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宅家一個月,你在做什麼?


大部分人焦灼地守著點搶菜、搶口罩、搶生活物資,甚至有澳洲人民為了搶廁紙不惜拔刀相向。


還有這麼一群人,不緊不慢地在搶花!


在電商平臺,一把鮮花賣出了雙11的銷量。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過去一個月,來自朋友圈的年度雲花藝大賞,你一定也感受到了。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by@可可喜米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by微博網友@一隻王大力Li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by@陳小m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by@曼子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最艱難的一個月,外面病毒肆虐,家裡生活物資捉襟見肘。這屆中國人,卻變浪漫了。


1。


寧可一日居無食

不可一日居無花


法國人浪漫到什麼程度,據說巴黎有很多“玫瑰應急箱”,箱子裡放著的玫瑰,供公路邊的行人應急使用。


中國式的浪漫是,外面危機四伏,也要優雅買一把花回家。


曼子,互聯網公司員工,base杭州。

常年奔波在杭州與北京之間,鮮花重度依賴用戶,月度消費200元左右。


打開曼子的收貨訂單,過去的一個月裡,下了五六種不同的花材,向日葵、洋牡丹、鬱金香、洋甘菊、香雪蘭。五顏六色的鮮花被插在精美的花器裡,和她的親手製作的美食擺一起,常常在朋友圈裡引發大量點贊。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蕎麥包小姐,民宿女主。民宿、美食和鮮花極端愛好者。


蕎麥包小姐經營著兩家民宿,受疫情影響,春節後一直閒賦在家。


2月14日情人節,沒有收到鮮花的她給自己買了一束復古色玫瑰。第二天收到花後覺得驚為天人,並分享在朋友圈裡。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沒想到,因為一把遲到的情人節玫瑰,蕎麥包小姐從自己給自己買花,變成了帶著一群人買花。


閒來無事的她拉了一個互助買花團購的群,通過一個平臺幫滯銷花農賣玫瑰。一開始也沒當正經生意,半賣半送開開心心忙碌了大半個月,沒想到賣出了500多束玫瑰。


後來順帶做起了鬱金香,和其他的鮮花品種。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偶而蕎麥包小姐自己開車送花上門


蕎麥包小姐的種子用戶,是原來的民宿客人。因為花品好,價格又不貴,入群的人越來越多。


“大部分是有家庭的女性。特殊時期,本來大家很壓抑,收到花後都變得很開心。”


買花和賣花帶來的忙碌和群裡每天傳遞出來的快樂讓她很痴迷。現在,蕎麥包小姐開始認真考慮要不要繼續做下去,畢竟還有兩間民宿要打理。


2。


這三個地方的人包下全國三成鮮花

這屆中國人是怎麼變浪漫的?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愛花之人到處都是,但三個地方的人表現特別突出。


有一組數據:春節期間,天貓發起的鮮花助農活動,一週賣出了600多萬枝鮮花。下單最狠的分別是

廣東人、江蘇人和浙江人。


初步統計,助農抗疫活動超過1周,天貓助農戰役活動助力花農售出鮮花逾60萬枝,聯動及影響商家共同助農售賣鮮花逾600萬枝;銷售排名前十的省份,廣東省14.02% 、江蘇省9.24%、浙江省8.97%、上海8.54%、北京7.77%、山東省5.64% 、安徽省 4.40% 、湖北省4.31% 、福建省3.78% 、河北省3.55%。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廣東省+2個包郵區,動了動手指,輕鬆捋走了全國超過1/3的鮮花


為什麼這三個省買起花來最大方?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廣東人對鮮花的喜歡由來已久。


春節買花是廣東人的傳統,特別是廣州,過年不買花,也叫過年???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廣東人的鮮花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的南宋時期。據說當時廣州南郊開始出現專業種花出售的花農。到了明清之際,在廣州老城的七個城門下形成了花農賣花的經營性“花墟”花市。一年一度的除夕花市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沿襲到現在,吃完年夜飯,一家老少一齊熱熱鬧鬧地逛花街,已經成為廣東人民過年最有儀式感的事情之一。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這戰鬥力轉移到網上,嘖嘖嘖〜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為精神層面的消費品,按照馬斯洛的原理,鮮花的銷量和經濟不無相關。


來看看這三個省的經濟。粵蘇浙,三個沿海經濟大省,GDP總量是全國31個省份裡的優等生。


比如廣東,中國首個突破10萬億的省,GDP總量超過了西班牙和澳大利亞。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人均GDP也很優秀。


常住人口超過1.1億的廣東省,2019年人均GDP約為9.5萬元人民幣;江蘇常住人口8051萬,人均GDP算下來約為12.36萬元人民幣,比廣東更勝一籌,除去北京和上海,31省裡排名第一;浙江常住人口5737萬,人均GDP排在江蘇之後,全國第二,為10.86萬元人民幣。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既然經濟基礎相當,精神層面追求不謀而合,也就沒什麼奇怪的了。



後不得不說的是,天氣!


