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

购物哒哒哒


我有个好朋友,博士学历,在三甲医院当医生,家里给他买了大别墅,又娶了个拿过省选美冠军的漂亮老婆。


他算是人生赢家了吧,按道理讲每天早上醒来,是不是应该跪在大别墅的落地窗前,面向阳光祈祷感恩,感谢上天对他的厚爱。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这位朋友他老觉得自己很亏很累,被命运捉弄了。他每次跟我见面,都叫苦不迭,核心就是一句话:“男怕入错行。”
为啥呢?
因为他是脑科医生。

脑科是个非常吃力不讨好的科室。


首先脑科赚不了啥钱,收入远不如牙科、皮肤科、整形外科等科室。


其次,想跳槽都不好跳。这不像厨师,川菜师傅跳槽到粤菜馆,调整适应一下也能凑合。


很多医院是没有脑科的。别看私立医院医生收入高,但是人家没有这个科室你也没法跳槽过去。


第三,脑科这东西吧,压力也大,他每周都要做压力山大的开颅手术。做不好是要死人的。不像什么牙科、皮肤科啥的,最多就是没医好难看点。


干得累,收入还不如别人,心里想着憋屈。我一听,觉得真有道理。换做是我,估计也憋屈。

“职业规划”与“行业根基”


最近我被问得比较多的几类问题:
一是年后准备跳槽,想要跨行跳,但不知道跳去哪个行业;
二是是今年准备考研,没想好考啥专业
三是今年想创业,不知道做啥项目。
其实这三类问题,看起来没啥关系,但其实归结起来是一类问题,就是行业的选择问题。
选对了,可能人生就起飞了,像我当年就是从国际贸易跨行到互联网行业之后,收入和职业生涯才开始起飞的。以前都是我爸给我打钱,后来就是我给我爸打钱了。
选错了,就非常麻烦。白天上班难受,面对着讨厌的工作和同事,完全提不起干劲儿;晚上回到家,家里那个败家婆娘一念叨,想死的心都有了。

很多人问我职业规划的问题。有些人觉得所谓职业规划:应该是30岁做到CEO,35岁公司上市。或者三年之内成为行业专家,五年之内开始创业。


我觉得职业规划没那么复杂,就是一句话:你选择哪个行业长期干?
行业选对,你能长期坚持干下去,这就是好的职业规划。哪怕你在这个行业内跳来跳去,偶尔还创一把业,只要在这一个行业里面折腾,就没啥大问题。


但如果是行业选错,或者没坚持下去,那就是不好的职业规划。
对于成年人来讲,有一个东西非常可怕,但是90%的人都没意识到,这个东西叫做“行业根基”。
媒体特别喜欢报道阿里、华为35岁以上的员工被裁员的消息,然后网上一片可怜的声音。

其实我告诉大家,这些被裁的员工没有你们想的那么惨。不会说今天被裁了,明天就只有睡大街了。
能在阿里、华为呆到35岁以上的员工,都是有“行业根基”的。在互联网、通信行业至少都呆了5年以上。有经验、有资源、有技术,最多头发少点。找工作对他们来讲是分分钟的事儿,可能前脚离职,后脚电话就被猎头打爆了。虽然被裁之后重新找工作,收入可能会有个下降(毕竟阿里、华为工资实在太高,普通公司根本接不住),但是找个下家还是非常轻松的。


真正值得忧虑的,是那些没有“行业根基”的大龄员工。年轻的时候没啥规划,这个行业干两年,那个行业干一年,30多岁了,简历拿出来一看,好像啥都能干,但是啥又不精,不知道怎么给他归类。这种是最麻烦的,可能职业竞争力还不如应届生。
所以我希望大家,在行业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但是一旦选定,不要轻易跨行跳槽,对于30岁以上的人来说,跨行跳槽的成本,不一定比离婚低。我不希望大家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还....算了,不说了,怕吓着大家。

“好行业”与“坏行业”


行业的选择和化妆品差不多。特别好的和特别差容易挑出来,中间那些好坏说不清楚。所以我们主要捡特别好的和不好的来说,中间的我们就不说了,大家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做判断。
“好”行业:
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垄断行业、专业服务(部分)、新兴行业。
夕阳行业:
摩托车、出版业、胶卷、相机、钟表、自行车以及其他需求日益减少的行业。


1.好行业


互联网:我觉得互联网作为职业选择来讲,其实是很不错的,首先是收入高。
我有个老同学,毕业后第一年在新浪微博工作,年薪10万;第二年跳槽到阿里巴巴,p6,年收入40万(工资+年终奖);第三年升到P7,年收入100万(工资+年终奖+股票),毕业三年就年薪百万,当然跟他个人优秀有关系,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依靠行业。


你要知道,大部分行业的大部分人月薪都没过万,但是你如果去互联网行业的话,应届生都有可能破万。而且行业发展快,机会多,创业也相对容易。前几年倒腾个app或者公众号,可能就发财了。

