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中医常说养生先养德呢?

建锋话健康


我是中华非药物系统疗法创始人,标准的说法是,养生不如养心,养心与养德有类似但区别也大,德更多指的是道德,德行,养心指的是养境界、养心境、养心静、养情绪、养心胸,自然也包括养德在内,但养德却不能包括养心。

人的境界高了,烦恼就少了,问题就没了,快乐就多了,身体就好了,所以,为什么说长寿的人虽各不相同,但有一个一定相同,就好快乐少烦恼,情绪对于健康的影响之大,是我们的大部分人想象不到的,真的非常非常大。

养心也是提升健康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我们非药物系统疗法其中的一个重点。


非药物系统疗法创始人


中医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没有边界

中医把很多问题都与医术混为一谈。

先不说中医养生能与不能,对与不对,单就把养生与养德混淆在一谈,说什么养生先养德,就是分不清界线的瞎扯淡。

1、就养生而言,2000年前《黄帝内经》上所说的,也未必是真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内经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句话就显然不对。

精神再内守,也改变不了基因缺失和基因突变造成的病变。也就是说,各种各样的基因病与精神内守外放没有任何关系。

2、就养生与德而言,养生是养生,养德是养德,二者之间不存在关系。

显而易见的是,养生与养德基本上是离散的非线性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平等关系。把养德放在养生的前面,强调养生先养德,是纯粹的故作高深。

3、单纯从医学技术角度而言,养生技术与道德是两个层面的关系。养生技术就是技术,道德就是道德。强调养生先养德,毫无道理,互不搭界。

技术不够,诡辩来凑;医术不够,道德来凑。这是典型的中医诡辩之术,没有啥好辩论的。


三月森林


这涉及生命本源以及人为什么生病的的问题了。 因为生命是神创造的,而人所以生病是因为违背了神,有了罪恶。 就是人的思想灵魂有了许多不健康的东西,失去了道德。于是受到神的咒诅。 人就有了疾病死亡灾祸等。 而疾病就是一种灾祸。这种灾祸起因就是人自身的许多不健康思想以及不健康的习惯行为。

因为不健康,也就是失去中医说的正气。 人体内正气缺乏,就导致免疫力下降,难以对抗疾病病菌入侵了。

而人修德,修行,修身,就是从根本上入手。让人身心健康,也获得神的祝福,身体和谐,健康免疫力达到最佳状态,就不怕疾病了。

也如同社会,存有正气,人们有信仰,和平,道德,善良,团结积极向上,社会就美好团结并且强大,可以抵御任何敌人的攻击侵犯。

人体也是同样。

人的不良劣性,和恶习不良习惯,都会损害身体。 如生气愤怒烦恼犹豫恐惧等负面情绪,会导致人体紊乱,产生毒素,淤堵等压健康状态。 而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也直接伤害身体的健康。 另外待人处事的乖张诡诈恶毒等,会受到神的报应的咒诅。在一定时候以疾病等的方式发作。

所以养生先养德。 没有德,再好的养生都是空中楼阁,因为人在做天在看,善恶有报,有因有果。 所以许多的病因,根源还是在人的不良行为心理上。


文宇1239


嵇康在养生论一书里提到: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呼吸吐纳,服食养身,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无为自得,体妙心玄,从而延长寿命。所以神农氏说:上品药延年益寿,中品药调理情志;确实是懂得了生命活动的道理,因而能利用药物辅助人体,使之适应自然规律。可世上人不清楚这些道理,只贪图五谷,沉溺声色,眼晴被色彩缤纷的花花世界迷惑缭乱,耳朵极力追求颓废淫荡的音乐,美滋厚味煎熬他的脏腑,美酒琼浆腐蚀他的肠胃,芬芳之品腐烂人的骨髓,狂喜暴想悖乱人的正气,过度思虑损耗真精神,哀乐不节残害其平和纯真的情绪。以这样渺小单薄的身躯,却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伤残;竞然遭受内外敌对的攻击。养生须养德,德不配位,自惹灾殃…


相理衡真X


了解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它是以调理人体自身正气来对抗疾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养生自然是中医理论最重要的一种预防未病的积极方法和手段,这一点从黄帝内经中阐述可见一般,这里就不再赘述。

现在我们分析中医所说的养生先养德这一观点:首先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德行不够好,将会容易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1,嫉妒,见到别人强过自己便妒火中烧,不压过此人死不罢休。

2,贪婪,见到什么都行都想占为己有,得不到死不瞑目。

3,猖狂傲慢自私,惟我独尊视所以人如无物,恃才傲物,语不惊人死不休。

4,胆怯,胆小怕事毫无正义感,见到恶人退避三舍,不被打死也会被吓死。

5,争名夺利,醉心名利见到功名利禄便失去本性,死也要得到金钱和地位。

6,好色纵欲,见到美色便不顾一切,纵然掏空身体丢掉性命也要达到目的。

以上林林总总都是德行不够的表现,不用我多费唇舌大家也会知道生命与德行有着多么密切的关系了吧?因为每一点的最后笔者都用了一个死字,目的不言而喻。

中医把人的七情六欲与疾病析的十分透彻,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忧伤肺等等,谁能说情绪与身体健康没有关系呢?