大冬天的,在大北方你買束鮮花回家試試……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3。


疫情來臨時

為什麼他們更著迷於買花


疫情來了,線下店和市場被關停,導致鮮花的整體銷量大幅度下降。但是為什麼,有一部分人反而執著於購買看上去沒什麼用的鮮花?


這一波的買花風潮裡,買家基本是女性。鮮花其實是口紅的替代品


經濟學理論裡有一種“口紅效應”,說的是當危機來臨時,人們將更願意購買成本較低的奢侈品。比如,女人們通常會購買“廉價的非必要之物”口紅。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國911襲擊事件之後,口紅銷量反而大大增加。2008年5月1日《紐約時報》發表的文章裡,雅詩·蘭黛品牌的創始人倫納德·勞德證實,該品牌在恐怖襲擊事件後口紅銷售量增加。


有趣的是,雅詩蘭黛這個品牌就誕生於上世紀的1946年,美國經濟最低谷時。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期間,雅詩蘭黛銷量在走低之後,迅速上升,並逆市增長。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事實上,整個美國化妝品行業的發展,正好應證了“口紅效應”。


據統計 1929~1933 年經濟大蕭條期間,美國工業產值減半,化妝品銷售反而增加;


1990~2001 年經濟衰退時化妝品行業工人數量增加;


2001 年9·11 恐怖襲擊後,口紅的銷售額大幅度增加。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口紅效應”有自身的經濟規律,究其原因是:收入效應大於替代效應


所謂的收入效應大於替代效應,指實際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某種商品價格變化對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影響。例如,蘋果和梨互為替代品。如果蘋果的價格上漲,而梨的價格不變,那麼相對於蘋果而言,梨的價格在下降,消費者就會用梨來代替蘋果,從而減少對蘋果的需求。


所以從經濟學角度看,產生“口紅效應”的那支“口紅”需要滿足這麼幾個條件:


1、收入效應大於替代效應;

2、價格相對較低;

3、有一定心理慰藉作用;

4、相比同價位的消費品,安慰作用愈強,競爭力愈強。


特殊時期,鮮花正好是那支滿足4個條件的“口紅”。


比如即使在全年價格最高的2月份,今年鮮花價格因為疫情跌到了谷底。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作為另一個“廉價的非必要之物”,心理學上,鮮花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叫作:修復大腦負性情緒。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心理學上把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情緒統稱為負性情緒(negative emotion)。


“視神經刺激能修復大腦負性情緒。比如我們在情緒不佳的時候,去風景優美的大山裡散散心,買鮮花點綴家裡,或者逛逛街,看看五顏六色的衣服,都有修復大腦負性情緒的作用。”


心理學教授、壹點靈心理服務平臺副總裁朱浩亮說,危機發生時,越遠離危機中心,心理壓力越大。比如這次疫情,處在疫情中心的很多人,關注的是自己的生理安全。而在非疫區,生理安全的擔憂相對比較小,心理衝擊相對更大。


既然疫情期間不能外出散心,也不能自由地逛街,鮮花不失為一筆劃算的支出。


你搶菜的時候,為什麼他們在搶花?

by微博網友@一隻王大力Li


所以關於買花這件事,總結起來,就是花最少的錢取悅自己。


@dolamifasuo:疫情期間特別愛買花,一度思考已經坐吃山空,已經決定今年儘量不買包不買奢侈品,但還是要買花。和不上班不帶口罩的日子一定要好好化妝的理由一致。


@蕎麥包小姐:特別時期,大家都過得很壓抑。花雖然很無用,但買花的人和賣花都是件開心的事。


@曼子:平時工作很忙。困在家裡的日子,反而有時間好好打理的欣賞花,覺得賺了。大概跟我骨子裡熱愛生活有關吧。享受美食、鮮花和美景,一樣都不能缺。


作者|沈積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