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抵制”到全民热议,我发现了喜欢《安家》的若干个理由

前段时间,因为孙俪邓超夫妇捐款事件,《安家》一开播,网络上扬起了一大波抵制的声音。显然,这对低调的夫妇是不太在意的,他们默默地捐了物资,然后该生活生活。

出人意料的是,《安家》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飙升,直接破2。甚至有小伙伴说等不及网络版,下载了卫视台的手机APP追剧;邓超也在采访中调侃,最近很多人打电话给孙俪要剧透,弄得夫妻二人觉都睡不好。

话说回来,《安家》之所以能这么受欢迎,根本原因还是它把握住了职场剧的专业性和现实性,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国产职场剧“悬浮”和脸谱化的弊病

怎么做到的呢?首先是导演和编剧厉害。导演安建是国家一级导演,有十多部影视剧作品且多次获奖,包括“飞天奖”“牡丹奖”“五个一工程奖”等。

编剧六六的功力在之前的《蜗居》里已经经受过大家的检验——尽管最近因为某言论又陷入是非门——据称创作期间,她花10个月的时间做了详细的采访,剧中85%的故事都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真实事例。这也就难怪会引起那么广泛的共鸣了。


从“抵制”到全民热议,我发现了喜欢《安家》的若干个理由

导演安建(左)和编剧六六(右)

除此之外,演员们的表现也极为精彩。孙俪和罗晋就不用说了;饰演张乘乘的张萌、饰演朱闪闪的孙佳雨、饰演知否的张雯,饰演潘贵雨的丁嘉丽等等演员的表现都很棒,人物角色让人印象深刻;更不用说还有郭涛、胡可、海清、奚美娟、韩童生、闫学晶、苇青等一众资深演员出演配角;堪称阵容庞大。

下面从电视剧本身来看一看,它为什么能俘获如此多观众的心。


01一个有特色且接地气的“安家天团”


出色的职场剧,首先需要一个核心的职场团体。

“安家天团”有最理想的领导和工作氛围:早会是弹尤克里里和大合唱;店长徐姑姑看起来无所不能,强大又温柔,还会维护团队里的每个人;房似锦的到来给团队又增添了新的生气和活力;团队中的大家都相互维护,相互配合。

这就是徐姑姑理想中的“五六个人,七八条枪”的团队,是不是特别能满足新晋职场人和非职场人对工作环境的期待和美好想象?即便是职场老人,谁不希望工作环境是这样的呢?

同时,这个团队也不是一味的理想化,它有特别接地气的一面。


从“抵制”到全民热议,我发现了喜欢《安家》的若干个理由

《安家》剧照

创作团队特别注意细节的打造,只从住房来看——

大家记不记得王子健、985和小楼合租的那个出租屋?很简陋的两室一厅。

而朱闪闪从小到大都睡在老楼房一居室的一个壁橱里;

谢亭丰在一个普通的两居室陪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

房店长刚来时住的是“鬼屋”,后来阴差阳错和徐店长合租;

徐店长本来有房子有妻子,为了买二套房办假离婚,将房子过户给前妻张乘乘后,假离变真离,只好租房生活。

身为房产中介,大家都没有自己的房子,这不是很接地气吗?

而安家天下的口号是“为每个人的幸福找到安放之处”

每个人都”不幸福“,却在为买房者的幸福而努力。这或许就是某种程度上的“缺啥补啥”?

这样的团队当然很符合观众的口味。

观众会期待看到,每个人在这努力过程中慢慢找到自己的“幸福”:努力必有收获,用心必有回响。然后替代性地获得满足。


02人物塑造棱角分明


良心影视剧第一关一定是人物塑造。

作为全剧的第一女主角,如果房似锦仅仅是个强悍、努力、专业、不择手段的房产中介,这个形象就垮了,也没什么魅力可言。主创团队为了凸显人物形象,做了很精心的设计:

