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論碧桂園農業控股華大基因農業80%的股權?

松果兒圍觀


這次併購,早在2018年就有苗頭,2018年8月,碧桂園集團創始人楊國強表示,正在尋求與華大農業的全面合作,希望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發揮雙方優勢,形成完整配套的現代農業鏈。這一次併購,不僅是對碧桂園農業版圖的擴張,勢必也將推動種業行業快速發展。

華大農業的技術優勢,在於背靠華大基因和國家基因庫而構建的全球領先的基因組測序和分析能力,系統的分子育種流程,動植物基因編輯技術,基於人群大數據的營養干預服務。

成功收購華大農業後,碧桂園農業並不是簡單的做耕耙播收,也不是對農民和農業企業做簡單的替代,而是想做高科技農業。科技是碧桂園農業做好、做強的必然選擇,華大農業將會融入碧桂園農業的研發服務平臺,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碧桂園結合華大農業的科技優勢和在農業領域10餘年的研發積累,這一定是中國農業領域一次非常有特點和規模的併購。


萌寶說房


早在2018年6月,碧桂園就向華大農業拋出了橄欖枝,如今歷時一年半,終於成功將其收入囊中。

地產、機器人和農業是影響碧桂園未來發展的三駕馬車,農業已成為重要且不可少的一項業務,誠如創始人楊國強所說,農業是科學的事,不是有錢就可以的,碧桂園農業缺的就是人才。

剛好華大農工最多的就是人才。目前華大農業掌握專利199件,刊發SCI文章66篇,並建立了“農業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基因組學農業部重點實驗室”,以及多個省市級重點實驗室,主持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53個。可以說在農業科研人才方面實力雄厚。

科技是碧桂園農業做好、做強的必然選擇。此次收購,為碧桂園農業注入了一股強勁的力量,在華大農業的加持下,碧桂園農業將會朝著其所設想的,現代化高科技農業高速前進。


與太陽肩並肩1980


2018年5月,碧桂園成立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正式進軍現代農業。碧桂園農業佈局農業全產業鏈條,目前已形成研發服務、智慧種業、現代農業科技園、海外大農業、社區生鮮門店等五大核心業務版塊。此次收購農業控股華大基因農業80%的股權,無疑是一次技術和資本的融合。

華大農業總部位於深圳,業務範圍涵蓋動植物新品種培育、農業種植、農產品深加工以及微生態研究與應用等領域。並建立了“農業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基因組學農業部重點實驗室”,實力深厚。

而碧桂園自身就擁有龐大的市場優勢和產業優勢,碧桂園未來在現代農業的發展商,可結合華大農業的科技優勢和在農業領域10餘年的研發積累,打造覆蓋研發端、生產端到銷售端的全產業鏈現代農業,強強聯合,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農民增收,構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格局。

此次收購必將出現“1+1>2”的效果。


海島1號


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曾說:過去27年,碧桂園從鄉村走向世界;如今,我們響應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計劃,再次聚焦發源之地,發展現代農業。


碧桂園作為碧桂園作為全國地產前三強,資金流充足,研發投資實力雄厚,碧桂園不只是耕耙播收,將圍繞“科技型農業”、“平臺型農業”、“國際型農業”三個方向,整合資源,致力做現代農業系統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務商。


碧桂園農業依託現代農業研發服務,齊頭並進全力拓展種業、糧油、果蔬、海洋漁業、畜牧業、農業科技園等六大業務和鳳凰優選的銷售終端,就具有現成輸出渠道和客戶資源優勢,結合華大農業的科技優勢和在農業領域10餘年的研發積累,打造覆蓋研發端、生產端到銷售端的全產業鏈現代農業,強強聯合,迎合國家大的戰略佈局,順應發展趨勢,前景值得期待。


樹懶小姐不睡覺


碧桂園農業不是簡單地做耕耙播收,也不是對農民和農業企業做簡單的替代,而是想做高科技農業。科技是碧桂園農業做好、做強的必然選擇。華大農業將會融入碧桂園農業的研發服務平臺,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此次合作肯定是碧桂園在資金及市場資源上的優勢,加上華大農業在前沿技術上的領先成果,那麼強強聯合肯定是很厲害的。可以幫助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民增收。

我看資料是說18年5月,碧桂園成立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碧桂園農業佈局農業全產業鏈條,“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的中端生產組織,以碧優選社區門店為主體的終端銷售,目前已形成研發服務、智慧種業、現代農業科技園、海外大農業、社區生鮮門店等五大核心業務版塊,未來一定有亮眼的成績。


昌城市圈


碧桂園官微發佈消息顯示,碧桂園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碧桂園農業”)已於今年3月9日對價3億元收購華大基因農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大農業”)80%股權,成為華大農業控股股東。至此,2018年就傳出的碧桂園農業有意收購華大農業的這一重大併購終於落定。

據碧桂園及華大基因雙方共同表示,此次合作將依託碧桂園在資金及市場資源上的優勢,以及華大農業在前沿技術上的領先成果,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農民增收,構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格局。


