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好小学生的古诗文基础?

月光下云海无边


背!先唐诗,后宋词,再元曲,明清小说!这一通下来,学生的古诗词能力绝对质的飞跃!

我上学时教语文的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成为一个诗人很简单,只要一把唐诗宋词元曲都背下来,你就已经是半个诗人了‘’


空中之河


大家好,我是高考大仙儿语文。作为一名教育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所帮助。

第一、背古诗

小学生肯定是从背古诗开始的,唐诗宋词都是宝库,寥寥数句就能写出强烈的画面感,还能抒发情感。除了背唐诗宋词意外,还可以适当给孩子讲讲唐诗宋词背后的古诗,说说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出这首诗的。

不要以为小朋友不懂,孩子永远比你想象地领会更好。平时可以利用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的时候,给她读诗,顺便讲解,也不会很长时间。

第二、从有质量的段文言文入手

古人从私塾启蒙,是从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始的,这个自认没有什么歧义,现在小朋友启蒙一样可以从这些开始。

这些简短的小文章读完,差不多就可以读《论语》,《论语》虽然很不错,不过读起来是不简单的!

第三,多阅读。可以把孩子们从低效无效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引导孩子们多阅读。多让孩子们读中国传统经典中浅显易懂的古诗文。因为经历数百上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才是真金,是瑰宝,孩子们读多了,积累多了,语文基础自会打好,能力自会提升。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定期的发表一些和教育相关的文章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高考大仙儿语文


我认为对于小学生的古诗文要求,首先就是大量准确背诵,要求是“读音准、作者及年代对应要准”,先背诵小学生必背的古诗词吧,七十首左右,主要以七绝和五绝为主。这个用不了太长时间,大部分小学生的记忆力都很逆天,我女儿学校的国文课一部分就是古诗词,背诵这些一个学期就足够了。

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待于开发,和他们的记忆能力相比,对于文字的理解还很浅显,但是他们对于有情节的故事吸收和理解程度不错,可以在这个阶段让他们充分了解所背诵的古诗词涉及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甚至地理方面的知识,如果有机会,带着孩子去这些古诗词发生的地方游学,事半功倍。

来说说我的经验,因为我自己大学学的中文专业,从女儿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就带着她背诵古古诗词;上小学以后,基本上就是学校学完一首诗,老师上课的时候把朗读和简单的意思给解决了,回家以后我会带着她查询一些资料,把这首古诗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补足,然后告诉她一些简单的语法,主要是韵脚平仄一些知识;每年寒暑假旅游之前,我会让孩子把目的地可能会遇上的知名诗词提前背诵,比如说今年夏天我们去洛阳的白园,出发前就把白居易的《琵琶行》背了。

坚持下去孩子自然会对这些古典文学有兴趣了。

——我是猫太后,二年级小学生的娘,期待和你一起探讨如何培养熊孩子。


猫太后


这是我写的一篇关于孩子学习古文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你。

部编版的新语文课本准时于报到日发到了孩子手中。翻了一遍,赫然发现三年级的语文课本出现了一篇古文《司马光》,选自《宋史·司马光传》,虽然很短,语言也只是古白话,对比我从初一(印象中)才开始学习文言文,明显传递了坊间一直流传的一个信号:得语文者得天下,得古文者得语文。

可以先感受一下这篇文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截至目前,思思对古文的基础仅停留在《三字经》和200首古诗的背诵上,完全未接触过文言文,不过我还是想测试一下她对古文的感知。

这里穿插一下,我个人认为,对于中国经典文化的启蒙,应该从死记硬背开始。从思思一年级开始背诵三字经,各个朝代的古诗,我没有刻意去让她背诵、记忆某个字、词是什么意思。

因为这个时候,对于古诗韵律美的感受大过它的含义。就像我们走在绿野田间,可能不认识某种植物,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对美的感受。而如果我们偏偏舍弃了她对美的感知,执着于是哪种植物的话,孩子对大自然之美的体验就会大打折扣。

而且这个过程,不可替代,只有她自己迎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闻着凌寒独自开的红梅暗香时,才能形成和积累自己的审美情趣。请一定相信,美,爱美,热爱美好的事物,对美的感受,审美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

再把话题拉回来。于是我让思思说这篇文章是什么意思,仗着自己对“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的熟悉,她把这篇文章解释的很到位。我又逐个问字的意思,在对整体文章理解的基础上,连蒙带猜居然也能八九不离十。

对我来说,目的已经达到了,这是她自己的认知,慢慢形成自己的古文理解和感受,虽然过程会比较缓慢,但就像我们数十年如一日的一日三餐,逐渐融入到我们体内,筑成了我们的血肉之躯一样,急不来。

