线变粗拉力值增大的缘故,没有在发生切线的情况。

小总结:浅水作钓的时候,不仅仅需要考虑浮漂的选择搭配使用,线组的搭配同样重要,只不过浮漂的搭配影响的是使用过程,线组搭配影响的是中鱼过程,但是它俩都影响着我们作钓效果好坏。

写在最后

浅水钓鱼,因为水情不同的缘故,在做钓中并没有特别大的改变,无非是针对浅水选择适应性更强的浮漂,根据浅水不护线的因素,增加线组线号提高拉力值。只要这两个问题处理妥当,浅水钓鱼一样会有好的收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