資料顯示,2018年5月,碧桂園成立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正式進軍現代農業。碧桂園農業佈局農業全產業鏈條,致力於成為現代農業系統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務者,包括前端研發,“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的中端生產組織,以碧桂園優選社區門店為主體的終端銷售。


目前碧桂園農業已形成研發服務、智慧種業、現代農業科技園、海外大農業、社區生鮮門店等五大核心業務板塊。


龍先生旅行日記


  • 40年前我種田,40年後我還是會去種田

或許是農民出身,楊國強對於土地有著特別的感情。但同時也是企業家的敏銳,看到了中國農業的發展整體比較落後的問題。對此,他曾經有過一段感性的描述,“在天氣晴朗時,我們從飛機上看看中國大地,中國五千年農耕文明的痕跡還一覽無遺,那些農村星星點點。我20多天前去清遠扶貧,看到一個農村400多人,只剩下100多人,有的房子塌了沒人理,長滿野草,就像死城一樣。這個村子旁邊有條很美的江,這本就應該是個美麗農村,很可惜。100多人,就業、醫療、教育、文化都不具備,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就在這裡出現。”

楊國強認為,碧桂園到了今天,有條件有責任去為鄉村振興做點什麼。所以,優秀只是因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驀然之蒼


碧桂園官微發佈消息顯示,碧桂園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碧桂園農業”)已於今年3月9日對價3億元收購華大基因農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大農業”)80%股權,成為華大農業控股股東。

據碧桂園及華大基因雙方共同表示,此次合作將依託碧桂園在資金及市場資源上的優勢,以及華大農業在前沿技術上的領先成果,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農民增收,構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格局。

資料顯示,2018年5月,碧桂園成立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正式進軍現代農業。碧桂園農業佈局農業全產業鏈條,致力於成為現代農業系統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務者,包括前端研發,“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的中端生產組織,以碧桂園優選社區門店為主體的終端銷售。

目前碧桂園農業已形成研發服務、智慧種業、現代農業科技園、海外大農業、社區生鮮門店等五大核心業務板塊。

而華大農業總部位於深圳,業務範圍涵蓋動植物新品種培育、農業種植、農產品深加工以及微生態研究與應用等領域,建立了“農業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基因組學農業部重點實驗室”,擁有多個省市級重點實驗室,主持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53個。

“碧桂園農業不是簡單地做耕耙播收,不是對農民和農業企業做簡單的替代,而是想做高科技農業。”碧桂園集團副總裁、碧桂園農業總裁梅永紅表示,科技是碧桂園農業做好、做強的必然選擇,華大農業將會融入碧桂園農業的研發服務平臺,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中國農業領域一次非常有特點和規模的併購,碧桂園有望利用自身龐大的市場優勢和產業優勢,結合華大農業的科技優勢和在農業領域10餘年的研發積累,打造覆蓋研發端、生產端到銷售端的全產業鏈現代農業。


桐梓林歐陽娜娜


農業不論是在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還是在現在,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2018年5月,碧桂園成立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正式進軍現代農業。碧桂園農業佈局農業全產業鏈條,目前已形成研發服務、智慧種業、現代農業科技園、海外大農業、社區生鮮門店等五大核心業務版塊;


華大農業總部位於深圳,業務範圍涵蓋動植物新品種培育、農業種植、農產品深加工以及微生態研究與應用等領域。並建立了“農業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基因組學農業部重點實驗室”,實力深厚;


碧桂園可以利用自身龐大的市場優勢和產業優勢,結合華大農業的科技優勢和在農業領域10餘年的研發積累,打造覆蓋研發端、生產端到銷售端的全產業鏈現代農業,強強聯合,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農民增收,構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格局。


碧桂園農業與華大農業就本次收購共同表示,此次合作將依託碧桂園在資金及市場資源上的優勢,以及華大農業在前沿技術上的領先成果,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農民增收,構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格局。


碧桂園農業控股華大農業,是中國現代農業領域的又一重大併購正式落定。這次收購在農業領域擁有重要地位;


所以碧桂園這步棋,現在看起來是比較大的,但是,在可見的未來,這可能是比較重要的一步。



無語來沉默


碧桂園集團作為一家房地產開發商,2007年4月20日,碧桂園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上市當天市值1189億元港元。一路發展過來,已經成為了行業核心企業了。如今為何會選擇入股農業呢?

  “碧桂園農業不是簡單地做耕耙播收,不是對農民和農業企業做簡單的替代,而是想做高科技農業。”碧桂園集團副總裁、碧桂園農業總裁梅永紅透露,科技是碧桂園農業做好、做強的必然選擇。

  據瞭解,梅永紅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農學系,有豐富的農業工作經驗,曾任山東省濟寧市市長一職,後續辭職加入華大基因。

深圳華大基因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12月,公司註冊資本5億人民幣,公司經營範圍包括生物技術領域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及成果產業化;循環經濟領域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及成果產業化等。

  2018年8月,梅永紅入職碧桂園,並擔任碧桂園農業板塊的一把手。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中國農業領域一次非常有特點和規模的併購,碧桂園有望利用自身巨大的市場優勢和產業優勢,結合華大農業的科技優勢和在農業領域10餘年的研發積累,打造覆蓋研發端、生產端到銷售端的全產業鏈現代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