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些年吳京與一些非專業的導演,比馮小剛、陳凱歌、張藝謀等名導的票房成績好?

九月晴天


這是個好問題,值得好好說道說道。

武行演員出身的吳京,在走了一圈彎路後終於厚積薄發,他導演兼主演的《戰狼2》取得了無可撼動的國內累計票房,確實比張藝謀、陳凱歌等第五代導演悅目得多,甚至,他只用了一部電影,就打敗了深耕多年的國內商業娛樂片大佬馮小剛。

不過,拋開吳京的個人努力和時運因素之外,在資本把控下的國內影視圈,總是有意無意的把影評人和觀眾往“唯票房論”的偏路上帶,彷彿只要“票房大賣”、“收視長虹”,就一下子超越功成名就的前輩了。這就跟說“挾流量以割韭菜”的小鮮肉們,不費多少力氣賺得盆滿缽滿,就說明了其在表演技巧和藝術成就上超越老戲骨一般不可思議。

先不拿藝術性與思想性抬槓,單說影片類型在票房上的表現,拍商業娛樂電影就是為了賣錢,所以,從題材到演出陣容都要從商業角度通盤考慮,特別是“高投入、高產出”模式下的商業娛樂大片,在票房上比偏文藝、偏現實主義的片子高出幾倍,那都是應該應分的,如果刨去製作成本、演員片酬、宣發費用後就所剩無幾了,那才算失敗的爛片。

可見,票房對商業娛樂片來說就是根本,但對有一定藝術追求、力求表達思想內涵電影來說,是不完全適用的。特別是對那些風格成行、業內認可、拿過國際級大獎的知名導演來說,觀眾口碑和自我表達才是他們要優先考慮的。

正所謂“盛名難副”,作為影視圈的翹楚,有功成名就的業內地位,此前的輝煌和成就到了現在就都成了“包袱”,再加上,他們對思想、意境的表達,往往超越了拍電影本身。要麼,為了將思想和藝術表達做好做足,甚至把片子拍得太自我,以至於很多普通觀眾都不買賬,尷尬的成了“作者電影”,比如陳凱歌的《貓妖傳》;要麼,太在乎繼承以往的風格,眼光放在了衝擊奧斯卡這樣的“小目標”上,拍出來的東西國內觀眾不認可,國際影響又不足以收回成本,落得個“裡外不是人”的尷尬境地,比如張藝謀的《長城》。

時代變了,市場日新月異,觀眾換了一茬,審美與需求自然不同了,再去刻意的追求意境和表達,這些業內大佬個人風格的“長項”,成了市場表現的“短板”。

像馮小剛這樣早已樹立了江湖地位的導演,這些年的作品往往是以“引領話題”、“求新求變”為主,比如《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和《芳華》,票房反而被放在次要的位置上。畢竟,馮小剛沒必要再用作品去為自己證明什麼,反而能隨心所欲的拍自己想拍的題材。

再看吳京,從累計票房和影響力上看,他確實是目前國內最成功的導演和演員,特別是“投啥啥熱映”的敏銳商業眼光,敢打敢拼、敢於突破、勤奮敬業的精神,以及充滿正能量的人設,都是支撐票房的“基本面”。再看吳京的作品,無不是藉助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東風”,成功的探索出一套主旋律影片的商業化套路,最終產生了一批有話題、有細節、有質量、有骨氣的商業娛樂大片。

輕裝上陣的吳京,趕上了一個需要吳京和《戰狼2》的時代,他是幸運的,並將在可預期的將來幸運下去。但巨大的國內電影市場,分眾化的傳媒趨勢,不僅需要像吳京這樣“大器晚成”的熱血力量,也需要像陳凱歌、張藝謀和馮小剛這樣有一定藝術追求的“大師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