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真性情!新津这位“家长”的三度哽咽落泪.水城新津 昨天

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疫情防控期间,新津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县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工作组成员余阳艳却三度哽咽落泪,因为心疼,因为内疚,更因为感动与自豪……他说,这段经历,他将终生难忘。

抗“疫”真性情!新津这位“家长”的三度哽咽落泪.水城新津 昨天

真的心疼

动员会上,冷静的“神算子”没控制住情绪

余阳艳曾在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担任过4年基地管理主任,并且以医生的身份亲历过2003年“非典”疫情,同时他也是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历练出来的一位救护“老兵”。

2016年4月,他从省人民医院来到新津县人民医院,成为789名员工的“家长”。这一干,就是近四年。

2020年1月19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余阳艳敏锐地意识到,当时还被称为“不明原因的肺炎”,形势走向可能会比较严峻。

他立即在医院工作会上提出:“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充足的准备,打一场有准备的仗”。

抗“疫”真性情!新津这位“家长”的三度哽咽落泪.水城新津 昨天

防疫号角对外还未吹响,对内却已是厉兵秣马。

在县上相关领导和部门的指导下,医院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进行防控培训、人员调配、物资储备,所有医护人员取消一切休假,全面开展应急备战。

刚开始,这些超前的安排让很多工作人员不理解,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他们不得不佩服余阳艳的前瞻性,说他是疫情防控的“神算子”。

因为有了充分的预判和高效的准备,医院在疫情防控中做到了数个“提前”:提前进行医院通道管理、提前实施医院人流量监控管理、提前开展防护物资使用溯源管理……

疫情发生后,作为新津唯一一家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机构,1月21日,医院启动隔离病区改造工作。施工队连续3天昼夜施工,改造出了符合标准的隔离病房。

抗“疫”真性情!新津这位“家长”的三度哽咽落泪.水城新津 昨天

面对疫情形势,倍感压力的同时,余阳艳也感到欣慰。200多位医务工作者先后写下了到疫情防控一线的“请战书”,让他看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根据专业、技术、能力、年龄等因素,医院挑选出了34名医务人员作为疫情防控后备队员。

1月23日,在后备队紧急动员会上,余阳艳登台讲话。他看着台下年轻的队员们,有近一分钟时间没能说出话来,虽然努力调整情绪,但刚刚开口,便忍不住哽咽落泪。

后来被问及原因,他说:“我有朋友在武汉参加一线抗疫。每天与他们交流,我深知病毒的凶险和防控的艰巨。这些后备队员基本都是80后,90后,比我女儿也大不了多少,让他们到一线隔离病区,我是真的心疼啊!”

抗“疫”真性情!新津这位“家长”的三度哽咽落泪.水城新津 昨天

▲ 县人民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后备队动员会

隔门相伴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感觉到我一直都在”

1月27日,根据县上统一部署,县人民医院将应对新冠肺炎领导小组调整为疫情防控指挥部,建立了指挥部日例会、日调度、日协商机制,全面打响了疫情防控战役。余阳艳开始昼夜坚守在医院,房间里的灯常常彻夜通明。

不管头天晚上睡得多晚,甚至为了组织专家会诊而通宵未眠,每天早上9点,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指挥部例会现场,组织大家研究病例,商讨对策,部署工作。

抗“疫”真性情!新津这位“家长”的三度哽咽落泪.水城新津 昨天

2月6日,县人民医院收治了新津首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疫情防控后备队中“第一梯队”15名医护人员迅速集结,入驻隔离病区。

队伍“出征”前,余阳艳像个嘴碎的婆婆,反复叮嘱队员们要保护好自己,并一遍遍仔细检查他们的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具,甚至还嘱咐女队员要准备好女性卫生用品。

“你们年龄都比我小,是我的弟弟妹妹,以后当大哥的每天都要来看望你们!”看着队员们一个接一个,“全副武装”地走进隔离病区,走向抗“疫”的火线战场,余阳艳流下了热泪。

