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為什麼喜愛“雞湯殺手”?

人民為什麼喜愛“雞湯殺手”?

​今年疫情中,誕生的最大的“網紅”,恐怕當屬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甚至被稱為“第二個鍾南山”。除了醫術,張文宏能“吸粉”無數,還在於其耿直坦率的真性情,不矯揉造作,也不故弄玄虛。

他的許多做法和直白的大實話,被人整理成了金句語錄。比如把所有崗位換上黨員,“不能欺負老實人,我一路被人欺負過來,理解什麼叫被人欺負”;對於各路專家,他的觀點是“科普分為兩種,一種是告訴你真相,一種是把你帶進溝裡”;他喊話企業家,“不必給醫院捐東西,給隔離停工的員工發工資,就是最大的貢獻”;他為醫護人員撐腰:“沒有防護,你可以拒絕上崗。”……這些話讓某些人臉紅,卻受到老百姓的歡迎與信任。

這也為張文宏換來了一個綽號——“雞湯殺手”。很多時候,他對於一些誘導式採訪,總是“不太配合”,給出的答案總不夠高大上,甚至陷入尬聊。“當初為什麼選擇感染病學專業?”——“我只是一個鄉下人跑到上海,讀完書留下工作了幾年而已。”“你思念母親嗎?”——“我就問你,哪一個正常人,他不想念母親。”他的回答裡,沒有記者試圖從他嘴裡掏出來的諸如精忠報國、捨己為人、大愛無疆之類的答案。用他自己的話說:“不要神化我。”

多年以來,有一種套路式的宣傳方法,大行其道。英雄模範人物,往往都好似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要麼異常的理性冷靜、白璧無瑕,要麼是忘我無私、不怕犧牲,要麼是家破人亡、孤兒寡母。似乎只有這樣才夠悲情,才能彰顯偉大,才能打動人。

人民為什麼喜愛“雞湯殺手”?

疫情中,許多事情讓人動容。29歲的女醫生夏思思受感染病逝,年僅2歲的孩子永遠失去了母親;殉職的醫生黃文軍,夫妻二人都在抗疫一線,只留下11歲的兒子獨自隔離在家;流產後10天的“90後”護士,拖著虛弱的身體重返一線病房……還有貧困老人為武漢疫區捐款2000元,87歲高齡老人捐出20萬積蓄……某些宣傳文章,習慣於宣傳英雄的犧牲,宣傳老人的善心,千方百計想讓網民飆淚。然而沒有想到的是,網民對這些感人事蹟並不買賬。

誰都不否認,英雄配得上歌頌,善心愛心也無比珍貴。但首先更要反思,將年輕媽媽、流產護士、夫妻雙方都推到病房裡,這是何等冷血的安排?在發生不幸犧牲後,又大肆宣揚,這與吃“人血饅頭”又有什麼兩樣?某些人之所以這麼做,其實多半以此作為煽情的噱頭,來標榜自己的政績,為自己臉上貼金。這種有違基本情感倫理的宏大敘事,傳遞的其實是一種缺少基本人文關懷的畸形價值觀。

同樣的,慈善不能罔顧社會公平。鼓吹宣揚貧困老人捐贈,等於公開的鼓勵與引導,很容易形成不正確的導向作用。如果慈善是通過弱勢基層的透支付出形成的,那麼就跟讓流產護士值守病房一樣,並不值得提倡。無論是面對疫情,還是洪水、地震,有一種口號叫做“不惜任何代價奪取勝利”,但是“不惜代價”換來的“勝利”是真正的勝利嗎?“不惜代價”本身就不是一種科學的態度。不分青紅皂白地去鼓吹犧牲、付出,其實正是“不惜代價”思維的產物。

人民為什麼喜愛“雞湯殺手”?


時代不同了,這樣用古法熬製油膩粘稠的“雞湯”,飆著煽情的淚水,當作“正能量”灌輸給人民,只會引發更多的反胃。

而像張文宏,是一位拒絕被神化的平凡人,他並不刻意去維護某種光輝形象,而是揣著一顆平常心,就像一位身邊的鄰家大叔,有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如同一股清流,滌盪某些“假大空”的渾濁氣息,過濾掉“雞湯”裡添加的種種“佐料”,讓公眾感到“過於舒適”。

筆者想起另一位高級“網紅”——陸軍司令員韓衛國。作為一位統率千軍萬馬的上將,韓衛國展現給公眾的卻並非那種不苟言笑的刻板形象。他曾多次在春節、中秋給官兵寫信,因而在網絡上“走紅”。

2017年,剛剛履新陸軍司令員的韓衛國,分別在中秋節、國慶節前夕給陸軍全體新兵、車輛駕駛員各寫了一封信,沒有教條式口號,而全是家長裡短。韓衛國提醒新兵,“要把在部隊的第一個節過好,認真洗個澡”“要曬曬被子,洗洗軍裝,特別是洗洗自己的臭鞋。”口氣完全是一位老兵和前輩,而不是高高在上端著架子的大領導。

人民為什麼喜愛“雞湯殺手”?

陸軍司令員韓衛國


2018年春節,韓衛國又親筆寫了《致陸軍官兵家屬的一封信》,長達三千多字。與許多逢年過節官樣文章的慰問信不同,韓衛國在信中分享了許多自己參軍當兵、娶妻生子的小故事,娓娓道來。比如他讓軍嫂們管住丈夫的錢,就回憶起自己當兵時,“排長與妻子商定,每月54.5元工資分配:20元給妻子,30元給父母;自己留4元5角:2元買菸葉、1元買洗漱用品、1.5元應酬老鄉小聚。”看似瑣屑的描述,樸實無華,卻更能深入人心,效果遠勝過長篇大論。

而且,與以往那些號召軍人“舍小家顧大家”的陳詞濫調不同,韓衛國在信中公開要求陸軍官兵“在父母生病臨終時、在妻子生子臨產時、在孩子升學臨考時,只要沒有打仗任務和確實離不開的特殊任務,都必須及時請假回家。對於父母生病不回家、妻子生產不照顧、家庭有難不幫助的個別官兵,不但不表揚、不宣揚,而且還要對他的真實品德進行考察。”

韓衛國的信在網絡上引發很大轟動。這樣的軍人,才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一個軍人如果連家庭都不忠誠、不熱愛,怎麼可能對國家真心投入呢?韓衛國的信,就跟張文宏的許多網紅語言一樣,那種充滿人性之光的大實話,恰恰最能照進人們的心靈。

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更能帶給老百姓堅定信心、減少顧慮、踏實生活下去的底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