一是短发和工作场合永远的黑西装、长柄伞,既表现了人物硬朗坚强的性格、非同一般的专业素养,也为善良本真的个性形成对比,为后面人物形象的转变做了铺垫。

二是狼吞虎咽地吃东西

,剧中多次出现房似锦一口气一杯豆浆、三口一个包子、一筷子一大坨面的镜头,这个特点意味深长,因为吃东西的状态特别能体现人物的出身和早年经验。房似锦是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母亲不喜,经常被追打,食物对她来说既是生命的保障,也是母爱的缺失——因为家里穷吃不饱、也因为老被打不能安生吃饭,养成了这样的进食习惯;因为从来没有得到过母亲的爱,所以需要“过度”摄取食物,来补偿潜意识中对母爱的需求。


从“抵制”到全民热议,我发现了喜欢《安家》的若干个理由

房似锦 剧照

就这两个点,创造出一个很棒的理解人物的窗口。

徐店长仿佛没有什么标志性的行为,但他的温柔和无所不能给观众的印象是十分深刻,他少年时的家庭创伤和前妻的出轨相互呼应,使这个形象更让人心疼。

剧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细节,当朋友问他张乘乘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他的,他每次都否认,一个合理的推测是他并未准备好要自己的孩子,所以一直都有小心采取措施。他是个活得很通透的人,十分清楚自己对于家庭的恐惧和渴望,他说过许多金句,其中有一句是:“人所期待的无非两种,没得到的,和已失去的。


从“抵制”到全民热议,我发现了喜欢《安家》的若干个理由

徐文昌 剧照

除了两位主角之外,王子健在爱情中的卑微、小楼默默为家里还债、985努力想要过与父母不一样的生活、朱闪闪没心没肺底下的坚强、老油条承受的家暴和对爱情的保护,都成功地感染了观众。

剧中众多配角也是形象分明,如张乘乘的痴和作、阚先生的滥情和矛盾、知否的矫情、潘贵雨的无情、太表姑奶奶的贪婪、耿叔的忠诚、林茂根的奸商习气……还有许多,举不胜举。

每个人物都有特点、也都有缺憾,总有一款能击中适合你。


03故事狗血,不断制造话题


3月8号,《人民日报》转载了一篇名为《演技派救不了悬浮剧》的文章(始发于《工人日报》),批评《安家》前三集之后开始脱离“房产中介”的主线,越来越洒狗血。


从“抵制”到全民热议,我发现了喜欢《安家》的若干个理由

新闻截图

然而,《安家》之后的收视率越来越好,几乎每一集都被广泛讨论。这正是因为它的故事足够“狗血”,几乎每一个故事都能切中某类人群的痛点。它虽然是聚焦于房产中介这一人群,实际是围绕房子描画了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现状。可以说,它是一部披着职场剧外衣的生活剧。

看起来,这部剧的野心很大,想把当前我们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一网打尽,因而,它的每一个故事都在制造话题

海清与郝平扮演的龚蓓蓓夫妇,为生二胎寻求改善型住房,最终买下了经过房似锦精心装修的“跑道房”。演员的任用上利用了《蜗居》的长效热点,唤起观众记忆和讨论的兴趣;同时,房似锦垫资装修房子、要求龚蓓蓓独身一人去看房的情节也引起了相当程度的争议。

韩信配合房似锦教训竞争对手洪店长,最后真的找出“负十七层的豪宅”,这个深坑国际公寓的原型是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着实让小伙伴们重新惊叹了一轮。

徐姑姑的老熟人阚先生带小三买房子,这个故事里既有自媒体名人,又有中年出轨男人的自我剖析,还有贤内助发妻奋起、斗花心老公,为“中年叛逆”这件事全方位地准备了话题。

从“抵制”到全民热议,我发现了喜欢《安家》的若干个理由

一个人的叛逆,三个人的纠葛

鱼化龙的人生第一单,遇到有时差的房东、挑剔的看房客、被放鸽子、辅导孩子功课的女邻居,最终通过全员协助,一个套中套成交了两套房。这里面有邻里关系、孩子辅导功课问题、调理和生小孩的问题可供讨论,苏天培妈妈居然是《都挺好》中扮演苏大强保姆的小蔡,这又给大家开了新一轮脑洞。真是处处有惊喜,处处有坑挖。