抗“疫”真性情!新津这位“家长”的三度哽咽落泪.水城新津 昨天

▲ 余阳艳与医护人员交谈

2月7日,经过医院和相关单位专家的会诊和检测,该例疑似病例确诊;2月9日,第二例疑似病例确诊。

压力骤然而至,形势空前紧张。余阳艳立即启动医院紧急状态响应,增加各岗位人手、物资,实施最高级别的严防死守。

他一次又一次带队到门急诊、各病区现场指导、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协调解决疫情防控所需的物资、人员、医疗等事项。

抗“疫”真性情!新津这位“家长”的三度哽咽落泪.水城新津 昨天

▲ 余阳艳在医院病区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他和大家一起深入梳理细节,改进—优化—再改进—再优化,很快,医院三级预检分诊流程按照疫情防控严格要求,得到进一步规范。

“只要发现疑似情况,一天24小时不管任何时候,他都会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我们会诊。”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肖俊尧说。

但有一件事,余阳艳每天再忙、再累也不会忘记,那就是一定要抽出时间到医院隔离病区,看望坚守在那里的“弟弟妹妹”们。

抗“疫”真性情!新津这位“家长”的三度哽咽落泪.水城新津 昨天

▲ 余阳艳隔门看望隔离病区医护人员

“余书记就是我们的老大哥。我们在里面吃得怎样,住得怎样,工作顺不顺利,情绪好不好,甚至一日三餐的荤素搭配,他都要问个遍。我们现在都直接喊他哥。”隔离病区护士长宋娟说。

由于疫情防控的规定,每次去看望时,余阳艳都不能进入病区。他只能站在病区门口,隔着电动伸缩门的栅栏,跟里面的“弟弟妹妹”们说话。

有人问,你为什么一定要到隔离病区门口?在医院也可以跟他们打电话,开视频啊!余阳艳说,我想让他们知道我一直都在,就在他们身边,这样他们会安心一点,我也心安。

隔空拥抱

女儿高三,父女最特别的一次相见

从2月7日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开始,余阳艳就觉察到,不少人看他和医院工作人员的眼光变得异样起来,有时遇到熟人,对方远远地就会避开。

“我们医院查出了确诊病例,别人有担心是正常的,我能够理解。我们只有做得更好,才能让大家放心。”

为此,医院要求大家如非工作所需,尽量待在医院或家中。

然而,余阳艳自己却“违反”了一次规定。

一次到隔离病区探望时,他听一个护士说想吃香肠,便连夜赶回成都家中去盘“年货”。

连续20多天,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女儿和妻子。

余阳艳的女儿正上高三。妻子是省人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当时,妻子正在积极准备上高风险疫区抗疫第一线。

在地下车库里,为了保障安全,余阳艳让女儿将包装好的香肠放在地上,不许女儿靠近,然后隔空给了她一个拥抱,女儿也回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余阳艳上前捡起地上的东西,然后狠心一转身,便匆匆离开了。他有很多话想对女儿和妻子说,但一时间却无从说起。

回新津的路上,余阳艳开着车,心中百感交集,眼泪夺眶而出。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直接在外面买了送过去呢?他说:“这是我专门从家里带来的,肯定比外面的好吃多了,里面有情。

抗“疫”真性情!新津这位“家长”的三度哽咽落泪.水城新津 昨天

▲ 余阳艳与隔离病区医护人员相拥而泣

2月25日上午,县人民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第一梯队15名医务人员,在顺利完成为期两周的工作任务并在原地进行集中医学观察期满后,从一线撤离。

余阳艳前往隔离病区接“弟弟妹妹”们回家,病房医务工作者龙莉娟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熊抱”。

“我也不知道我怎么会那么激动,就是觉得他这个大哥特别亲切。真的感谢他这段时间的隔门陪伴!”龙莉娟说。

抗“疫”真性情!新津这位“家长”的三度哽咽落泪.水城新津 昨天

▲ 隔离病区工作人员与县卫健局、医院领导合影

“我不仅为我这些弟弟妹妹们感到骄傲,更为全院战友们众志成城的坚守感到自豪!”余阳艳说:“这场战役还在继续,不获全胜我们决不收兵。这是医院救死扶伤的职责所在,更是白衣战士义无反顾的使命担当。”


图文审核:蔡 晓 郭 箐

总 审 核 :杨玉石

抗“疫”真性情!新津这位“家长”的三度哽咽落泪.水城新津 昨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