同时呢,互联网行业进入门槛也不高。哪怕你学历不高,专业不对口,硬要杀进来,也有很多办法。当然,虽然整体收入较高,但是行业内薪酬也有差异,一般是越热的领域薪水越高。比如游戏、大数据、人工智能相比于其他方向薪水更高。
互联网行业的缺点有两个。


一个是太累了,我就是干互联网干出干眼症的。很多公司都是996,强度不大的也有,薪水低,就看你怎么选择。累这一点,真是挺无解的。年轻人可能倒不觉得,但是年纪一大,比如年龄过了35,身体吃不消,而且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重,就比较麻烦。
还有一个缺点,做互联网太依赖城市的选择。北京的互联网环境是最好的,其次是深圳和杭州,再往下就是广州、上海、南京、成都,其他的地方也不能说完全没机会,但是打工的话,相对来讲选择空间就很窄了。
当然,有些人会说互联网今年裁员特别厉害。我倒不觉得有多大的影响,现在的裁员,只是挤泡沫,前几年各大公司扩张太厉害了,所以这回也算是一个结构型的调整。而且,传统行业裁员也很厉害,前两天跟一个汽车行业的朋友吃饭,他说他们公司今年裁了一半的人。

金融:我读研的时候,班上同学都羡慕两类工作:第一类是麦肯锡波士顿这类顶尖咨询公司的工作,第二类就是摩根这种大投行的工作。
金融是大类,里面还有很多细分:银行、投行、基金、证券、期货、保险、融资租赁、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等。

金融行业的最大优点,就是做好了赚钱多。从古到今,金融行业都是高收入行业。


缺点是两个,一个是累(几乎所有的高薪行业都累,除了垄断行业),另一个是比较吃学历。你要是学历不高,专业不对口,没考个什么CPA、CFA之类的证,很难进头部公司。
如果是去金融小公司打杂,就不一定靠谱。去卖保险、做销售什么的倒还好,开单子能力强的话,也比其他行业赚得多。你要是去了什么P2P、虚拟币之类的公司,能不能全身而退都不好说。很多小的金融公司,模式其实都是建立在“忽悠”上。


房地产:有的人看到房价不涨了,就断言房地产行业是夕阳行业了,这就是瞎说。
房地产的“黄金十年”肯定是过了,但是也不至于歇菜,接下里算是“白银十年”。毕竟中国城镇化率还没有70%,未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人来做。


房地产行业的优点就是收入还可以,买自家公司的房子可能还有折扣。缺点一是累,二是受政策影响大。当地政策好的时候,公司收入高,你自己收入也高;当地政策不好,日子就比较惨淡了。


专业服务(部分):提供专业服务的公司和行业有很多,一般门槛比较高的,像律所、咨询、财会这类,头部公司待遇不错。
但你如果是进到一个行业门槛不高的专业服务领域,或者进到这个行业很普通的公司,比如你去做催收,那待遇肯定不咋地。
行业里面待遇有高有低,尽量去行业前面的公司(虽然是废话,但是非常实用,而且适用大多数行业)。收入高,跳槽也容易,一般是同行跳,比如你从毕马威跳到普华永道;或者往甲方跳,比如你在一家律所,甲方是宝马,宝马看你靠谱,可能就直接把你挖到宝马的法务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是985、211学校稀奇古怪专业的毕业生,比如山东大学历史系、电子科大生物系。你真的可以多考虑一下咨询、财会这类提供专业服务的公司,因为他们对于应届生不怎么挑专业。你哪怕是个不搭嘎的专业,也有可能进入他们公司。
垄断行业:如果你遇到一个相亲对象,是什么国家电网、烟草之类的,我觉得你可以多考虑一下,一般对方家境都比较殷实,至少都是两套房打底。

当年我爹要是承诺毕业后给我弄到南方电网里面去,我就不考研了,也懒得做互联网,懒得创业,安心混吃等死好了。


垄断行业几乎都是优点。收入高,工作强度不大,有户口指标,福利相对较好(但是这几年不如以前了),唯一的缺点就是没关系进不去。
新兴行业:如果出现一个新行业,里面肯定有不少机会。创业还是打工,都是这样。就像在学校考试,语文数学外语,你要是一直成绩普通,基本上不可能突然爆发。但如果加门新功课,比如学校开始考射箭,说不定你就有机会当学霸。
至于2020年要出现什么新行业,我也不知道。还债咨询可能算,具体怎么做,大家也都摸着石头过河。

2.夕阳行业


夕阳行业,就是快要挂掉的行业。里面的人都拼命想要爬出来,你可千万不要进去送死喔。
怎么判断一个行业是不是夕阳行业,主要是看现在还有没有人用这个行业的产品和服务。
比如摩托车,就是明显的夕阳行业。我自己从小出生成长在一个国营摩托车大厂,厂十几年前就要死不活的了。之前还能做做农村市场,后来广大农民朋友都开汽车了,就彻底完蛋了。