龚家花园的买卖,太表姑奶奶一家的蛮横不讲理,原型老洋房的故事被扒出来还闹出了反转剧情,也给大家茶余饭后解压带来新的话题。

后面的林茂根、向家失信和耿叔守房的故事,宋先生和宋太太的故事,也都同样重视情感共鸣和制造新的话题

剧情一路引发热议,一路获取收视率和好评。

不得不说,《安家》的主创团队真的很懂得自媒体时代对一部影视作品的要求。所有狗血而走心的剧情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制作团队的费心打磨、所有演员的优秀出演都必不可少。

不管怎么说,我们就吃这一套啊!


04镶嵌反套路情节


房似锦有一个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她在工作中机智坚强,面对母亲的一再索取却无力拒绝、任其宰割。两人的冲突在爷爷去世之后达到了顶峰,孙俪和丁嘉丽老师的精彩表演也隔空惊呆了一众看客。

前有《欢乐颂》的樊胜美,后有《都挺好》的苏明玉,观众一度担心房似锦也脱不开与原生家庭和解的这个梗,目前看来,暂时是一个摆脱压榨、大快人心的结局。

正如之前新京报评价《都挺好》所说的:要从病态中真正走出,得先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理清与父母的关系。要获得完全的自由,得和过去和解。是接受,不是忍耐;是和解,不是忍让。

也许房似锦最终能搞定自己。

从“抵制”到全民热议,我发现了喜欢《安家》的若干个理由

母亲与女儿的对峙

除此之外,剧中还有另外一些反套路的情节——并不是一味的温馨治愈,皆大欢喜。

比如,阚先生没有获得阚太太的原谅,后者突然杀了个回马枪,打官司拿回阚先生买给知否的房子,并要求离婚。这几乎给所有面临此种困境的先生太太们做了一个精妙的示范;即使没有类似经历的人,也会体验到某种一雪前耻的爽感。

再比如,苏天培妈妈突然杀气腾腾地冲到门店送锦旗;房似锦因为捅破鲁大师骗局失去单子;没有孩子的宋爷爷江奶奶夫妻被两个侄子欺负,最终遗憾逝去。

这些反套路情节一方面打破了完美结局的温情面纱,在剧情上制造了波折和起伏;另一方面却给了我们更贴近生活的真实感受。

正因有这些反套路的存在,观众在看的时候才能既欣赏到它完满的美,也欣赏到它缺憾的美。


从“抵制”到全民热议,我发现了喜欢《安家》的若干个理由

宋爷爷和江奶奶先后去世

除了以上四点,作为一部职场剧,《安家》的整个气氛是温情和充满烟火气的,还嵌入了一些房屋中介的专业知识和现实处境,比如小区和中介的博弈、黄先生买和卖凶宅、通过装修把房子“凤转冰”、鲁大师提出合作、向公馆案例中耿叔赠予书的举证,等等。很多知识都让我们大开眼界,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深入了许多。

有人评论剧情“虚构夸张”,笔者认为,这一方面是作为圈外人,我们对房产中介会遇到的各种奇葩案例知之不详;另一方面,当然是影视作品的天然属性决定的,不戏剧化怎么吸引人?不狗血我们作为一般观众怎么获取成就感和优越感?

这毕竟是一部要用收视率来证明自己,然后盈利的作品。它的“好”必然是要有所兼顾。

总之呢,《安家》这部作品既不避讳逻辑不完美、狗血桥段这样的缺点,又有走心的故事、反套路的情节、饱满的人物;腹黑一点说,前者制造争议,后者吸引人气。可谓是瑕不掩瑜,“小手段”用得刚刚好。

也许,在自媒体时代,最能够引发热议、被广为传播的通常都是整体上积极向上、细节处值得推敲,选题恰当,感染力强,覆盖人群广的作品。这无论在哪个圈儿,都是共通的。

不那么完美,它才能为大多数观众没有障碍地去亲近,去谈论。

无论是夸奖它的好,还是谈论它的不够好。


以心看万物,以情动你我,以意验来去,照见我们自己。欢迎关注“心理的后花园”,我在这里,等着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