从这个例子我得出的结论是:之所以她能实现自我理解,在于她对故事内容的熟悉与敏感,她不觉得陌生和排斥。

为了进行验证,我找出了《左传》里的一段话。《左传》的语言不同于《宋史》的古白话,这可是先秦时期的古文,近3000年的语言进化史,即使语言的文法并没有太大改变,但是很多字、词的含义艰深晦涩,让我们无所适从。

选了《左传》是因为思思对“桃园打鸟”这个故事非常熟悉,在她讲的春秋战国历史故事里面已经录制过了。

请各位跟着我看一下这段话: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漱,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别说能不能看懂了,字都不认识,对不对。我让思思说这几句话的意思,思思根据可以识别的有限的几个字,确定出范围之后,对这几句话讲的故事张嘴就来。

假如我不做前文的铺垫,只给大家看到这一幕:给思思说一段古文,她马上翻译为现代文,是不是都觉得她是神童了。当然,你们现在也明白,不是因为她真的懂,而只是她对现代文讲的故事比较熟悉,仅此而已。

不过,再当我给她讲某个字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已经水到渠成,比如她自己就问我,君不是国君的意思嘛,那不君,不国君好奇怪啊。

我告诉她,这里的君是动词,不君就是不行君道的意思,听完她恍然大悟。她问到哪个,我就告诉她哪个;不问我也不强行告诉她,即使我很想让她全都知道。估计全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只想对孩子有强迫症的吧,我才不会强迫自己学习呢,嘿嘿。

她对这些历史故事的熟悉得益于听的林汉达讲历史故事系列。很早的时候,无意中接触到这个故事系列,从此她听得入了迷,一发而不可收。我趁热打铁,让她自己录制讲春秋战国。再回归到文言文的时候,就事半功倍了。

这其实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质——文史不分家。我跟思思共同的偶像,董卿、康震、蒙曼等人哪个不是翻手是文,覆手是史。

说到这里,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给孩子听“博雅小学堂”的林汉达讲春秋战国的系列,自己某宝、某当买书也可以。我们家是栏目和书都买了,栏目是她自己听,书是我们亲子共读。可自己根据情况选择。


思思妈育儿随笔


我觉得二年级孩子能背诵这三本书已经很了不起了,在他有兴趣的前提下可以让他继续选择背诵其他的书籍,然后再利用些时间来理解前面那三本所背诵的内容,这样即可以增强语感,还可以增加他对诗词的理解能力。如果他没有兴趣再背其他的书,那就先教他理解这些内容,培养一下他对中国古文的兴趣,然后再选择背诵其他的书。


爱健身的柱子


小学生的古诗文要求,首先就是大量准确背诵,要求是“读音准、作者及年代对应要准”,先从简单的古诗词背诵,背诵古诗不仅能让我们的孩子积累知道,更能弘扬中华文化。多阅读,多积累,就算不理解其意,也可多读多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淅川厚坡第一中心小学


我认为要想打好小学生的古诗文基础,不仅是多读多背诵,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小学生在背诵的同时读懂诗词中的意思,以及作者写作的背景还有中心思想,这样才可以让小学生不仅记得牢而且也记得快。

你家孩子二年级已经背诵了这么多的古诗古文,实属不易。如果孩子之前背诵的那些诗词已经融会贯通,那么我建议你也可以继续进一步的让孩子学习《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等新的知识。不过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或许还不是很多,但也不能让孩子只顾着学习,也要有更多的时间让孩子玩耍。

我认为儿童就应该多一些童趣,必竟天真浪漫的时代不是很多,这仅仅是我的一点想法,希望不会影响到你的教育理念。


阆外人


小学学习古诗文就是为了积累知识,为了以后的诵读打下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文就是培养孩子对古诗词、文言文的语感。所以我认为要在熟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如果孩子可以理解内容,我觉得就没必要一直读下去。这个药看孩子掌握的情况定


煮酒话桑梅


我个人观点首先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绝大部分孩子都是不喜欢这么枯燥背书,背古诗词学习任务。作为家长应该多参与这环节当中,大人小孩互动学习。在生活,游玩,游戏当中把背古诗词运用起来,孩子不觉得枯燥乏味,兴趣提上来,效果会更明显,他们自然在这过程会找到自己的方法。也是个漫长过程,须牺牲大人或多或少的私人时间了。总之要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用户7058064985371


试答如问如下:

扎实的“童子功”会受益终身的。

关键是落实“扎实”二字。不要卖弄,学习是永恒的主题,伤仲永就是前车之鉴的。


孙庆国:读了不到2年高中,教了不到3年学(民办教师),参加了4次高考(自学高中教材)的机械工程师。

孙庆国:业余时间专注中高考30年,对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顽固不化”、“一如既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