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上了一个人。”

“我爱上了一个人。”

有一天,你的女闺蜜向你倾诉。


“是怎样的男人勾走了我家美人的心?”

你可能脱口而出,好奇地询问对方是个怎样的人。


“……”闺蜜无言。

“我爱上了一个人。” | 性倾向解读

pexels.com

看来闺蜜不愿意回应呢,是有什么不对吗?

先按下暂停键,复盘一下:

一个女人喜欢上了一个人,我询问她喜欢上了一个怎样的男人。

这有什么不对吗?

有没有发现,这里有一个假设:一个女人,一定会喜欢上一个男人。

而这,似乎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假设。

性倾向

性别概念里有一个词叫做“性倾向”(Sex Orientation),即谁对你有性吸引力或情感吸引力。我们常听说的“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就是在描述性倾向。

性倾向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 异性恋:被不同性别的人所吸引;
  • 同性恋:被相同性别的人所吸引;
  • 双性恋:被两种性别的人所吸引;
  • 泛性恋:性别算什么,I don't care。

所以“所有人都是异性恋”的假设是不靠谱的,世界上还有其它的性倾向。


性倾向的成因是复杂的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倾向呢?性倾向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性倾向的成因是复杂的:遗传生物、认知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决定了人的性倾向。

科学界对于性倾向的成因还没有准确的定论,但有几点是科学家公认的:

  • 性倾向是不可选择的。
  • 性倾向是不可改变的。

“我爱上了一个人。” | 性倾向解读

pexels.com

如何确定自己的性倾向?

性倾向的基础在于性,你可以通过使你产生性冲动、让你产生性幻想之人的性别来判断自己的性倾向。但是,性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和同性发生性行为并不意味着就是同性恋。性倾向还包括了感情、情爱、和柔情。

性倾向是十分直觉的,如果没有外界的压力和偏见,一个人应该在青春期就知道自己的性倾向。

然而人与人的差异很大,有的人可以很容易地确认自己的性倾向,有的人却要花费好长的时间来探索。


流动的情欲

“我只能是某个确认的性倾向吗?我有男朋友,但是看到好看的小姐姐还是忍不住垂涎,这又算什么呢?”

有的人把性倾向划分得一清二楚,异性恋就是绝对只喜欢异性,同性恋就是绝对只喜欢同性,可实际上性倾向并非这么简单的一刀切。

著名的金赛博士为首的研究团队并不认同人类性倾向只有同性恋和异性恋这个二元论的观念。金赛博士设计了一套性倾向量表(Kinsey Scale),把人类性取向划分为七个等级,由完全的异性恋倾向(分值为0)过渡至完全的同性恋倾向(分值为6)。

“我爱上了一个人。” | 性倾向解读


遗憾的是,这个量表只考虑到了性行为,并没有考虑到内心的感受与想法(如性幻想);也没有考虑到时间的变化。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借此量表来理解,性倾向是渐变的,有程度之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尝试去找到自己的坐标。


总结


爱上一个人是美好的事。希望与爱的人有亲密的身体接触,占据对方的心,与其共度一生也实属正常。

  • 性倾向多样的,异性恋不是唯一答案;
  • 性倾向是不可改变的;
  • 性倾向是直觉的,有的人轻易确认,有的人需要探索;
  • 性倾向是并非绝对的。

别忘记了时间的魔力。我们能够回顾过去、确定当下,但未来我们谁也说不准。

说不定明天你就遇到了那个“管ta什么性别,我就是爱”的那个人呢?


爱白:《认识同志手册》

友心人:《直与弯的心理学:一篇文章让你重新认识自己的性取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