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阻力----学历越高阻力越大

这是之前在公司培训会学习后,部门要求将学习的某一个点自己的理解做一个分享。自己也是趁着老婆和老妈回老家没有在身边的这段时间利用下班回家的时间想了好久,毕竟自己可能目前并不擅长这块,着实纠结了好久。就选了“机会和成长”这条主线展开。然后发现自己在思考和做这件事情的时候,突然有一些观点让自己都比较诧异。这也证实了多做学习总结的必要性,长了这么大没有以前初中高中和在部队的时候做得好,那时候还会写日记,虽然只是每一天的一些琐碎的事情和感受,但是却能让自己心如止水,很高效的知道做完一件事,下一件事该怎么做。好了进入正题:

成长的路上,决定你高度分水岭,最大的阻力就是既有知识与认知。而且事实证明,学历越高阻力越大,也就是既有知识和既有认知越多,阻力就越大(还好我学历不高)。这里并不是说的认知达到了瓶颈,大家可能会觉得我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咱们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各行各业,但凡有一点名气的人,学历都不高。(爱迪生上3个月的小学,喜欢刨根问底,因为经常问老师一些另类的问题,最后被学校以“低能儿”的身份撵出学校。我们看些近一点的,李嘉诚14岁辍学,但是统领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集团公司,全球华人首富,全世界华人最成功的企业家。赵本山,没上过学,从小学艺。华罗庚初中毕业,数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士。沈从文小学毕业。韩寒,初中没上完,搬家上到高二考试不及格,学校要求留级,然后干脆不上了。汪涵大专学历,毕业于湖南广播电视学校。黄渤28岁开始上大专,后面上了2年制的北影学院,也是本科学历)。可以说,有名的学历都不怎么高,学历高的都不出名,又出名又有学历的,那叫实至名归。当然并不是说中国的教育失败,不是否定中国的教育,问题的关键是在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后面我会解释一下。首先我们来看什么叫既有知识与既有认知呢?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个词:禀赋效应(这是《怪诞行为学》中的一个词,作者:艾瑞里,想要了解更多建议去听晓书童的音频节目,他讲的比我好)

话说在美国杜克大学,学生们对篮球的喜爱非常狂热。每当学校的篮球馆要举行比赛的时候,很多同学会提前两天就在球馆外搭起帐篷排队领票。特别是当有冠军争夺战的时候,排队的学生也都只能拿到一个号码,然后摇号拿票。既然竞争如此激烈,自然拿到票的人会欣喜若狂,而被拒之篮球馆门外的人也就心灰意冷。

艾瑞里就跑到这个学校,在一场冠军争夺战开打之前,打算当一会票贩子,他准备从有票的学生手里把票买过来,再卖给其他学生。

他分别打电话给100个想要票的人,和100个有票的人,了解他们愿意多少钱出手和花多少钱购买。结果一了解下来,他发现自己这个票贩子根本就做不成。因为有票的人平均要价是2400美元一张,而买票的平均出价是170美元一张,这可真是天差地别。

球迷本来都是同一波人,在摇号之前,他们对球赛的期望程度本来都是一样的,可是摇号结果一出来,立马就分成了两波,他们对于门票的价值有了绝大的分歧。这是怎么回事儿?

一件东西的客观价值不是相对来说比较恒定的吗?但是这样东西一旦变成了你的,或者我的。我们对其价值的主观判断怎么就会天差地别呢?

禀赋效应使得我们对自己所持有的的观点和看法给与过高的权重,对它的珍视程度会超过这种观点本身的固有价值。然后我们就很难去接受比自己学历低,或者对于你认为你自己早就知道的观点,甚至存在蔑视,偏见就出现了。其实很多时候争论就是因为偏见,因为观念不一样引起的,是因为禀赋效应的存在。撅个我自己的例子:

每次在听讲座或者是参与培训的时候,针对每一次讲到的课题我都觉得这个我都知道,然后全程每讲到一个观点我自己内心就会有产生对应的观点怼。以致于在整个过程中我都处于一种对抗的状态,吸收到的知识点和对待事物的另一种看法是非常有限,这种事是非常不利于自己的成长的,现在觉得自己是非常的愚蠢。别人的一次两次讲座、培训不可能形成去撼动你的固有知识,聪明的人会认真听取不一样的观点,从而更加笃信和修正自我认知,从而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

所以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的经历,比如你是科班出身去参加一个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学历的人讲一些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你的内心是如何的感受?老实一点,承认吧!或许你跟我一样,但是希望今此以后,你能更加平静的对待每一次提高自己的机会。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