说到汽车,我这里再搭着说一句,我觉得现在进入汽车行业也不是一个好时机,因为未来很难再爆发了。连屌丝都有的东西,就没什么增长空间了。而且现在车子质量都好,寿命长,我老爹十多年前买的本田思域,开到现在都没啥大问题,就是车窗偶尔按不下去。
车价也越来越低,利润空间越来越薄,奥迪Q5最便宜的都跌到30万了。所以整体的市场规模很难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出版业也差不多,没人看纸质书了,出版行业的朋友都特别闲,好多下午四点就下班了。你如果下班相亲,发现对方在那儿等你很久了,对方很可能就是出版行业的。
还有一些像是胶卷、相机、钟表、自行车。除了一小撮吃饱了没事的发烧友,其他人没啥需要了,这个行业自然就夕阳了。
这些都是合法的;非法行业也存在这个规律,比如你准备当个犯罪分子,不去搞金融诈骗,不去收保护费,偏偏去当小偷,这就是入错行了。因为大家现在都是微信支付,身上和家里都没啥现金了。

你要判断一个行业的前景怎么样?就看它未来的需求是更多还是更少。要是估计十年以后就没人用这玩意儿了,该行业你千万不要进去。

结语

一个行业的前景,除了行业自身的发展之外,还要看你适不适合,擅不擅长。我把行业选择的要诀,总结成一句话,分享给大家:
有擅长的做擅长的,有喜欢的就做喜欢的,啥都没有就碰上啥做啥。


六耳副业


一、厨师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吃的方面也要求越来越高了,所以如果你想选择一份了的职业,那么小编我就推荐厨师这个行业给大家。这份职业,薪水高,而且福利好,是2020年择业的最好选择。

二、电商

自从有了网购,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实体店已经退出热潮了,逛街的人不多了,网购的人一多,电商就好做了。

三、物流

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就是快递了,所以2020年快递、物流这个职业,一定是最赚钱的,如果你想往这方面发展,一定有前途。

四、教育

现在的家长最重视的是什么,孩子的教育,现在上什么兴趣班,培训班,学生多得教不过来,所以如果你想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教育是非你莫属的。






漳州老沈


能找着工作就不错了


手机用户69241965084


你好,我昨天刚写了一篇文章,具体三类推荐:

1、房地产。疫情期间居家生活,让我们对生活质量有了重新认识。对于房屋功能也有了要求,比如要有公用区、独处区、运动区等,所以疫情过后改善型住房的需求会增加。另外,租房居住的白领们,在疫情期间也大为尴尬,感觉被这座城市抛弃了,所以纷纷激起了购房欲望。

2、保险业。大难过后都会激发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重视。2013年非典过后,健康险的保费收入大幅增加。这次疫情同样也会增加人们的风险意识。同时,随着中国近年的发展,人们收入不断增加,自然而然对商业保险的关注较多,科学的保险意识陆续建立。加之中国家庭的保险覆盖率一直偏低,需求量本身就很大。

3、互联网在线:疫情期间,不断催化互联网在线相关行业。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社区零售、在线就医等等。众所周知,淘宝的诞生就是在非典时期,被全员隔离的阿里巴巴正式开始转型做B2C。“危”中有“机”,此次新冠病毒也会大概率推进各种在线业务的出现或发展,有可能成为互联网时代又一次迭代创新的节点。



娜好吧GO


您的问题特别好。可以拯救一批人!

关于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这个话题,我想从自身谈起,给您一些建议与意见:

1.我认为找工作最好找自己喜欢的,也就是说特别感兴趣的。这样才可能更长久。

比如我,十分热爱我的人力资源,所以,这一做,就是13年多。

2.我觉得找工作还是要结合自身条件的。也就是说本身的资源和能力。

兴趣搞定了,那么,周围是否有资源来找一份与兴趣契合的工作呢?本身的能力是否匹配呢?这都是需要思考和分析的。

比如我,学历尚可,学校也是211、985,具备13年人力资源工作经验,总监经验五年,从事过多个行业,平时也有给公司做诊断和高级人力顾问。

以上看来,搭配我们公司应该是可以匹配的。

3.假如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都很合适,那接下来的就是价值观问题了。

也就是说,在这份工作中,你最重视的是什么?可以给自己做一个排序,看是否可以满足。如果可以,说明你该行动了。

比如我,我现在最在意的,是成就、环境、薪金。而公司都可以满足到我,我就觉得非常舒服,也愿意继续“拼命”。w

4.其他还有特殊的,可以仔细考虑一下。

最后,综合以上因素,就知道自己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了。

另外,疫情期间,如果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不必操之过急,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宁缺毋滥。

我也在找工作,也面试了几家,本来有一家都考虑入职了,后来发现还是无法契合本身的要求,只能放弃了。哪怕其他条件都很好。

那么,在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之前,我们在家做什么呢?如果有精力想赚钱,可以兼职赚点外快。

我的选择,就是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在家里除了陪宝宝们,还要阅读和学习。学习也是要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工作相关的,做正向投资。

比如我,在学习人力资源一级的课程,原计划是今年五月份考试。

以上,希望可以给到您一些帮助!



马迪0808


不要一味为了踩风口而才风口,重要是你喜欢并愿意为之坚持,淘宝在sas那年爆发,成就一大批淘宝商家,但在这些成功的淘宝商家后面,是无数不为人知的失败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