所以中医提倡养生先养德,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提高了,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自然有所改变和提高,对其身心自然有着诸多好处,这还有什么可质疑的呢。


凉茶9881


德,是指一个人的修养,良好的修养造就了人的善良、责任、仁慈、友爱、同情心等等,优良的品德,会获得周围人的尊敬和爱戴,与家人、同事、朋友、商业伙伴能和睦相处,心态平和。中医说的叫做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按现代医学的说法就是,情绪平和,没有心理压力,不会经常导致肾上腺素增高血压升高。有仁慈的心,吃食物的时候有一些禁忌,那么就会保持身体内的血脂血糖平衡,不会产生高血脂,高血糖。有同情心,知道某些事可为,某些事不可为,这样就能保持心态平和,健康近矣。

相比较来说,如果一个人一直处于偏执、过激、愤怒、攻击性,经常的心情紧张,会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对肾心肝都产生一定的危害。五脏受到影响,经常处于一种应急状态,健康远矣。

这样来说,养德就是养生,修德更是养生的前提了。


中医顾鸿


德就是文化程度水平,现在很多中医小学文化程度没有,吸着烟给病人看病,因为没有文化,根本不知道法律法规,那里的德啊

国家要严格监督中医药违法行为,解决不可以拿人民身体做赌注

中药可以相信,但是中药的土壤污染,化肥农药等污染,发霉等情况也很严重,

中医必须建立在法律,科学和基础文化之上,中医要求基本的中医学院要上完的,有毕业证的,或者已经有行医证书的可以相信。

民间乱七八糟的挂羊头卖狗肉的中医很多,真正的中医会使用中药为主,现在的中医是对小孩子幼儿也破害小手,形形色色的对孩子正骨,艾灸,盲人摸象,把孩子身体让假中医都摧残坏了,使用火烧的,传销的,狗皮膏药的,针扎隔神经的,打毒针的,放血的,喝尿的,保健品酒的,什么方法也有,都是没有通过临床验证的。

必须严格打击,解决不可以让人民的身体让假中医做实验品


慈溪湖的金鱼


首先,您说的医家要有德,这不是黄帝内经提出的。其次,养生包括养身和养心两部分。

为什么养生要养德,这里的德不是局限为道德,他属于养心范围内的,是德行,指一个人的品德,个性,性格。养德指的是一个人要内外同调,性格要随和,平稳。不应该有诸多杂念想法,想法越多,需求就越多,需求越多,精神安守?

另中医养生的理念有很多,观点也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提倡恬淡虚无,提倡不要有太多欲望,基本物质满足就可以。当然这个提法在现在不现实,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就在于不知足。但是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平衡的,尽量不要有过多过于不现实的需求和想法,普通定目标,符合实际的叫理想,不现实的叫痴人说梦。

如果希望身体健康,内心平静是一方面,原理疾病源也很关键。虽然中医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但是长时间暴露在传染源中,也是会消耗正气的。


青年中医博文


中医为什么这样说,我真的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但是,这里面肯定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生活相混淆的问题。

医学是科学的分支,它是研究生命和疾病本质的。(道)德是社会人文体系中约定俗成且很模糊的准则。这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科学讲究实证,不含有诸如政治、民族等属性。而道德恰恰与科学相反,是政治、民族的组成部分。

回到主题,如果中医真的常说这样的话,那就证明这部分中医是任麻不懂,胡说八道。甚至把假命题说成“真”了,那就具备了骗子的要素。

当然了,由于无知说出了这话,也就证明了中医真的过气了,自然也就否定了博大精深的假大空话。

最后还是规劝中医还是与时俱进吧,别总活在愚昧状态!那样是会被淘汰的!


传奇1750410


养生先养心。

长寿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平静,不容易生气,情绪平和顺畅。所谓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凡事不往心里去。

与此相对应的,焦虑,压力大,烦燥易怒,心里爱琢磨事情,爱生气生闷气的人,显老,健康状况不佳。容易有高血压,心脑血管,肠胃系统疾病。

心里不平静,再好的饮食,再好的药物也难起作用。健康的身体,说白了就八个字,气血通畅,阴阳平衡。

情绪是怎么样影响一个人的健康的,人体五脏六腑之气,有特定的运行路线,肝随脾升,从左边升起,胆随胃降,从右边降下来,一升一降形成一个圆,保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抵御外邪。

七情六欲过度,高兴过头心气就容易缓,喜伤心。

发怒,肝气容易过度往上走,上头,头晕脸红目赤,所谓怒发冲冠,肝气横向走,就容易犯胃,气到肚子痛,气到吃不下饭,就是这个道理,发怒伤肝。

忧虑多,心里琢磨事情,把一切看得太重,气就容易结,脾主思,思虑过多伤脾。

悲伤肺,悲伤过度,肺气会过度消沉,恐伤肾,恐惧会使肾气乱,典型的,肾气失固,吓得尿裤子。

另外,五脏六腑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一个脏器的受损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应。比如说怒伤肝,肝郁,肝气犯胃又损脾胃,脾胃虚了,整个身体都容易虚。最典型的例子,多年难愈的慢性胃炎病人,几乎都有情绪不好的情况存在。

养生不是每天喝多少杯水吃多少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最重要是养心,心里平静,七情六欲适当,粗茶淡饭也健康。女性,爱生气就容易血瘀,血瘀容易长斑,这是任何昂贵的护肤品也改变不了的。归根结底还是要养心。

怎么平静,凡事不往心里去,一切要看淡。越在乎的东西越伤害你,看重金钱,金钱伤你,用情过深,得不到期待的回报,爱情伤你,把孩子学习性格长身体看得过重,溺爱,孩子伤你。情深人不寿,拉远一年十年看看,你今天经历的事情都是小事,但你过度看重了,它就能伤你。

平静,慈悲,行善,就是最好的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